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沈阳市第120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生物答案:
1-5CDCDB 6-10BCDDD
11-15ADAAC 16-20ABBBD
21.BCD 22.BCD 23.AC 24.CD 25.ABC
26.除特殊标记,其余每空2分,共14分
(1) 蛋白质、无机盐 B、D 皮肤排汗(1分)
(2) HCO3-、HPO42-
(3) 毛细血管内CO2浓度低于组织细胞中CO2浓度
(4) A(1分) B(1分)
(5) 22
(6)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分)
27.除特殊标记,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1) 协助扩散(1分) 提高膜上AQP4的数量
(2) 中央前回(1分)
(3) ②③④ 两组中PKC的相对表达量与AQP4的相对表达量相反
MT通过上调mTOR来激活PKC,进而降低AQP4的相对表达量来缓解脑细胞水肿
除特殊标记,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1) 迷走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肾上腺 突触(或神经递质)(1分)
(2) 大脑皮层(1分) 条件(1分)
(3) Prokr2神经元(或相应的感受器)
(4) 正电位(1分) TNF-α
(5) 细针刺激产生的电位差不能达到阈电位 Na+内流(1分)
29.除特殊标记,其余每空1分,共8分
② 垂体
生长
(3) 胰岛B 胰岛素
(4) 甲状腺
(5) 醛固酮 应激沈阳市第120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质量监测
科目: 生物
满分:100 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等理化性质相对稳定时,内环境不一定处于稳态
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剧烈运动时体温升高,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高强度运动易导致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人体的横纹肌受到损伤,肌细胞被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导致肌细胞内容物及毒物溶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横纹肌损伤,细胞内容物释放到内环境可使内环境稳态失衡
B.肾功能衰竭时,机体将不能维持稳态平衡
C.肌细胞既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也依赖于内环境
D.机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时,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增加
3.如图甲、乙、丙表示三种细胞,A、B、C代表细胞生活的三种液体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细胞通过A、B、C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在37oC时,B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C.C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
D.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4.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
①尿素、血浆蛋白、胰岛素 ②呼吸酶 ③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④麦芽糖的水解 ⑤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⑥丙酮酸和水反应生产CO2和[H]
⑦乳酸与NaHCO3反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⑤⑥
C.②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
5.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是几种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器官A是肺,氧气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至少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
B.器官B是胃,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
C.器官C是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原尿中某些物质的重吸收
D.器官D是皮肤,具有调节体温、抵御病原体入侵等多种功能
6.周末小明回家帮妈妈切菜、拖地,干了很多家务活后,发现手掌上磨出了一个大大的水泡,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泡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至组织液中形成的
B.水泡的成分与血浆类似,均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小的水泡可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液体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7.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并最终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健康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少,糖代谢紊乱时,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可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中
B.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
C.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内环境中
D.血液中酮体过量可能导致内环境pH偏低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
B.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
D.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外周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相反
9.国庆节,当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后,观众们欢呼跳跃,自豪感油然而生。下列关于观众体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感觉神经,其作用通常相反
B.观众激动时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跳加快,支气管收缩
C.恢复平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血管舒张,瞳孔扩张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10.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变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为传入神经,但作用通常相反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通过化学信号来支配心脏的活动
11.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B.水杨酸依靠血液循环运输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水杨酸刚进入体内时,内环境中的HCO可参与血浆pH的调节
D.临床上,可输入含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12.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突触包括结构⑥⑦⑧
B.释放④的过程需要②提供能量,也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⑦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的组分
D.④属于蛋白质类,能特异性的与⑤识别并结合
13.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V区时,患者可能听不懂别人讲话
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昼夜节律失调
C.损伤发生在脑干时,患者会呼吸不畅甚至停止
D.损伤发生在小脑时,患者行走时会左摇右晃
14.如图是电镜下僧帽细胞的树突与颗粒细胞芽球(树突)的模式图。已知僧帽细胞兴奋时会受到来自颗粒细胞的抑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僧帽细胞兴奋时会引起颗粒细胞芽球Na 内流
B.突触Ⅰ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突触Ⅱ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
D.僧帽细胞只能释放神经递质,不能识别神经递质
15.母鸡可以孵鸭蛋,并会照顾鸭宝宝。小鸭破壳后短期内不理会鸡妈妈“咕诃”声的召唤,直到15天后才能在鸡妈妈的召唤下紧紧跟随。而小鸡破壳后短期内就能在母鸡的召唤下跟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破壳15天后的小鸭能在鸡妈妈的召唤下跟随属于条件反射
B.小鸡破壳后短期内就能在母鸡的召唤下跟随属于非条件反射
C.个体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是有限的
D.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6.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处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17.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②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下丘脑
③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
④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⑤第二级记忆为永久记忆,不会遗忘
⑥有了消极情绪,就会产生抑郁症
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8.下列关于促胰液素及其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促胰液素经由导管流出作用于胰腺,进而促进胰液分泌
C.与沃泰默的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的干扰
D.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不能证明胰腺分泌胰液是否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19.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众多的原理和结论的得出都来自于实验,在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中科学家们也设计了许多巧妙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应用的是“减法原理”
B.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治疗狗的糖尿病
C.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并制成提取液的操作是为了排除化学物质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D.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太少
