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案一、课题名称《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二、课程课时2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1.内容概述本课题在高中政治必修二统编版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教材首先阐述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按劳分配方面,教材详细解释了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教材可能会列举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等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按劳分配的实际运作。关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材介绍了按要素分配,包括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方式。例如,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企业主按资本要素分配,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土地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等。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教材还可能涉及到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意义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可能包括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2.教材编排意图教材编排此内容旨在让高中学生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认识到这一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合理性和重要性。通过学习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明白不同所有制经济下的分配方式差异,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同时,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核心素养目标(一)政治认同1.通过学习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从而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2.让学生理解我国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认同我国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做的努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科学精神1.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例如,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相适应的。2.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在激励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方面的影响,学会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经济现象。(三)法治意识1.使学生认识到在个人收入分配过程中,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例如,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依法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2.引导学生理解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遵循法律法规进行收入分配,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学会用法治思维看待收入分配中的各种问题。(四)公共参与1.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积极参与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讨论,如参与课堂讨论、社会调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如何遵循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如何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做出贡献,提高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学生准确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形式,这是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核心内容。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通过课本案例和实际事例,让学生掌握我国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具体措施,如增加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差距等,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政府在社会公平方面的政策导向。(二)教学难点1.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理解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与联系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性质以及两种分配方式在分配依据、分配范围等方面的差异。2.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在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平衡两者关系,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一)课的类型新授课(二)主要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概念、内涵、依据等,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有系统的理解。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社会中的实际案例,如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案例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实现途径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图表分析法利用图表展示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等内容,直观地反映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环节(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组图片,包括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场景(如工厂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企业高管在办公室决策、个体商贩在摊位上售卖商品等)以及他们可能的收入水平(以工资条、收入报表等形式呈现,但数据是模糊处理的)。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片中的人物,他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收入水平可能也有所不同。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国家,是什么决定了人们的收入分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观看图片,被图片中的内容所吸引,开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个人收入分配这一话题产生了初步的好奇和探究欲望。4.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不同职业和可能的收入差异,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被图片吸引,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对个人收入分配产生探究兴趣。(二)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10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内容的部分,然后进行讲解。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请打开课本,阅读关于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内容的部分。”教师在学生阅读后进行讲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听教师讲解,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呢?”4.设计意图通过课本学习和教师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后续深入学习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做准备。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对这一制度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有初步认识。(三)按劳分配(一):含义与基本内容(1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讲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结合课本案例进行分析。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先来详细了解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教师以课本中的案例,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分配为例进行讲解:“在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都是按劳分配的体现。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比如,一个工作效率高、工作时间长、工作成果好的工人,他得到的工资就会比那些工作不积极、成果少的工人高。这就是按劳分配的体现,它鼓励劳动者积极劳动,提高劳动效率。”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案例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在公有制经济中,必要扣除都包括哪些呢?”4.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和课本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和基本内容,认识到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具体体现和激励作用。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并能举例说明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体现。(四)按劳分配(二):地位与意义(1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讲解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意义,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按劳分配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教师进一步解释意义:“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按劳分配以劳动为尺度进行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的权利,有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情况理解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意义。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按劳分配在现实中是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的呢?”4.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意义,认识到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价值。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说出按劳分配的地位和意义,理解按劳分配对劳动者积极性、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积极影响。(五)总结归纳(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对本节课关于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地位和意义进行总结。2.教师活动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点学习了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地位和意义。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多种分配方式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等内容。希望大家课后可以复习一下今天学的内容,思考一下按劳分配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听老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4.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按劳分配有更清晰的记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内容”“按劳分配含义”“按劳分配基本内容”“按劳分配地位”“按劳分配意义”五个标题,然后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答。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的按劳分配部分。现在请大家根据黑板上的标题,简要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3.学生活动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内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是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意义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防止两极分化等。”4.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进一步学习多种分配方式和收入分配公平做准备。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顺利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二)多种分配方式:按要素分配(1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讲解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形式,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事例进行分析。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劳分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多种分配方式中的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等参与分配的方式。”