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课程标准 核心概念词提示通过认识辽宋夏金元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认识不同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稻麦复种制、五大名窑、印刷业、榷场、纸币、临安、元代大运河、南北分卷制度、门第观念淡化 2.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宋词、元曲、话本、活字印刷术、《授时历》、《农书》【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辽宋夏金元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农业: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相当普及。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2.手工业(1)制瓷业: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元朝出现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矿冶业:煤的开采量很大,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3)印刷业: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3.商业发展(1)特点: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2)表现4.城市繁荣(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2)元朝的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3)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知识点二 经济重心南移与社会的变化1.经济重心南移(1)过程(2)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分卷制度。2.社会的变化(1)门第观念的淡化①隋唐时期,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发生了根本改变。②宋朝科举制度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③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①宋代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服役奴婢更多来自雇佣。②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较少受到契约以外的人身束缚。(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①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等,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知识点三 儒学的复兴1.儒学复兴运动(1)背景: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2)兴起: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3)内容(4)结果: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2.程朱理学(1)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2)内容(3)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点四 文学艺术与科技1.文学(1)宋词: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词作成就最为突出。(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2.艺术(1)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2)绘画: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3.科技(1)三大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其他4.文字:辽创制契丹大字、小字;金创制了女真文字;蒙古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链接·选择性必修3·P35-36、P63-64】知识点五 古代人口迁徙与东西方交流1.第一次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面对匈奴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2.第二次大迁徙:3—6世纪,匈奴人、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的开发。3.蒙古西征:13世纪,蒙古三次西征,蒙古军队由东向西迁移。不同地域的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4.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1)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如马可·波罗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到欧洲访问。(2)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拓展补充】1.历史概念——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各政权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定边境的作用。想一想 榷场贸易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提示 推动边境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安定了边疆秩序,促进了民族交融。2.重要概念——蕃坊“蕃坊”是古代外国商民在华的聚集区和居留地,主要为照顾侨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和商业上的便利而设,主要分布在沿海重要外贸口岸,如广州、泉州等地。蕃坊的发展,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以后渐趋衰落,近代则被租界取代。唐代是蕃坊的创始时期,总体上,唐政府对蕃坊拥有完整的主权,在具体事务方面,侨民在自己的首领蕃长领导下,在蕃坊内有一定的自治权。想一想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蕃坊就是近代中国的租界。谈谈你的认识。提示 古代蕃坊与近代租界的性质截然不同。近代租界的存在严重侵犯了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是一种变相的殖民统治区。3.重要概念——租佃制租佃制产生于我国战国时期,到宋代日益普遍,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在租佃关系下,国家、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租佃制下,主佃双方订立契约,分成租、定额租以及货币地租的纳租形式,佃农获得永久租佃权利等都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想一想 为什么宋代土地租佃制的契约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提示 宋代土地租佃制的契约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佃农利益,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部分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形成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工商、采矿、纺织、加工等行业。4.关键图表——宋明理学想一想 朱熹“格物致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 明道德之善。5.重要概念——八思巴字八思巴结合蒙、藏、汉等多种文字创制出一套方形竖写的拼音字母,即后来所称的八思巴字,这是元代时官用文字,皇帝下达的诏书等官方用书都采用了这种文字,使文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想一想 简述元朝推行八思巴文字的历史意义。提示 加强了思想控制,统一了文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