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2.时空观念:厘清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所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3.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实证戊戌变法运动的原因、经过、特点、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4.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签订《辛丑条约》带来的危害,培养解读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5.家国情怀:领悟义和团运动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认识到《辛丑条约》签订是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难点:全面认识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局限,感受近代民族危机,认识民主革命是近代历史潮流。【基础知识梳理】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1.背景:(1)19世纪末 激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民族 发展, 力量壮大。 (3)近代 的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2.过程:(1)序幕:“ ”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2)高潮:百日维新—— 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皇帝颁布“ ”诏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3)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 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杀害“ ”。(4)结果:除 得以保留外,改革措施均被废止。3.影响:资产阶级 ; 运动;推动中国 的发展和新思想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 。4.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 和 。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 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 ,终于失败。②客观上:A 变法损害了以 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B 的告密。C 执行新政的 阴奉阳违,新政无法落实。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 阶段过渡,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二、义和团运动1.原因: 加剧,文化冲突。 作为侵华的先锋。2.过程:1898年 兴起于山东,以“ ”为口号,清政府使用 政策,推动发展,引发洋人不满。3.结果:在 的绞杀下失败,是一次 运动, 具有局限性。4.评价(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 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2)由于没有 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义和团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 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三、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镇压 ,维护在华的 。2.过程: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 率领联军侵占天津、北京,慈禧太后西逃 。3.结果:1901年签订《 》,内容是 、 、 、 、 、 。4.影响:(1)《 》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不平等条约。(2)《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5. 结论: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 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重点问题探究】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分别是什么?2.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有哪些?【概念解读】1.公车上书:汉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各省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的标态。2. “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喊出的运动主张。一般认为,最初是1898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今属河北省威县)喊出的,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在此前后还流行“保清灭洋”“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这表明反对洋教的拳民,在义和团名声传播开来后,纷纷打起义和团的旗号,但其所喊出的口号却各不相同。①扶清: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爱国意识,也体现出中外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但是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②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排外的性质。【总结反思】【达标检测】1.康有为高唱托古改制,借孔子儒家之名,行君主立宪之实;梁启超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鼓吹西方进化论以启迪民智;谭嗣同反思传统文明,语出惊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这说明维新派都A.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B.理性洞察西方文明C.打破君主制度迷信 D.主张变法启迪思想2.1896~1898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了大量文章,他的文章“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镜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对于读者别有魔力”。这反映出梁启超A.致力于文学改良的实践 B.意识到维新的非变不可C.旨在营造维新社会氛围 D.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变法3.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某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该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戊戌政变后,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计划废黜光绪,这一计划遭到列强反对而未能实现。守旧派本就坚决反对“西学”,现在更加痛恨“洋人”,大清王朝的政治走向“维新变法的反动时期”。据此可知当时A.西方列强支持中国自强 B.反帝思潮与政局变动交织C.慈禧太后坚决捍卫主权 D.排外意识弥漫于社会各界5. (2022·内蒙古·赤峰二中模拟预测)1900年1月清廷颁布了一道有关处理教案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清廷要求地方督抚慎重处理各地教案,不可将反对洋教者一概“目为会匪”,“良莠不分”……地方官在处理此等民教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由此可知,清政府A.试图操纵和利用反帝势力 B.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积极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D.谋求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6.(2022·陕西榆林·三模)下表所示为某位学者的观点。他试图集中说明维新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维新派第一,康有为的本意是借助孔子的力量推行维新变法,然而,儒学在当时为士大夫们安身立命的学问,康有为这种废古倡今(借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士大夫阶层的恐慌,这又使维新派丧失了很多力量第二,《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本书未经严密考证,内容牵强附会,难以获得当时民众的广泛认同第三,当时占据主流的儒学,实际.上是僵化了的理学思想,其中含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是统治者用来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A.改革操之过急 B.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C.宣传动员不力 D.缺乏完整的组织体系7.(2022·山东日照·三模)1900年6月20日,清政府向各省督抚发布一道密旨(如下图)。此道密旨A.加速汉族地主势力迅速崛起 B.赋予地方督抚一定的自主权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D.巩固了清政府政治统治根基8.(2022·山东·模拟预测)1909年,驻京各国使节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反对华商银行发行钞票;到1921年各外国银行又群起配合,要求“将现在施加于中国邮局、海关以及中东路等关于接受和行使外国银行钞券的限制全部取消”。这一现象表明A.清政府被迫接受西方金融规则 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重要手段C.外国银行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各国相互勾结侵损中国国计民生参考答案【重点问题探究】(一)戊戌维新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发展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文化教育上: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6.军事上:推动了军事近代化,变法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1.相同点(1)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的农民运动。(2)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3)结果: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4)作用:都沉重打击了西方侵华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2.不同点(1)组织程度及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且组织程度较高,坚持斗争多年,势力发展范围大;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纲领,没有建立政权,组织程度较低,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较短。(2)主要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达标检测】1.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借孔子儒家之名,行君主立宪之实”“鼓吹进化论以启迪民智”“谭嗣同以独特的洞察力,反思传统文明”可以看出,维新派主张对传统体制进行批判,提倡新学启迪思想,故选D项;A项是新文化运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西方文明的理性洞察,排除B项;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并不反对君主制,也不是打破君主制度迷信,排除C项。2.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镜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对于读者别有魔力”等信息可知,梁启超文章文体自由,不拘一格,阐述新颖思想,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雅俗共赏,重情感抒发,这有利于营造维新社会氛围,也是主要目的,故选C项;文学改良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梁启超文体风格和特点,没有强调维新变法的必要性,排除B项;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其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他的文章打动人,但不能代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变法,排除D项。3.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列强”、“不平等条约”、“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项;A项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影响,排除;B项是中法战争和《中法新约》的影响,排除;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4. 【答案】B【解析】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在戊戌政变之后计划废黜光绪,但遭遇挫折,使得保守势力更加仇视西学进而痛恨洋人,这说明当时反帝思潮和政局变动交织,故选B项;列强想要灭亡中国,而非希望中国自强,排除A项;慈禧是为了牢牢掌握政权,而非维护主权,排除C项;D项错在“社会各界”,排除D项。5.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关于处理教案的上谕中要求地方官员不能一味偏袒教会,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结合这一时期正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民众反洋教斗争激烈,清政府的上谕意在操纵和利用反帝势力,故选A项;《辛丑条约》签订标志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到民族矛盾,而是缓和阶级矛盾,排除C项;这一时期清政府意图笼络义和团,排除D项。6.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康有为这种废古倡今(借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士大夫阶层的恐慌,这又使维新派丧失了很多力量”“内容牵强附会,难以获得当时民众的广泛认同”“当时占据主流的儒学,实际上是僵化了的理学思想,其中含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是统治者用来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可分析出这一时期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操之过急,排除A项;宣传动员不力体现不出表格中的第三点,排除C项;材料提到的是思想理论,无法体现组织体系,排除D项。7. 【答案】 B【解析】根据“应就各省形势……”可得出面对八国联军的侵华,清政府赋予了地方各省较大的自主权,要求他们积极备战应对,故选B项;AC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排除AC项;此道密旨并不会巩固清政府政治统治根基,排除D项。8. 【答案】D【解析】1909年各国使节发起抗议,1921年各外国银行群起配合,由此可见各国之间相互勾结,在华利益具有连带关系,各国联合起来侵损中国国计民生,故选D项;材料所述现象未涉及清政府的具体反应,更未涉及其是否接受西方金融规则,排除A项;资本输出指的是列强在华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材料没有强调这一点,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各国抗议结果,也无法判断他们是否把持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排除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