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导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难点:多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
阅读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辽与西夏的建立以及统治制度
2.金朝的建立以及统治制度
3.蒙古的崛起以及统治制度
4.元朝民族关系的表现
【名次解释】
1.猛安谋克制:金朝时实行的军民合一地方组织。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制的推行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女真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
2.南北面官:辽代为了有效控制各族人民,而采取的中央官制。南面官仿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员多用汉人。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因其官署设置在皇帝大帐南而得名。北面官由契丹贵族担任,权力较南面官大。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因其官署设置在皇帝大帐北而得名。分设南北面官,实际上是对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也促进了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
3.靖康之变: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4.行省制度:元代确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使中书省权力,受中央节制,重大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行省是地方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没有中央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而且还有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此外中央通过御史台进行监督,通过省官互迁加以控制。元后,我国依然沿用行省设置,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秦代以来郡县制的发展和完善。
5.西南土司制: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元代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地方长官,称谓土司,允许世袭,但要忠于朝廷,缴纳贡赋。由于土司世袭,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从明代开始改土归流,雍正时大规模推行,到乾隆基本完成,改为流官统治,至此西南土司制度结束。反映了中央政权对西南地区集权的加强和有效管辖。
【核心突破】
1.中央官制:一省两院制(中书省是当时的中央宰相机构,枢密院管理军事事务,宣政院既管理西藏地区又管理民族事务)
【知识拓展】元朝自始至终都没能成功将大权收归皇帝或中书省的手中,反而出现了相权反弹的局面。元朝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帝废立。(1294-1333年间,39年更换10帝。
2.地方制度:行省制度
(1)含义: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2)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
(3)特点:①辖区广阔;②行省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③打破“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④行省具有双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⑤省官互迁,即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和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防止省官任期过长而形成裙带关系网。
(4)意义:①行省辖区广泛,军政大权集中,提高行政效率;②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驿站制度——交通驿传
(1)修驿道: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
(2)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
(3)设急递铺: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4)特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障充分
(5)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4.边疆管理
(1)吐蕃地区(西藏):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2)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3)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4)西藏地区和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的管理。
【跟踪训练】
1.契丹由“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契丹国”带有单一的民族色彩,而“大辽”则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夏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也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这些国号体现了( )
A.各民族的文化取向趋向一致 B.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倾向
C.中原王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D.华夏民族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2.汉唐帝国是转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之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 B.元朝中国形成回族等众多新民族
C.元朝时期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和谐相处 D.元朝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交融
3.以下表格关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记述,共同反映了( )
文献记述 出处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皆分命番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辽史·百官志》
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金史·选举志》
A.宋代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领先
C.少数民族照搬宋代制度 D.宋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4.宋辽以及后来的宋金都接受了对方的政权,各政权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仅仅是关于正统问题的争议。元朝负责修史工作的脱脱最终将辽、宋、金三朝都视为正统:“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由此可知,辽宋金元时期( )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B.官修史书受到了重视C.不同政权处于平等地位D大一统局面日益巩固
5.元朝一统后,大批散居内地的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又热衷与汉族士大夫参加各类游宴雅集;而汉族士大夫不仅认可这些异族士子,甚至还会为异族忠烈撰写悼词。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
A.民族矛盾已经消融 B.儒家伦理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C.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D.“华夷一体”观逐渐深入人心
6.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各民族生活习俗完全一致 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
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 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7.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建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在行省体制下,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隶于行省,结果“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 )
A.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儒家思想 B.是推广扩大游牧经济的措施
C.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D.实践了民族平等的政治观念
8.如图是某朝代的疆域图(行省制),该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除拥有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有学者认为它“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一制度的设计( )
推动大一统国家意识的形成
B.避免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
彰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
D.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9.宋人的笔记记载了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二虏(契丹、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农耕),有行国(游牧),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上比汉唐,最为强盛。”由此可知辽、西夏( )
A.全面模仿实行北宋所有制度 B.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国家
C.已经统一中国实现了大一统 D.保持民族特色并兼容汉文化
10.辽实行南、北面官两套行政系统,但其权责并不均衡。南面官机构往往因人因事而置废,或暂设于一时,或偏设于一地,官员权力远不如北面官。辽统治者这样做是为了( )
A.缓和民族矛盾 B.进一步加强专制
C.压制汉族官员 D.确保契丹影响力
11.辽帝时常召集北,南面宰辅共商国是。圣宗时期,契丹人室防“拜(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室防致仕后,汉人韩德让“代为北府宰相,领(南院)枢密使”。这体现出辽朝政治( )
A.仿行汉制的倾向 B.务实变通的特征 C.因俗而治的理念 D.承袭传统的色彩
12.有学者指出:在研究辽史时,需注意区分辽朝的契丹人和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前者应着意考察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契丹本族的文化传统如何赓续与涵化;而后者则应充分把握辽朝国家的基本形态乃是承袭自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辽朝立国的制度基础。以下符合该学者论断的是( )
A.辽朝制度的“一体两面”特性 B.四时捺钵制是辽朝立国的基础
C.猛安谋克制是契丹族文化传统 D.南北面官制凸显辽朝二元分野
13.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逐渐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有利于( )
A.民族交融加强 B.经济重心北移 C.专制皇权发展 D.南北方同质化
14.辽朝职官设置分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辽朝此举(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 B.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
C.减轻了北宋政权的边境压力 D.意在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15.《元史》记载,“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各类政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因此有“外廷”“外宰相”之称。其官员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交参任用蒙古、色目、汉人,并通过圆署会议制处理各类事务。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 )
