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化学试题教学处命题中心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5.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Cu 64 Zn 65 Fe 56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6小题,第1-10题,每小题2分,11-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进行实验时应重视实验安全。在完成“钠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A.用电 B.护目镜 C.洗手 D.锐器2.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MgO COB 盐酸C 酒精 CuOD 水3.已知可用于联合制碱。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或性质表述正确的A.俗名:纯碱 B.溶液呈碱性,属于电解质C.固体由离子构成 D.的电离方程式:4.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无关的是A.广东珠江口形成三角沙洲 B.用木炭、硝石和硫磺制作黑火药C.肾病患者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 D.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可制造有色玻璃5.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下列对古诗词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解读错误的是A.“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铜矿冶炼时,碳体现还原性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雾属于气溶胶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和朴硝的方法:“以火烧之,烟起,乃真硝石也”,二者也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B.在含大量的溶液中:、、、C.滴加紫色石蕊试剂显蓝色的溶液中:、、、D.在强碱溶液中:、、、7.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具有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特点。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B.是强酸,在该反应被还原C.氧化剂与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每生成2个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8.已知氯气有毒,某实验小组设计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如图。将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将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小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钠熔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较低 B.该反应中,氯气体现氧化性,钠体现还原性C.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非离子反应 D.浸有碱液的棉花球用于吸附白烟9.钠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如图是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B.与反应生成,是碱性氧化物C.少量气体通入溶液中能生成D.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碱性一定强于饱和溶液10.已知四种微粒间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为:。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A. B.C. D.11.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钠与水的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B.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C.除去气体中混有的HCl D.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稳定性12.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 陈述I 陈述II 判断A 钠具有强的还原性 钠能置换溶液中的铜单质 I对,II对,有B 与过氧化钠反应 着火不能用灭火 I对,II错,无C 碳酸钠、碳酸氢钠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不能 I对,II对,有D 氧化钠用于航天员的供氧剂 能和、反应生成 I对,II对,有13.某兴趣小组为研究膨松剂(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量,设计了以下实验,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皆为足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均可选用NaOH溶液B.B处酒精灯熄灭后,应继续通一段时间的空气C.若装置增重,则膨松剂中含有质量为D.若无装置,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1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B.向沸水中滴加溶液制备胶体:C.用溶解: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溶液:15.金属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空材料,其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稀盐酸反应。工业上以金红石(TiO2)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氯化”和“还原”制备金属钛的主要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B.由“还原”过程可知的还原性强于C.还原过程,不需要保护气D.产品金属钛中含有少量,可用稀盐酸浸泡除16.数字化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实验小组向溶液中匀速滴加相同浓度的溶液,测得溶液导电能力(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曲线变化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B.的电离方程式为:C.用等浓度的溶液替换溶液,电导率最低点将与图中点重合D.、、三点酸性强弱比较: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17.(14分)I.杭州亚运村内有一幅以“熔铜”技艺制成的《千里江山图》,展现了美丽中国的青山绿水,主要用材是金属铜和铜绿。铜绿,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某同学设计下述过程回收和转化含铜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碱式碳酸铜,从分类的角度,属于_____(填“碱”、“酸”或“盐”)。(2)上述①⑤的五个转化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3)完成步骤③可选用的试剂化学式为_____。(填标号)A. B. C.NaOH D.(4)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查资料知:某些参与的反应中,单位体积含量多少可以影响某些物质的氧化性;对分解有催化作用,下图是探究铜与过量反应的实验过程和现象:(5)实验②中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请将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6)比较实验①和②,试分析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已知氧化性顺序:,则单位体积相同含量的、和溶液分别与反应时,单位体积所需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溶液。18.(14分)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某学习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和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甲的注射器中装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乙的注射器中装有等体积的水,实验时将两装置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推入三颈烧瓶中,实验后,得到了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书写一条能证明是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丙图中曲线变化,发现两烧瓶中的压强在开始阶段均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图甲装置对应的是曲线________(选填“I”或“II”)。(4)实验完成后,小组成员发现甲装置中三颈烧瓶内气压并没有降为零,推测该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有_____,该过程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5)学习小组针对甲装置的三颈烧瓶内是否存在大量开展实验探究。请你将该小组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4分)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强氧化剂,除了能与、反应外,还可与一些还原剂如、等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与的反应情况,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双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和反应类型。(2)请将该实验的有关操作步骤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打开、,产生氢气,观察试管内物质的颜色变化;③在球形干燥管上倒插一支小试管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加热过氧化钠,观察试管内物质的颜色变化;⑤反应完全后,先撤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关闭;⑥拆卸装置。(3)该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2)中步骤②无明显变化,步骤④熔化,黄色粉末立即变成白色,干燥管内无水硫酸铜未变成蓝色。步骤②④现象的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___,则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试题信息推断与C反应的氧化产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分)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中含有少量、、和等杂质,提纯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固体_____(填“能”或“不能”)导电,因为________________。(2)“滤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结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_____等。(4)“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母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若“母液”多次循环使用,可能导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6)“检验”制备的试剂级碳酸钠纯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产品,将其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7)请列举一项碳酸钠在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