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情境创设】“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诗中反映的是唐朝的哪一种选官制度 对唐朝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自汉至唐选官制度的演变,分析演变特点和影响。2.了解自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分析演变的特点。3.掌握和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内容和影响。4.了解自汉至唐赋税制度的演变,分析演变的特点。5.掌握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实行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基础知识梳理】一、选官制度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概念 由地方向中央推荐 为官的制度 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 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时间 时期 创立,盛行于 时期 隋炀帝时,始建 ,科举制形成。唐太宗以 和 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 和 。标准 和才能 初创时期重视 、道德和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特点 按 推荐,中央经考试量才录用 维护 特权的工具(实质) 相对公平作用 否定了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队伍的需要。 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 。 (1)扩大了 的基础 (2)提高了官员的 (3)加强了二、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1.职权划分与权力运行机制 决策 审议 执行 尚书省 (起草诏令) (审核诏令) (负责 )尚书省下设六部: 、 、 、 、 、工部。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 趋势。2.作用:三省分工明确又彼此 ,提高了办事效率; 被分割,避免了权臣专权,加强了 ;三省六部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以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三、赋税制度: 租庸调到两税法1.租调制: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均田令: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受田农民一夫一妇纳 为租,纳为调, 承担徭役3.租庸调制:唐初不服徭役可纳 代役,称为庸。4.两税法:原因:土地兼并,政府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实行。做法: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按 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 ,取消租庸调和杂役,一年 两季收税。影响:A、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国家收入。B、改变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减轻 。【重点问题探究】1.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1)选拔标准:由 、财产等级等演变为 。(2)选拔方式:由 、 、 及品评演变为考试。(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 ,体现相对的 、 。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2.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不同点 时代不同内部结构不同丞相(宰相)的权力和地位不同相同注:三省六部制有三省分权制衡的一面,但从主观动机到客观效果都在于削弱相权和强化君权,因而与近代分权思想不可同日而语。【概念解读】均田制、租庸调制“均田制”不是一种平均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制始于北魏,隋唐沿用。均田制是在国家掌握土地的基础上,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依性别、年龄、官阶的不同,所分土地的多少也不一样。租庸调制是我国古代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役制度。(1)唐以前是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而唐代则以男丁计征,因为妇女不授田,所以也不课税。(2)唐代租调的税额和力役的天数较隋朝少约三分之一。(3)把隋朝已经开始的“纳庸代役”办法制度化,形成了完整的租庸调赋役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都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唐朝采用均田制缓解了土地兼并,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总结反思】【达标检测】1.晋室南迁后,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2.美国基督教传教士、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于韪良曾经说:“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材料中“中国的经验”是指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选举制 D. 科举制3.唐刘禹锡赋诗:“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与诗中现象相关的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 促进了中外交流 B. 加强了南北交流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国家统治5.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碟自进”,不必非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反映科举制特点的是A. 重视门第 B. 唯才是举 C. 差额录取 D. 自由报名6.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是A. 魏晋时期 B. 隋文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两宋时期7.古代中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的中央中枢机制完善于A. 魏晋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8.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并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职官之一)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道命令最终无效。魏征此举A. 削弱了中书省的权限 B. 说明决策权发生异变C. 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 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9.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A. 扩大行政权 B. 削弱三省权限C. 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 加强皇权10.据如图“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央官员品位较低 B.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11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史料一: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主重品行)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注重才学)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举孝廉)”——《后汉书·百官志注》史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由世家大族担任的品评等级的官员)。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只是选拔世家大族的子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史料三: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说明科举制由中央确定统一标准自上而下的决定取舍)……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1) 史料一分析汉朝如何选拔官吏。(2) 体现了哪一种选官制度 主要弊端是什么 (3)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有何变化 意义如何 参考答案【重点问题探究】1.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2.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不同点 时代不同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内部结构不同 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将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 集决策、审议、执行为一体的中央行政制度。丞相(宰相)的权力和地位不同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皇权加强。相同 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都直接受制于皇帝,对皇帝负责。注:三省六部制有三省分权制衡的一面,但从主观动机到客观效果都在于削弱相权和强化君权,因而与近代分权思想不可同日而语。【达标检测】1.【答案】A【解析】据“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豪强大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把控了选官权力,体现了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影响,不能体现古代政治制度的进步,排除B;考试选官制度的确立是在隋唐时期,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故选D;察举制选拔官员的依据主要是品德,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做官,选举制无法体现“考试制度”,ABC不符合题意,排除。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D选项符合题意;军功爵制主要是流行于战国时期,A选项排除;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和才能,B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C选项排除;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可见,科举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关中外交流,材料无关南北文化交流,材料无关民族关系的融合,故A、B、C不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材料“投碟自进”“不必非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说明科举制不受达官贵人的引荐,可以自由报考,故排除A,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录取标准和录取程序问题,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期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B选项正确,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和两宋时期分别是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完善和演变时期。ACD 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7.【答案】B【解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掌政令草拟、审核和执行,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中央中枢机制完善的标志,故“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故排除CD,B符合题意;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但不够完善,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但当政令不当,门下省可以驳回,故对于材料唐太宗签署的敕文,魏征不肯署敕,符合工作程序与职权,C正确;A、B说法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只是强调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责,D错误。9.【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中书和门下二省成为专门的决策机构,说明决策越来越专业化,决策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分离,有利于科学的决策,答案为C;尚书省掌握行政权没有扩大,A错误;三省的权限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皇权加强的信息,实际尚书省对中书门下而行的决策没有制约作用,不利于皇权的加强,D错误。10.【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以看出,隋唐时期三省制是从西汉以来的政治制度逐步演变而形成的,这说明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故B正确;中央官员品位较低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权力的变化,而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C;材料不能看出中书省地位下降,排除D。11.【答案】(1)提示:汉代通过察举制来选拔人才,以品行和才学为标准。(2)提示: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3)提示:变化:统一的选官标准、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