教师以课本中的案例,如私营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为例进行讲解:“在私营企业里,工人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这就是按劳动要素分配。而企业主凭借资本投资获得利润,这就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教师再从实际事例举例:“比如,农民把自己的土地出租给别人种植,获得租金,这就是按土地要素分配;科技人员凭借自己的技术专利获得报酬,这就是按技术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员因为其管理才能获得高薪,这就是按管理要素分配。”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事例理解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形式。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按要素分配会不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呢?”4.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形式,认识到按要素分配在市场经济中的普遍存在及其表现形式。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按要素分配的多种形式,并能举例说明不同要素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1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现在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并在各小组间巡视,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例如,当某个小组讨论缺乏思路时,教师提示:“大家可以从分配依据、分配范围、所有制基础等方面去思考。”3.学生活动学生们分组进行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说:“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按要素分配主要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这是它们在所有制基础上的区别。按劳分配以劳动为依据,按要素分配依据不同的要素,如资本、土地等,这是分配依据的不同。”有的小组说:“它们的联系在于都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组成部分,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各小组代表积极举手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4.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区别和联系,并能从所有制基础、分配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四)收入分配公平(一):含义与意义(1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讲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意义,结合课本内容和社会实际进行分析。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在了解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后,再来看看收入分配公平这个重要问题。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是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这里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不是简单的均等分配,而是既要体现合理的差距,又要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教师结合社会实际举例说明意义:“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那么社会矛盾就会加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像我们看到一些地区,如果贫富差距过大,低收入群体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低收入群体如果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会提升,从而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这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收入分配公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内容和社会实际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意义。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如何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呢?”4.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收入分配公平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理解其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方面的意义。(五)收入分配公平(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20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如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等方面。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了解了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意义后,我们再来看看我国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采取了哪些措施。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通过不断完善它,可以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奠定制度基础。其次,要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我国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两个同步’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保障。例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盈利情况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应地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教师接着讲解:“再者,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这包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措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可以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消费能力,是实现橄榄型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的关键。对于低收入者,政府会通过各种扶贫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增加他们的收入。对于过高收入,国家会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像个人所得税就是一种调节过高收入的方式。而对于非法收入,如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等获取的收入,要坚决取缔。”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内容理解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在调节过高收入时,税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4.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加深对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积极努力。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措施,包括坚持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六)总结归纳与升华(5分钟)1.教学环节教师对本节课以及整个关于《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教师活动教师说:“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全面学习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包括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详细了解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内容,还深入探讨了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意义和实现措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我国的经济现象,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并且在自己未来的经济活动中,遵循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为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做出自己的贡献。”3.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听老师总结,回顾本节课以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4.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整个学习内容的重点,强化记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明确整个学习内容的重点,对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相关理念。八、板书设计《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二、按劳分配1.含义2.基本内容3.地位4.意义三、按要素分配1.劳动要素2.资本要素3.资本要素4.技术要素5.管理要素四、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关系1.区别所有制基础分配依据2.联系五、收入分配公平1.含义2.意义3.措施坚持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差距九、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讲授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概念、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内涵、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措施等基础知识。例如,在讲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时,教师通过清晰的阐述,让学生对按劳分配的尺度、分配对象等有了明确的认识。案例分析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如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社会收入分配调节政策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按要素分配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不同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讨论法在探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分组讨论时,思维相互碰撞,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拓宽了思维视野,增强了合作能力。图表分析法通过展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等图表,直观地反映了相关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生学习成果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清晰阐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相关知识,包括含义、基本内容、地位等,准确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意义和实现措施。在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回答准确无误。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分析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时,学生能够比较两者在不同方面的差异,这体现了分析比较能力的提高;在小组讨论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时,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这反映出合作学习能力的增强;在探讨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合理性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合理的见解,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如解释企业工资分配模式或国家税收调节政策时,学生能够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知识进行分析,这显示了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我国的经济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认同,表现出积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愿,社会责任感也有所增强。2.不足之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环节中,部分学生表现活跃,参与度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参与度较低,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小组讨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时可能较少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回答问题时也不够积极主动。这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差异。深度理解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在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如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时,虽然学生能够理解其概念,但在如何将这种理解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在讨论如何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遵循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时,部分学生虽然能提出一些想法,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缺乏足够的行动力去践行。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拓展性知识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与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如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收入分配模式、新兴的分配理论等介绍较少。这可能会限制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