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我的母亲朱德回忆第1课时课前小诗我最难忘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30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朗读,余光中——《今生今世》新课导入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追悼大会。逝者既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也不是著名的抗日英雄,而是一位平凡、普通的母亲。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参加追悼大会,并亲笔题写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对她朴实而光辉的一生进行高度评价。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她就是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钟太夫人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她为何会获得如此殊荣?我们走进文本,一探究竟。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4.理解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任务二 听读课文,感悟母亲形象任务三 精读课文,理解母亲任务四 悟读,感母亲教益任务五 揣摩关键句,体会作者感情任务六 答疑解惑,深层探究知识积累(预习检测)任务一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作者简介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写作背景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毛泽东为其所写的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是这样评价她的,“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文学常识回忆录是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它可以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的一个片段;它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描写一个生活侧面。灵活多样,格式不一。回忆录回忆录有真实、广泛、突出三大特点。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回忆录的特点字音字形佃农( ) 祖籍( ) 溺死( ) 劳碌( ) 榨油( ) 妯娌( )周济( ) 衙门( ) 外甥( )不辍( )yánìzhàjídiànlùzhóu lishengchuòjì多音字( )任劳任怨( )姓任任rèn( )周济、同舟共济( )济南、人才济济济jìjǐ( )调料( )调查调tiáodiào用于地名和姓氏。rén( )爱好( )友好好hàohǎo( )勉强 ( )倔强( )强大强qiǎnɡjiànɡqiánɡ( )蛮横( )横七竖八横hènɡhénɡwān( )豆wǎn( )约wǎn( )碟shú( )与私shú( )shú( )悉形近字熟碗婉塾孰豌理解词语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为富不仁:只顾发财致富,不讲仁义。横蛮:即蛮横,指(态度)粗暴而不讲理。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不辍:不中止,不停止。辍,停。语出《孟子·滕文公上》,贬义词。近义词:省吃俭用和蔼:侧重于指平易近人,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和善:侧重于指善良。听读课文,感悟母亲形象任务二1.划分文章层次。2.文中写了母亲的哪些事例?这些事例表现了她的什么品格?边听读边勾画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记录疑难问题,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整体感知1.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逝世,总领全文,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第二部分2—13文章的主体部分,详尽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的美德。第三部分14—17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2.文中写了母亲的哪些事例?这些事例表现了她的什么品格?根据时间顺序,完成下面的表格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作者小时候 (4-7)1885~1900 年前后(8)1905年(9)1908年(10)1909-1919年(11)1924-1927年(12)1943年(13)14—17 表达赞美之情要求:一到四组重点研读2-7段五到八组重点研读8-13自然段。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作者小时候 (4-7)1885~1900 年前后(8)1905年(9)1908年(10)1909-1919年(11)1924-1927年(12)1943年(13)14—17 表达赞美之情“好劳动”“整日劳碌着”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坚强不屈;爱憎分明;朴素的阶级意识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识大体、明事理;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深明大义勤劳朴实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待革命成功热爱劳动,勤劳一生时间顺序3.从有关母亲的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品质?第一层面:在贫困的家境中表现母亲的品质。主要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待人和蔼,宽厚仁慈等;第二层面: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叙述具体事例。主要写了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感……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等。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课文纵横交叉,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围绕母亲“勤劳的一生”这一线索来写。知识拓展关于母亲的诗词名句及名人名言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2.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小雅·蓼莪》3.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4.搴(qiān)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5.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课后练习A.不辍(chuò) 勉强(qiáng)B.外甥(sheng) 祖籍(jì)C.规律(lù) 周济(jì)D.劳碌(lù) 慰勉(wèi)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管束 客藉 挑粪 瞩目B.豪坤 私塾 强健 聊叙C.劳碌 衙门 同盟 更子年D.慰勉 妯娌 佃农 横蛮D(1)母亲这样地整日( )着。A.劳累 B.劳碌(2)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 )一家人的生活。A.支持 B.支撑BB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观看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3 回忆我的母亲(朗读).mp3 第14课 回忆我的母亲 第1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