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概况】1.原始社会:禅让制,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2.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创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在选官上采用世官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色彩,属于典型的贵族政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3.秦朝:秦朝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对后世的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按军功授爵,以军功大小选拔官员;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秦朝确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4.汉朝:在“汉承秦制”基础上,汉朝已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制度。如内外朝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察举制是我国选官制度发展中的一个创造性成果,与汉朝以前各朝的官吏选拔中的世袭制度相比是一大进步。西汉时期,设御史大夫和刺史分别监察中央和地方。东汉在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5.魏晋南北朝: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制度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6.隋唐: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中期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唐代御史台权力进一步扩大,唐太宗在全国划分“道”作为监察区。7.宋朝:中央官制实行“二府三司制”,另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牵制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派文臣做地方长官,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设通判监督知州,同时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地方权力被大大削弱。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8.元朝:元朝设中书省,相权一度强化,设立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开创省制,奠定了明清行政区划的基础,并沿用至今;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加强地方管理;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9.明朝: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实行票拟和批红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前期废行省,设三司,分散了地方权力,后期为提高地方行政效率,设立督抚;设都指挥使司管理西藏事务,在黑龙江流域设置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地区;设立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对各机关进行监督,设按察使司监督地方。另外辅之以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10.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奏折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地获取信息,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实行省、道、府、县四级制,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设立理藩院,加强对边疆管理;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主题探索】主题一 专制主义不断加强——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创设情境】【小结】秦汉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1.皇权加强。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发展演变。2.内外转化。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由实变虚。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任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相权分化。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了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主题二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进【创设情境】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小结】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同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不同点 盛行时代 西周 几乎整个封建时代 元、明、清前提 周王室势力强大 国家大一统基础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权力、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都由中央直接任免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作用和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分裂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对后世王朝产生过重大影响主题三 人才选拔,调整中趋向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创设情境】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徵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於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小结】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和客观的原则。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归纳】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进是由古代中国的国家统治和治理所决定的,随着国家统治和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变化,选官制度也发生相应的调整,但总体趋向是进步的。2.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象征,影响深远。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在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国家的选官制度像我国这样严密、完整、丰富,具有长期的连续性。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平等的原则(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虚伪的)、公平的原则(尽管营私舞弊历代层出不穷)、择优的原则(尽管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每每起决定作用)等,形成的多层次的选拔考试、试卷密封、考评人员隔离回避等基本做法,都是伟大的创造,不仅今天适用,而且还将适用于更长的历史时期。【练习】1.西周时期,“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礼制规定国君须与众卿集议会商政事,身为众卿的“父兄子弟”则应以各种形式“辅察其政”,此外针对“国人”,国君还应“大询于众庶”。这些规定( )A.有利于政治秩序的平稳运行 B.折射出监察机构的权力较大C.有效实现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D.表明原始民主制度十分完善2.春秋战国之交,原来贵族使用家臣来统治的体制逐渐废弃,开始出现推行俸禄制度和年终考核的“上计”制度的官僚组织。大体上,俸禄制度是从工商业的雇佣劳动中发展出来的,年终考核的“上计”制度是从买卖交易和借贷“合契券”的办法中发展出来的。由此可知( )A.经济发展助推政治改革 B.封建官僚体系得以确立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共识3.