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部分★★(54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部分★★(54页)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部分★★(54页)
教材解读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说明
一 教学内容
二 编写特点
三 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数学游戏分享
第一单元 0~5的认识和加减法
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位置
第二单元 6~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一)
第四单元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综合实践活动:好玩的“抢10”
第五单元 认识11~19
期末复习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有5个教学单元,分别属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内容领域,还安排了3次“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最后安排了期末复习。具体内容见下表。
内 容 领 域 主 题 单 元
数与代数 数与运算 数量关系 一 0~5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 6~9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五 认识11~19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三 图形的初步认识(一)
综合与实践 数学游戏分享
生活中的位置
好玩的“抢10”
“数与运算”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0~19这些自然数,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自然产生了计数的需要,并逐步形成抽象的数概念。回溯古人计数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把握计数的本质。首先,计数一开始就建立在对应的基础上。打了2只野免,会用2根手指表示野兔的只数;捕了3条鱼,会用3根手指表示鱼的条数。其次,从借助身体器官计数过渡到用替代物计数。当事物的数量比较多时,手指的数量常常不够用,人们想到用身体的其他器官、小棒或石子等来计数。这为用符号记录数打下了基础。最后,逐步产生按群计数的思想。当要计数的数量比较多时,人们慢慢发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也可以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这成为用不同“单位”计数的思想基础。为了交流的方便,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采用符号来记数。和计数建立在“对应”基础上相一致的是,用不同的符号对应表示不同的数也是理所当然的。但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多个更大的数显然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于是,基于按群计数的经验,人们将这些符号放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在不同位置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于是,记数的位值原则也产生了。可能是因为人有10根手指,即人们更习惯于将十作为单位来按群计数,所以十进制也成为不同民族和地区人们的共同选择。这样,人们只要用0~9这10个数字符号,借助十进制位值制,就可以表示无限多个自然数。
在认识10以内的数时,先认识1~5,再认识0,然后认识6~9,最后认识10。把0放在稍后一些认识,是因为数起源于数,数数一般并不从0开始,0和其他自然数的产生过程不一样。而如果用0来表示没有时,它和其他自然数的意义是一致的。规定自然数从0开始的主要原因是:如果没有0,将无法定义相反数,进而无法定义负整数;如果定义不出负整数,将无法通过加法的逆运算定义减法,自然数集合就不可能在公理化结构下扩张为整数集合。单独认识10这个数,是因为它既是一个新的数,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新的计数单位,感悟把相同的数字符号放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大小。在认识11~19时,学生将在以一为单位数数的基础上,感悟十几还可以看作由1个十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初步感悟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的作用。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开始。学生在这一阶段认识加法和减法,主要是结合现实情境感悟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从运算产生的过程来看,加法来源于数数。在数数时,从1开始,依次往后“+1”,分别得到2,3,4,…这一过程就是原来的自然数和1合并在一起得到新的自然数,可以用加法表达:1+1=2,2+1=3,3+1=4…因此,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可以通过数数得到。正因为加法和数数的过程有密切联系,而一个自然数既能表示基数意义,也能表示序数意义,因此和自然数的两种意义相对应,加法也可以用基数理论和序数理论进行定义。
基数理论:设A、B是两个不相交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和b,如果集合A与B合并所得的并集是C,那么并集C的基数c就叫作a与b的和,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作加法。记作:a+b=c。
序数理论:如果数a与数b都是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数a之后再数出b个数来,恰好对应于自然数列中的数c,那么,数c叫作a与b的和,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叫作加法。记作:a+b=c。
与加法的序数理论相对应的现实情境具有明显的“添上”动作,更便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加”的数学意义,所以教科书一般先出示在已知量的基础上“添上”一个量的情境,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呈现把两个量“合并”成一个量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基数理论的加法含义。和加法的含义相对应,教科书从上述情境中加法的逆运算出发呈现减法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减法的含义。在求未知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感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丰富对等号意义的理解。
在认识加法、减法含义的同时,还要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由于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数目比较小,学生通常能够正确算出得数,要引导学生经历在数轴上数数运算的过程,感悟数数与加减运算的联系,直观地感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有关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是补充定义的,也即a+0=a,0+a=a,a-a=0,a-0=a。对于小学生而言,不能严格按照知识逻辑对加法和减法运算“打补丁”,而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有关0的加、减运算方法。
“数量关系”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在《0~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看图讲加法和减法故事,在《6~9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尝试用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表述题意,在《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期末复习》中引导学生感受画图、列表整理条件等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同时,教科书还在练习中设置探索规律的问题,导学生发现简单的数、算式或图形的排列规律,以及简单的数量关系规律,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的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果将物体的形状、大小抽象出来,就成为立体图形。一个立体图形有长短、高矮和厚薄,因此占有一定的空间。立体图形可以在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变化,教科书让学生用几个相同小正方体进行拼图,感悟立体图形的维度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数学游戏分享”主要让学生用“数”介绍自己,认识同学,介绍自己的幼儿园;回顾、分享在幼儿园经历的与数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和同学一起数数、比较数量多少,拼搭积木和图形,比较图形大小,分类整理物品等,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数学的研究对象,感受观察、操作、比较、分类等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逐步适应小学数学学习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位置”主要让学生结合教室情境,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品和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布置教室后面黑板或墙面的活动中加深对位置关系的体验;了解并能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介绍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对现实空间三个维度方向的初步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好玩的‘抢10’”主要让学生结合和是10的两个数或多个数的加法,在分组游戏的过程中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思考,感受数学游戏的趣味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设计、介绍与加减法运算相关的其他数学游戏,积累设计并实施游戏的活动经验,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价值。
二 编写特点
本册教科书依据2022年版课标规定的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统筹规划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充分考虑一年级新入学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并兼顾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优化内容呈现方式,便于教师有效开展教学,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
1.体现数与运算之间的密切关联。
数是运算的对象,数的表示方法影响着运算的算理。数的运算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的认识,增强数感。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教科书将10以内数的认识与相应的加减法有机结合,分成《0~5的认识和加减法》《6~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便于学生联系数数的过程探索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结果。在认识11~19时,结合数的组成教学10加几和十几减10、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计算,以数的组成理解相应的运算方法,在运算过程中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借助数轴将数数和加减运算结合起来。较小的数更容易在数轴上清楚地表示出来,便于学生建立数的位置表象,把握数的大小关系,通过数数得出加减法运算的结果。教学认数时,先借助直尺直观地显示数的排列顺序,然后让学生在数轴上用点表示数初步感悟数轴上数的位置以及顺序,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在教学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时,引导学生在数轴上“接着数”或“接着倒数”,体会加减法运算与数数的联系,感悟加减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2.循序渐进地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经历过求和、求剩余(或另一部分量)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0~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注意结合“添上”和“求剩余”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看图说加法和减法的故事,分别列出一道加法和减法算式,感受求和或求剩余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6~9的认识和加减法》时,通过呈现两个部分量“合并”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看图或填空,初步感受可以用两句话和一个未知的结果表达完整的数学问题,同时根据求和、求另一部分量的不同问题分别列出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感受求和或求另一部分量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注意结合“合并”的现实情境,继续引导学生看图说加法和减法的故事分别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呈现用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呈现完整的数学问题,通过4种不同颜色的线条组成的板块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分析并解决求和、求剩余(或另一部分量)的实际问题,不断深化对相应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认识。最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安排求未知加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求和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体会减法与加法的联系,丰富对“=”表示两部分的数量相等关系的认识。
