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训练课件(共66张PPT)-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训练课件(共66张PPT)-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简介

(共66张PPT)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回顾
01
课堂练习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透明


凸透镜
一、填空题
1.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比如   、
      等),都具有     功能。
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透明玻璃球
球形瓶
放大
凸透镜


3.小明用三个直径分别为2 cm、3 cm、4 cm的放大镜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发现物体被放大的倍数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
直径无关
4.小晓找到了下图所示的几种透镜,其中具有放大效果的是      。(填序号)
①③
二、单项选择题
5.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B
6.小方想借助手边的工具放大观察植物细节,其中(  )具有放大功能。
A. 玻璃片 B. 老花眼镜 C. 镜子
B
7.冬冬利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发现放大倍数不够,于是冬冬换用了放大倍数更大的放大镜,此时冬冬观察到的视野范围会(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C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回顾
01
课堂练习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怎样放得更大
平行
最大
电子
一、单项选择题
1.自制显微镜能看到的范围比普通放大镜(  )。
A.小        B.不变      C.大
A
2.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小明先通过低倍镜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此时小明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会(  )。
A. 更多、更大
B. 更少、更小
C. 更少、更大
C
3.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调节旋钮主要调节物体成像的(  )。
A. 图像大小 B. 图像清晰度 C. 图像明暗
B
二、实验探究题
4.明明想用两个放大镜自制显微镜,请结合课本的知识协助他完成实验。
(1)下列材料中,自制显微镜需要用到的是     。(填字母)
A.两个大小一样的放大镜    B.一个纸筒  C.尺子
D.笔    E.透明胶带
ABCDE
(2)在实验中,尺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实验中,明明想要移动放大镜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正确的方法是(  )。
A.上下移动,保证两个放大镜平行
B.左右移动,保证两个放大镜距离一样
C.可以任意移动
测量清晰图像时,
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回顾
01
课堂练习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一、填空题
1.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二、单项选择题
2.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步骤是(  )。
A.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调节反光镜→将镜筒抬离载物台2~3厘米→放玻片标本→调整调节旋钮至看清标本
A
B.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调节反光镜→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将镜筒抬离载物台2~3厘米→放玻片标本→调整调节旋钮至看清标本
C.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将镜筒抬离载物台2~3厘米→放玻片标本→调节反光镜→调整调节旋钮至看清标本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移动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B
4.制作模型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实物缩小或放大,也可等比例大小制作。小科同学用超轻黏土制作了一个长约20厘米的草履虫模型(如右图所示),可用作科学观察。该模型属于(  )。
A.放大实物的模型
B.缩小实物的模型
C.等比例模型
A
5.下列有关蝴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显微镜观察蝴蝶足时,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也越大
B.蝴蝶的触角与其他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C.使用显微镜观察蝴蝶足时,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A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回顾
01
课堂练习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清水
气泡
碘液




一、单项选择题
1.右图中细胞的名称是(  )。
A.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人体神经细胞  
C.洋葱表皮细胞
C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滴碘液的目的是(  )。
A.杀菌 B.染色 C.消毒
B
3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眼睛看目镜观察时应该(  )。
A.左眼睁开,右眼闭拢
B.左眼闭拢,右眼睁开
C.两眼都保持睁开
C
4.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我们一般把(  )放到显微镜下。
A.整个洋葱 B.半个洋葱 C.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
C
二、综合题
5 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盛放剩余洋葱
培养皿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染色
载玻片        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         夹取实验材料
6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排序。
(  )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调节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4
2
(  )将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3
5
(2)画出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
如下图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回顾
01
课堂练习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血液红细胞
绝大多数
一、填空题
1.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单位,也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单位。
细胞 
细胞
结构
功能
2.生物体是由    组成的。英国科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
罗伯特·胡克
二、单项选择题
3.在下列人体细胞中,形态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是(  )。
A.神经细胞     B.骨细胞     C.红细胞
C
4 下列物体中,(  )的内部不存在细胞。
A.松树 B.蝗虫 C.玻璃
C
5.下列关于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气孔的功能是吸收营养
B.它是保卫细胞间的小孔
C.它在蒸腾作用中作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道
A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回顾
01
课堂练习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干草
脱脂棉纤维
水面
微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想要用显微镜观察水域中的水样,我们操作的正确步骤是(  )。
①采集一些干草,将水塘中的水倒入干草中培养约一周时间 ②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 ③用滴管从靠近水面处取水 ④将水滴到载玻片上 ⑤用镊子轻轻地将盖玻片盖在水滴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⑤③②
B
2.通过显微镜观察,下列生物可能在水样中观察到的是(  )。
B
3.右图画的是我们曾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种微生物,它是(  )。
A.变形虫
B.草履虫
C.鼓藻
A
4.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时,其中的水可以采自(  )。
A.河里打来的水
B.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烧开过的水
A
5.我们在观察草履虫时获取了以下信息,能支持草履虫会繁殖的证据是(  )。
A.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入少量肉汁,发现草履虫立即集中在该液体中
B.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入少量酸奶,几天后发现草履虫数量增加
C.在显微镜下草履虫运动速度极快,经常要移动玻片才能完全观察到它的运动
B
二、判断题
6.微生物不能被肉眼直接看到。(  )
7.变形虫和草履虫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回顾
01
课堂练习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7.微生物与健康
病毒
没有
有机
一、填空题
1.请将下列与生活相关的微生物按照是否对人类有益来分类。
①酿酒 ②有机肥 ③引起肺结核 ④疫苗 ⑤发面做面包、馒头 ⑥处理污水
有益:        (填序号)
有害:        (填序号)
①②④⑤⑥

二、单项选择题
2.人类利用(  )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了,它可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A.细胞 B.酵母菌 C.霉菌
B
3.科研人员可以在(  )下观察到肺结核病毒的变异情况。
A.肉眼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C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霍乱、肺结核等疾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人类不断探索微小世界,在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C.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许多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
A
5.夏天,很多食物容易发霉,这是因为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是(  )。
A.温暖、干燥 B.低温、潮湿 C.温暖、潮湿
C
6.下列食物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微生物参与的是(  )。
A.酸奶发酵 B.馒头蒸熟 C.大米熬粥
A
三、判断题
7.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
8.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9.酸奶的制作涉及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  )
×
×

四、综合题
10.用文字和箭头说明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
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11.明明阅读科普书籍时,看到“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了巴氏灭菌法,这是一种既可杀死对健康有害的病菌,又能保持食品中营养物质且风味不变的消毒法,是用于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不同的细菌有不同适宜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灭菌法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将其全部杀死。”
(1)根据上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氏灭菌法常用于餐具的消毒
B.巴氏灭菌法不会改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风味
C.巴氏灭菌法消毒过的食物永远不会变质
B
(2)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在(  )条件下容易生存。
A.潮湿超高温 B.干燥低温 C.潮湿温暖
C
目 录
CONTENTS
培养细菌
01
制作一道美食
02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第一单元 科学实践活动
1.材料准备
无菌棉、蛋白胨培养基。
2.实验步骤
(1)取出密封的培养基;
(2)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培养基上涂抹一下;
(3)将培养基放置在常温避光处;
(4)等待3~5天,观察培养基里的细菌菌落。
3.科学原理
细菌培养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培养基是供养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基质,能提供细菌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和能量,使得细菌可以在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
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尝试运用微生物制作一道美食,例如酸奶、面包、泡菜,可以将你的制作过程拍成照片或者录制成视频分享给同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