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四课时品一缕茶香·创意茶包(东北师大版)四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4知识拓展课后作业08教学目标01020304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观念培养细致观察、耐心操作、精益求精的劳动习惯,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展现出严谨、专注的劳动品质。将创新精神融入茶包制作中,勇于尝试新想法、新材料,不断探索茶文化的无限可能,同时了解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能够深刻理解茶文化及创意茶包制作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劳动价值,培养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创意茶包的选材、设计、包装等全过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新知导入探究新知查一查1.资料准备搜集茶包的实物和图片,并将这些资料带到学校。课前准备探究新知查一查课前准备2.工具材料准备请与小组同学商量一下,分头准备下面的材料和制作工具带到学校。提示:以下材料仅做参考,各小组成员可收集身边可利用的材料,也可自行在网上购买。探究新知查一查制作茶包材料清单(参考)课前准备序号 名称 图示 用途 参考数量1 滤纸或者纱布小袋 用于装茶叶 10 个2 茶叶 用于制作茶包 若干3 棉线 用于挂在茶包上面 1 卷4 针线包 用于缝制茶包 1 盒5 一次性杯子 用于喝茶 10个探究新知说一说任务要求在前面的活动中,我们制作了茶卡、茶具,配制品尝了同源茶,今天,让我们来制作茶包吧!制作完成后,和同伴一起品品茶,感受茶文化。探究新知任务要求茶包制作任务要求表序号 要求 具体要求 达成与否1 密封性 茶包密封性好,茶叶不容易漏出来 达成2 大小 茶包的大小适中,内置茶叶数量适中,一个茶包适合泡一杯茶 达成3 便携性 茶包的设计便捷,方便使用 达成探究新知做一做任务实施第一步 观察讨论茶包是为了方便携带和冲泡设计的,但茶叶会集中在茶包内,冲泡速度很慢。最初的茶包都是简单的方块单囊造型,冲泡时直接放入热水中即可。观察下面的茶包图片,思考茶包可以做成什么形状,使用什么材质来做茶包冲泡速度更快。探究新知做一做任务实施形状:可将茶包制作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形状。材质:采用透水、透气、多孔的材质,如滤纸和纱布等材质制作茶包的冲泡速度更快。探究新知做一做任务实施第二步 技法学习制作茶包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的制作方法或许可以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①把茶叶进行碾碎处理,也可以使用小磨将茶叶磨成小碎渣。②将磨好的茶叶碎装入准备好的滤纸或者纱布小袋中。探究新知做一做任务实施③使用小棉绳将开口封住。为了方便拿取,绳子的长度要长于杯子的长度,还可以在绳子的另一端系上一个小卡片。④这样一个自制的茶包就制作完毕了。想要饮用时直接放入杯子中用开水浸泡就好了。滤纸袋做的茶包使用完后可以直接扔掉纱布袋做的茶包则可以倒掉茶叶晒干后继续装填茶叶。探究新知做一做任务实施第三步讨论计划小组讨论你们计划制作什么形状的茶包,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如何突出小组特色。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吧!讨论计划表茶包的形状:(示例)正方形茶包的材质:(示例)滤纸茶包里的茶叶:(示例)普洱茶茶包的创意:(示例)在茶卡上绘制小组的logo探究新知做一做任务实施第四步 分工协作制作茶包需要团队一起完成,请你们讨论一下,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并记录下来。探究新知做一做任务实施人员分工表任务 内容 人员示例:缝制 缝制茶包 王小奇采购 采购所需材料 李红延磨茶 磨碎茶叶 郑志兴装袋 将茶叶装袋 汪乐乐泡茶 泡制茶水 唐浩然探究新知说一说总结反思1.自我检测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你完成了茶卡、茶具、同源茶、茶包的制作,请通过以下练习进行自测,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十大名茶 O龙井 O碧螺春 O银针 O荷叶茶(2)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茶具 O茶壶 O茶杯 O茶勺 O茶叶VV探究新知说一说总结反思(3)下列哪些植物属于药食同源的食材 (多选)O山楂 O金银花 O菊花 O薏仁(4)下列材料哪些不适合做茶包 O纱布 O滤纸 O布 O塑料袋(5)多少度的水温更适合泡茶 O30℃到50℃ O50℃到80℃O80℃到90℃ O100℃VVVVVV探究新知说一说总结反思2.总结交流(1)请简单描述本次主题活动中你所经历的过程。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首先参与了茶文化的理论学习,了解了茶包的制作过程,接着,我们便动手制作了创意茶包,从挑选茶叶、设计包装到最后的封口包装。在制作完成后,我们还进行了相互品鉴,分享了自己茶包的独特之处。最后,我们总结了本课的收获,不仅学会了茶包的制作技巧,更体会到了茶文化的魅力。探究新知说一说总结反思(2)请简单地说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你对茶文化有了哪些认识。原因:对茶文化产生深刻的茶作为一种饮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品茶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茶的历史和冲泡技巧,还能通过茶与人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看法:我们认为茶文化是一种优雅的生活艺术。