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知识框架1.民法典地位及作用(P2-3)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2)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地位)(3)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简介】相关链接2.民法的调整范围(适用范围)(P2下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平等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等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民法调整的主体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法调整的内容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又称之为民事法律关系)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注:①平等主体是指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等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另一方。②主体不平等不适用于民法2.民法的调整范围(适用范围)(P2下1)判断属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可用排除法:排除不平等的关系,比如由行政法与刑法调整的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疑难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调整的主体自然人: 自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到死亡时止。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不是人,而是组织,法人代表是人)非法人组织: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律师事务所等)营利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政府机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P3名词点击记在P3名词点击2.民法的调整范围(适用范围)(P3下名词点击)疑难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调整的内容人身 关系 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形成的与人身不可分割的民事法律关系。①人格关系(人格权)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②身份关系(身份权)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财产 关系 是指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归属和财产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它直接以物质利益为内容。①财产所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②财产转移:买卖、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注意:其他关系如恋爱关系、行政关系、劳动关系、犯罪(刑事法律关系)等民法不调整。记在P3下2.民法的调整范围(适用范围)(P3下1)疑难破当堂检测:分别属于什么关系?下列情形中适合民法调整吗?1.刘某与前妻因为离婚产生的财产纠纷。2.小米在微信朋友圈辱骂班上某同学。3.某政府因未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被银行起诉到法院。4.刘某因邮件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与快递公司产生的纠纷。5.甲公司的生产部门与公司签订了生产责任状。6.丙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7.小张许诺女友求职成功就带其出国旅游。√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名誉)√财产关系(借贷)√财产关系(买卖)×劳动关系×行政关系×恋爱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⑴基本内涵: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P3下-1)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⑵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P3下-1)⑴基本内涵: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P4上1)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类型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注 意:对于自然人而言,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一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易混易错】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是一种事实,要通过参与民事活动才能获得.如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保护自己肖像、隐私权等)(例:不能高空抛物。不能盗取别人财产;不能侵犯别人肖像权、健康权等)(有没有,强调资格,如:自然人从出生始到死亡止都有)(能不能,强调能力。如:受年龄、智力限制)P4中间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可以分为:案例1:王某17岁,在镇上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2023年7月份,王某欲花16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部某品牌二手手机,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王某还是买了下来。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王某未满18岁,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手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②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注: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行为。张某不顾父母反对购买二手手机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解析:张某虽然17岁,但他有自己的劳动收入且为主要生活来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不需要父母的监护,该购买行为是有效的。案例2:某网络游戏直播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10岁的小学生小明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妈妈微信钱包中的25万元陆续转账给该主播。后来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小明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根价值15元的冰淇淋。小明的父母能否通过法律途径追回钱款?为什么?父母可以要求超市退回冰激凌的钱吗?小明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父母如果不追认这一行为,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小明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①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注:①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②进行的纯获利行为有效。③除上之外,其他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追认,予以追认则有效,不追认则无效。案例3:7岁的小学生天天在父母不注意的情况下刮花了邻居的轿车,定损修复需要四万余元,这笔钱应该由谁来出?过了一个月,天天意外获得其舅舅赠予的一套房产,由其父母代理办理。这一赠予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③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注: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②实施纯获利益法律行为无效,但可通过法定代理人接受。小美7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纯获利行为无效,但可通过法定代理人接受。所以该赠与行为有效。这笔修车钱应该由谁来出?为什么?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P4下)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分为以下四种:民事法律关系 案例分析 客体所有权关系 在某离婚财产纠纷中,法院判决:某房产归女方所有。债权关系 在赵某与王某的债权纠纷中,法院判决:限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被告归还原告借款。知识产权 关系 上海市查处了两家违规使用“冰墩墩”形象的蛋糕店。法院判决:立即停止使用“冰墩墩”形象的蛋糕。人身关系 李某在微信朋友圈辱骂张某。法院判决:被告人李某及时删帖并向张某赔礼道歉。物行为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专利、著作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P4下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例如:李某的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李某作为专利权人享有许可他人使用或者自己使用来收取费用、获得利益的权利。未经李某许可不得随意使用该专利;也不可以就同一内容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就是他人应承担的义务。要素 含义 具体内容 主体 又称民事主体,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意义。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客体 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所有权关系 物债权关系 行为知识产权关系 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专利、著作人身关系 人身利益内容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能力提升】张某21岁,在镇上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1 5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上租了一间房。2020年7月份,张某欲花13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部某品牌二手手机,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张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车祸死亡。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手机⑴结合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谈谈你对张某不顾父母反对购买二手手机的行为看法。⑵分析张某的购买活动中买卖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此时张某21岁(已满18周岁),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经济活动不需要父母的监护,该购买行为是有效的。①民事主体:张某和李某。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双方买卖的标的——手机。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知识拓展: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欺诈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的无效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皮包可能就是这位失主的。