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导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导学案(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5.1判断的概述+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集体案
【课标要求】:
1.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 2.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
3.学会正确运用判断; 4.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判断的含义、基本特征、类型;
2.公共参与:正确运用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知识目标】:
判断的含义(P30)、基本特征(二者关系)、检验P31
判断的表达形式、类型(简单判断、符合判断)P32
3,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性质判断P32-34和关系判断P34-35的含义、组成、分类、运用)
4,把握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意义P36
一、探究突破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结合P30-31,找到以下问题:判断的含义(P30)、基本特征(二者关系)、检验P31
并思考P30探究:这个送信的人的认识错在哪里?
2,结合P31示例评析思考:(1)判断来源于哪里?
(2)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吗?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结合表格及P32内容,完成P31及P32探究与分享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性质判断
1,结合P32-34课本内容找到以下问题,性质判断P32-34的含义、组成、分类、运用
并做好课本圈画标注,之后完成P33两个探究与分享
标准三:从“质”与“量” 的结合上分为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P 34相关链接
注意:肯定判断的联项是“是”,对日常语言表达中,“是”常常被省略或替代。如“这篇文章(是)很好”,“中国的发展必将(是)充满希望”。
否定判断的联项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教室里无人”。
2,练一练:判断下列性质判断的基本形式
①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
②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③老子写的《道德经》是一部具深远影响的作品。
④这个人不是中学生。
⑤在这个花园中,有些玫瑰是红色的。
⑥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
(四)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结合P34-36课本内容找到以下问题,正确运用关系判断P34-35的含义、组成、分类、把握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意义P36 并做好课本圈画标注,之后完成P35探究与分享
知识拓展: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的区别
2.练一练:以下哪些是性质判断?哪些是关系判断?
(1).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相距约三十八万千米。
(2).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
(3).所有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4).随地吐痰是很不好的习惯。
(5).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6).他比任何人都快乐。
3、连连看:
对称关系 甲比乙长得高,乙比丙长得高
反对称关系 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
非对称关系 小王喜欢小李
传递关系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
反传递关系 张三比李四高
非传递关系 甲认识乙,乙认识丙
拓展延伸:1,对称性关系——两个对象的关系
拓展延伸:2,传递性关系——三个对象的关系
随堂练习
1.(2023·全国·模拟预测)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小姑娘长得很漂亮。②难道西湖风景不美吗?③人是谁创造的呢?
④请您多提宝贵意见!⑤祖国山河多么壮丽啊!⑥啊,我的天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2.(2023春·高三课时练习)“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判断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 ④复合判断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4·浙江·模拟预测)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有( )
①甲是乙的邻居——对称关系 ②甲信任乙——非传递关系
③甲认识乙——非对称关系 ④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传递关系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3答案
D
【详解】①②⑤正确,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即肯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否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据此可知,“小姑娘长得很漂亮。”难道西湖风景不美吗 ”“祖国山河多么壮丽啊!”属于判断;
③不合题意,“人是谁创造的呢 ”属于一个问句,并不属于判断;
④⑥不合题意,“请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啊,我的天哪!”未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不是判断。
①②⑤正确,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即肯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否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据此可知,“小姑娘长得很漂亮。”难道西湖风景不美吗 ”“祖国山河多么壮丽啊!”属于判断;
③不合题意,“人是谁创造的呢 ”属于一个问句,并不属于判断;
④⑥不合题意,“请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啊,我的天哪!”未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不是判断。故选:D
2.【答案】C
【详解】
①:题中判断对认识对象以肯定的方式作出断定,因此是一个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
②:题干是肯定判断,不是否定判断,②排除。
③: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不是简单判断,③不符合题意。
④: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
3.A 解析:邻居关系是对称关系,甲是乙的邻居,乙也是甲的邻居,①正确。信任关系是非对称关系,甲信任Z 乙,乙可能信任甲也可能不信任甲,②错误。认识关系是非对称关系,甲认识乙,乙可能认识甲也可能不认识甲,③正确。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这是反传递关系,因为甲肯定不是丙的父亲,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