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寒地水稻绿龙江》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寒地水稻绿龙江》课件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绿




黑教版《人文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邵以稻米为食。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4,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水稻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粮食作物。
很长一段时间里,黑龙江省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和麦子,水稻种植面积不大,大米曾经是黑龙江人珍贵的食物,被称作“细粮”。大米是定量供应的,做不到想吃就吃。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国家才会增加大米供应。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历史较短,开始播种面积不大。20世纪 40年代,种植说那时只有00 多千亩,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基本徘徊在 200万亩到270 多万亩之间,而且产量不高。
为什么黑龙江很少种植水稻,而且产量也不高呢?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温度 28~ 32℃。低温会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 25 ~ 35℃。开花最适温 30℃左右。相对湿度 50% ~ 90%为宜。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每形成1kg稻谷约需水500g~800g。
知识窗
我省水稻种植得到彻底改变是近些年的事情。水稻家徐一戎用他毕生的研究成果打破了黑龙江垦区几十年来麦豆一统天下的种植业格局,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徐一戎被称作“北大荒寒地水稻之父”。
徐一戎生前是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他于20世纪50年代初来到黑龙江省,用毕生心血研究出一系列寒地水稻栽培技术,解决了寒地水稻高产技术的难题,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使垦区的农业生产走上了高产、稳产、高效的发展轨道。为了研究寒地水稻种植问题,他的足迹踏遍了垦区92个水稻农场和全省30多个市县,累计在田埂上行走了数万千米,培训的稻农数以万计。徐一戎是北大荒精神典型群体的杰出代表。
寒地水稻是相对于热带水稻而言。我们黑龙江省通过技术革新,使原本被认为不适合水稻生长的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早在 2015年,我省水稻种植面积约占我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4;2022年,水稻产量达到2718万吨,可谓“寒地水稻绿龙江”。
1974年至1984年,徐一戎用 10年时间攻破了寒地直播水稻亩产超千斤技术难关,并在国内首次绘制出直播水稻早熟、高产、长相指标及生育进程模式图,使垦区水稻面积增加了 10%,亩产提高 3.4%。
1
1985年至 1999年,徐一戎用10余年时间,摸索形成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使垦区水稻面积由1985年的 38.9 万亩、平均亩产369.7斤,迅速发展到1999年的1029 万亩、平均亩产1005 斤。
2
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2023年,全省粮食产量1557.6亿斤,连续14年位列全国第一,水稻增产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4年至2000年,徐一戎主持研究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到2004年,此技术已在黑龙江垦区累计推广5362万亩,水稻优质品种率达到100%,稻谷品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产量增加 7% 以上。
3
2001年之后,徐一戎依据自己35年来对叶龄观察诊断的经验,形成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到2004年垦区已推广300余万亩平均亩产达到 1200 余斤。
4
截至 2021 年年底,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比接近 90%,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 45%。用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龙江人在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