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标要求】通过唐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了解北宋中期的重要改革,认识两宋时期在政治、军事上的新变化和重要影响。重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难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阅读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宋初加强集权的措施2.北宋统治危机的主要表现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概念阐释】1.三司: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三司使包括盐铁、户部、度支,总管国家财政。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2.三衙:宋代管辖禁兵和厢兵的中央机构。即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总称三衙。3.四监司:(1)经略安抚使,宋代沿边大将都兼“经略”。军事职能,兼有管边民(2)转运使,俗称“漕司”。 掌握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3)提点刑狱司,主要是分割转运使的司法职能(4)提举常平 ,简称“仓臣”,北宋熙宁初年设置,负责管理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4.官职差遣:北宋时为集行政权力于中央,在任官制度上采取官、职、差遣。“官”指享受的待遇级别,虚衔,决定俸禄收入的多少。“职”只是一个荣誉虚职。差遣则是实际担任的职务,一般是临时性的,是拥有的实权。如官衔是尚书,被差遣去担任知州,知州才是实职。无论中央或地方官员,均由皇帝差遣担任。这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造成北宋官僚机构重复设置,出现冗官现象。5.台谏合一:宋以前台(御史)谏(谏官)职责分明,御史主要负责监察大臣,谏官主要负责进言规谏。宋朝开台谏合一之端。御史台御史除主监察外,也有进言规谏之责;谏官并不是单任谏职,也常纠举弹効大臣。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事权常常相混,故并称台谏。6.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澶渊之盟达成后,宋辽帝以兄弟相称表明双方势均力敌;澶渊之盟订立后,北宋北部边防勉强获得了安定,双方礼尚往来,通使殷勤,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7.守内虚外:防卫内部可能出现的隐患(内部敌人,武将叛变)而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胁(外部敌人,外敌侵略),而导致边境空虚的国策。守内虚外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后代有军阀仿效自己,黄袍加身而设立一项旨在维护皇家长久统治的治军国策。守内虚外是宋太祖吸取历史教训,结合当时的形势,苦思冥想而得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核心突破】一、北宋加强集权的措施和特点(一)强干弱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2.财政——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财政,保证各州税赋绝大部分上缴朝廷。3.军事——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二)分化事权:分散机构权力1.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掌调兵权和统兵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调兵权。2.地方:在路一级设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四监司,从不同方面监控地方各州;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三)崇文抑武1.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长官。 2.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深化探究】王安石变法知识归纳与拓展1.措施(1)富国之法①青苗法a.措施:每年夏秋两收前政府以低息贷借给农民钱或粮食,收获后农民按20%~30%的利息率归还。b.作用:限制了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剥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②募役法a.措施:州县政府按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b.作用:保障农民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地主特权。③其他a.措施: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b.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2)强兵之法①措施:实行“省兵”和“强兵”措施,如精减军队,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②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3)取士之法①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科举考试内容;批评“恩荫”制度,实行择优录用原则选拔人才。②作用: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新法的实行。2.变法失败原因:根本原因:王安石变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财政、阶级、民族矛盾)。直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其它原因:(1)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3)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教训(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跟踪训练】1.朱熹在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使时,曾六次“昧死奏闻”台州知府唐仲友“私收盐税”“贪污淫虐”等违法犯罪行为。然而,只因唐仲友与当朝宰相王淮为姻亲,结果他仅被暂时降职了事,而且不久后又易地升官。据此可见,南宋时期( )A.权贵勾结成风 B.政治人治色彩浓厚 C.理学影响有限 D.推行重文抑武政策2.宋太祖将兵书列为禁书,不许校勘,不许刊行。到仁宗时,朝廷准许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编校,后来又校理前代《孙子》等7部兵书,将其定为军事学校和考选武举的基本教材。这一变化反映宋代A.军事压力逐渐增大 B.重文轻武政策调整C.学术氛围不断宽松 D科举选拔功能转变3.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世家大族控制了地方行政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4.宋太祖、太宗两朝建立新官制,并没有全部取消旧官制,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的许多官位职称。中央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都不管本司事务,只是领取高薪、享有崇高政治地位而已。这种现象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国策C.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D助推了冗官冗费的出现5.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说:“宋代士阶层不仅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与两位学者的观点相关的重要因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完善B崇武抑文成为基本国策C官僚政治的基本成熟D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6.宋朝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中写过这么一件事: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一典故反映了( )A.宋人生活富足不思进取 B.城市经济繁荣功能齐全C.中央集权制约地方权力 D.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7.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8.《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材料主要说明宋代( )A.延续唐朝政治制度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宰相权力受到分割 D.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9.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 ( )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 B.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C.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 D.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10.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冗官”“冗兵”严重 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 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11.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这些举措反映宋朝A.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 B守内虚外的管理策略C.吸取了前朝的历史教训D分化事权的政治智慧12.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13.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举措(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推动了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C.有利于加强皇帝对朝政的掌控 D.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政治地位14.王安石变法期间推出“募役法”(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在市场上雇人应役,而雇员所需经费则由民户按户分摊。这一法规的推行( )A.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活力 B.缓和了土地兼并的现象C.有效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D.转嫁了政府的财政压力15.宋朝建立后,将藩镇侵夺的权力还给地方政府,取消了镇将逐捕乡村“盗贼”的权力;复置县制,强调县令、县尉对乡村治安的责任;保留巡检,作为州县之外的捕盗专官。这一制度设置旨在( )A.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B.消除藩镇割据基础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