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时空观念: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明确两次鸦片战争的时空发展历程。2.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图表材料,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特点、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3.唯物史观: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认识19世纪中期中外历史发展走向,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客观评价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家国情怀: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林则徐、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感悟民众自发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以及仁人志士要求向西方学习以自强的爱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难点:两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变化【基础知识梳理】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世 界(英国) 中 国政 治经 济军 事外 交综 合二、两次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的 。随着 的进展,资本主义强烈为争夺更广阔的 和 而疯狂扩张。(2)主要原因:中国的 ,清朝开始衰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 , , , 。(3)直接原因:鸦片走私,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危及统治。林则徐 。2.过程: 年 ,英军攻击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3.结果:清政府与英国签订《 》《 》1844年又分别与法国签订《 》,与美国《 》。4.内容: (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 、 、 、 、港口传教。5.影响: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 ,中国被迫卷入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1860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 ,鸦片 ;②直接原因:列强的 被拒。2.过程:侵占 、 ,火烧 。3.结果:(1)1858年与 签订《 》:允许外国 进驻北京; 通商;允许 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 ;外国 、 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2)1860年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增开 为通商口岸;割 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万两白银。(3)与俄国签订《 》(1858)、《 》(1860)抢占 以北、 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4.影响:列强侵略势力从 深入到 , 程度进一步加深,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三、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 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的 也相应扩大。(2)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面临 。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 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2.代表:林则徐、魏源《 》《 》—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徐继畬《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3.主张:初步提出了学习西方以求 的主张, 的思想。4.评价:(1)进步性:①启发人们冲破 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 ,以探求 之策。②拉开了中国近代 的帷幕。(2)局限性:①从学西方内容看,只停留在 ,不学 。②从学西方的目的看,根本上是想维护 。③林则徐、魏源是 开明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既带有鲜明的 印记,又保留着浓重的 色彩。【重点问题探究】1. 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发生怎样的转变?2. 从“朝贡体系”向“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1.朝贡体系:(1)含义:东亚地区传统的以 为中心、中国周边邻国与中国形成以“ ”为结构的国际体系。(2)特点:“ 观念”(3)影响:朝贡体系下“ ”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 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不平等条约体系:(1)内涵: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 的总称。(2)特点:西方列强通过 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影响:加深民族危机;另一面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促进中国的 。①不平等条约是迫使与 的接轨;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 转型;【概念解读】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主权部分丧失,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不能理解为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两者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要素。2.领事裁判权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特权,即它的侨民在当地的民事、刑事诉讼,所在国法庭无权审理,而由它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这种特权亦称“治外法权”,严重侵犯了所在国的司法主权。3.租界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通商都市内“租借”给他们“居留和经商”的地区。在该地区,该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因此,租界也被称为“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司法主权和领土主权的完整。4.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以条约为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把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总结反思】【达标检测】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 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 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2.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3.“1840年的这场中英战争与其说是为了鸦片,不如说是为了通商;曼彻斯特比东印度公司更支持这场撬开中国市场的战争。虽然人们都承认这场战争是不正义的,但为了不让机器停转,就不能放弃这个诱人的市场。”该言论揭示出( )A.鸦片战争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拓展C.英国旨在打开中国市场 D.为殖民扩张辩护的立场4.1842年7月爆发的镇江保卫战被称为鸦片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清军最高指挥者副都统海龄英勇抵抗,后自尽殉国。道光帝下令“谥昭节,入祀昭忠祠”。而后言官却指出,海龄曾在英军到来前下令关闭城门,滥杀无辜逃难民众13人。这说明( )A.忠君爱国成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而全面C.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物的评价会相应变化 D.评价历史人物以其最大功绩为标准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B.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C.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 D.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6.鸦片战争结束后,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和“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建军思想,但士大夫阶层认为这是“用夷变夏”或“以夷变夏”。这说明当时( )A.政治体制变革提上日程 B.中体西用思想遭遇抵制C.中西思想融合成为必然 D.外部世界引起士人关注7.茅海建在谈到鸦片战争时说道:人们在体会现实时“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这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B.