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3课《采茶灯》第六单元《中外民间歌曲(一)》(花城版)七年级上01本课目标02新课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展示05课堂拓展06课堂总结本课目标01审美感知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同时,了解福建民歌的特点和风格,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基本结构。艺术表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歌词、曲式进行逐步了解。再通过跟唱、合唱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创新性的表现歌曲。文化理解通过欣赏和学习《采茶灯》,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茶文化,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情感。新课导入02同学们,你们知道茶叶的历史吗?新课导入02茶叶最早是在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被发现的。据传说,在公元前2737年,中国的一位皇帝神农氏正在煮水时,一片茶树叶掉进了锅中,冲出来的水味道变得苦涩,这就是最早的茶。你们知道茶叶是怎样种植和采摘吗?新课导入02茶树的种植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茶树需要在适宜的气候和海拔条件下生长,通常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茶树的生长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照料,包括适时的修剪、清理、浇水和施肥等。茶叶的采摘通常是由人工进行,需要选择在茶树上生长的嫩叶。一般来说,每年的春和是茶叶采摘的主要时间,新嫩的茶叶具有更好的质量和口感。新课导入02歌曲《采茶灯》新知讲解0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新知讲解03歌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03《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福建龙岩地区的民间歌舞,融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劳动人民在劳作的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形式。采茶是福建一带在年节喜庆活动时表演的歌舞音乐。下面再次聆听歌曲,听听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新知讲解03整个曲子采用二段式结构。下面聆听A乐段:1.听听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3.旋律有什么特点?新知讲解03A段为主旋律,旋律上行下行有序,音域较小,旋律线条流畅;表现人们对党的感恩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下面跟琴哼唱新知讲解03下面聆听B乐段:1.听听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3.旋律有什么特点?新知讲解03B段为转折段,旋律比较高亢,展现出一种激情勃发的情感。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新知讲解03下面整体欣赏课堂展示04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利用响板、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为乐曲伴奏课堂拓展05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课堂拓展05欣赏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课堂总结06《采茶灯》1=D 2/4拍 中速 活泼的 福建龙岩民歌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教材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外民间歌曲(一)》第3课《采茶灯》。【教材分析】《采茶灯》是新教材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外民间歌曲(一)》第3课欣赏课,《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福建龙岩地区的民间歌舞,融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在旋律的构成上,采用了多种音乐手法,比如上行下行、跳音、连音等,使得旋律更加生动多变。节奏明快,具有舞蹈的特点,简洁明快,使人不禁手舞足蹈。乐曲开头就有一个鲜明的节奏主题,后续的旋律也都围绕着这个节奏主题展开,使整个曲子更加紧凑有力。在音色方面,乐曲采用了单弦琴和拨弦琴配合演奏,单弦琴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拨弦琴发出浑厚而有力的声音,两者相互呼应形成一种音色的对比,使得曲子更加丰富多彩。【学情分析】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同时,了解福建民歌的特点和风格,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基本结构。(二)艺术表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歌词、曲式进行逐步了解。再通过跟唱、合唱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创新性的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欣赏和学习《采茶灯》,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茶文化,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欣赏和学习《采茶灯》的旋律、歌词和情感表达,了解福建民歌的特点和风格。(二)教学难点:1.能对乐曲情绪的变化展开合理的想象,以律动和造型的表演方式体验茶山采茶的情景。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茶叶的历史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茶叶最早是在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被发现的。据传说,在公元前2737年,中国的一位皇帝神农氏正在煮水时,一片茶树叶掉进了锅中,冲出来的水味道变得苦涩,这就是最早的茶,你们知道茶叶是怎样种植和才摘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茶树的种植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茶树需要在适宜的气候和海拔条件下生长,通常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茶树的生长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照料,包括适时的修剪、清理、浇水和施肥等。茶叶的采摘通常是由人工进行,需要选择在茶树上生长的嫩叶。一般来说,每年的春和是茶叶采摘的主要时间,新嫩的茶叶具有更好的质量和口感。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它名字就叫作《采茶灯》(书写板书《采茶灯》)【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福建龙岩地区的民间歌舞,融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劳动人民在劳作的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形式。采茶是福建一带在年节喜庆活动时表演的歌舞音乐。下面再次聆听歌曲,听听这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整个曲子采用二段式结构,下面聆听A乐段,听听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画面?旋律有什么特点?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A段为主旋律,旋律上行下行有序,音域较小,旋律线条流畅;表现人们对党的感恩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下面跟琴哼唱预设:哼唱教师:下面聆听B乐段,听听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画面?旋律有什么特点?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B段为转折段,旋律比较高亢,展现出一种激情勃发的情感。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预设:打节奏教师:下面整体欣赏教师:欣赏三、精彩演绎,自由畅想教师: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利用响板、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为乐曲伴奏预设:上台表演【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预设:欣赏视频教师:欣赏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能分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及不同体裁与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绚丽多彩,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音乐兴趣。】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采茶灯》1=D 2/4拍 中速 活泼的 福建龙岩民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afe75965c379ee10da275c21343d724.mp4 【新教材新课标】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采茶灯》-课堂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新课标】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采茶灯》课件.pptx 采茶灯.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