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新人教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课时教案(2份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春新人教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课时教案(2份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课题 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课型 新授课
素养目标 1.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2..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找准各量的关系。4..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5..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预习 1.溶液的稀释、浓缩、混合的计算(1)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2)溶液的浓缩是指将溶液蒸发水分,使其浓度变大。溶液在浓缩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3)将两种溶液混合时,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等于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只与溶质有关,因此在比例式中列出的必须是溶质的实际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计算所得溶液的质量时,需减去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及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知道,在饱和溶液中,,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溶液的稀释、浓缩、混合的计算[提出问题]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往往要将溶液稀释或浓缩,那么如何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或增大呢?
备课笔记
进行新课 [交流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2.增大溶剂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3.蒸发溶剂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课件展示]例展示教材P48例2[分析]抓住关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答案]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g×98%=x×20%x=x=245g需要水的质量=245g-50g=195g答: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195g的水。知识点2 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课件展示]例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解本题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求出溶质硫酸的质量,然后再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设这种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9813g xx==19.6g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9.6%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分析小结]对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步骤:①先通过化学方程式求硫酸的质量;②再由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求解。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1)溶液稀释的方法:
①加入溶剂;
②加入低浓度溶液。
(2)溶液浓缩的方法:
①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
②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
③与浓溶液混合。
特别提醒: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将反应物的质量相加就得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因为涉及到有气体或沉淀生成。也不能认为生成物中的溶质与反应物中的溶剂之和就是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因为有些反应有水生成。要根据化学反应认真分析。
方法点拨:
在计算中经常用到两个公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进行新课 知识点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提问]学习了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后,现在我们是否可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答]可以[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教师注意巡查指导。[讨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有哪些关键步骤?[总结]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所需固体和水的质量;②用天平称量固体、量筒量取水;③将固体和水混合,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④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放人试剂柜。
教学板书 第2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1.溶液的稀释、浓缩、混合的计算例: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g×98%=x×20%x=x =245g需要水的质量=245g-50g=195g答: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195g。2.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例: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9813g x∴x==19.6g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9.6%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备课笔记
方法点拨: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稀释前后哪个量不变,然后根据不变的量列出等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小组问题探讨:
如果计算的是反应后溶液中ZnS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该怎么计算呢?(提示:m(溶液)=m(硫酸)+m(锌)-m(氢气)
教材习题解答 练习与应用(P49-50)6.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 + H2SO4== ZnSO4 + H2↑ 65 98 13g x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7.(1)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旋紧瓶塞可以防止气体逸出,同时增加瓶内气压使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增大。(2)打开瓶盖时汽水中会出现大量气泡,这是因为将汽水从冰箱中取出并打开瓶盖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汽水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整理与提升一、1.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 冷却2.有关的量固体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含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区别和联系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某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溶解度表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复习与提高1.D 2.B 3.D 4.D 5.(1)D (2)C (3)A6.(1)不一定 (2)饱和 (3)33.3%7.(1)30℃ (2)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溶解度 (3)NaCl、Na2CO3 Na2CO3 8.(1)解:50g×10%=5g 答: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2)漏斗 (3)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9.解:(1)实验中生成的CO2的质量为53.0g-6.0g-56.8g=2.2g。(2)设反应消耗的该盐酸中的HCl的质量为x。
备课笔记
方法点拨: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可知,增大一倍的方式可以是蒸发溶剂,也可以是加入溶质或者加入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
知识拓展:
(1)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质是不含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解于水,溶质是CuSO4。
(2)有些化合物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如Na2O溶于水:Na2O+H2O== 2NaOH,其溶质是NaOH而不是Na2O。
(3)溶质只能是已经溶解的那一部分,如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40gNaCl投入到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gNaCl。
归纳总结:
计算时把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抓住溶液的概念,仔细分析题意。
教材习题解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73 44 x 2.2g 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答:(1)实验中生成的CO2的质量为2.2g;(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不相符。10.根据调查结果回答(示例如下)。品名有效成分应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84”消毒液次氯酸钠(NaClO)适用于物体表面、环境等消毒将10 mL“84”消毒液与1 000 mL水混匀后使用对皮肤和口腔黏膜有腐蚀性和刺激性,不能直接接触,也不能与洁厕灵等混合使用
