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9课《英烈风骨》教学设计课题 英烈风骨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可爱的四川 年级 七至八年级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赵一曼、江姐和丁佑君的革命事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2、阅读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体会她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理解实际行动比言语更有力量。3、学习江姐在狱中对抗酷刑的事迹,从中汲取顽强不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坚毅。4、通过丁佑君从同情劳动者到投身革命的历程,关注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和公益事业,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感受革命英烈的牺牲精神弘扬英烈坚毅不屈的品格教学难点 英烈事迹教导我们爱国情理解英烈精神培养责任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红梅花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救国救民,抛头颅洒热血,“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在蜀中大地有赵一曼、江竹筠、丁佑君等这样一批巾帼英雄,她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你知道这三位巾帼英雄是四川哪里人吗?你了解她们的雄事迹吗? 观看视频,了解“江姐”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讲授新课 一、“白山黑水”民族魂——赵一曼“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给年仅八岁儿子的遗书,写于1936年英勇就义途中。这位母亲就是“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民族英雄赵一曼。“无情未必真豪杰”,信中赵一曼既满含对儿子的思念和不舍,又坚定地用行动教育儿子,希望儿子赶快成人、继承母亲遗志,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赵一曼遗书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二、议一议1、在信中赵一曼说“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1)行为胜于言语:赵一曼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是实际行动而非口头上的教育。(2)榜样的力量:她通过自己的行动树立了一个榜样,希望儿子从中学习。(4)爱国主义教育:她用自己的抗日行动来传递爱国主义和责任感,而不是通过讲道理。(4)真实的感染力:实际行动比任何言语都更能打动人心,让儿子更深刻地理解母亲的信念和牺牲。三、做一做1、阅读赵一曼遗书,体会烈士对儿子深切的爱和坚定的革命意志。(1)对儿子的深情:赵一曼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和不舍,她希望儿子能理解她的牺牲。(2)自责与遗憾:她感到未能在儿子身边教育他,是一生的遗憾。(3)鼓励成长:尽管充满爱和不舍,她仍然希望儿子早日成长,承担责任。(4)告别的伤感:她意识到这是她与儿子的最后一次告别,情感真挚动人(5)坚定的信念:她毫不犹豫地投身反满抗日斗争,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四、“白山黑水”民族魂——赵一曼赵一曼,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徐家乡(今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在抗日斗争的最前沿,赵一曼领导了著名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春,赵一曼来到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后出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成为令日伪闻风丧胆的“红装白马”女政委。1935年11月,在一次战斗中,赵一曼不幸身负重伤被捕。为摧毁赵一曼的抗日意志,日本法西斯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严刑拷问。长达数月的酷刑没能使赵一曼屈服,她还怒斥敌人:“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1936年8月,赵一曼壮烈牺牲。2009年,赵一曼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五、议一议1、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纪念赵一曼的事迹有什么现实意义?(1)通过学习赵一曼的事迹,我们可以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国家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2)赵一曼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坚持,不轻易放弃,培养坚韧不拔的品格。(3)赵一曼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付出一切,她的事迹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和担当,应该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4)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激励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六、做一做1、收集赵一曼的革命事迹,开展一次缅怀英烈的故事会(或演讲会)。(1)早期革命经历:赵一曼出生于四川宜宾,从学生时代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决心投身革命事业。(2)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赵一曼组织并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争取工人权益。(3)创建抗日游击队:1934年春,赵一曼来到东北农村,发动群众,建立并领导抗日游击队,积极抗击日寇。(4)“红装白马”女政委: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赵一曼带领队伍多次重创敌人,成为令日伪闻风丧胆的传奇女英雄。(5)受伤被捕,坚贞不屈:1935年,赵一曼在战斗中受伤被捕,面对酷刑拷问,坚守信仰,怒斥敌人。(5)壮烈牺牲:1936年8月,赵一曼英勇牺牲,遗书中表达对革命事业不懈追求和对子女深情。七、“化作红梅映山红”——江竹筠“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五十多年来,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为一代代中国人所传唱。那个身穿蓝布旗袍,外罩红色毛衣,围着白色长围巾,梳着短发的巾帼英雄江姐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江姐是人们对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她于1920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亲。10岁时江竹筠到织袜厂当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九、议一议1、童年的经历对江姐的革命生涯有何影响?(1)增强了对不公的憎恨:童年苦难让江竹筠深刻体会到社会的不公,立志改变旧社会。(2)磨炼了坚强意志:童工和孤儿院生活使她变得坚强,能在革命中不畏艰险。(3)养成了吃苦耐劳:童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对革命生涯很重要。(4)培养了责任感:经历贫困的她对苦难中的人民有同情心,决心通过革命改变命运。(5)激发了学习热情:尽管生活艰难,她坚持学习,这为革命工作打下了基础。十、“化作红梅映山红”——江竹筠1939年,江竹筠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酷爱马列主义理论,向往革命圣地延安,但党组织要她留在重庆做通信联络工作。她毫不犹豫听从组织安排。1945年,她负责处理中共重庆市委的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后来她还承担了中共重庆市委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挺进报》在创刊后的几个月时间,发行量达到数千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度恐慌。