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任性的表现和危害。
2.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包容任性的朋友,并掌握与他们相处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身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避免自己变得任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识别任性的行为表现。
引导学生掌握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技巧。
2.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任性产生的原因,并学会换位思考。
培养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所学方法,有效处理与任性朋友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 故事讲述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思考。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情境,提高应对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讲述故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两个好朋友,小明和小红。有一天,他们一起去公园玩。小明看到一个漂亮的风筝,很想买下来。可是小红觉得风筝太贵了,不建议买。但是小明不顾小红的反对,非要买那个风筝。买完风筝后,小明又想去玩滑梯,小红说先休息一会儿,可小明根本不听,自己就跑去玩滑梯了。结果,小红很不开心,觉得小明太任性了。”
2. 提问引导:
师:“故事讲完了,现在老师来问大家几个问题哦。你们觉得故事中谁比较任性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小明比较任性,因为他不听小红的建议,非要买风筝,还不休息就去玩滑梯。”
师:“非常好,大家都听得很认真。那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小明这样任性的人呢?”
(二)认识任性(10 分钟)
1. 概念讲解: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故事认识了一个任性的小朋友。那到底什么是任性呢?任性就是不顾他人感受,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比如说,你想要一个玩具,但是爸爸妈妈觉得这个玩具太贵了或者不适合你,你却不听他们的话,非要买这个玩具,这就是任性的表现。”
2. 行为列举: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任性行为。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学校里、家里或者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有没有人做过任性的事情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有同学上课的时候非要讲话,老师提醒了也不听。”“弟弟想要吃冰淇淋,妈妈说不能吃太多,他就哭闹。”等。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这些都是任性的行为。老师把大家说的都写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任性的行为。”(老师将学生说的任性行为写在黑板上)
(三)任性的危害
1. 小组讨论: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任性的行为有很多,那任性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我们就来分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任性可能带来的危害,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2. 小组汇报:
师:“好啦,现在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吧。”
小组代表可能会说:“任性会破坏友谊,让朋友不开心。”“任性会影响学习,上课不听讲。”“任性会让自己也不开心,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哭闹。”等。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来总结一下,任性可能会带来破坏友谊、影响学习、让自己和他人不开心等危害。所以,我们不能太任性哦。”
(四)如何与任性的朋友相处
1. 案例分析: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任性的危害,那如果我们有一个任性的朋友,应该怎么和他相处呢?老师这里有几个案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老师展示案例一:“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小红很任性,总是要小明听她的。有一次,小红非要小明陪她去看电影,但是小明已经和其他同学约好了一起去图书馆。小明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案例中的小明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不好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小明做得好的地方是他很为难,说明他考虑到了和其他同学的约定。不好的地方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师:“非常好。那如果你们是小明,你们会怎么做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会和小红好好沟通,告诉她我已经和其他同学约好了,不能陪她去看电影。然后再建议我们可以找其他时间一起去看电影。”
师:“很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老师展示案例二:“小刚和小强是好朋友,小刚很任性,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有一次,小刚和小强在玩游戏,小刚输了就很生气,把玩具都扔了。小强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小刚。”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案例中的小强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不好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强做得好的地方是他没有和小刚吵架,不好的地方是他不知道怎么安慰小刚。”
师:“那如果你们是小强,你们会怎么做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会先等小刚冷静下来,然后再和他说输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再玩一次。或者我会给他讲一个笑话,让他开心起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非常好。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方法,比如保持冷静、耐心沟通、提出建议、适当妥协等。”
2. 方法总结: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方法。首先,当我们的朋友任性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和他们吵架。然后,我们要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接着,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如果必要的话,我们也可以适当妥协,但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五)角色扮演
1. 情境设置: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方法,那我们来实际演练一下吧。老师这里设置了几个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情境,大家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处理这些情境。”
情境一:朋友非要在上课时间玩游戏。
情境二: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情境三:朋友想要你的玩具,你不想给,他就哭闹。
2.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3. 评价与反馈:
师:“表演结束了,现在我们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来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
学生进行评价后,老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师:“同学们都表演得非常好,也给出了很多好的评价和建议。通过这个角色扮演,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任性的朋友友好相处。”
(六)自我反思
1. 引导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与任性的朋友相处,那我们自己有没有任性的时候呢?任性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感受呢?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任性的时候,如果有,当时是怎么做的?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2. 自我承诺:
师:“好啦,现在大家睁开眼睛。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行为。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自我承诺吧。大家在心里默默承诺,以后要尽量控制自己的任性,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七)总结
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任性的表现和危害,学会了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方法,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理解和包容任性的朋友,同时也要避免自己变得任性。我们要做一个善良、友好、善解人意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快乐。”
2. 布置作业:
师:“最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观察身边任性的行为,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去处理,下次课我们一起来分享经验。”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任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了与任性朋友相处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角色扮演环节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任性背后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任性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