3.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人小学,更需要从生活实际引出教学内容,设计能够激发兴趣的教学活动和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活动。教学数的认识和运算时,在单元主题图中设计富有童趣的童话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联系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场景,激活学生数数和运算的经验,从而理解数和运算的含义。同时,通过用手势、摆小方块表示数,摆小方块表示加法和减法运算,在数轴上画箭头进行计算等不同形式和思维水平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人地理解数与运算的含义,学会加减计算,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时,注意联系家里房间布置的场景,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初步体会图形和实际物体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图形的表象。同时通过滚一滚、搭一搭、堆一堆、拼一拼等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特征的感受。
教科书还重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设计“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在刚开学时开展“数学游戏分享”的主题活动,尝试用“数”介绍自己和幼儿园,分享在幼儿园玩过的不同形状的玩具和最喜欢的游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伴一起玩这些游戏,经历数数、比较大小,拼图,比较线段长短、图形大小,分类整理物品等活动,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和同学,初步了解数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向小学学习的过渡。在学生认识0~5和加减法之后,引导学生在教室场景中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在动手布置教室墙面或后面的黑板的过程中运用这些方位词,同时能用方位词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介绍自己家物品摆放的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学习10的加减法之后,让学生开展“抢10”游戏,在和同伴合作、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参与活动,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同时学会设计游戏规则,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同伴开展活动。
4.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
为了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促进不同学生思维的发展,教科书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增加课程内容的弹性,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在精心设计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习题基础上,更加重视习题背景的现实性和人文性、思维过程的探索性和开放性。例如,教学“几和第几”时,呈现了售票窗口排队时礼让老人的场景,对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设计了学生与同伴合作按要求拼摆动物卡片的场景,活动过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学认识0~5后,安排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看图用学过的数表示小红洗碗的先后顺序,感悟可以用数定性地描述生活中的事件;教学认识 11~19之后,让学生调用生活中认识钟面的经验,学会认识整时;教学认识图形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寻找给定图形的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接着摆。教科书还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你知道吗”栏目,结合认数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记数文字和古诗中的数字,了解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对数学内容的认识,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 教学建议
根据本学期教科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1.经历抽象过程,理解数与运算。
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教学认数时,应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数的抽象过程,理解数的合义。例如,教学认识1~10时,可以先出示主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数出图中各个事物的数量,并把相同数量的事物分为一类,用手势表示每类事物的数量。用手势表示是古人最初的计数方法,也是对具体数量的初步抽象,因为它舍弃了事物本身的其他属性,只保留了量的属性。再数出相应个数的小方块,以半抽象的小方块作为具体数量的替代物,也作为后续计数与计算的主要直观材料。在此基础上,介绍用数字符号表示的数完成对数量的抽象,培养初步的符号意识。在经历数的抽象过程之后,还应及时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具体化,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实例,丰富对数概念外延的认识。上述过程是感性具体抽象为数学概念,再回到理性具体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抽象意识。教学加法、减法的含义,也应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加法或减法算式的抽象过程。可以先出示主题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知道什么,并将情境图中的数量及其关系用小方块和相应的符号表示出来,进而抽象出加法或减法算式。在初步认识加法或减法算式之后,引导学生再讲一个相应的数学故事,将算式表示的含义具体化,感悟算式表示意义的普遍性。
2.自主探索交流,理解算理算法。
本学期学习的加减计算数目较小,学生容易算出得数,但教学时仍应重视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运算的算理,逐步掌握算法。在10以内的加减运算(含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下同)中,有的学生会通过数数进行计算,也有的学生能直接说出得数。过去的教材花了较多的时间教学数的分与合,学生在计算时能够直接利用相关知识说出得数,尽管提高了运算速度,但却可能弱化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应注意结合数轴引导学生顺着数数或倒着数数,感悟加法是加上若干个一,减法是减去若干个一。在数轴上计算加法,既可以从第一个加数接着数,也可以先数出第-个加数,再接着数出第二个加数。前一种方法与“添上”的情境更吻合,后一种方法与'合并”的情境更吻合。教材分别结合5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法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数数方式。与之相对应,减法也分别按照相应的方法倒着数数。这样做,不仅沟通了加法与数数的联系,也直观地孕伏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学十几加几或减几时,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算法。在交流多样的算法之后,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过程,感悟十几加几或减几都要将几个一相加或相减。
3.及时回顾整理,建立认知结构。
在一段学习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及时回顾相关知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全貌,感悟同一主题的内容核心。同时,通过整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有助于提纲挈领地把握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在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结束之后,教科书在练习二中编排了第8、9题,引导学生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分一分、排一排,这样既能完整地呈现所学过的加减法算式,也能通过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认识算式之间的联系,体会和或差相等的不同算式:在9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单元复习引导学生整理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发现相关算式之间的规律。期末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已经学过的数和算式,加深对不同数的计数单位的认识,感悟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通过分类加深对平面与曲面的认识,从不同角度感受这些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4.开展评价反思,激励学习,改进教学。
评价的主要作用是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应充分利用“评价与反思”中的内容,让学生逐条对照,开展自我评价。“评价与反思”包含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和学习习惯与方法的评价。既应重视学生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的评价,也应重视学习习惯与方法的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专心听”“大胆说”“不懂就问”“认真写”“遇到问题认真想”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还可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评,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评价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逐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在开展“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应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过程性评价。在活动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的内容应既关注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表现,也关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表现;既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活动,也关注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既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运用,也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通过反思与评价,不断内化、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数学思维方法,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
各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数学游戏分享
为帮助一年级新生消除人学初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材在起首部分以“数学游戏分享”为主题,引导学生介绍分享自己幼儿园生活中经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游戏,与同伴一起玩数学游戏,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生活的顺利衔接。在回忆游戏、分享游戏、合作游戏的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大胆交流表达、与同学交往互动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唤醒了学生人学前已经积累的关于数和形等方面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对于以往教材安排的“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系列“起始课”,新教材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有机统整,彰显了跨学科学习的特点,落实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注重幼小衔接”和“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的基本要求。此外,这一板块的教学时间相对于以往教材的“起始课”明显拉长,活动内容也更为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能真正动起来、玩起来,要更加关注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活动经验的获得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要适时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表达收获、总结发现。
一、创设熟悉的现实情境,唤醒学生在幼儿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关于“数”和“形”的经验
教材首先以“我和我的幼儿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幼儿园和在幼儿园经历的数学活动,尝试用“数”表达和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熟悉的幼儿园,和小伙伴彼此分享在幼儿园玩过的有趣的数学游戏,邀请同伴一起再玩一玩这些数学游戏,通过游戏认识新同学、融入新集体,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生活,顺利开始小学数学的学习。“我和我的幼儿园”这部分教学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环节:用“数”介绍自己、用“数”介绍自己的幼儿园、介绍自己在幼儿园玩过哪些形状的玩具、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数学游戏,说一说并玩一玩。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小学后数学学习的起始课,应重点关注幼儿园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唤醒和激发,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开展喜欢的数学游戏一方面回顾以前生活学习中积累的对“数”和“形”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经验,另一方面对小学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和向往,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正因为是新学期第一节数学课,同学们之间还不熟悉,因此教材安排了“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幼儿园”这样的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介绍分享,消除陌生感,增进彼此的了解,做好新生人学适应教育。这个环节中可以创新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引导学生用数来介绍自己的生日、年龄、身高、家庭住址、父母的电话号码等,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有密切联系,很多信息可以用数来表达,更让学生回顾在幼儿园阶段学习的有关数的内容,为后续认识更大的数作好学习准备。