《挺进报》1947年7月创刊中共重庆市委的机关刊物抨击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宣传人民解放战争的进展是进行反蒋斗争的有力武器,在地下党和进步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十一、议一议1、为什么说《挺进报》是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匕首?(1)揭露国民党内战政策:《挺进报》严厉抨击国民党的内战政策,揭露其黑暗和腐败,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根基。(2)宣传解放战争进展:它及时报道人民解放战争的进展,鼓舞了民众的斗志,提升了士气,增强了革命力量。(3)动摇敌人信心:《挺进报》在几个月内发行量达到了数千份,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因为它成功地动摇了敌人的信心,威胁了他们的统治。(4)团结和动员进步力量:在地下党和进步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挺进报》成功地团结和动员了进步力量,成为反蒋斗争的有力工具。十二、“化作红梅映山红”——江竹筠1948年,江姐的丈夫、中共党员彭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之后,《挺进报》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江姐不幸被捕。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国民党特务安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中共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百般折磨,江姐始终坚贞不屈,她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狱中,江姐还带领狱友一起斗争,一起憧憬新中国。1949年11月14日,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2009年,江姐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严冬过去春天来,今天的中国大地,江姐曾经痛恨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早已消除,公平、和谐的阳光普照。自贡,已是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部中心城市之一,享“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之美誉。十二、议一议1、江姐表现了哪些品质和精神?这些品质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启示?(1)坚强不屈:江姐面对严刑拷打不屈服,教我们在困难面前要坚持。(2)无私奉献:江姐接替丈夫的工作,启示我们要有责任感,为集体和他人奉献。(3)忠诚坚定:江姐始终忠于共产主义理想,教导我们要有理想并为之奋斗。(4)勇敢无畏:江姐在生死面前毫不畏惧,激励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2、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像江姐一样选择投身革命?(1)国家危机: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需要革命来拯救国家。(2)社会动荡: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促使年轻人投身革命。(3)理想吸引:共产主义理想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相信可以建设平等、公正的社会。(4)前辈影响:江姐等革命前辈的事迹感动并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加入革命。十三、做一做1、观看歌剧《江姐》,学唱歌曲《红梅赞》。十四、“党和人民的好女儿”——丁佑君下面图片中的烈士纪念馆和烈士陵园都是为了纪念一位为巩固人民政权,献出年轻生命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这位烈士就是丁佑君。1931年,丁佑君出生于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的一个盐商家庭受出身贫苦的奶娘的影响,从小就同情劳动者。1944年,考入五通桥通材中学(今五通桥中学)。1947年,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1948年,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罢课斗争。1949年,投身中共地下组织发起的护校运动。1950年,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5月被分配到土匪猖獗的西昌工作;9月遭遇土匪叛乱,宁死不屈,英勇牺牲。丁佑君牺牲后,中共西昌县委根据其生前的请求,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1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署名的《革命烈士证》,核定其革命功绩为“一大功”。十五、议一议1、丁佑君是如何从同情劳动者到投身革命的?她的成长经历与她的革命意志之间有什么关系?(1)童年经历的影响:丁佑君从小受奶娘的影响,同情劳动者,这种同情心为她后来的革命意志奠定了基础。(2)教育的熏陶:在五通桥通材中学和成都市立女子中学求学期间,丁佑君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逐渐认识到社会的不公。(3)加入抗争行动:她积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罢课斗争和护校运动,这些实际行动进一步坚定了她的革命信念。(4)不畏艰险的选择:1950年,丁佑君选择到土匪猖獗的西昌工作,体现了她面对困难勇于投身革命的决心。2、学习丁佑君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如何从革命先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前行?(1)培养责任感与正义感:学习丁佑君的事迹,让我们认识到责任感和正义感的重要性,激励我们关心社会,努力做一个有担当的人。(2)学习无私奉献精神:丁佑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启示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为集体和社会贡献力量。(3)勇敢面对挑战:她在面对土匪叛乱时宁死不屈的态度,教导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勇敢面对各种挑战,不轻易退缩。(4)坚定理想信念:丁佑君的坚定革命信念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要保持信念坚定。十六、做一做1、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丁佑君烈士纪念馆已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和“红色教育景点”。请开展一次缅怀英烈的主题研学活动。十七、张露萍:从成都走出的情报女英雄张露萍,1924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年轻时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43年,张露萍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参与了对敌的地下情报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张露萍发挥了重要的情报作用,她机智勇敢,多次化险为夷,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张露萍不幸被敌人俘虏,虽然遭受严刑拷打,但始终未泄露党的机密,最终英勇牺牲,年仅24岁。张露萍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勇气和智慧,她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至今激励着无数后人,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十八、议一议1、她的家庭、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对她的革命理想有什么影响?(1)家庭影响:张露萍的家庭中有爱国和进步思想,这让她从小就接触到革命的观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革命理想。(2)社会环境:她成长的时期,国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动荡年代,社会上到处是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这让她更加渴望国家的独立和自由。