据里耶秦简显示,洞庭郡迁陵县官府往来公文的接收与发出都有准确的时间记录,不仅记录了年、月、日,还精确到时辰。据此可推断,秦朝官署集中办公时段大致为地方时早上六七点至下午四五点;公文传递则是全天候状态。这说明秦朝( )A.监察机构较为完善 B.地方行政运行规范有序C.基层管理事无巨细 D.地方官吏重视行政效率4.史载,汉初“丞相旧位在长安时……每国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汉典旧事,丞相有请,靡有不听……王者待之以殊礼。在舆为下,御座为起,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这表明汉初( )A.丞相位高权重受到尊敬 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完善C.皇权受到相权有效制约 D.丞相制度尚未真正建立5.东汉初年,由内朝尚书组织与外朝三公九卿一起组成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变为“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时人仲长统言:“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据此可知( )A.外朝在形式上完全隶属于内朝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严重削弱C.内朝实际上成为国家政务中枢 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形成6.唐高宗时,度支尚书卢永庆负责内外官考课。一位漕运官督运粮食遇风浪,亏失原额。起初,卢永庆判之为“监运失粮,考中下”;又见该官神态自若,毫无怨言,卢即改判为“非力所及,考中中”;后见该官“既无喜容,亦无愧词”,卢又改判为“宠辱不惊,考中上”。这表明,唐代官员考核( )A.注重考察官员的综合素质 B.强调德行与施政能力并重C.存在评判考课随意的现象 D.考课官员注重官员的实绩7.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政策,使国家得以控制为数众多的自耕小农,成为秦汉统一国家建立的基础。至唐代中期,大土地所有制最终占据优势。针对这种变化,此后历代为强化政权基础而采取的应对办法是( )A.保护地主利益 B.调整赋税对象 C.强化抑商政策 D.抑制豪强大族8.乞留是宋代朝廷听取民众舆论、考察和选拔地方官员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胡瑗在地方有德政,离开时百姓遮道乞留,胡瑗严辞拒绝,理由是作为地方长官不能违背君主之命。胡瑗的做法( )A.反映了民本思想 B.质疑了乞留功效C.维护了中央权威 D.强化了地方治理9.蒙古帝国于中统元年(1260年)设立燕京行省,总领汉地政务,1262年该行省并入中书省。忽必烈设十路隶属中书省的宣抚司,由中书省官员出任其长官,于是复有行省的设置,先后有了西夏中兴、北京等行省。这时的行省多是为统一指挥军队作战而设的。可见这一时期行省的特征是( )A.央地分权、相互制衡 B.因俗而治、羁縻地方C.制度完善、效率甚高 D.中央外派、遇事而设10.清代府制基本沿袭明制,但是清朝有意识地划小府域,将边疆与民族地区的军民府、土府向内地府制靠拢,并将诸多治理繁重、区位重要的直隶州升府,使清末府数较明末清初增加了36%。同时,118个属州降为散州,不再领县。清朝这些举措意在( )A.加强地方管理维护集权 B.开创边疆治理的新模式C.发展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D.提升中央机构行政效率11.有学者通过清朝档案研究发现,军机大臣除遵循皇帝意志撰写谕旨外,还通过“议复”(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的形式参与军政事务决策。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军机处的“议复”表明清朝( )A.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 B.提高了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C.军机大臣有效制约君主集权 D.重视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12.康熙帝时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由中枢机构、直属机构、附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组成,主要职责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以及处理与沙俄的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叛乱频繁 B.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C.清朝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D.清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13.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帝时候设立州制不是偶然的。这时汉朝的疆域较秦扩大许多,设置郡国已达百二之数,管理有所不方便。有必要在郡国之上设新区划,置州刺史,使之督察郡国政务,中央因之了解到更多情况。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重“黄老思想”的传统,而用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治国。因此,儒家经典也被利用来解释一切现象,在全国设州也不例外, 《禹贡》 《职方》两篇是儒家经典中的篇章,合两者不重复的州名来设州是很自然的事。于是,就在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摘编自曹尔琴《汉代州郡的设置及其分布》材料二 唐代道制改起于睿宗、玄宗之际,以景云元年(710)分贞观十道为十二道和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十五道,置按察、采访使,确定道的治所和使府编制,变革道的运行机制为标志;到代宗、德宗之际告一段落,以乾元元年(758)改置观察使, 大历十二年至建中三年(777—782)制定观察使及僚佐俸禄,道的建制纳入正式的官僚体制为标志,前后持续近70余年。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就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摘编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实行州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此后汉朝州制变迁的概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道的划分依据,说明唐代道制在“近70余年”中的改革趋向。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对文武官员的考核等级分为九个等第,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唐穆宗即位后,召李渤为考功员外郎,不避权幸,皆行升黜。其具体情况,可见下面如表。李渤定京官三品以上官考第一览表职名 人名 考第 事由左散骑常侍 崔元略 考上下 任本职为上考改赐考中中 因前任犯科,依法应降。连坐。大理卿 许季同 考中下 保书道冲、书正牧等任官,后皆犯赃,降考第。连坐。改考中中 后陷刘辟之乱,弃家归朝,忠节明著。故升其考第。少府监 装通 考中中 任本职为中中考改考中下 追封所生母而含嫡母,明罔君,幽欺先。故降其考第。——摘编自霍存福《从考词、考事看唐代官员的考课标准》材料二 在西方文官制度中,政府最重视考绩制度。考绩是根据文官的工作成绩来鉴别其优劣,从而决定是否晋升的制度。随着文官制度的发展,在考绩方面西方各国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如美国国会1950年通过的《工作考绩法》,内容共三十一项。在考绩步骤上,英国实行考察报告制,即事先制订考绩报告表,根据表内规定的要素和标准,由考绩委员会加以考察与评定。初评后再送上级长官复核,根据规定的计分公式,转换为分数,即为考绩成绩。在考绩过程中,对考绩结果拟定为不满意者,在正式评定前三个月先对本人提出警告。因为有这种事先劝告的程序,故考绩评定为不满意者极少。——摘编自穆喆《西方文官考任制和考绩制简介》(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西方考绩制度的独特之处,并分析其共同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2.答案:A3.答案:B4.答案:A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A12.答案:D13.(1)原因:疆域辽阔,郡国增多,出现管理难题(或答“加强对郡国监察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变迁概况:东汉时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2)划分依据:山川形势。改革趋向:增多道的数量;从变革运行机制到纳入正式官僚体制;从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发展到地方一级行政实体。14.答案:(1)特点:以职务履行情况为基本;本任职事与前任履职情况联合考评;将保任他人做官作为考课内容;职事与家事合并考核;注重忠孝道德;考核等次分明、谨严有序;不避权贵,依规升黜。(2)独特之处:重视法律法规的保障;对考级成绩进行量化处理;建立提前劝告程序。作用:利于选贤任能;利于澄清吏治;利于政权稳定;推动官员管理制度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