除了对数的已有认识,学生在幼儿园与数学相关的集体学习活动和区域活动中,参加过大量对物体形状特征感知的游戏活动,因此,教材也特别安排了“介绍幼儿园玩过哪些形状的玩具”的活动,通过回忆幼儿园曾经玩过的游戏,回忆玩具的形状,唤醒学生已经积累的与图形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说一说玩具中有哪些认识的图形,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也可以说一说,用这些玩具玩过哪些游戏,还可以开展搭积木的游戏。通过这样的介绍分享、游戏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同时也让学生回顾了关于立体图形的已有认识,为后续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奠定认知基础。
除了以上内容,教材还安排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数学游戏”,说一说并玩一玩。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前三个环节的教学重在回忆、交流和表达,唤醒学生在学前阶段关于“数”和“形”的已有经验,这个环节则重在让学生玩游戏。但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建议增加1课时,专门让学生开展游戏。游戏前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并且共同决定要玩哪一个游戏。玩游戏之前要注意提醒学生共同商议游戏规则,确定玩游戏的先后顺序,明确玩游戏的纪律要求,提供玩游戏的学习素材,保障充分玩游戏的时间,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真正感受到数学游戏有趣好玩,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数数和具体数量大小比较融于有趣的数学游戏之中
教材第3~4页“数数比比”活动,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的相关数学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结合具体游戏数一数情境中物体的个数,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备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大部分幼儿已经具备20以内唱数、点数的方法和对10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准确计数的经验,一般能数出10以内各数。本课时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表达物体个数和数量关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正式学习认数和计算作好铺垫和准备。
“数数比比”活动包含了以下几个小游戏:报数拿球、报数画图、数出10个花片摆成不同的样子、画花片比一比,两人一组画盘子和苹果。这些小游戏都围绕“数数比比”的活动目标,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中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教学重点是通过游戏操作,让学生学会认真观察、仔细聆听、动手操作,正确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完成游戏,教学难点是根据要求的数拿出或画出相应个数的物体,正确建立物体个数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感知10以内的数量,发现物体的数量不会因其排列方式的改变而变化。这些游戏能客观反映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知水平,也便于教师把握真实学情,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以第一个游戏报数拿球为例。报数拿球是幼儿园阶段经常玩的游戏,选择这个游戏素材开展数数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把数数与具体数量的认识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四人一小组开展游戏,由一名学生报出10以内的数,其他三名学生根据要求从篮子里拿出相应个数的球,拿完之后互相数一数,验证是否正确,拿对一次可以得一颗星,谁的星数多就算获胜。游戏前需要确定分组,明确游戏规则,并作好游戏记录,游戏过程中通过所报的数与所取球的个数的对应,帮助学生回忆根据指定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物体的计数方法,统计得星的过程也蕴含着比较数量大小的数学活动。
三、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通过积木拼搭和图形组合的游戏活动唤醒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感知
教材第5~6页“搭搭拼拼”活动,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积木拼搭和图形组合的游戏活动,一方面回顾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且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学会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搭搭拼拼”活动包含了以下四个游戏活动:看一看搭一搭、想一想搭一搭、彩纸拼图、创意拼图。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经历看看、搭搭、想想、堆堆、拼拼、数数的过程,在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中进一步感知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在“搭搭拼拼”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对不同几何图形的直观判断能力,渗透分类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其中“看一看搭一搭”“想一想搭一搭”这两个活动用积木拼搭,教学重点是在用不同几何体搭积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相关几何体的主要特征,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是平的,便于拼搭,圆柱有的面是曲的,可以滚动,等等。“彩纸拼图”“创意拼图”这两个活动用不同形状的彩纸拼图,教学重点是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进行组合操作,操作中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各种变式,学会把已有图案分解成若于个平面图形,或把几个不同的平面图形拼组形成不同图案,通过观察、拆分、拼图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比较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培养数学审美。
四、用好钉子板,合理安排围一围、画一画的实践活动,在操作中初步感知点、线、面的关系
教材第7~8页编排的数学游戏是围“草地”,这部分内容可以安排1个课时进行活动。教材编排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围一围、画一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回顾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钉子板上单位面积(方块)覆盖的方式,初步体验平面图形的面有大有小,初步感悟面积和面积测量的意义,了解平面上两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连线方式,且连线段距离最短,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从中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在操作中初步感知点、线、面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围“草地”这个游戏活动中,包含以下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围一个比钉子板上的“草地”更大些的“草地”;第二个环节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围“草地”,另一个人围出更大的“草地”;第三个环节是在“草地”上修路,想办法把两座小房子连起来。三个环节的活动都是以围“草地”为主题情境前后贯通,编排目的是使学生在看一看、围一围数一数、比一比、连一连、想一想的实践活动中经历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在“围围比比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平面图形的面的大小关系,感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初步培养学生对不同几何形体的直观判断能力,渗透分类意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围一个比钉子板上的更大些的“草地”,课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准备好钉子板等学习材料。这个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学前已经具备一定的长度和面积的测量经验,他们会用首尾相接摆放单位量的方式,进行长度的自然测量,也会用方块覆盖的方式比较两个面的大小。例如,幼儿园大班就有“菜园有多大”“果园有多大”的集体教学活动,活动目标就是让幼儿学会选择合适材料,用不重叠、不留空地平铺自然物的方法测量图形面的大小。教学时先出示钉子板上小清同学围的“3×2”大小的长方形“草地”,让学生充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块“草地”有多大,再让学生想一想能否围出比“3×2”的长方形“草地”更大的“草地”,相机出示几种不同的围法,让学生比较、分析、说理,判断每一种方法围得对不对,为什么。教学活动重点是引导学生对不同围法进行比较,分析所围成的面的大小关系,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的思考方法,初步感悟体验面积大小比较和测量的方法,理解面积大小就是多个单位量的累加。
五、联系生活经验学会分类整理,感受分类的价值和意义,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第9~10页“数学游戏”内容是“理物品”,这部分内容可以安排1课时进行活动教材编排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学会按照一定标准把一些物品进行简单的归类整理,感受分类为生活学习带来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对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感悟分类活动的内在逻辑性,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做好幼小科学衔接的入学生活适应教育。
对“理物品”这个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以下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回顾幼儿园整理物品的经验,回忆分类整理的方法:第二个环节是运用分类整理的方法,把书包里的书本分一分、理一理;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巩固分类整理的方法,继续把书包里的其他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第四个环节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对家中的玩具和衣物等进行整理。本课时教学内容首先是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物品分类经验,进一步通过分一分、理一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标准对一些熟悉的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继而为后续学习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和简单数据整理等内容打好基础。
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注意联系实际,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会分类。教材中所提供的场景图有对玩具的整理和分类,也有对书包中物品的整理和分类,还有生活中学生家里玩具和衣服的整理和分类。这些场景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蕴含丰富的分类信息。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不仅能感受和认识分类,而且能体会分类的作用。而这些认识和体会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类的基础。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同样的物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要注意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先让学生按照指定标准分一分,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最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分类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进一步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可供分类的物品。一年级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很多事物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因此选择他们熟悉的事物来认识分类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中提供了玩具、书包等常见物品,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丰富学习素材,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分类的活动中拓宽知识面。三是采用恰当形式组织好实践活动,以便于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分类活动。
六、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游戏活动有效开展,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
本单元的重要价值就是为了保障学生在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通过这样的活动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游戏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学习材料和游戏素材,确保游戏活动能正常有效开展。
