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时间在流逝教科版 五年级上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它总是在我们吃饭、睡觉、学习、游戏的时候,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新知导入转瞬即逝的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每天6:30按时起床每天19:00按时收看新闻联播高铁6:51发车新知导入如果有人问现在几点了,你怎样才能准确回答?只需看一眼钟表就知道现在几点了。新知导入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安排生活和劳作的呢 新知导入考考你:现在几点了?理由是什么?时间 理由……快十点了吧太阳都快到头顶上了肯定超过十点了现在是上午第三节课时间一、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新知讲解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春:冰雪融化夏:绿树成荫秋:谷穗金黄冬:白雪皑皑新知讲解早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白天开始中午: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傍晚:日落西方,斜晖脉脉夜晚:皓月当空,银光满地新知讲解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新知讲解资料卡片:古代埃及人对一天的划分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新知讲解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有哪些?搜集资料探究方法阅读资料交流资料电脑、手机、图书、杂志、报刊做好阅读记录互相补充、完善二、古人利用太阳计时新知讲解日晷圭表太阳钟圭表和日晷都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作的太阳钟。新知讲解日 晷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新知讲解晷针晷面日晷是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面上有时间刻度,晷针在晷面中央与晷面垂直。新知讲解常见的日晷有牛顿钟、立式日晷、水平日晷和赤道日晷等。立式日晷:安置在墙上地平日晷:晷面必须严格水平赤道日晷:晷面为赤道面赤道日晷牛顿小时候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新知讲解“日”是太阳,“晷”是阴影,“日晷”就是太阳的阴影。日晷是利用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来计时的。日晷是怎么工作的?新知讲解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新知讲解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圭表是怎么工作的?新知讲解阴天或没有太阳的时候,日晷和圭表无法计时。于是人们有想出另外一些方法计时。一袋烟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三、研究一炷香的时间新知讲解实验材料檀香、香座、火柴、直尺、记号笔、秒表一炷香为什么能用来计时?新知讲解实验方法①取一支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处做标记。②燃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新知讲解注意事项①选用檀香,烟轻,味道好②每次计时,秒表要清零③注意用火安全④小组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新知讲解实验记录燃香时间记录表燃香的长度 四分之一 二分之一 四分之三 一整支测量时间我的发现 7分35秒15分17秒22分45秒30分02秒在一定的条件下(无风、香的粗细均匀),每一等份的香燃烧的速度大致均匀,燃烧所用的时间基本一致,可以用来计时。新知讲解1.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人们计时?合作探究2.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实验方法与要求和燃香实验相同。课后同学进行实验,下节课分享实验结果。合作探究1.下面三种计时工具中,最早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是( )A.机械钟 B.原子钟 C.日晷2.暑假外出的一天,爸爸发现太阳快到头顶了,我认为这时候可能是( )A.11时左右 B.12时左右 C.13时左右3.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日晷 B.滴漏 C.浑天仪CBA选择题课堂练习1.日晷和圭表都可以称为太阳钟。( )2.日晷是可用于夜间计时又可用于日间计时。( )3.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4.夏季时间流逝的速度是白天慢晚上快。( )5.“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了古人的作息时间。( )√ √ √判断题课堂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来计时;同时,通过实验得知,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大致地计时,让我们意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智慧。课堂小结在家进行蜡烛燃烧计时实验,做好实验记录与分析,注意用火安全。作业布置时间在流逝太阳计时(日晷 圭表)燃香计时板书设计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