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整理与提升(二)课件(共55张PPT)-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整理与提升(二)课件(共55张PPT)-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整理与提升(二)
1. 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掌握分子、原子的性质。能运用分子、原子的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了解原子的结构及离子的形成,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及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3.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意义,会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物质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O2
H2O
CO2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O
O
O
8
8
8
四. 元素
(1).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1. 元素的概念
交流与讨论:它们属于哪种元素?
(2).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属于氢元素。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6,属于碳元素。
原 子种 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8 8 8
8 9 8
8 10 8
氧16
氧17
氧18
(3).元素的种类与中子和电子数无关,由质子数决定
氧16,氧17,氧18是氧元素的不同原子。
两者都含有钠元素
+11
Na
2
1
8
失去1个电子
+11
2
8
Na+
2.元素的特点
(1).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属于宏观概念,所以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
如: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
元素组成,不能讲钾、锰氧三
个元素
水由什么组成?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质由元素来组成;
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即:物质 元素 组成 分子 原子 构成
(2). 元素属于宏观概念,所以只讲组成,不讲构成。
物质
分子
原子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组 成
构 成
构 成
构 成
破 裂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说法
①.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③.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④. 一个分子是由若干原子构成的
(3).物质、 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3.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和分布
(1). 地壳中含量居于前五位的元素
氧、硅、铝、铁、钙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口诀:氧、硅、铝、铁、钙
养、闺、女、贴、外
4.元素在探化学变化中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不变
元素的 不变
种类
个数
种类
元 素 原 子
概念
区分
使用
联系
举例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也不变。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的。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经典例题
例1.人类探测月球时发现,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氦原子,则该氦原子与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2的氦原子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B.它们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C.它们是同一种原子 D.它们的原子质量相等
【解析】两种氦原子的质子数均为2,但中子数不同,根据元素的定义,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故A、C错;由于原子质量主要取决于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两种原子的质子数虽然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故原子的质量也不相同,D也错。
B
例2.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在化学变化前后,由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所属元素也不发生改变;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
例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O、Si、Al、Fe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
C
例4.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_____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离子和_____;
(3)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4)原子得到电子转化为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答案】 (1). 元素 (2). 原子 (3). 原子 (4). 阴离子
【解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原子得到电子会变成阴离子,失去电子会变成阳离子。
【点睛】“组成”是从宏观上来说的,比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构成”是从微观上来说的,比如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五、元素符号
(1). 元素符号的规定: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用CI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Cu表示铜元素.
1、元素符号由来
(2)元素中文名称造字规律
元素类别 中文造字规律 举例
金属元素 有“钅”字旁 锂、铍、钠、镁、铝、钾、钙
金和汞例外
气态非金属元素 有“气”字头 氢、氦、氮、氧、氟、
氖、氯、氩
液态非金属元素 有“氵”字旁 溴
固态非金属元素 有“石”字旁 硼、碳、硅、磷、硫
(1).书写原则
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②.有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如:氢--H、氧--O、氮--N 等
如:铜-- Cu 、钙--Ca 、氖--Ne、钠--Na、 锰--Mn 等
2.元素符号的书写
(2)注意:书写要规范,严格遵守“一大为小”原则
3. 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
(1).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H
表示氢元素
表示一个氢原子
宏观意义:氢元素
微观意义:一个氢原子
(2).部分元素符号有三种意义:
②一个铁原子
①铁元素
Fe
C
③铁这种物质
①碳元素
②一个碳原子
③碳这种物质
Ne
①表示氖元素
②表示一个氖原子
③表示稀有气体氖
具有三种意义的元素符号有:Cu、Fe、Hg等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以及C、P、S、Si等固态非金属元素。
O :
2H:
Na:
2Mg:
nS:
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2个氢原子 只有微观意义
钠元素或一个钠原子 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2个镁原子 只有微观意义
n个硫原子 只有微观意义
(3). 如果元素前出现了具体的数字,则只具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
经典例题
例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锰、钛 B. 氩、金 C. 铅、铂 D. 氦、汞
【解析】A、锰Mn、钛Ti,第一个字母不相同,正确;B、氩Ar、金Au,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C、铅Pb、铂Pt,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D、氦He、汞Hg,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故选A。
A
例6.元素符号“H”除表示氢元素外,还能表示( )
A. 氢气 B. 一个氢原子
C. 一个氢分子 D. 一个氢离子
【解析】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故选B。
B
例7.下列各组元素中都属于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
A. Be、He、Hg B. H、B、Br
C. Al、Ag、Au D. N、Ne、Na
【解析】He(氦)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H(氢)、B(硼)、Br(溴)均属于非金属元素,B错误;Al(铝)、Ag(银)、Au(金)均属于金属元素,C正确;N(氮)、Ne(氖)属于非金属元素,D错误。故选C。
C
例8.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规范地书写元素符号是准确表达化学信息的前提,请规范地写出下列各元素的元素符号。
(1)铝元素_____;(2)硅元素_____;(3)氯元素_____;
(4)镁元素_____;(5)铜元素_____;(6)铁元素_____。
【答案】 (1). Al (2). Si (3). Cl (4). Mg (5). Cu (6). Fe
【解析】元素符合用英文字母表示,用一个字母表示时,字母大写,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1)铝元素的符号为Al;(2)硅元素的符号为Si;(3)氯元素的符号为Cl;(4)镁元素的符号为Mg;(5)铜元素的符号为Cu;(6)铁元素的符号为Fe。
六. 元素周期表
(1).编排依据:根据元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 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_____个周期。每个周期开头的是______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_________元素,结尾是______________元素。
② 族: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个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___个族。
原子结构
性质
7
7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18
16
1. 元素周期表简介
(3)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_____________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与元素_____________在数值上相同。
(4).周期表每一格包含的信息(根据示例,回答问题)
原子核电荷数
原子核电荷数
示例说明 知识应用
元素名称为______,元素符号为______,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质子数为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Fe
26
26
55.85
26
2.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 请同学们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有“气”字头,周期表最后一列元素。
金属元素
有“金”字旁
非金属元素
固态的
有“石”旁
液态的
有“氵”旁
气态的
有“气”头
①. 1-18号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哪些是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观察:三类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目有什么特点?
