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代中国经济模式与管理 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微专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古代中国经济模式与管理 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微专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古代中国经济模式与管理
【概况】
1.耕作方式: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等工具。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后世不断改进,但直至明清时期始终未出现革命性变化。
2.耕作工具:汉代赵过发明并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了犁壁。东汉时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3.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战国时期水利工程有都江堰,汉朝有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5.经营方式:商周时期,实行集体劳作。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形成,并奠定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汉代出现典型的田庄经济。宋朝租佃经营日益普遍。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6.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封建社会确立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7.赋役制度:春秋时期实行“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汉代实行编户制度。北魏实行租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租调制后发展为租庸调制。唐朝前期沿用这一制度,后期实行两税法。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代实行“摊丁入亩”。
8.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开发。隋唐五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最终完成。
9.手工业经营形态: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10.手工业代表成就:商周时期青铜、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达到很高水平,东汉发明水排。自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以后,东汉到明清各朝代分别烧制出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瓷器。商朝发明织布机以后,从西周到明清,纺织技术不断进步,丝织品花样日益繁多。
11.手工业产品外销:西汉时期,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誉。唐朝时期中国瓷器大量输往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12.商业发展概况: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私商出现。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隋唐时期,柜坊和飞钱问世。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明清时期“商帮”出现。
13.市的变迁和城市发展:宋朝以前坊市分开并严格按照时间交易,管理严格。宋朝以后坊市界限和经营时间限制均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随着商业发展,各朝出现一批著名的商业大都会。
1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西汉时期,由于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对外贸易逐渐萎缩。
15.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开始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16.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7.“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明代开始实行,清代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更加严格地限制对外贸易,近代是“海禁”政策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主题探索】
主题一 生存模式——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创设情境】
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若种荞麦、稗、黍之类,则只撒种于地,用竹帚扫匀,听其自生自实。
——〔清〕夏瑚《怒俅边隘详情》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起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吕氏春秋·审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任地》:“时至而作,渴(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小结】
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铁犁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赈灾救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灾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征收的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二、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农民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且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为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作出了一定贡献。
(2)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
(3)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消极影响
(1)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发展。
(2)受自然灾害、战乱、人口激增、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体现出了其脆弱性。
(3)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也体现出了其具有落后性和局限性。
主题二 生存空间——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创设情境】
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编自陆游《渭南文集》
【小结】
综合认识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对海外贸易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交融在一起,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风俗习惯的影响 如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
主题三 生存质量——曲折发展的工商业
【创设情境】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摘编自《唐六典》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编自《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摘编自《梦粱录》
【小结】
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空限制
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交易媒介的变化 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到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流通领域的变化 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力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商人地位的变化 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贸易空间的变化 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练习】
1.《管子·海王》:“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眺,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
A.农业领域普遍使用铁质农具 B.铁制工具成为人们唯一劳动工具
C.铁器已应用于许多生产领域 D.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劳动分工
2.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出实行“胡服骑射”时,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中原“衣服有常”,是“礼之制也”,向来是“蛮夷”学习的榜样;实行“胡服骑射”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赵武灵王则指出:“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信事也。”必须“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于是自己带头“胡服骑射”。上述史实( )
A.表明华夏认同观念受到冲击 B.使赵国礼制率先走向瓦解
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D.说明游牧文明更具先进性
3.下图所示是成书于东汉后期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
