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8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实验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进行酸、碱化学性质的各项实验,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之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对酸、碱的认识。课题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型 新授课素养目标 1.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3.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4.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6.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酸、碱各项化学性质的验证实验。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具准备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白色点滴板等。课前预习2.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2)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与碱发生中和反应;(5)与某些盐反应。3.碱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4)与某些盐反应。要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时,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反应实验。进行新课 活动1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常见的酸和碱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该如何验证这些性质?[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交流。[实验1]酸与指示剂的反应。[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酸与指示剂的作用探究活动。[讲解]实验中滴加指示剂的量不要太多,一般1~2滴即可。实验时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不能过大。酸和碱有腐蚀性,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在白色点滴板上两个的两个孔穴中分别滴人稀盐酸、稀硫酸,向其中一个孔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个孔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现象]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稀盐酸变红色不变色稀硫酸变红色不变色[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实验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探究活动。[操作](1)取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人两支试管中,然后各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2)当观察到铁钉表面没有铁锈,铁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个铁钉。[现象]加入约2mL稀盐酸铁锈消失后过一段时间再取出铁钉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产生气泡[结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若铁钉除锈时酸过量,且反应时间过长,过量的酸会使铁钉被腐蚀。反应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点提示: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进行新课 活动2 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探究活动。[实验1]碱与指示剂的反应。[操作]在白色点滴板上两个的两个孔穴中分别滴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向其中一个孔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个孔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现象]碱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变红色氢氧化钙溶液变蓝色变红色[结论]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实验2]碱与某些盐的反应。[操作](1)在试管中加人约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人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现象](1)有蓝色沉淀生成,(2)蓝色沉淀逐渐消失。[结论]碱能与某些盐反应。反应原理:2NaOH+CuSO4=Na2SO4+Cu(OH)2↓Cu(OH)2+2HCl=CuCl2+2H2O[实验3]酸与碱的反应(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操作](1)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2)取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约1 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现象]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滴加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蒸干后蒸发皿底部有白色晶体析出。[结论]酸能与碱反应。反应原理:NaOH+HCl=NaCl+H2O[实验4]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操作](1)向两支试管中各加人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约1 mL水,振荡;再各滴人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2)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现象]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加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中红色逐渐消失。[结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原理:Ca(OH)2+2HCl=CaCl2+2H2O。特别提醒:(1)与酸一样,只有可溶性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溶于水的碱是不能使指示剂变色的。(2)实验室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而采用氢氧化物的浓溶液来吸收或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教学板书 实验活动8 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1.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2.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反应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3.碱能与某些盐反应原理:2NaOH+CuSO4=Na2SO4+Cu(OH)2↓Cu(OH)2+2HCl=CuCl2+2H2O4.酸能与碱反应(验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原理:NaOH+HCl=NaCl+H2O5.氢氧化钙的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原理:Ca(OH)2+2HCl=CaCl2+2H2O。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知识的认识。难题解答 [例1]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3)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该气体有两种可能:①该气体是CO2 ②该气体是 。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I.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①(填“成立”或“不成立”)。II.若②成立,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 ,CuO在化学反应中作 剂。[解析](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根据蚁酸中含有H、O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3)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该气体有两种可能:①该气体是CO2②该气体是CO。I.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①不成立,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I.若②成立,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uO在化学反应中做氧化剂。[答案](1)红 (2)氢、氧(或H、O)( 3)CO(或一氧化碳) I.不成立 I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氧化思想方法:对照实验法在验证是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时,为排除Na+和H2O分子的影响,设两组对照组,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难题解答 [例2]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实验验证][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解析]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仍然不变色,说明Na+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所以会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因为向蒸馏水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已证明H2O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答案][实验验证]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Na+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试管内溶液变为红色OHˉ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讨论反思]无色酚酞溶液中有大量水分子,已经证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色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教学反思 节课实验较多,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应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滴定、倾倒液体时的错误操作,实验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操作是为了清楚地观察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细心观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教师点评和总结: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