意义:茶文化不仅仅关乎饮品的制作与品尝,更是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茶文化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探究新知说一说拓展延伸你的家乡盛产茶叶吗?有哪些产茶区?请尝试使用电子设备,为你家乡生产的茶叶拍摄一组宣传短片,并上传至社交平台上为其宣传推广。茶叶:松原毛尖;产茶区:吉林知识拓展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1.起源与早期发展神农时代:约5000年前,神农氏发现了茶叶,并将其作为药用,这是茶文化的起源。西周、东周时期:约3000年前,人们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并将茶叶作为食材,与粮食一起煮食。秦代:约2300年前,茶叶开始作为饮品,进行调煮和羹饮。此时,茶叶的饮用方式逐渐从食用中分离出来。知识拓展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2.逐步普及与兴盛汉代:约2000年前,茶叶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茶叶的集散中心。东汉时期,人们开始制作茶饼,以便于运输和保存。隋唐时期: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代:约1000年前,泡茶技艺得到改进,对水质开始讲究,斗茶成为风尚。南宋时期,日本僧人将宋代的点茶法带入日本,后来发展成为日本的抹茶茶道。知识拓展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3.变革与创新:元代:约700年前,开始出现散茶。民间以散茶为主,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此时,泡茶方式开始出现,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为明代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清代:约300年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的茶叶品种丰富,包括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等。清代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时期。知识拓展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4.近代以来的发展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1846年至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增加,促进了对外贸易。然而,1886年至1947年,因政治、经济因素及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茶叶生产遭遇困境。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今,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现代茶文化得到复兴,茶道、茶艺等相关文化形式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知识拓展中国四大名茶: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称。知识拓展中国四大名茶:2.洞庭碧螺春:中国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知识拓展中国四大名茶: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茶。黄山毛峰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冲泡后汤色清碧微黄,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知识拓展中国四大名茶:4.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坝乡,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中的极品,成品茶外形肥硕,颜色砂绿。冲泡后的茶汤醇浓,带有兰花香,香气浓郁持久,耐冲泡,有“七泡有余香”的美称。课堂练习在制作创意茶包结束后,分析总结小组在制作茶包时的不足之处,并做好记录。课堂总结1进行课前准备品一缕茶香·创意茶包2明确任务要求3进行创意茶包制作4进行总结交流和反思活动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板书设计品一缕茶香·创意茶包1.课前准备2.任务要求3.任务实施4.总结反思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课后作业1、说一说本单元的收获内容。课后作业2、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制作茶包。35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东北师大版劳动实践】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品一缕茶香·创意茶包》.mp4 【核心素养目标】主题四 活动四《品一缕茶香·创意茶包》课件-【东北师大版】《劳动实践》四上.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