难题解答 [例1]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需加水的质量是多少?[解析]可设稀释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然后利用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找出等量关系。[答案]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则50g×20%=200g×x,解得x=5%。需加水的质量为200g-50g=150g答: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需加水150 g。[例2]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8.5%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的硫酸铜溶液6.6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计算:(1)产生氧气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解析]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的过氧化氢质量,即40g×8.5%=3.4g,求出氧气的质量。由氧气的质量,即可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又因为硫酸铜是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特点,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硫酸铜的质量为6.6g×20%=1.32g,由硫酸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即可求出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答案]解:(1)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8.5%=3.4g。
备课笔记
难题解答 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2)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6g×20%=1.32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g+6.6g-1.6g=45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00%≈2.93%。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2.93%。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教学反思 在讲解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讲述等式关系,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讲解时可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溶液的配制,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
PAGE
4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课题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配制三种组成不同的CuSO4溶液实验入手,引出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部分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上,利用质量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①溶液的稀释与配制;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本课题是从定量角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溶液的组成,为今后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另外,本节课中涉及溶液的稀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题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型 新授课
素养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正确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3.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4.能找准各量的关系。5.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6.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浓度的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溶液越浓。
备课笔记
新课导入 传说人在死海里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呢?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呢?是因为死海水中含盐多,密度大。这里的含盐多指的是水中溶解盐等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溶质的质量分数。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溶质质量分数[学生实验]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课本P46实验9-7.步骤:记录:烧杯编号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g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1淡蓝200.120.12蓝200.520.53深蓝20222分析:1号烧杯中溶液最稀;2号烧杯中溶液较浓;3号烧杯中溶液最浓结论: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讲解]通过比较溶液颜色方法判断溶液的浓度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即浓度。例如:在施用农药时,如果药液过浓,会毒害农作物;如果药液过稀,则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有效成分的量。表示溶液的组成方法很多,本课题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计算公式为:也可以写作:
备课笔记
规律总结: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所指的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既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
(2)由于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质量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
(3)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液中各部分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进行新课 知识点2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生活动]组织学生按教材P47实验9-8进行实验,并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记录:溶质质量/g溶剂(水)质量/g固体能否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1090全部溶解10%2080全部溶解20%[讨论]已知20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有人说:“20 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溶解度不能等质量分数。[总结]溶解度是对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溶解限度的表达,质量分数是对某溶液的组成成分的定量表达。[提问]有办法计算20 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吗?[答]可以,由“20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可知,20 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每100g溶剂(水)中溶解了36g溶质(氯化钠),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总结]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变形进行计算:[过渡]在上面的活动中我们学会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质量分数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呢?[课件展示]例1展示教材P48例1[分析]由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小结]上述计算可归纳为:已知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备课笔记
易错提示:
(1)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只能是已溶解的部分,未溶解的部分不能作为溶质计算。
(2)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
教学板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公式: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已知溶质、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已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求溶质、溶剂的质量。3.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进行了简单计算。
教材习题解答 练习与应用(P49-50)1.C 2.C 3.B4.(1)饱和 解(2)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4g=31.6g 答: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答: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4.0%。[解析]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根据有KNO3固体未溶解,可判断出所得的溶液是20℃时KNO3的饱和溶液。5. 解: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450g×2%=x×15%答:需要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60g。
难题解答 [例1]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溶解有10g食盐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解析]“10%”的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的食盐。100g水中溶解10g食盐后所得溶液为110g,其食盐的质量分数小于10%,故A错误。[答案]A
备课笔记
难题解答 [例2]有100g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C.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根据可知,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因溶液的质量也增加,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到一倍,故B错误。将100g10%的盐酸与200g25%的盐酸混合,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正确。蒸发时先挥发出来的是氯化氢气体,故D错误。[答案]C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教学反思 教师从配制三种组成不同的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根据溶液的颜色深浅区分有色溶液是浓还是稀,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学生容易接受。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比较复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溶液时,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要教会学生建立等式关系来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在进行实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磨练、升华。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
PAGE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