单元反思与评价建议关注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游戏的活动情况,主要评价方式是开展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过程性描述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游戏内容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价:评价学生是否比较清晰地描述幼儿园和学前生活中所经历的数学游戏活动内容,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数、数量、图形、位置等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否能够说明或演示自己玩过的数学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并在教师的协助和同学的帮助下一起玩好数学游戏。评价学生参与数学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游戏活动中是否能持续保持专注并能认真观察、操作、思考,是否能在活动中收获相关数学知识,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主动表达感受、收获和发现,与同伴合作交流是否愉快、融洽,是否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愿望。
第一单元 0~5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教学0~5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法,主要包括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掌握相应的计算。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一方面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0~5各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的概念,体会数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从数的意义出发,初步认识加减运算的含义,能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奠定基础。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0~5各数的认识,重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0~5各数的意义,会读写0~5各数;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区分几和第几,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符号=、>和<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加减法含义的初步认识,重在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初步感悟加法数量关系;借助数数、认数的经验,探索5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学会选择合适的算式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简单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与前一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丰富了由实际情境抽象出数的过程,增加了用手势、方块表示数的活动,然后再过渡到用算珠表示数以及学习数字的书写,这样的顺序安排,既便于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认数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具体含义,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二是将加减法含义的认识与数的认识整合到一个单元,充分利用认数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直观认识加减法的含义,沟通了数与运算的联系,学生在基于数的意义认识运算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数的意义的认识;三是在认识加减法含义的过程中引进数轴,通过激活学生数数的经验,探索运算的本质,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四是重视从真实鲜活的情境中理解加减运算与相应的数量关系,一方面从情境中数量的变化情况抽象出加减法的含义,另一方面注重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算式,具体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体会数学既源于生活,又能回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交流信息、交流思考、表达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设计合理的抽象层次,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0~5各数含义的理解
本单元内容之一是认识0~5各数,共3课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借助对应方法,进行初步抽象,理解数的含义,沟通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初步感悟数与加减运算的关联。
前两课时,分别是认识 1~3、认识4和5。教材编排均依循“呈现场景图——数一数——认一认——拨一拨、写一写”的顺序,让学生先在熟悉的运动场景中,进行观察和数数,数一数具体情境中不同物品的数量,用对应的方法,借助手指、小方块等表示相等的数量再逐步过渡到用数字表达,进一步体会用一个数字符号,就可以表示所有同样的数量,初步经历逐步抽象数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意识;接着,通过拨数珠,依次数数的过程,感受“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体会1~5各数之间的联系,初步感悟计数单位的不断增加产生新的数的过程。
这两课时教学中,在初步抽象数的含义后,都借助“1还可以表示什么”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一个数字可以表达含义与之对应的不同物体的数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感。
认识0,教材编排时,安排了两个例题,以丰富学生对0的含义的理解。第一个例题,呈现了小朋友套圈的场景图,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同学分别套中几个”,用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画出相应数量的小正方形表示套中的个数,再写出对应的数。在这个过程中,聚焦“一个也没有套中”,对应“一个小正方形也没有”,可以用数0表示,初步体会。表示“一个也没有”,感受0的产生的计数需要。第二个例题,呈现了直尺的一部分,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上面的数,体会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0在哪里,从而使学生感受到0还可以表示起点,它应该排在1的前面,初步感悟0的另一个含义。
认数的三个课时学习中,还有一个相同的部分,就是写数。写数教学,遵循从描到写的顺序,学会规范书写数字。初入小学学生的书写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学生的书写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要关注并作好个别化的辅导。
二、在鲜活的情境中认识几和第几,通过具体的表征方式,在对比中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本单元在认识 1~5名数之后、认识0之前,用1课时,安排教学认识几和第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经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回应不同问题,初步体会同一个数在具体情境中表示几或第几的区别。
教材用小朋友投篮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每个小朋友排在第几,这里一共有几人,让学生在观察、数数和交流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到第几是表示队伍中某一个小朋友排队的顺序,是指向某一个人的,而队伍中一共有几人,这里的几是表示队伍的总人数,即队伍中一共有多少人。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数数和对话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两者的区别:几表示物体有多少,第几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即人们常说的自然数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教学时,还可以实际安排学生排成一队,或结合教室里某一排(某一列)上座位的情况,让学生仿照着说一说,进一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弄清楚第几和几的区别,还要恰当应用前、后等方位知识。
这一内容的教学涉及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的意义常常会互相干扰,因此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之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要求学生能分清具体情境中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不必向学生介绍基数和序数的名称。
在这部分内容的想想做做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确定排列的顺序,如楼房层数要从下往上数,游泳比赛中游在最前面即排在第一,上山、下山的次序则要相应的从前往后数等。
三、认识=和>、< 时,体会对应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表达
认识=和>、<,是认数部分的最后一课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产生比较数的大小的需要,用抽象的小正方体表示对应的数量,并借助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的不同含义,同时,学会这些符号的读法和写法,初步掌握用这些符合表示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材继续沿用运动主题的场景图,呈现几组小朋友参加不同体育活动的情景。编排时,依循“呈现场景图——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的顺序,让学生先在场景图中,数出参加三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再用小方块摆一摆,通过连线一一对应,体会两个数“同样多”“多”“少”三种不同的大小关系,并逐步抽象出数学符号“=”和“>”“<”,进一步认识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式子。
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数一数,每种活动分别有几人,再引导学生用小方块摆出相应的数量,充分唤醒学生之前认数,数数的经验,之后借助一一对应的方式,摆一摆小方块,体会“一个对一个,正好同样多”,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活动的人数相同,以此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抽象出“3=3”,认识并理解“=”的含义,使学生知道,当两种物体个数“同样多”时,可以用“=”表示。建立相等概念后,继续用小方块表示打篮球和跳绳的人数,再通过一一对应的排列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明确“打篮球的人数比跳绳的人数多”“跳绳的人数比打篮球的人数少”,从而建立“多”和“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抽象出“5>3”和“3<5”,认识并理解“>”和“<”的含义,学会用“>”和“<”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数量的比较,建立数的大小概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注意区分“>”和“<”两种相近的符号,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记忆,比如根据符号的形象,记住口诀“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等。
四、利用认数经验认识加法和减法,沟通数与运算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认识加法和减法,分别安排了1课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从数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利用对应的方法,在数数(正着数或倒着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悟“几个添上几可以用加法表示”“几个去掉几可以用减法表示”,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感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初步感受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教材通过小朋友玩滑板的场景,分别呈现了“原来有3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几人”和“一共有5人,走了2人,还剩几人”的情境,让学生借助数的意义,在直观操作过程中,体会“几个添上几可以用加法示”“几个去掉几可以用减法表示”,在此基础上逐步抽象出“3+2=5”“5-2=3”的数学表达,初步建立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概念。再借助直线上的数,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正着数计算加法和倒着数计算减法的过程,理解加法和数一样,是1个1个累加得到的结果,而减法和加法正好是相反的过程。
认识加法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场景图,说说一共有几人,引导学生借助原有的数数经验,一个一个数出一共有5人,也能够借助一定的数感,体会到原来有3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再借助小方块,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直观感受“3人添上2人是5人”。最后,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过程可以用加法表示,进而抽象出加法算式“3+2=5”,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认识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的方法。在理解加法算式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借助直线上的点,从3接着数2个数,探索 3+2的计算方法。