20.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其分泌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部分过程如图甲所示。酸性食糜进入肠腔后,会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从而引起胰液分泌。为研究刺激迷走神经和酸化小肠在胰液分泌中的相互作用,实验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嗅、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射中,食物属于条件刺激
B.在胰液分泌的神经调节过程中,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经受意识支配
C.给予小肠一定量适宜浓度的盐酸后,盐酸会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D.酸化小肠并刺激迷走神经时的胰液分泌量大于两者单独作用时之和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全对3分,漏选1分,错选0分)
21.“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结果
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d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液、血浆
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帮助癌症患者排出腹部积水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23.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2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中各突触引起的电位变化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入较高浓度NaCl溶液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将会下移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24.为了研究肉毒杆菌毒素(BTX)引起肌肉麻痹的机制,研究人员分离蛙的腓肠肌及其相连的神经,获得生理状况一致的甲、乙、丙三组神经—腓肠肌标本、各组处理及记录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肌肉是否收缩
甲 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标本的神经 是
乙 在标本的神经处注射适量的BTX溶液,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 是
丙 在标本的突触间隙处注射等量的BTX溶液,用相同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 否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电刺激引起腓肠肌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B.BTX通过影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或突触处的兴奋传递引起肌肉麻痹
C.BTX导致肌肉麻痹的原因可能是BTX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D.BTX导致肌肉麻痹的原因可能是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25.5-HT是一种能使人感受快乐的神经递质,一旦失调可引起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药物阿立哌唑可结合5-HT受体起抗抑郁作用,而药物TCA主要是改变5-HT浓度起抗抑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立哌唑可能激活5-HT受体,使5-HT与更多受体结合,增强该神经递质的兴奋作用来治疗抑郁症
B.药物TCA可能是通过增加5-HT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延长它们的作用时间来起抗抑郁作用
C.可研究药物促进5-HT的合成、释放或减少降解过程,以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的症状
D.快乐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反射,属于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
三、主观题(共45分)
26.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交换和相关液体分布的示意图,其中a、b、c、d、e、f是相关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体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填图中字母);A中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 。
(2)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正常人体参与调节pH的离子主要有 等。
(3)一般情况下,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原因是 。
(4)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时,相关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和 (填图中字母)。
(5)氧气从肺泡腔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利用消耗,至少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
(6)目前普遍认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7.新生儿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UCB,指未在肝内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主要由红细胞破坏后产生)可透过尚未成熟的血脑屏障入脑,并扩散到脑细胞内引起脑细胞水肿,进而引起严重的脑损伤,这种病称为胆红素脑病(BE),其致病机理如图1所示(图中AQP4是水通道蛋白4)。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借助AQP4进入脑细胞的方式是 。由图1可知,UCB进入脑细胞后可通过两条途径使脑细胞水肿,一是 ,二是UCB促进Ca2+内流,Ca2+可抑制细胞呼吸产生ATP,促进线粒体产生自由基来攻击细胞膜 ,使水分大量进入脑细胞。
(2)UCB引起的脑细胞水肿可导致大脑皮层损伤,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分布的部位,其上有沟和回 ,控制机体运动的第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
(3)褪黑素(MT)是哺乳动物和人类松果体产生的脂溶性激素,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间接抗氧化能力。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复合体可通过调控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来调节其活性,进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凋亡。为研究MT是否可通过mTOR信号通路激活PKC,影响AQP4的表达,从而对BE患者的脑进行保护,研究者以大鼠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如表所示,实验结果见图2、图3。
组别 A组(假手术组) B组(BE模型组) C组(BE+MT组) D组(BE+MT+PKCi) E组(BE+MT+mTORi)
试剂 PKCi — — — + ①
mTORi — — — — ②
MT — — + + ③
胆红素 — + + + ④
脑细胞水肿程度 无 严重 轻度 严重 严重
注:PKCi指PKC抑制剂;mTORi指mTOR抑制剂;“+”表示加入相应试剂,“—”表示不加入相应试剂。
Ⅰ.只有松果体细胞才能分泌MT,其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Ⅱ.表中①~④中,需写上“+”的是 。
Ⅲ.①为明确PKC在MT对AQP4调控中的作用,分析实验结果可知,D组AQP4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且 ,证明MT可通过激活PKC,降低AQP4的相对表达量,从而对BE大鼠起保护作用。
②为明确mTOR在MT对AQP4调控中的作用,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E组中,AQP4和PKC的相对表达量都与B组水平接近,且mTORi处理效果与使用PKCi结果类似,进一步证实了 。
28.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治疗疾病的特有手段。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针灸的现代模式—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激活Prokr2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可在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
(1)针灸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从而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该过程的效应器是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 传递。
(2)针刺穴位时在 产生痛觉,脚却并不缩回,这属于 (“条件”、“非条件”)反射。
(3)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可能的原因是腹部不存在 。这也解释了针灸需要刺激特定穴位。
(4)为验证该疗法的抗炎效果,科学家可以通过电针刺小鼠足三里(ST36)穴位,检测Prokr2感觉神经元膜内电位变为 ,检测肠巨噬细胞外 的含量降低。
(5)针灸讲究“穴位有讲究,轻重不一样”。图2中甲、乙分别为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细针治疗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原因是 , 粗针扎穴位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 ,从而产生动作电位;所以针灸治疗需要对针的粗细进行选择。
29.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能接受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调节,并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腺体是[ ] 。
(2)在某山村出现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一米的男子,但智力都很正常,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激素分泌异常。
(3)若某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偏高,可能是胰腺中的 细胞分泌活动不正常所致,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给患者注射 。
(4)图中[③]是 ,有些地区食物和饮水中缺碘,居民容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5)[④]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______、皮质醇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后者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______能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