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提纲】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2)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逐渐不适应社会需要。2.时间:1921年春3.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作用: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二、苏联的工业化1.背景: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2.提出: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3.开始:1926年4.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5.评价: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三、农业集体化1.背景: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2.开始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3.措施: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4.结果: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四、苏联模式1.确立: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主要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3.评价:(1)作用: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2)问题:随着时间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巩固提升】1.列宁说:“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改为‘围’……”这表明苏维埃俄国将(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部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2.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材料表明20世纪初期的苏俄( )A.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障军事胜利B.关注农民利益,满足农民土地要求C.通过新经济政策调整经济、发展生产D.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近年来苏联的全盘建设,飞快地进展,已得到了辉煌的结果。这与陷在经济恐慌的泥沼中、走到穷途末路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衰落,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材料说明当时( )A.苏联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C.美国罗斯福新政获得成功 D.苏联政治制度优势明显4.1928年,苏联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高而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一些钱。这是一种类似“贡税”“超额税”的东西。这种做法(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 D.促使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5.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时间方式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 74.4 25.4 0.21932年 51.7 28.3 2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影响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政府对集体农庄建设的支持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6.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它是由美国麦基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700多名美国和德国的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分别参加了这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美国政府帮助苏联建立工矿企业 B.苏联在工业化中注重技术引进C.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D.苏联五年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由题干“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改为‘围攻’”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部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A排除;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28年,B排除;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始实施的,D排除。故选C。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由题干可知,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这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期的苏俄通过新经济政策调整经济、发展生产。故选C。3.答案:D解析:依据“近年来苏联的全盘建设,飞快地进展,已得到了辉煌的结果。这与陷在经济恐慌的泥沼中、走到穷途末路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衰落,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和所学知识,说明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同时,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却取得了工业化建设的显著成就,由此反映出苏联政治制度优势明显,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新经济政策已经取消,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题干不是说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是通过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相比,体现苏联制度的优势明显,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体现美国罗斯福新政获得成功,而是说明苏联的建设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依据材料“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高而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一些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认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民必须作出牺牲,B项正确。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1936年正式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束于1921年,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导致了苏联农业的长期落后,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排除D项。故选B。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手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展开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政府从多个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故C符合题意;1928年,新经济政策已被取消,故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工农业的比例情况,故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排除D。故选:C。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工业化的相关知识。材料分析 “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它是由美国麦基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分别参加了这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苏联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材料的进程中,注分析重对科学技术的引进。故选B错项分析 材料主要表明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技术引进,且材料主要反映了企业之间的交流,美国政府帮助苏联建立工矿企业的说法欠妥,排除A项;材料没有错项分析涉及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排除C项;材料主要介绍了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得不出苏联五年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