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清朝设置军机处和实施奏折制的史实学习,认识到制度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地图,梳理清政府经略边疆的措施,对比清朝疆域图和中国现代版图,认识到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为中国版图最终的奠定有重要贡献,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3.通过本课学习,能认识到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也应该做到居安思危,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落实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国家版图的奠定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难点:疆域的奠定
【基础知识梳理】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 康乾盛世:
(1)时间:清朝皇帝 、 、 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时期。
(2)原因:三位皇帝都非常 ,独断朝廷 。
(3)表现:政局稳定, ,疆域开拓并巩固。
2.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1)奏折制度:①特点: 、 ;②作用:使 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 ,强化了对 的控制。
(2)设军机处:
①设立原因:雍正时,为处理 ;
②特点: (机构简单)、 (办事效率高)、 (保密性强);
③职责: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④评价:提高了政府的 ;标志着 制度达到了顶峰。
(3)思想文化专制:大兴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②影响:严重摧残 ;激化 ;禁锢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过程:
秦: ——确立;西汉: ——巩固;
隋唐: ——完善;宋: ——加强;元:一省两院制
明清:明:废丞相设 ;清:雍正设立 (顶峰)。
二、疆域的奠定
1.措施
地区 措施 意义 影响
台湾 年设 ,隶属福建 中央直接管辖 对祖国 、 边疆地区都进行了有效的直接管辖,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了 ,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东北 反击沙俄侵略,1689签订《 》 从法律上维护国家主权,
新疆、蒙古 击败 部叛乱、 叛乱;在新疆设 ,在蒙古设盟、旗。 中央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册封“ ”“ ”尊号,1727年派遣 ,颁布《 》 以法律形式明确
民族事务 因地制宜、
西南 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2. 清朝疆域:西跨 ,西北达 ,北接西伯利 亚,东北至 和库页岛,东临 ,东南到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西南抵 。
三、统治危机初显
1.背景:清朝由 ;清朝 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和贫富矛盾的积累。
2.表现:
(1)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激化, 屡屡爆发;如白莲教大起义。
(2)外部危机:以 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3.对策——闭关自守。
(1)背景:
①以 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 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③清朝统治者具有 ;
(2)内容:
①只保留 一处对外通商,“ ”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②严格约束 ;
③禁止 ;
(3)影响: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 和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消极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 积累,阻碍了 萌芽;
②中国与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重点问题探究】
1.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方式 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1683年,清军进军台湾,郑氏家族战败投降
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维吾尔地区;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尊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特点
2.“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
1.原因
2.影响
【总结反思】
【达标检测】
1.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  )
皇帝 军机大臣数目
乾隆 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
嘉庆、道光、咸丰 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
同治 五到六人
光绪 76.5%的时间四至六人
A. 权力稳固 B.机构健全 C.精干高效 D.保密性强
2.明代“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明清督抚制的设立 (  )
A.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B.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
C.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2023·湖南汨罗一中优生选拔考试]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台湾派人议和,“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康熙帝坚称“不得与琉球、高丽国比”,若其诚心削发归诚方可招抚,并指示施琅:“进剿台湾事宜,关系甚重。如有机会,断不可失。”据此可知,当时(  )
A.康熙力主和平招抚台湾 B.台湾正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
C.统一台湾符合民心所向 D.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4.清廷对于出海贸易颁布了各种限制性法律和条例。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广东十三行加以控制和垄断。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  )
A.使中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 B.导致沿海地区的贫富分化
C.促进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D.防止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参考答案
【重点问题探究】
1.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方式 军事 进攻 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1683年,清军进军台湾,郑氏家族战败投降
设立 机构 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维吾尔地区;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册封 加冕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尊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特点 平叛与加强联系相结合;礼遇与军事行政管理相结合;反抗外来侵略
2.“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
1.原因
(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2)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3)清朝统治者具有民族狭隘性。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锁国”,将人民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2.影响
(1)积极方面: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殖民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强化,初期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方面: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使封建统治者日益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达标检测】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军机大臣的人数并不多,这与C项的表述相吻合,故选择C项;其余三项在材料中难觅相关提示信息,故均排除。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督抚最初是“因事而设,事已旋罢”,即临时设官,后来变成了“封疆大吏”,被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系中,相当于在原地方行政体系上增加了一级,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事权的统一管理,故选C项;题干仅提到督抚成为“封疆大吏”,并没有提到地方行政权力因此而扩大,排除A项;“冗官”是指存在大量闲散官员,明清督抚制的设立不会导致“冗官”,排除B项;督抚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台湾郑氏政权请求与高丽、琉球一样,对清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等外国比,因为台湾问题属于内政。他指示施琅抓住机会坚决收复,反映了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D项正确;康熙帝认为如果不能和平招抚,就以武力解决,A项错误;当时台湾处于郑氏集团统治之下,不是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廷的态度,未体现民心,C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廷对出海贸易与来华贸易进行严格限制,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故选A项;材料强调闭关锁国政策,不涉及沿海地区的贫富分化,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但不能防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