认识减法的教学过程和认识加法相近,学生观察场景图后,说说还剩几人,体会从“5人中去掉1人是4人,再去掉1人是3人”,也能够借助一定的数感,体会到“原来有5人,走了2人,还剩3人”。认识减法时,也要让学生充分借助学具,直观感受,经历抽象出减法算式“5-2=3”的过程,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认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的方法。在理解减法含义的基础上,继续借助直线上的点,从5接着倒数2个数,探索5-2的计算方法,并初步体会减法和加法的含义、算理算法是相通的。
在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中,还需要学生尝试讲加减法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这样一种与本阶段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相符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算式与具体的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和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位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 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领域推荐了6个主题活动,“我的教室”是其中之一。本单元教材以“生活中的位置”为主题,设计了“我们的教室”和“我在教室中的位置”两个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教室中的人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述生活中物体的相对位置,为后续开展“我的教室”主题活动、学习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其他知识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本单元实践活动突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物体位置关系,教学难点是辨认左右方位,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对位置,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上、下、前、后的认识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绝大部分学生能清楚地辨认,但有一部分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因此辨认左右是一个难点,第二个难点是利用物体位置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布置教室黑板或墙面、介绍家中物品摆放等。
相比前一版教材,教材本单元的最大变化就是将“认位置”“认方向”等内容纳入了综合与实践领域,成为融人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相较于原来,其重要价值是学生从以知识为主的学习转向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把关于位置知识的教学融于现实情境的场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物体位置关系,并能主动利用有关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重视任务驱动,以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活动的开展关键在于要创设合适的任务情境,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对知识的感知和体验。“我们的教室”主要突出了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体验和辨认。教材出示的主题活动情境图以及之后的巩固环节中都安排了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和简便易行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以辨认物体的空间位置为主线,以辨认左右方位为重点。例如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室场景图,核心问题就是以左右来表达“贝贝”和“月月”的位置关系,以前后来表达“红红”和“月月”的位置关系。之后的环节也都针对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安排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
教学时可以创设真实的学习场景,将现实中的教室情境与主题活动进行融合,并设计合适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活动一是观察自己的教室,看一看教室前面和后面的墙壁是怎样布置的,互相说一说,前面的墙上有什么,后面的墙上有什么。学生在幼儿园经历了: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对教室的布置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一下自己在幼儿园时,生活区域、活动区域的环境布置,再对现在教室环境进行充分观察,重点观察教室前面、后面的墙壁布置,再互相说一说,重点要说清楚墙面上有哪些物体。
活动二是观察墙上物体的位置关系,再用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说一说墙上物体摆放的位置。活动二是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学生已经能全面观察到墙面上所布置的物体后,进一步提出让学生用上、下、左、右这些方位词说一说墙上物体的位置关系,比如“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让学生在这样的表达中感受物体的空间的位置关系。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四人小组或两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体会怎样表达能清楚准确地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活动三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物体空间位置关系的知识,想办法装饰自己教室的黑板或墙面,可以先观察现在教室的黑板和墙面,看看是怎样布置的,然后再说一说自己想怎样布置,和同学一起动手做一做、画一画、贴一贴。这些实践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充分体验,进而形成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清晰认识。对于上、下、前、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知。但要正确帮助学生辨认左、右方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右边拍拍手、左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等等,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也丰富对物体位置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布置教室黑板和墙面的任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新学期教室里黑板和墙面已经作了相应的布置,那么这个实践活动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剪贴等方式在小黑板或卡纸上进行创意设计,再分享交流。
二、重视过程体验,引导学生灵活利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体现学科融合
本单元第二课时是“我在教室里的位置”,是在前一个课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体验和辨认。教材安排了四个层次的实践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自己坐在教室里的实际位置,然后判断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个同学;第二个活动是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数数一数自己的位置在第几个,这个环节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座位的位置关系用数准确表达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也结合位置关系的表达唤醒学生学前数数的经验: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利用所学,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表达,再互相说一说。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方位词来表达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教材安排了这个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延展到现实生活中,也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教材提供了四个情境图,其中有小朋友排队的场景,有体育课教师训练队列的场景,有小朋友玩折纸飞机的场景,也有上下楼梯靠右走的场景,这些都是生活中用方位词来表述物体位置的实际例子。其实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看一看,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充分感受到生活中位置关系的实际应用。再让学生想一想,除了这些情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这些方位词来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充分展开思考。第四个活动是用上、下、前、后、左、右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就是自己生活的空间,因此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用方位词向同学介绍自己家物品摆放的位置。
教学时应精心规划四个层次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过程体验,不仅体会数学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也感受到综合与实践的学科融合。例如,第三层次的实践活动,教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生活和学习情境,要求学生思考物体位置关系在现实情境中的实际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要体现综合与实践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征。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物体位置关系的表达,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果学生思路打不开,教师可以相机出示教材上的生活情境图,看一看日常生活中,这些位置关系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图一是学生在排队时,用到了从前往后数排在第几个的方式确定位置,平时在做操排队、购物排队时都会有这样的场景。图二是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队列训练的场景,其中有“向左转”“向右转”的要求,队列训练时常常会有学生辨不清左右方向,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把自己作为行为主体,明确“向右转”是向自己右手那边转;图三是学生做手工折纸飞机的场景,从中观察上下的位置关系,有条件的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折一折,看看谁的纸飞机飞得高。图四是呈现上下楼梯时的规则要求,上下楼梯都要靠右侧行走,这样才不会引起下课时小朋友在楼梯上的碰撞,同时也可以渗透课间活动的规则教育。除了教材提供的排队、体育课队列训练、纸飞机飞、上下楼梯靠右走等实际情境,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联想物体位置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货架摆放、装修设计、绘制平面图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渗透品德教育、健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充分体现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科融合。
最后一个环节是用上、下、前、后、左、右向同学介绍自己家物品的摆放位置。这个环节的活动也是开放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也可以提前让学生把家里物品陈设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来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注意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准确介绍每一个物品的摆放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介绍“沙发的前面是茶几”,也可以说“茶几在沙发的前面”等。当然这个活动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可以由一人负责介绍,小组其他成员听介绍画出物品的位置,然后进行核对。总之,这样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动手、动脑、动口,从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自信。
三、重视学习成果的多元化表达,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除了让学生掌握对现实生活中物体间位置、方向的关系描述,还应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的活动过程中,活动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因此主题活动的设计更提倡基于学情的个性化设计,主体活动的实施更主张有利于学生全程全体的参与和充分的过程体验,主体活动的成果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表达。
本单元反思与评价建议要关注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情况,主要评价方式是开展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过程性、描述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主题活动内容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以外,还应该创新评价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物体位置关系的知识用于实践。例如,布置黑板报、设计自己的卧室等,通过这种形式新颖的活动设计,进一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6~9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是在第一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6~9各数的意义,读写法和大小关系,以及进一步认识加法、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共编排了四道例题、四个“想想做做”四个练习,还有一个复习和两道思考题。下面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结构图。.
