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与金、南宋、西夏形势图,掌握这一时期的各政权的变化情况。
2.史料实证:通过具体史料,探究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和南宋的偏安等内容。
3.历史解释:明确宋朝强化专制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4.唯物史观:从两宋的社会政治形势认识其政治和军事变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5.家国情怀:两宋时期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互相交融,有利于各民族的进一步交融。
【时空坐标】
1206成吉思汗 ( http: / / baike. / view / 150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蒙古
1038元昊 西夏 1227
1115阿骨打 金 1271忽必烈 元朝大都(北京)1368灭亡
916阿保机 契丹→辽 1125 中都(北京)
907五代 960赵匡胤 北宋 1234
十国 979 东京(开封) 1127 赵构 南宋 临安(杭州) 1279统一
【基础知识梳理】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建立: 年, 建立宋朝,定都 (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和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角度 措施 特点 评价
中央 (1)由 专掌军政, 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 为副相。(2)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 ”分权。(3)罢免 兵权,用文官担任 长官。(4)扩大 的规模。 (1) ,相互制约。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加强监察制度(2) ,守内虚外。中央直接掌控地方部分权力(3) ,文人治国。 (1)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但 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 的政治风气。(3)形成了“ 、冗兵、 ”的局面,带来严重的 危机和 危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地方 行政 派 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财政 诸路设 统管地方财政
军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 ,定期更换。
监察 (1)设立 ,对各州进行监控。(2)增设 ,与知州彼此制约。
二、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1.宋辽关系: 年,北宋与 签订协议,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 ”。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 年双方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 ”。
3.财政危机原因:(1)养兵: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 ;(2)养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泛滥。(3)岁币:加上给辽和夏的岁币。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
背景 目的 措施 结果
(1)北宋 和边疆危机严重。(2) 失败。(3)1069年, 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达到 的目的 富国方面 (1)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 。(2)官府拨巨资从事 。 王安石变法达到了 ,增加了大笔收入。
强兵方面 (1)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2)逐渐恢复“ ”的征兵制。 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四、南宋的偏安(1127-1276年)
1.辽、北宋灭亡: 年金灭 ;1127年金灭 ;
2.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康王 在 (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 (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岳飞率领“ ”抗金,但遭到杀害。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 》,以东起 、西至 一线为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重点问题探究】
1.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2.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如何?
3.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有哪些?
4. 注意三次和议的区别:
(1)宋辽和议一兄弟之称一北宋送“ ”(币:平等之意)。
(2)宋夏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一北宋送“ ”(赐:君臣之意)。
(3)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宋向金纳“ ”。
【总结反思】
【达标检测】
1.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北宋为应对边疆战事,供养了大批招募的军队,但多而不精,战斗力弱,为此王安石变法实行了(  )
A.专职从事军事的募兵制 B.工匠源于民间的雇募制
C.“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D.自愿加入的志愿兵役制
4.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5.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6.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引发党争直接导致北宋衰亡
7.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参考答案
【重点问题探究】
1.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反而从根本上认可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
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主要原因)
②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决心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③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④指 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⑤新法实行显得过于急,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改革涉及面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
2.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1)积极作用:①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改变了北宋贫弱的局面;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勇于改革和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①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处境无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③出现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现象。
3.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1)改革要认清形势,分析矛盾,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2)改革必须使措施行之有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3)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坚决彻底,尤其需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
(4)改革需要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不可操之过急;
(5)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6)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4. 注意三次和议的区别:
(1)宋辽和议一兄弟之称一北宋送“岁币”(币:平等之意)。
(2)宋夏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一北宋送“岁赐”(赐:君臣之意)。
(3)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宋向金纳“岁贡”
【达标检测】
1.C 2.D 3.C 4.D 5.C 6.A 7.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