A.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B.兼具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属性
C.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D.推动了中央与边疆管理一体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D A D C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D A A B
1.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夏时期。据材料“‘大辽’则有包容广大之意”“夏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也显示出它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政权认可自己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华夏文明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D项正确;各民族文化既有不同,又在交融过程中存在相同点,排除A项;材料反映华夏族对少数民族的吸引力,而不是封建化进程,排除B项;材料提到少数民族政权,而不是中原王朝,排除C项。故选D项。
2.D【详解】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元朝时期。据材料可知,元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交融,D项正确;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只能从表面解释“大中国”,并不能准确解释,排除A项;元朝时形成了回族,并没有形成众多新民族,排除B项;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和谐相处”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3.D【详解】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辽宋夏金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辽夏金政权学习宋朝制度建设,反映了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D项正确;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制度,而非不同政权的并立,排除A项;这一时期宋朝科技总体上领先少数民族,排除B项;少数民族政权在借鉴宋朝制度同时,保留本民族的制度文化特色,并非“照搬”,排除C项。故选D项。
4.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将辽、宋、金三朝都视为正统”“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可知,元朝都将辽、宋、金三朝都视为正统,少数民族不再被拒绝于中国之外,使得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A项正确;元朝都将辽、宋、金三朝都视为正统,加强了华夏认同观念,官修史书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辽宋金元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未体现不同政权处于平等地位,排除C项;辽宋金时期并不处于大一统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5.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元朝重新完成了国家统一,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根据材料“大批散居内地的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而汉族士大夫不仅认可这些异族士子”可知,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看待对方,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可见当时“华夷—体”观逐渐深入人心,D项正确;民族交融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民族矛盾已经消融,消融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儒家伦理观念强调个体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努力方向,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观念,旨在帮助人们摆脱自私自利的心态,追求真理和公正,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材料未涉及儒家伦理观受到冲击,排除B项;“开始出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6.C【详解】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宋。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宋辽金对峙时期,辽朝和金朝都认为自己与宋是“中国”,认同中原文化,各民族文化认同的趋势加强,C项正确;“完全一致”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提到对中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经济交流,排除B项;材料反映周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而不能得出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排除D项。故选C项。
7.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对待边疆地区和内地一样,收同样的赋税,征同样的徭役,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实行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不是推行儒家思想,排除A项;边疆地区“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有利于扩大农耕经济,不会是为了扩大游牧经济,排除B项;结合所学,元朝采取了民族歧视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8.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拥有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以及图片上的“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央机构派出官员管理地方事务,由中央下放权力给行省官员,并监督官员,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地方的行省机构在处置地方事件方面有着较大的权力,这对于地方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灵活应对地方事件留出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又因为地方行省都要听命于中书省,保证了中央权力的集中和权威,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巧妙结合,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D项正确;大一统国家意识的形成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避免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行省制度下,中央对地方并不是一味集权,有着一定权力,无法彰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9.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西夏(中国)。根据材料“二虏(契丹、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农耕),有行国(游牧),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上比汉唐,最为强盛。”可知,宋神宗认为,辽和西夏有农耕、有游牧,“今兼中国之所有”,据此可判断,辽、西夏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在不断学习并兼容汉文化,D项正确;“全面模仿”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规模庞大的城市国家信息,排除B项;已经统一中国实现了大一统, 表述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辽朝(中国)。据材料“南面官机构往往因人因事而置废,或暂设于一时,或偏设于一地,官员权力远不如北面官”,可知,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下,南面官的官员权力往往不如北面官,结合所学可知,辽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通过强化北面官的权力来确保契丹的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的做法主要是从统治角度出发,并不会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契丹的影响力,并不是加强专制,排除B项;压制汉族官员是确保契丹影响力的手段,并不是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1.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辽朝。根据材料可知,辽帝经常召集北、南面宰辅商量国事,且汉人可以担任北面官,契丹人也可以担任南面官,体现了辽朝务实变通的特征,B项正确;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官保留了契丹风俗,南面官采用汉制,因此并非倾向,排除A项;因俗而治体现在南北面官分别治理南、北朝廷方面,不是汉人担任北朝宰相等,排除C项;北面官沿袭契丹传统,南面官却仿照汉制,因此并非单纯承袭传统,排除D项。故选B项。
12.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根据材料“前者应着意考察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契丹本族的文化传统如何赓续与涵化;而后者则应充分把握辽朝国家的基本形态乃是承袭自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辽朝立国的制度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既强调本民族文化的延续,也强调学习中原制度,据此判断,南北面官制度,南北分野,因俗而治,D项正确;“一体两面”强调辩证看待辽朝制度,与材料描述文化交流影响不符,排除A项;四时捺钵制体现的是契丹的传统,与强调本民族文化及学习唐宋制度不符,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是金朝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3.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辽朝、金朝以后的北京。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辽、金朝开始,北京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这有利于加强长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加强民族交融,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完成于南宋,并不是由南向北转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南北方同质化”与当时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A【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材料表明辽朝官职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汉人的农耕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的游牧民族事务可知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智慧,A项正确;材料的南、北面官体现的是因俗而治,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解不是导致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辽朝内部的官职划分和北宋政权的边境压力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南、北面官体现的是因俗而治不是民族歧视,排除D项。故选A项。
15.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元朝的行省长官掌管地方的大权,可以集体商议处理事务,说明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兼具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属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行省的职权,并非强调民族交融,排除A项;地方事务“交参任用蒙古、色目、汉人,并通过圆署会议制处理”,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元朝在原来的西南、东北设置行省有利于中央与边疆管理一体化,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