◎逢年过节,田庄和田庄之间要进行访侯活动; ◎对田庄中的贫户,要通过“分厚彻重”“振赡匮乏”等活动形式进行救助; ◎年终时,田庄主要集合“宗族、婚姻、宾、旅”聚会,“讲好和礼,以笃恩纪”
A.民间礼仪规范趋于完备 B.田庄成为主要经济形态
C.社会救济机制基本健全 D.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增强
4.刘宋孝武帝颁布“占山格”的律文,规定官僚贵族及百姓可按品秩高低占有山泽的最高限额,一、二品官占山三顷,至九品及百姓一顷;已经占足者,不得再占;先前不足者,可以补足。据此可推知,这一规定( )
A.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客观上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C.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稳定了均田制下的小农经济
5.下表为《册府元龟》中所记载的唐代开元年间东北部分部族海产贡物统计表。
部族名称 史料记载
大拂涅靺鞨 主遣使献鲸鲵鱼睛、貂鼠皮、白兔猫皮
渤海靺鞨 (忽汗州都督府) 遣使献鲻鱼
遣使乌那达利来朝,献海豹皮五张等
遣使献貂鼠皮、昆布
据表可知( )
A.唐朝对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管理 B.东北地区处在原始渔猎阶段
C.中原与东北地区忽视贸易繁荣 D.政府羁縻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6.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赴杭州任职前,因李方叔日常出行缺少马匹,遂将自己多余的马匹赠予他,并在拟定的契约中说:“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出公据。”这体现出当时( )
A.马匹交易程序比较繁琐 B.契约具有辅助交易的功能
C.马匹交易管控开始放松 D.契约成为税收的法律凭据
7.宋代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商业性农业比种植粮食作物获利更多。一些地方将田地改成桑田或改种酿造酒曲用的糯米、制糖用的甘蔗等,甚至还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这说明宋代( )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8.下表是唐朝至宋元时期有关契约的记述。这反映了( )
时期 史料记述
唐 《唐律》:“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周匹)以上,违二十日笛二十,二十日以上加一等”
宋 政府规定订立买卖契约应由先问亲邻、输钱印契、过割赋税、原主离业四个环节组成
元 法律要求“经官给据”才能进入契约订立的其他程序
A.经济发展使契约制度逐渐成型 B.契约订立的程序日渐完善
C.法律条款保证了契约制度实施 D.政府对契约信用监管加强
9.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10.张春华在《沪城岁事衢歌》中记载,从明代开始,农民除种粮食之外,还种棉花,“下农种木棉三五亩”,或夫妇“人踏二亩”。“植花以始之,成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以资食用”。这一现象( )
A.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B.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
C.促进了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印证了手工业生产关系的革新
11.汉到明清,中国城市基本上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推行农田水利、河道整治工程,负责地区文化和社会建设,如教育、救灾、福利和医疗等服务的提供。这说明古代城市( )
A.主要发挥的是经济性功能 B.其发展深受商品经济影响
C.自然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 D.不同时期发展具有一致性
12.明清时期,民间买卖土地的契约必须详载买卖双方、中人及撰写契约的代笔的姓名,交易的标的、价格,注明土地范围,并向官府呈报登记,由买方缴纳报官时的税金。据此可知,当时( )
A.市场价格咨询公开透明 B.政府积极管理交易活动
C.民间风气强调交易诚信 D.中介协助交易收费低廉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实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
命女工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睥豆,尽二月止。
命典馈酿春酒。
三月
是月也,杏华盛,可菑白沙轻土之田。
时雨降,可种税稻。
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可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材料二 《隋志》“农家”:《四民月令》一卷,后汉大尚书崔实撰写。《旧唐书》同。《新唐志》做“崔湜”,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有辑本,编次不伦,且多罣漏(罣漏:提及者少而遗漏者多)。
王本又误以《齐人月令》谓即《四民月令》,而所采《齐民要术》有今本所无者六事。其文不类,未知何据……
嘉庆乙亥岁秋九月,乌程严可均谨叙。
——摘编自《严可均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四民月令》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港是海上贸易航线的连接点,也是文明兴衰的见证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州使用舟船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晚期。到汉代,温州已能制造扁舟、轻舟及楼船等,已与东南亚及日本等地有海上交通往来……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的温州翔门古港遗址规模大、遗迹全、年代清晰、内涵丰富,堪称是对宋元时期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也表明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城市。
——改编自应忠彭:《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打开哪些言盒》等
材料二
明清统治者并未意识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对海洋贸易还是采取一贯的、保守的态度,对民间对外贸易更是充满了敌视,屡加打击。但这并未使中国商民退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易舞台。双屿港是舟山群岛的六横岛和佛渡岛之间的一个港湾。因其位于宁波港通洋水道的必经之处,自古以来“为倭夷贡寇必由之路”,明初,为了加固海防,海岛居民全部内迁,“久无人烟住集”,因此成为走私贸易的理想场所。正德年间,广东实行对海外番舶的抽分制度,有些海外番商为避税辗转到福建和浙江沿海进行走私贸易,浙江双屿就成为其中的一处。而当时闽浙沿海军备不整、海防废弛,正因如此,双屿港的中外海商(寇)才可以与沿海居民内外私通,各得其利。
——摘编自李燕:《古代中国的港口——经济、文化与空间壇变》
材料三
2013年,国家发出了要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倡议,在此倡议的直接引领下,我国的沿海港口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到2021年,我国港口规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港口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自主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污染防治得到强化,用能结构不断优化,绿色港口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向好,港口开放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摘编自杨晓光:《我国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取得的进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对外海路通道的情况。写出宋元时期东南沿海的其他“重要节点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双屿港走私贸易兴盛的原因。结合所学并从对外关系的角度阐述明清统治者海洋贸易政策的出发点,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指出“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名称,并阐述该平台的现实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1)重视儒学教育;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经营形式多样);存在商品交换(与市场保持联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军事力量);承担基层的社会救助职能。
(2)《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各个时间农业生产组织情况,适用于东汉时期的洛阳及周边地区,研究其他时间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应慎重使用;《四民月令》在宋代散失后,后人重新编辑成册,但有些版本存在问题,使用时要注意不同版本的相互对照和印证。
14.答案:(1)情况:汉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发达,对外海路通道已初步形成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东南亚和印度洋。
重要节点城市:泉州
(2)原因:明清朝海禁政策压制当地居民对外交往;海岛上无居民居住,成为走私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交往的必经之路;海防废弛,军备落后。
出发点:防止倭寇骚扰和沿海人民“通番”现象,维护沿海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明清时期的海洋贸易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这种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政策也使得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逐渐失去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此外,这种政策还加剧了中外之间的文化隔阂和误解。
(3)名称:一带一路
现实意义:促进了我国港口贸易发展;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了中国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化了中国用能结构;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