(3)时代背景:“五四运动”之后,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浪潮,社会上充满了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气氛,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她的思想和选择。(4)同辈影响:张露萍身边有许多同龄人也投身于革命事业,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中,她受到了身边战友们的影响,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2、她的事迹对我们理解并继承革命精神有什么具体帮助?(1)坚定信念:张露萍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仍然不屈不挠,她的坚定信念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2)无私奉献:她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激励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奉献精神,愿意为集体和他人做贡献。(3)勇敢与坚强:她的英勇行为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勇敢面对挑战,不轻易退缩。(4)爱国情怀:张露萍的事迹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培养我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每位学生以赵一曼儿子的身份写一封回信给母亲,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承诺。学生寻找并介绍一个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包括家庭成员、历史人物或现代英雄,并展示他们的事迹。学生分组朗读赵一曼的遗书,体会其中的情感,并分享各自的感受。学生分组准备关于赵一曼英雄事迹的演讲,并在班上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围绕“赵一曼精神”的现实意义开展座谈会,每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生分组收集赵一曼的革命事迹,编写故事,并在班上进行分享。学生集体练习并合唱《红梅赞》,感受歌剧《江姐》的主题曲带来的历史氛围。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童年苦难和磨砺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有多大影响。学生分组收集关于《挺进报》及其历史背景的资料,制作电子展示文档,并在课堂上展示。组织学生辩论“新闻宣传对革命的重要性”,支持方和反对方分别准备论点进行辩论。学生以江姐的视角,撰写一篇描述她如果能看到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和变化的作文。学生分组讨论江姐所表现的坚强不屈、无私奉献、忠诚坚定和勇敢无畏,这些品质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学生选择并朗诵反映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诗歌,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学生利用美术课时间,制作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丁佑君的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感悟等,并进行展示。学生分组讨论丁佑君如何从同情劳动者到投身革命,并分析她的成长经历与革命意志之间的关系,随后分享讨论结果。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丁佑君事迹对培养责任感与正义感的现实意义,并分享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学生参观丁佑君烈士纪念馆,由讲解员介绍烈士生平、革命事迹和纪念馆的历史与意义。学生阅读张露萍的生平事迹,分组准备并讲述她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经历,以及在情报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进行故事分享会。学生制作手抄报,以“张露萍的家庭、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对她的影响”为主题,展示她的革命历程。学生准备并进行以“珍惜和平生活,热爱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演讲,结合张露萍事迹谈自己的爱国心得和行动计划。 通过写信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抒情能力,深化对英雄精神的理解。通过榜样介绍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励他们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通过朗读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加深对赵一曼深切母爱和革命意志的体会。通过演讲,锻炼学生的研究、组织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对赵一曼英勇事迹的认识和敬仰。通过座谈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深化对赵一曼精神的理解和认同。通过故事分享,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革命英雄事迹的敬仰。通过合唱,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音乐表现能力,同时增强对革命歌曲的情感共鸣与理解。通过辩论,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鼓励他们对童年经历和人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资料收集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研究和信息整理能力,增强他们对《挺进报》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深化对《挺进报》在团结进步力量和动摇敌人信心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创意作文,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创意思维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社会进步和革命成果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深化他们对江姐品质和精神的理解。通过诗歌朗诵,锻炼学生的朗诵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感受革命年代的理想主义和激情。通过手抄报制作,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意表达能力,加深对丁佑君革命精神的理解和宣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帮助他们理解丁佑君的成长历程和革命精神。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深化他们对责任感与正义感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参观和讲解,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和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丁佑君的革命精神和贡献。通过生平故事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让他们了解张露萍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他们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通过手抄报制作,提升学生的创意设计和美术表现能力,直观呈现张露萍的成长环境和其革命理想的形成。通过主题演讲,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增强爱国情怀,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报效祖国。课堂小结 英烈风骨1、感受革命英烈的牺牲精神2、弘扬英烈坚毅不屈的品格3、英烈事迹教导我们爱国情4、理解英烈精神培养责任感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课后作业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如何能够传承并实践革命英烈的精神?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