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与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业的发展,认识经济发展对社会、文化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唯物史观)
2.通过南宋金西夏榷场分布示意图、南宋海外贸易路线图等,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3.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元史料,认识经济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南移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现象。
4.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表述等,掌握商业繁荣、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的表现,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5.通过了解宋元时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感悟古人智慧:商人、普通读书人、民间艺术家等在宋元时期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感悟底层人民群众的智慧,底层劳动者为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社会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增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基础知识梳理】
一、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表现 影响
耕种制度 一年两熟的 制在南方已普及,有些地方一年 。 提高了粮食产量。
经济结构 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 的农户。 对传统 结构有一定突破。
作物种植 棉花在内地始于 ,元朝 植棉逐渐普遍。 带动了 的发展。
边疆农业 边疆 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2.手工业的发展
行业 成就 作用
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了以 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 ②元朝烧出了 和釉里红。 宋元 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 北宋东京居民普遍使用 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提高了 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发展迅速、毕升 。 推动了 的普及,带动了 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
(1)市场的发展:
①国内市场:A.榷场: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自由贸易市场。
B.市坊不分离:宋朝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商业贸易时间自由,出现夜市、城郊的草市,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市”。
②国外市场:海外贸易繁荣, 成为宋元重要财源。主要港口: 、 、 。
(2)货币:货币需求量剧增,纸币出现—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 作为主币发行。
(3)城市发展:北宋 、南宋 、元朝 。坊市制打破,没有了 限制。
(4)交通:大运河的发展。
4.经济重心南移。 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 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北宋灭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 地位。主要表现:
①经济上: 和 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②交通上: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 ,开辟长途 航线。
③文化上: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 ,朝廷采取 制度。自 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二、社会的变化
(一)平民社会的到来
1.隋唐时期,_________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_________。
(二)人身束缚的松弛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_,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_________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三)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
1.朝廷对_________、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三、儒学的复兴
1.背景:(1)困境:伦理道德遭到破坏、 僵化、 外来挑战: 、 的冲击。
(2)机遇:政权稳定、 。
(3) 印刷术的发展: 传播速度加快。
2.目的: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 ,强调学术为 ;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 、树立基本 方面作用。
3.实质:以 来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体系
代表 程颢、 、 。
内容 宇宙观 “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人生观 “ ,灭人欲”;“ ”。
方法论 “ ”。
特点 1.思辨化、 2.以 为核心 3.吸收了 因素 4.关注 ,注重完善 和 。 5.儒学 、生活化。
影响 后,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成为 。
评价 1.在塑造中华民族 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如它注重气节、道德;强调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和历史使命等。 2.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们的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 。
4.深远影响
(1)“四书”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理学大师朱熹对 进行了深入探索。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 ”的儒学基础读物。
(2)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 ,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文学艺术和科技
(一)文学艺术
1.宋词
(1)产生: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2)背景: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3)特点: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4)代表:豪放派的 、 和婉约派的 、 成就最突出
2.元曲
构成 散曲 杂剧
特点 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代表 、 等
地位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3.话本
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即 ,实质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4.书法
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5.绘画
(1)以 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2)花鸟画、 水平也很高。
(二)科技
领 域 成 就 主要特点 影 响
三大发明 北宋 活字印刷术 1. ,多为农业服务。 2. ,轻实验原理。 推动了 运动和 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广泛用于军事 推动了欧洲 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广泛使用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历法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总结性。
元朝郭守敬《 》 领先世界。
农学 元朝王祯《 》 南北 于一体。
【历史纵横:少数民族文字】
时间 文 字 特 点 影 响
辽 在汉字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特色创制 1.推动了 。 2.丰富了 文明。 3.为后人研究提供了 。
西夏
金 女真文字
元 畏兀体 拼音化(最早)
八思巴文
【重点问题探究】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有哪些?
2. 为什么宋朝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却没有实现经济转型,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宋词兴盛的原因
【概念解读】
1.精耕细作——复种、轮作、多熟
“精耕细作”,即“精细耕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榷场:宋辽夏金政权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方能交易。榷场贸易的兴衰与国家商税收入相联系。榷场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各地区的经济需要,也有控制边境贸易、安边绥远的作用。推动边境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安定了边疆秩序,促进了民族交融。
3.租佃制:租佃制产生于我国战国时期,到宋代日益普遍,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在租佃关系下,国家、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租佃制下,主佃双方订立契约,分成租、定额租以及货币地租的纳租形式,佃农获得永久租佃权利等都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宋代土地租佃制的契约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代土地租佃制的契约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佃农利益,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部分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形成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工商、采矿、纺织、加工等行业。
4.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的经济形式,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因循守旧、闭关自守等为特点。
【总结反思】
【达标检测】
1.宋代,“每一交易,动辄即十万”,货币需求量大增。在对外贸易中,大量的铜币流向海外。
“民苦转贸重,故设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材料说明了(  )
A.宋代传统的经济政策的改变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纸币出现
C.金属货币已经被废止不用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发展
2.《宋会要辑稿》载,宋初出口商品就有“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其后
日渐增多,至南宋达二百种上下,大致分为纺织品、陶瓷品、日用品等几大类,此外还有稻米和副食品如
茶叶、糖、酒和干鲜水果等。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南宋时
A. 海外贸易兴盛的物质基础 B. 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 手工业制造能力十分强大 D. 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确立
3.北宋时,大量“行市”在东京汴河两岸兴起,这种商业模式渐渐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官府为了盈收,也
参与到商业竞争中,如开设果子行、面行、肉行等。这说明北宋
A.打破坊市时空限制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D.朝廷打压私商经营
4.宋朝社会各个层面与前代相比,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下列诗句描反映宋朝门第观念发生根本改变的是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B.“苏湖熟,天下足”
C.“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D.“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5.宋朝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由世袭奴婢承担,宋朝则更多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说明宋朝
A.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B.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C.社会逐渐趋向公平正义D.阶级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参考答案
【重点问题探究】
1.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2. 为什么宋朝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却没有实现经济转型,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原因:
经济:宋朝的经济基础依旧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经济相比起来只是相较前代比较繁荣,但是横向比较宋朝的经济依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政治:宋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受皇帝个人素质影响较大。(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阶级)
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改变。
3.宋词兴盛的原因
(1)经济:城市手工业、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活动,更适应了市井的需要。
(3)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
【达标检测】
1.B 2.A 3.B 4.C 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