当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钱,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 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评析事例中小林及其父母的观点。《民法典相关法条》第314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317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①根据民法,“拾金不昧”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②有特定金额作为报酬的寻物启事,在法律上构成“悬赏广告”,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小林父母的观点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③当事人小林接受或放弃酬谢报酬都是行使权利的方式。小林认为拾得他人的物品应不计报酬返还失主说明他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依法行使权利与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所以小林认为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的想法是不正确的。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P5下1)(1)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民法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意义)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基本原则内涵(范围)是什么?(P6中间-2)阅读教材P6,回答以下问题。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目的(必要性)是什么?(P6中间-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3.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P6中间-2)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旨在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合法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3.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①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③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④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⑤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P6下相关链接)⑥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思考:以下案例违背了民法的什么原则 1.商店以顾客摸过衣服为由强迫购买。2.父母为孩子取名“北雁南飞”,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登记。3.小红在租房期间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房东以小红是租客为由,要求小红承担全部维修费用。4.工厂距离居民区太近,引发噪声污染和灰尘污染。5.某饭店门口竖着“农民工恕不接待”的牌子,拒绝农民工就餐。6.某男子隐瞒患有重大疾病,与女方进行结婚登记。自愿公平绿色平等诚信公序良俗小学生童童(7岁)偷偷用压岁钱到某商店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一台游戏机。童童父亲知道后便到商店要求退货,遭到售货员的拒绝,童童父亲将商店告上了法院。探究1 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什么原则?公平原则:售货员无视童童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损害了童童的利益,违反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售货员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游戏机给小学生,违反了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售货员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卖游戏机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学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违反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判定这是一种无效民事行为,商店应退货并返还货款;商店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应该降低其信用评级。探究2 如果你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你准备怎么裁决这一纠纷?【易混易错】出于善意的行为即使对他人的权利有所侵害,也可以酌情免除责任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否则,即使出于善意,可能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特别提醒】正确认识民法的诚信原则(1)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不实施欺诈和规避法律的行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2)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将有关事项和真实情况如实告知对方,禁止隐瞒事实真相和欺骗对方当事人。(3)民事主体之间一旦作出意思表示并且达成合意,就必须重合同、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当事人背信弃义、擅自毁约的行为。(4)民事活动过程中发生损害,民事主体双方均应及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孟菜、江某夫妇决定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在为女儿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该姓名违背公序良俗为由拒绝办理。孟某认为其女儿享有姓名权,且父母有为子女取名的自由。有人则认为,这种取名方法不带有父母任何一方姓氏,过于任性,与习惯做法不符,不应提倡。 结合生活中通常的取名方法,讨论案例中的取名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并说明理由。(P6上)评析:《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我国没有姓“北”的,也没有复姓“北燕”的,所以这样起名不符合“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起名字首先你要决定姓什么,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民法典》又增加了可以去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比如,起名字可以姓奶奶的姓氏或者姓姥姥的姓氏,这都是可以的。除此以外,如果是你亲生父母以外的抚养人把你抚养大的,还可以选取实际抚养人的姓氏。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P5下1)(1)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民法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意义)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基本原则内涵(范围)是什么?(P6中间-2)阅读教材P6,回答以下问题。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目的(必要性)是什么?(P6中间-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3.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P6中间-2)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旨在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合法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3.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①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③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④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⑤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P6下相关链接)⑥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思考:以下案例违背了民法的什么原则 1.商店以顾客摸过衣服为由强迫购买。2.父母为孩子取名“北雁南飞”,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登记。3.小红在租房期间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房东以小红是租客为由,要求小红承担全部维修费用。4.工厂距离居民区太近,引发噪声污染和灰尘污染。5.某饭店门口竖着“农民工恕不接待”的牌子,拒绝农民工就餐。6.某男子隐瞒患有重大疾病,与女方进行结婚登记。自愿公平绿色平等诚信公序良俗小学生童童(7岁)偷偷用压岁钱到某商店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一台游戏机。童童父亲知道后便到商店要求退货,遭到售货员的拒绝,童童父亲将商店告上了法院。探究1 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什么原则?公平原则:售货员无视童童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损害了童童的利益,违反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售货员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游戏机给小学生,违反了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售货员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卖游戏机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学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违反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判定这是一种无效民事行为,商店应退货并返还货款;商店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应该降低其信用评级。探究2 如果你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你准备怎么裁决这一纠纷?孟菜、江某夫妇决定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在为女儿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该姓名违背公序良俗为由拒绝办理。孟某认为其女儿享有姓名权,且父母有为子女取名的自由。有人则认为,这种取名方法不带有父母任何一方姓氏,过于任性,与习惯做法不符,不应提倡。 结合生活中通常的取名方法,讨论案例中的取名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并说明理由。(P6上)评析:《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我国没有姓“北”的,也没有复姓“北燕”的,所以这样起名不符合“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起名字首先你要决定姓什么,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民法典》又增加了可以去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比如,起名字可以姓奶奶的姓氏或者姓姥姥的姓氏,这都是可以的。除此以外,如果是你亲生父母以外的抚养人把你抚养大的,还可以选取实际抚养人的姓氏。知识框架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