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概况】1.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各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之后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一定的交往交流。2.秦朝: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3.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汉朝时期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甘英出使大秦;海路可到印度南部;东汉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逐渐扩大。4.魏晋南北朝:北方曾先后出现十六国,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内迁建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是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方已经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民族交融促进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又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民族交融。5.隋朝: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礼部及鸿胪寺;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归附隋朝;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边疆以当地民族豪酋大姓担任郡守、县令;加强与琉球的接触;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6.唐朝:实行开明、怀柔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密切,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行政手段、战争方式、册封、和亲、会盟等。唐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间战事较少,和平交往是主流。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7.两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过;宋朝海路渐趋发达,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8.元朝: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畅通。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17年,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9.明朝:除礼部、鸿胪寺外,增设提督四夷馆管理民族事务。修筑长城,布置“九边”军镇。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进行管辖,并进行经济交流。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10.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分别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1689年,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18世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朝皇帝拒绝了其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主题探索】主题一 民族交融,多元一体——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创设情境】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小结】一、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形式1.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2.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明朝后期与蒙古的互市。4.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5.和亲与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6.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的“绍兴和议”。二、古代中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特点1.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2.儒家大一统思想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3.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民族交融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4.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后,被中原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5.民族间和战交错,友好交往是主流,扩大了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政权并存,民族间战争频繁。三、古代中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历史意义1.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2.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3.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5.明清时期较好的民族政策,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6.各民族的衣、食、住、行也都不同程度地相互吸收、相互促进。主题二 开放中走向封闭——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演变趋势【创设情境】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批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小结】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以海路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品种。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以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练习】1.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周部族灭商后,自称为夏,称同姓诸侯为“诸夏”,也称最早降服于周的尧舜禹以及殷商的异姓诸侯为“诸夏”或“东夏”。至春秋时期,又出现“华夏”名称;至战国时期,除蛮夷戎狄以外,都纳入了“华夏”范畴。这可用于说明( )A.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B.宗法观念促进民族交融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D.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2.董仲舒将春秋时期的国家分为华夏之国、大夷之国和小夷之国(其他“蛮夷”国家)三类。作为“大夷”之国的秦、楚、吴、越,一方面向慕华夏文化,力图进入“华夏”之列;另一方面与“小夷”互动,不断增强影响。材料表明“大夷”( )A.通过改革变法实现富强 B.成为“华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文明发展水平后来居上 D.在中华民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3.属国是两汉安置归附少数民族的一种行政区划,能够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在中央政府设置的流官之外,尚有另一套专门用来安置归附少数民族首领的爵位系统。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往往会被赐予归义侯、率众侯、仟长、佰长等爵位。这表明,汉代(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B.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C.中枢机构运行呈双轨局面 D.民族交融拓展政治版图4.北魏迁都后,洛阳的御道两边有接待外族使节的四夷馆,路的东边有四馆,名为金陵、燕然、扶桑、崦嵫,路的西边有四里,名为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北魏史官撰史时凡涉西晋,皆书庙号,凡书东晋,皆称“僭晋”。这可用于说明,北魏(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C.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经济文化发展领先于南方5.《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洛阳城 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6.唐朝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无人区。该遗址出土的唐代部分文物如下。据此可知唐朝( )唐朝通俗文学《韩朋赋》残页 士兵铠甲残片 记录每日侦察所获军情的木简A.与边疆的交流以军事方式为主 B.开启了西域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C.曾对该遗址周边实行有效管辖 D.西域地区的造纸技术领先于内地7.研究发现,内有帐篷形象(遗物或壁画)的墓葬,东汉时分布于当时边疆地区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及甘肃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数发现,隋唐时期主要分布在关中及中地区。据此可知( )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逐步交融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北方的主要民居类型发生变化 D.边疆和内地一体化8.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9.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郊祀礼仪。这说明( )A.元朝以郊祀彰显正统 B.蒙汉文化已深度交融C.统治者服膺中原文化 D.元朝用郊祀笼络人心10.元朝以前,中国的一级行政区大多与经济区和自然区相吻合。元朝时期,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行政区。如,江西行省跨越南岭,深入今广东境内;湖广行省将洞庭湖横亘其间,又跨越南岭,直达今天的广西。元朝的做法旨在( )A.推动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B.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需要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地方官员的工作效率11.明朝政府编修《大明一统志》,所构建的疆域观未包括边疆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清朝前期设一统志馆,隶属于内阁,选用内阁、翰林院等官员充任,《大清一统志》由各省县、蒙古等藩属、部分海外朝贡国的地志汇编而成。清朝这一举措( )A.意在构建新型“大一统”观念 B.说明统治者具备近代国家观念C.进一步拓展了清朝前期的疆域 D.强化了对思想文化的全面控制12.清朝前期,边疆地区的官路较元、明时期的驿路更为密集,又通向邻近省份,通达北京,把这些地区和都城紧紧相连。在西南边疆地区,从北京到云南、广西的官路,都经今北京、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市境内。据此可知,清代( )A.大一统政治得到进一步巩固 B.全国范围商业贸易网络形成C.省会成为地区贸易网络中心 D.商帮的兴起促进了官路修建13.【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材料一:西汉形势图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形成后,历代政权针对国家安全,在多个方面综合打造安全战略体系。古代的中国“国家安全”是对“天子统治”之下的国土和政体形态而言的。先秦时期,在边陲之地,均设师戍守,设界立关,秦汉以来,西北地区的玉门关、函谷关,西南地区的灵关,岭南地区的横浦关等均在国家战略防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尚书·禹贡》定“五服”,以中国为中心,由内而外的华夷秩序形成了早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屏障模式;唐代列置州县,设置“都护之职,掌抚慰诸藩,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贰”,使得国家版图空前扩大,国家安全也得到了空前保障。同时,古人认识到地理知识是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廷对黑龙江地区进行地图测绘,以此测绘结果来确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中有关边界的内容,该图后来还被统一编制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地图集之中。此外,“移民实边”、军屯“安国”思想也是历朝历代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从秦代到清初莫不如此,保障了近代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前的整体国家安全。——摘编自张永攀《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论中国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流变与转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国家实现安全战略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安全观的主要特征及积极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B5.答案:C6.答案:C7.答案:A8.答案:D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A13.答案:(1)变化:西汉控制了河西走廊,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并逐渐控制了西域地区。机构: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2)原因: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中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疆的农业优势。14.答案:(1)举措:设置军事防御设施;确立华夷秩序;扩大国家版图;重视地理知识;实行“移民实边”、军屯“安国”政策。(2)主要特征: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核心;具有明显的地域观念;强调以和为贵。积极作用: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为现代国家安全观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