金属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一般少于4个
非金属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一般多于4个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是8(氦2个)
②元素分布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非金属元素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同一横行(一个周期),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是:
(2).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开头的是_______
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_________元素,结尾是
______________元素。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同一纵列(一个族)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是:
(3). 族: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_个纵列(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______个族。
18
16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4)规律归纳
(1).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元素所在的主族数等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
核外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一族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相同,化学性质相似。(He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
经典例题
例9.某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1,则此元素(  )
A.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金属元素
C.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D. 无法确定
【解析】某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1”,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族,可能为氢、锂、钠、钾、铷、铯、钫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氢为非金属元素,其余几种为金属元素,所以该元素可能为金属元素,也可能为非金属元素,一定不是稀有气体元素,A、B、C均错误,故选D。
D
例10.钛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称,它是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 钛元素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A、由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钛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2,正确;B、由元素名称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钛元素的元素符号是Ti,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错误。故选D。
D
例1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硼为金属元素
B. 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 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解析】A、硼,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 碳的原子序数是6,错误;C、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错误;
D、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正确。故选D。
D
例12.下图A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从A中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 。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___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
②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 ___________ 。
③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的是 ___________ 。
【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从A中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2)①CE中质子数都是11,属于同种元素;
②由图可知,BE都是两层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③D中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答案】 (1). 126.9 (2). ①CE ②. BE ③. D
课堂小结:我们复习以下内容,你掌握了吗?
元素的由来
元素的特点
元素周期表
元素符号的书写
元素的概念
元素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和分布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元素符号的含义
1.嫦娥六号探测器钻杆主体采用铝基碳化硅材料。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铝、碳、硅是三种不同的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A。
A
提优训练
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物理变化中,原子能再分,能分成质子、中子、电子,故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正确。故选A。
A
3.关于 Fe、Fe3+两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电子层数一定相同
B.它们属于不同的元素
C.它们的质量几乎相同
D.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
【解析】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Fe的核外电子层数比Fe3+的核外电子层数多1层,说法错误; B、它们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核电荷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说法错误;C、电子的质量比质子、中子的质量小很多,可以忽略不计,故原子失去电子后,质量几乎不变,说法正确: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只是电子数改变,它们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相同,说法错误。故选C。
C
4.下列符号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N2 B. H C. Na+ D. Cl﹣
【解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 A.N2表示1个氮分子或氮气,故A不符合题意; B.H表示1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Na+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C符合题意; D、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C
5.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Co——1个一氧化碳分子 B. 3Fe3+——3个亚铁离子
C. 2SO42﹣——2个硫酸根离子 D. 4N2——4个氮原子
C
【解析】A. Co表示1个钴原子,或表示钴元素,或表示钴这种物质,不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3Fe3+表示3个铁离子,不能表示3个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 .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 4N2表示4个氮气分子,不能表示4个氮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应选C。
6.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主要来自海鲜类食品。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硒的有关知
识不正确的是(  )
A.硒元素是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为34,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硒与氧元素、硫元素位于同一族
D.硒与硫的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金属元素一般有金字旁,而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得出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名称可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B正确;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行叫一个族,所以氧、硫、硒属于同一族,故C正确;根据同一主族中的元素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正确。
A
7.依据所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第13号元素的符号为A1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D.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故13号铝元素符号为A1,故该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而不是“g”,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该说法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该说法错误。故选:D.
D
8.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2)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构成。
【解析】(1)从宏观上看,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元素;
(2)从微观上看,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填:分子。
【答案】(1). 元素 (2).分子
9.若将铝、铁、氯、硅、氢、氧、锌、硫、磷、铜、氮、碳、银、钙等分成A和B两组,且A组中必须包含氧,应该如何分?试把分组结果用它们的元素符号表示出来: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组:CI、Si、H、O、S、P、N、C;
B组:4l、Fe、Zn、Cu、Ag、Ca
【解析】根据金属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来判断,带“钅”字旁的一般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一般带“气”或“石”字旁,所以,铝、铁、锌、铜、银、钙为金属元素;氨、硅、氧、硫、磷、氮、碳为非金属元素.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
(3)第9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 N2 C.SO2和 CO2 D.PO43-和SO42-
【答案】(1). BC (2). 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3). MgF2 (4). S2- (5). BD
【解析】(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C。(2)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3)第7号元素是氮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3价,第12号元素是镁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两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3N2;(4)x-y=8,即x=8+y,是原子得到了2个电子,故该粒子的符号为S2-(5)A.NO和O2,不是等电子体,错误;B.CO和N2,都是一个分子中有2个原子,每个分子中有14个电子,正确;C.SO2和 CO2,不是等电子体,错误;D.PO43-和SO42-,每个离子中都有5个原子,每一个离子中都有50个电子,正确。故选BD。
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实,
只要肯稍作努力,成功的
甜蜜就属于你!
祝你成功!
See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