本单元教材主要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抽象出6~9各数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 6~9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9各数;并能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和第几,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熟练计算9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正确计算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在认数和加减法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和运算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与前一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重视学生对数的意义的本质理解,加强了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感悟,并强调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和运算的关系,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建立模型意识。主要变化有如下三个方面:
1.拉长了数的意义的建构过程。
教材拉长了对 6~9各数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建构过程,突出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教材例题编写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习路径是生活情境图→相同数量的集合图(具体表征)→手指表示数量(半具体半抽象表征)→方块图表示数量(半具体半抽象表征)→数字符号表示数量(抽象符号表征),这个过程就是基于现实不断抽象出数的本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感悟数的基数意义;第二层次的学习路径是用数珠表示数→认数字→写数→数轴上用点表示数,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这些数的顺序,体会每个自然数都是在前一个自然数基础上加1得到的,这不仅仅是自然数产生的基本方法,还蕴含了加法的思想。而对于每次加1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感知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体会数的序数意义。特别地,用数珠拨数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拨到第6颗珠时,这里的6既表示这是第6颗珠,也表示前面的珠一共有6颗。
2.丰富了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内涵。
教材在《0~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已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添上”用加法表示、“去掉”用减法表示。学习6~9的加减法时,教材先通过小朋友玩轮滑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可以用两道算式来表达,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接着,教材用同样的情境图,结合前面学习的经验,让学生体会“从总数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算”,也可以用两道算式来表达,让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同样的情境图,有利于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进行比较,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此后,教材紧接着安排了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虽然情境更加复杂了,但是加减法的意义不会改变,有助于学生将探讨两个数之间的运算关系,推广到两个以上的数的加减运算中,更能够使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加强对加减运算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加减混合运算中,既有“添上”“合起来”的关系,也有“去掉……剩下”的关系,两种关系在同一个问题情境中,会引发比较,显示出加法和减法意义的不同,这种比较也能加强学生对运算本质的体会。
3.突出了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不再用“分与合”作为加减法计算的直接基础,而是在例题中选择了用“接着数”和“接着倒数”的计算方法,在练习中让学生逐步优化方法,熟悉加减法计算的基本事实。主要原因一是基于数数和运算之间内在的联系,二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根据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特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通过逐层递进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6~9 的认识中体会数的本质
6~9的认识,教材例题分为三个层次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数的抽象。第一个层次数一数、认一认,从情境图中抽象出数的基数意义。例题呈现了小朋友在打乒乓球的场景,场景中有着丰富的学习素材。图中的水杯、盆栽的个数是6,小红旗的个数、花朵的枝数是7,小朋友的人数、乒乓球拍的个数是8,苹果、乒乓球的个数是9。教材要求学生先数一数图中物体的个数,接着把数量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用相应根数的手指表示该数量,接着用小方块替代手指表示数量,最后抽象出用数字6~9分别表示前面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认一认、读一读,经历数从数量中抽象出来的过程,同时感受6~9与1~5之间的关系,感悟数的结构,体会数的大小关系。教材中白菜老师提出问题“6还可以表示什么?7,8,9呢?”是让学生结合对数的含义的认识举例,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扩大数的外延,体会数的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感悟一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
第二个层次:拨一拨,写一写,体会数的产生过程,感悟数的大小关系。教材呈现用数珠拨一拨,再写一写6~9这几个数,在操作中让学生感受“5添上1是6,6大于5……”,体会6~9这几个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大小关系。教材用数珠表示物体的个数,出于两点考虑:首先,数珠能半直观、半抽象地表示物体的个数,符合一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状况,能够引领他们完成认数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概括过程;其次,五颗珠添上颗是六颗珠,六颗珠添上一颗是七颗珠……这个过程体现了自然数是计数单位累加的结果,也体现出两个相邻自然数之间的关系。写一写是让学生由描一描到独立写数逐步学会规范地写数。
第三个层次是在数轴上填一填,读一读0~9各数,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明确0~9的排列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体会6~9的序数意义。数轴也有利于学生感受点和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有助于学生几何直观的形成。
二、在大小关系比较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相等和不等是数的两个基本关系,教材在第一单元认识了用“=”和“>”“<”表示大小关系符号的基础上,在认数的练习中,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数的相等和不等关系,并感悟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在例1后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中,教材要求先“照样子填一填,再比较大小”,这是让学生先根据方框中图形的数量,填出相应的数,丰富对6~9各数含义的认识。接着对图形数量大小进行比较,再用数学符号进行表达,让学生体会数的大小关系是数量大小关系的抽象表达,渗透符号化思想。让学生经历由数量抽象到数、由数量的多少关系抽象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连一连”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多少,进一步感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能够进行数量多少的比较,建立数感。
练习三第2题,教材让学生先摆一摆、数一数,再想一想、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数量的不等关系,可以用不等号与数来表示,感悟大小关系的传递性。第2题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教师要加强指导。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明白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后,再进行操作。操作时可以让同桌为一组,两人分别摆,然后互相说一说。可以让每人先摆一样多的小方块,比如6块,再让其中一人摆比6块多的小方块,比如8块,另一人摆比6块少的小方块,比如3块,引导学生互相观察后说出:8>6,6>3,所以8>3。还可以适当变化摆的小方块的数量,巩固对不等号传递性的感知,渗透推理意识。
复习的第5题(教材第51页),教材编排的数和算式的大小比较,要指导学生整体观察符号两边,遇到有算式的,要先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体会等号的意义,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重视加减法意义的理解,逐步体会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加法和减法,首先要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加减法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离不开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加法和减法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形成概念有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在第一单元已经初步介绍了加法和减法,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联系具体的情境,初步理解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运算,进一步理解减法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的运算。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成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借助生活情境,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例2和例3教学的是得数是6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两个例题的教材都是分三个层次呈现运算的含义和算法。
第一个层次,借助同样的情境初步体会加法或减法含义。例2呈现了小朋友在玩轮滑的场景,其中参加的小朋友清晰地分成两部分:4人正在滑,2人正在休息。教材接着出示了“说说一共有几人”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既可以把4人和2人合起来是6人;也可以把2人和4人合起来,是6人。“合起来”正是加法含义核心的体现。例3则是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一共有6人,正在滑的有4人,休息的有见人;一共有6人,休息的有2人,正在滑的有几人。让学生根据情境说出减法的过程:从6人中去掉4人,是2人;从6人中去掉2人,是4人“去掉”是减法含义核心的体现。
第二个层次,操作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例2呈现了4个小方块和2个小方块合并在一起的操作,让学生体会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可以用加法表示,这是对加法含义的抽象。这里的方块图与表示1~5的加法的方块图是不同的,这里外圈的两个箭头,意味着将两部分合并起来,而不再是添加的意思。基于此,教材又对应着操作小方块的过程抽象出了加法算式,得到:4+2=□,2+4=□。例3通过小方块呈现:一个整体(6个小方块)中,去掉一部分(用虚线框出4个小方块/或2个小方块),求剩下一部分(2个小方块/或4个小方块),可以列出减法算式6-4=□,6-2=□,这就完成了从减法含义到减法算式的抽象。
第三个层次,教材基于前面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提出了“说说可以怎样算”这一问题。例2借助数轴这个工具,用往后接着数的方法,求得结果。这里要注意的是数轴上箭头的画法,要先画出一个加数,再画出另一个加数,让学生感受这里的和是两个加数合起来对应的结果,也突出加法的含义。例3是借助数轴,先用箭头标出被减数,再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出减数,最后箭头指向的是计算的结果,两个卡通人物说的接着倒数的方法和数轴上画的方法是对应的。
“试一试”教学的是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给学生自主探索加减法的机会。而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则是在想想做做中逐步完成的,给了学生迁移知识、自主学习的空间。