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C.中外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 D.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真正使中国人切身地感到世界的存在,在七万里之外竟然存在一个能打敗数千年文明古国的蕞尔小夷。这么远的距离,那么小的国家,光是这两个数字就足够使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 于是就在战争期间与战争之后究心于世界地理, 产生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著作,一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是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如果说魏源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那么徐继畲就是第一个正眼看世界的人。材料二魏源《海国图志》 徐继畲《瀛环志略》“海国”自唐宋以来多见于诗文中,意思为“海外之国”,与“海内”相对:海内即天下,海外即四夷。《海国图志》即《四夷图志》 “瀛环”是徐继畲发明的词汇。“瀛”指大海瀛所环者,全世界也。徐继畲知道地球上陆地被大海包围,故取此名内容没有包含中国在内 内容中包含了中国,并把中国置于亚洲中1841年受林则徐嘱托开始着手编写,于1842年完成五十卷本。以《四洲志》为底本,抄撮现成文献资料为主。第一部分为海防思想、第二部分为世界地理、第三部分是杂录。全书贯穿经世致用的思想,魏源指出此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开始于1843年,完成于 1848年,共计十卷。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加以缜密考证,有所弃取。 不以提出具体时付夷人的办法为己任,而是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作此书的旨趣(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原因及该书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概括徐继畲“睁眼看世界”的表现。参考答案【重点问题探究】1. 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转变: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妥协,开始了痛苦的转型。主要表现在:(1)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先进的中国人渐渐抛弃传统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而转向现实主义。(2)在夷夏观方面,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能够正视西方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并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口号。(3)在本末观方面,开始抛弃工商末业的思想,鼓励发展工商业,希望以此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国家利益。(4)在义利观方面,虽然仍然提倡“义”,但对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义利并重、以义统利,鼓励个人合法的求利行为。(5)在人才观方面,为适应对外交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民生的需要,提倡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2. 从“朝贡体系”向“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A.朝贡体系:(1)含义: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中国周边邻国与中国形成以“封贡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2)特点:“华夷观念”(3)影响:朝贡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B.不平等条约体系:(1)内涵: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2)特点: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影响:加深民族危机;另一面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促进中国的近代化。①不平等条约是迫使与世界经济的接轨;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达标检测】1.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国亟须寻求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来满足其工业发展的需要,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这正是费正清所说的“现代历史发展大潮”。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必然的,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必然结果。故选D项。2. 【答案】A【解析】清军未对英军在中国沿海调查行动进行阻挠说明清政府缺乏海权意识和观念,故选A项;仅凭清朝没有阻挠行为不能得出清朝海上实力不足,排除B项;仅凭英军的水文调查一项不能佐证英国准备充分,排除C项;综合国力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多方面,仅凭材料不能得出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大,排除D项。3.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通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意在强调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战争目的,故选C项;材料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具有侵略的性质,没有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反抗,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没有反映工业革命在亚洲拓展的情况,故排除B;材料是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客观分析,并未对殖民扩张进行辩护,故排除D。4.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海龄既是抗英斗争的民族英雄,但同时也是滥杀无辜民众的刽子手,由此可知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全面,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故选B项;忠君爱国是封建社会下评价的标准之一,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排除A项;据题意可知当时对海龄的评价是在同一时期,而非不同历史时期,排除C、D两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全面,而不仅仅是一起最大功绩为准,排除D排除。5. 【答案】选B【解析】根据材料“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接受”体现清政府主权意识淡薄,排除A项。根据材料“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体现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统治集团深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总理衙门是近代建立外交体制的表现,排除D项。6.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林则徐、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军事变革和建军思想,但是遭到士大夫阶层的反对,说明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对传统文明造成冲击,体现了外部世界引起士人关注,D项正确;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科技,不是进行政治制度变革,排除A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遭遇抵制,与林则徐等人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思想融合,排除C项。故选D项。7.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可知,茅海建认为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故选 D项;A、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变为中外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并存,C项表述不全面,排除。8. 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的刺激;林则徐的委托《四洲志》的影响亦可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价值: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细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启蒙书。(2)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把中国真正纳人到世界范围内;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参考西方地图.写作更严谨、考证更缜密,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