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
2、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发展。
3、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4、重点:了解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背诵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与影响。
5、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民族融合与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
国家 建立者 都城 起止时间 势力
魏 魏国国力较强,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方
蜀 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

2.西晋
(1)概况: 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 。 年, 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西晋实行 ,引发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 、 等。 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
(2)影响:中国历史进入一个较长的 时期。起初是东晋 的割据,后来演变为 的对峙。
二、东晋与南朝
1.政权更迭
朝代 建立者 都城 起止时间
东晋 建康 317—420年
南朝(宋、齐、梁、陈) 420年, 夺取晋朝皇位,改国号宋。 420—589年
2.政治特点: 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3.经济特点:江南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1)原因
①北方 大批流亡南下,带来先进的 和 ,也充实了 资源。
②南方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③南方 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④一些统治者采取了 、 、 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2)表现
①农业:南方 大量开垦,农作物 , 提高
②手工业: 、矿冶、 、造船、 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
①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②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 交融。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概念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 ,合称“十六国”
时间 304—439年
政权 特点 (1)大部分由内迁 建立。(2)都采用了 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3)原有 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变小,但 仍然广泛存在。
2.前秦短暂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 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 。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3.北魏孝文帝改革—5世纪后期。
(1)背景
①4世纪末,鲜卑 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 年统一北方。
②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 在位,大力推动 。
(2)内容
①将都城从 迁到 ,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 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②以 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 ,统一说汉语;
③改鲜卑姓为 ,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 ;
④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 ,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 ,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 。
(3)影响:
积极:顺应了北方民族 大缓解了 ,促进了北魏 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 的出现打下基础。
不足: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 文化,不区别汉文化的精华和槽粕(如移植门阀士族制度,使鲜卑贵族迅速腐化);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长处,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4.北朝:政权更替: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 和 ,后又分别被 、 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周灭掉 , 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重点问题探究】
1.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3.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哪些统一的因素?
【概念解读】
1.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2.士族政治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士族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士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士族制度盛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随着南北经济文化差异缩小、科举选吏制度打击、中小地主力量兴起和唐末农民起义的冲击,士族制度最终走向崩溃。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总结反思】
【达标检测】
1.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魏、蜀、吴三分天下。下列关于三国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蜀国与魏国加强了联合 B. 势力最强大的是北方的魏国
C. 吴国一直被蜀汉政权控制 D. 曹操建立魏政权不合正统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社会动荡不安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丝绸之路开辟
3.“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
A.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 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 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 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 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5.魏晋时期,在物资生活上崇尚奢华,讲究打扮,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社会阶层是( )
A. 士族 B. 外戚 C. 皇族 D. 宦官
6.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A. 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 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 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 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7.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
A. 拓跋宏 B. 苻坚 C. 李世民 D. 忽必烈
8.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 )
A. 数典忘祖 B. 脱离实际刚愎自用
C. 学习先进文化 D. 实行“藩汉分治”
9.《资治通鉴》卷140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 )
A. 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 B. 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
C. 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 D. 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
10.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
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人民生活普遍富足
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11.阅读 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说明当时中国古代江南地区生产水平较低,以渔猎、农业种植为主,但是贫富差距不大)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
(1)依据史料一概括汉代江南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史料实证)
史料二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为逃避战祸,中原的汉族纷纷外迁。(说明了当时北方汉族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迁移)由于南方基本保持安定,司马睿又建立了东晋政权,成了“正统”所在,吸引了最大多数移民。 ——摘编自葛剑雄等主编《简明中国移民史》
(2)根据史料二指出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历史解释)
参考答案
【重点问题探究】
1.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改革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2.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①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经济因战乱频繁遭严重破坏。
②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③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④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交融加强,联系密切,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1)受民族迁徙、统治者改革等的影响,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现象,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减弱。
(2)局部统一的出现,如北方的曹魏、前秦、北魏、北周,南方的宋、齐、梁、陈,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统奠定了经济基础。
(4)长期分裂割据混战使人民渴望统一,为结束分裂局面,统治阶级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努力。
【达标检测】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国当中魏国势力相对更强大一些,故B项正确;蜀国与吴国加强了联合,而不是魏国,故A项错误;蜀国没有控制吴国,两者是结盟关系,故C项错误;曹魏政权是曹丕建立的,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是因为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故C正确;A与材料时间不符;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D错误。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可知,题干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交融,鲜卑习俗受汉人习俗影响,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少数民族南下,出现民族融合。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南方得到开发,故D项符合题意;繁荣开放、文化停滞和中外交流不符合此一时期的时代主流特征,排除ABC项。
5.【答案】A
【解析】魏晋时期,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是士族,政治上拥有特权,经济上实力雄厚,生活习俗上,无不傅粉施朱,故A符合题意;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皇族指与与皇帝血缘关系的的宗族;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永嘉之乱后,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大量北方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B项正确;洛阳成为废墟,北方分裂战乱的情况下,遭受打击的更多的是普通民众,AC项错误;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腐朽的豪族并没有促成军阀割据,而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国家进入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局面,D项不符合史实。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化政策”“新都洛阳”、“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可知,这一人物是拓跋弘,选项A正确;选项B、C、D在都城和民族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其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过程,C正确;A、B说法违背史实;实行“藩汉分治”是辽的措施,D错误。
9.【答案】A
【解析】材料“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的意思是:从姓氏来源看,隋唐时重要的政治人物,固然很多是鲜卑人,从文化水准看,他们却已经是卓越的汉族士人了,事实上再没有任何意义要辨别他们的氏族。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加强,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巩固士族的政治地位”,B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且C与材料无关;D说法违背史实。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可知,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黄河流域乃至长江流域都出现了这样的壁画,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D符合题意;据材料体现的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而不是畜牧业,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佛教”,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生活富足,C错误。
11. 【答案】(1) 生产方式落后;自给自足;迷信色彩盛行
(2) 特点:中原人口向南方迁移。
意义: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促进了民族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认同和中华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