2.借助“一图两式”,深化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认识。
不论是例2还是例3,都是根据一个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写出两道算式。根据“合起来”的数量关系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根据一幅图中总数的构成,从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数量关系,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这样的“一图两式”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现象,全面了解情境图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例2中,在得到完整的加法算式4+2=6和2+4=6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解释所列算式的实际意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现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不同,但得数相同,从而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例3中,在得到完整的减法算式6-4=2和6-2=4之后,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道减法算式,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被减数都是6,不同之处是减数和差的位置不同减数不同,差也不同。
第41页和43 页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的前两题,都是练习“一图两式”。左边一题根据图意列出的两个算式已经列出至少一道,学生只要联系图意,明白算式的构成与数量关系就能完成;右边一题则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从两个角度理解图意,分别列出算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学会对“一图两式”的理解和把握。
3.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练习四中,教材安排了加减法在一起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2题是让学生根据算式在数轴上画出计算的过程,写出得数,巩固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算式,再要求学生独立在数轴上画出计算的方法并写出得数在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对应的数轴上的画法,说说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3题是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加法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第3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算法,最后对每组的算式进行比较,体会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4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练习形式,选卡片,列算式。练习形式比较灵活和开放,让学生在数字卡片0~9之间抽取两个不同的数,列出加减法算式,并算出结果,进一步体会根据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推想出相应的另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的得数。本题中的数包含0,目的是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与0有关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类推到6~9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来,进一步积累计算经验,培养初步的运算能力。可以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再把他们说的算式加以整理,使学生对6~9的加减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四、通过混合运算,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在6~9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后面,教材编排的两道例题依次教学连加和连减计算,并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加减混合计算。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方法与实际应用,加强概念理解,熟练技能。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需要记住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所得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使计算发生困难。
在复杂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运算的意义。
教学例4时,教师要让学生联系情境认识连加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帮助学生感受到其中两次“合起来”,理清楚每一次是哪两个数量的合并。可以通过操作小方块进一步体会两次“合起来”就是进行两次加法,而第二次“合起来”及其加法,是第一次合并的结果与第三个数的合并,是第一次加法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在操作中也明确了连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例5是让学生体会到两次“去掉……剩下”,弄明白每一次从什么里面去掉什么,剩下的是什么;每一次计算是几减几,得数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和解释连减情境里第一次剩下的是什么,经常会有困难,而这个障碍会影响他们对连减意义的领会。应该帮助学生通过操作弄清楚原来有8朵向日葵花,已经摘下3朵,剩下5朵;剩下的5朵,再摘下1朵,最后剩下4朵。这里的两次“剩下”,意思是不同的。
加减混合计算有“先加再减”和“先减再加”两种情况,教材都安排在想想做做中,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去体会这里“先加再减”和“先减再加”的道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分辨“什么与什么合起来”和“从什么里去掉什么”,根据数量关系选择算法、解释算式。
通过两步计算,进一步熟练9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只要求直接说出(写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最后得数。其实,得出最后结果都进行了两次计算。先把算式里的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把得数加或减算式的第三个数。教材尽管没有提出运算顺序,但已经有所体现。学生联系情境里的数量关系选择算法,也感受了这样的运算顺序。事实上,学生会根据算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但得出“从左往后依次计算”的数学结论还为时过早。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第一步计算,在算式里能够直接看到,第二步计算的一个加数或被减数在算式里是看不到的。计算时,可以让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记在脑子里,连贯地算出第二步的得数。如果学生计算有困难,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也可以先画线标出第一步计算,然后在线下记下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教学时,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画线的办法帮助学生明白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怎样计算的,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短时记忆,尽量记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这是以后学习所需要的习惯与能力。
五、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教材始终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含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感受用数表示数量的简洁性,并能在简单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推断,发展数感。例如,第38页想想做做第3题,借助直尺,让学生思考“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第 39页练习三的第2题,借助操作图提问“红色小方块比绿色多吗?”这些问题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自主进行推断,进而发展数感。第6题,将8~9按顺序填一填,让学生填好后观察所填的数的规律,如填的最小数是1,填的最大数是7,对应的上下两个数合起来都是8等等,启发学生寻找规律,形成数感。
教材中多次使用数轴帮助学生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以及计算加法、减法、连加和连减,还使用小方块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这些图形都有助于学生几何直观的形成。而形式多样的练习则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而每一道加法和减法算式都是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抽象表达,教材通过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得到数学算式,再通过“你能再讲一个用这道算式计算的故事吗?”让算式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算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模型意识。例如第41页第4题,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如左边的树上有4只鸟,右边的树上有3只鸟,一共有7只鸟,列出算式是4+3=7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中信息,列出合理的加法算式。在学生充分表达之后也可以让学生讲一个用自己列出的算式计算的故事,感受数学模型的应用性。第43页第4题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列出合理的减法算式,这里可以列出9-3=6或者9-6=3两道算式。在学生充分表达之后,再让学生讲一个用自己列出的算式计算的故事,培养初步的模型意识。
第三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初步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形状,并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作为以后识别和辨认这些几何形体的参照。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根据其形状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正确识别,同时了解生活中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能把看到的实物与相应的人何形体联系起来,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积累立体图形拼搭的活动经验,在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在直观认识阶段不需要细致深入地研究几何形体的结构特征,更不要求对几何形体的结构特征有规范的语言描述,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操作。教学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好奇心、求知欲;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善于动手、乐于思考、勤于表达的良好习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判断相关物体形状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还是球,识别的过程依赖于对相关几何形体主要特征的感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充分观察,体会物体的形状特征,并尝试分类,继而通过对同一类立体图形的特征观察,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的直观图。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常见物体的几何抽象。
相对于上一版教材,本单元教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把上一版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融合在本单元例1的教学内容中。其中《有趣的拼搭》中“滚滚”的活动放在例1教学之后,作为直观认识立体图形之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而“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这几个操作活动则纳入例1之后的“想想做做”板块,作为课堂练习呈现,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具操作,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并巩固立体图形的表象。二是增加了例2,教学“立体图形的拼搭”。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用几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或几个不同的立体图形去拼成一个组合图形,是“搭一搭”实践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安排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主要意图是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分解与组合能力,即“把不同的形状放在一起或者把它们拆开组成各种图形”。其中“搭一搭”是同样形状、不同数量的几何体或不同形状、不同数量的几何体的配合应用,根据几何体的形状、数量可以推测和想象拼成的组合图形的形状,反之,根据组合图形的形状也可以将其拆分成若干个几何体。在拼拼搭搭的活动中,还可以通过“数一数”综合应用认数和认图形的知识,数出较复杂的组合图形中各种几何体的个数,进行分类统计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开展观察、比较、分类,直观感知立体图形
教学例1前,可以先让学生一起观察单元主题图,共同回忆在海滩堆沙雕的游戏经验,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和本节课的学习建立联系,产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例1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直接感知、观察比较、尝试分类、抽象直观图、揭示名称”的活动过程,唤醒他们关于立体图形的相关经验。课前可以准备二些生活中常见物体,如饼干罐、茶叶罐、魔方、薯片罐、水杯、地球仪、皮球等,还可以准备一些积木玩具。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生活实物和教学素材,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再让他们把这些物品根据其形状特征进行分类,在分一分的活动后组织汇报交流。汇报交流时,要让学生重点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分,分成同一类的物品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获得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感知。
让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物品按形状进行分类,是学习的重点。引导分类时,教师可以出示实物,先让学生认一认、摸一摸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说一说它们的名称,直观感知物品形状的特点,然后再尝试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类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分类。组织学生充分展开观察、交流、讨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每一类物体的形状特征,统一分类标准,达成共识,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对每一类立体图形抽象出直观图形,并揭示名称。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再说说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形状的物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形,找到相应形状的积木,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说一说,看看有什么发现,帮助他们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用好积木,组织学生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感知几何体形状特征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一定要充分用好积木学具。课前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准备好充足的积木,课上教师要精心创设滚积木、堆积木、摸积木、搭积木的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一起玩积木、堆积木,充分感受不同积木的形状特征。当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直观印象后,可以进一步开展小组合作或师生互动,例如,由教师出示某种几何体或直观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积木依次找出来。这个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当学生能把所有形状的积木都找出来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将这些积木分别在木板上滚一滚,滚的时候注意木板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开始前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不同形状的积木滚动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小组里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在滚积木的游戏中观察、比较、交流,看看有什么发现,帮助他们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当然,也可以结合“想想做做”的练习,设计堆积木、摸积木等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体会长方体、正方体易于拼搭堆放,因为它们都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而圆柱和球则不容易堆,容易滚动。可以进一步比较圆柱和球的特征,圆柱有平平的面,把一些圆柱堆在一起(如教材图)也是可以的。球最容易滚,最难堆。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几何体的特征。开展好这些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一定是要充分准备好学具,例如积木、小方块等,教师也可以自主开发有利于学生感知几何体形状特征的学具教具,组织学生收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品代替积木。组织学生活动时,应该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堆积木、玩积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积木的形状,强化对几何体形状特征的感知。
三、操作拼搭,直观感知相同或不同形状的几何体的组合或分解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积木的操作,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等四种几何体。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进一步安排了立体图形拼搭教学,这部分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拼搭,直观感知用几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或几个不同的几何体能拼成不同的组合图形,在拼的过程中,几何体位置变化使得拼成图形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几何体形状特征和物体位置的空间关系。教学例2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开展拼一拼的操作活动,并结合上、下、前、后、左、右这些方位词,感受几何体拼成组合图形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变化。教学时可以分层次开展活动,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学具,例如若干个小正方体以及不同形状的积未等。第一个活动围绕例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展开,要求把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在一起,在拼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清晰表达2个小正方体的位置关系,还要掌握不同的拼法;第二个活动是用3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一拼;第三个活动用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一拼。教学时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先进行思考和讨论,结合前两个活动获得的经验,启发学生想一想: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拼?可能拼成什么形状?至少用几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呢?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感悟几何图形的维度变化,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完成“想想做做”时要让学生通过圈圈、连线、拼搭等操作,进一步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第1题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左边积木的形状,想一想能拼成右边的哪一个物体,并圈一圈,并让学生说明这样圈的原因。比较而言,教材中两幅图,左边的图比较容易判断,但右边的图则需要学生充分观察、想象、推理,可以从小正方体的个数判断,也可以从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能拼成哪些图形去思考。第2题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可以从左往右,看左边的组合图形能分成哪些几何体,在右边的图里圈一圈;也可以从右往左,看右边的几何体能不能拼成左边的组合图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判断。第3题可以先操作拼一拼,再数一数、填一填,充分利用小正方体学具,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巩固例题所学,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题目的直观图,先想一想、数一数再进行汇报交流。
关注现实,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把“体”的表象具体化
通过例题学习和积术的操作,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等四种几何体。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带着对几何体的表象认识,回归现实生活,寻找具有这些形状的实物。进一步的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通过数学表象的具体化,再次感受四种几何体的形状,进一步加强已经建立的表象,如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就是要把物体与头脑中的长方体模型作形状的比照,从而判断这个物体是否是长方体,这样的比照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长方体表象的认识。二是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形状的物体,只要留心观察,到处都能看见,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
练习六第1题,教学时要抓住两点:一是借助题中的实物图,让学生回顾已经认识的几何体;一是根据每个问题的要求进行辨认,选出符合要求的物体,在方框里画“√”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以此对几何体特征进行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练习六第8题,同样是引导学生把“体”的表象具体化,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物体以及这些物体的形状,继而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例如,“纸巾盒在茶几的上面”“笔记本在地球仪的右边”等,让学生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并感知物体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五、多元评价,重视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良好习惯,树立学习信心
本单元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幼小科学衔接理念,本单元主要评价方式是开展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过程性、描述性评价。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重视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评价重点有以下三点:一是评价学生是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正确辨认,会用这些几何体拼拼搭搭;二是评价学生参与认识图形各项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操作活动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