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春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第二节 海水“晒盐”
九下化学 LJ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过滤法提纯混有泥
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
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进
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1.海水“晒盐”
2.结晶
3.盐类物质的形成、获取及用途
(1)形成:在气候炎热干燥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水分蒸发,往往
会形成一些盐井、盐湖和盐池等。
(2)获取:海盐是人类最早从海洋中获取的盐类物质之一。我国
海盐年产量超过3 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较大的盐场有河北的
长芦盐场、山东的莱州湾盐场等。
(3)用途:我国的海盐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只有一小部分用于
精制食用盐。
典例1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B
A.海水晒盐是利用光照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解析] 在蒸发池中,水分被蒸发,溶剂质量减小,海水中氯化钠
的质量不变,B错误。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
的溶解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通常为
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或溶质、溶剂的种类)。
示 例 如在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而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造成它们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溶
质本身的性质不同。
外因: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
概念中溶剂的量已经规定为 ,所以在外部因素中固体物质的
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
(4)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能力的关系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能力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作
“不溶”物质。
典例2 下列对“时,硝酸钾溶解度为 ”的解释正确的是
( )
D
A.时, 硝酸钾溶解在水里达到饱和状态
B.时,水中溶解 硝酸钾
C.硝酸钾溶解在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时,硝酸钾溶解在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解析]
2.气体的溶解度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下表列出了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 度/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 0 37. 3 37. 8 38. 4 39. 0 39.
8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 5 11 0 13 8 16 9 20 2 24
6
(2)曲线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溶解度,横轴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如图1和图2所示。
4.认识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或线 意义
A点 物质在时的溶解度为
B点 物质在时的溶解度为
C点 、在时的溶解度相等,均为,且 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D点 时的不饱和溶液,时 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固体
线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溶解度曲线的类型、规律及应用
典例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B.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 ,仍为饱和溶液
D.时,三种物质各分别放入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而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故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 、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降低而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将三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 ,A、B仍为饱和溶液,C为不
饱和溶液。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均大于 ,C物质
的溶解度小于,因此时,三种物质各分别放入 水中,
A、B能全部溶解,C不能全部溶解,故所得溶液质量 。
5.结晶的方法及应用
结晶方法 适用范围 应用举例 步骤
降温结晶 (又称冷 却热饱和 溶液) 适用于将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变 化影响较大的溶质从其 饱和溶液中析出 从 饱 和溶液中得 到 晶 体 配制热饱和溶
液 降温 结
晶 过滤 干

蒸发结晶 适用于将溶解度受温度 变化影响不大的溶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 海水晒盐 溶解 蒸发溶
剂 趁热过滤
干燥
特别提醒
1.如果析出的晶体中仍含有少量杂质,可把结晶过程再进行一次,
称作重结晶。
2.将蒸发结晶方法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时,不能将溶液蒸干,因为
此时温度较高,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此时的溶解度较
大,仍留在溶液中,趁热过滤可将混合物分离。
结晶在物质提纯中的应用
物质提纯 具体做法
降 温 结 晶 提纯含有少量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杂质的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混合物 热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提纯 具体做法
蒸 发 结 晶 提纯含有少量 杂质的 混合物 的饱和溶液 结晶
典例4 [2024·菏泽中考] 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
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指的是
,盐指的是 ,如图为二者的溶解度
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捞的碱中混有少量 ,可以采用降温
结晶的方法提纯
B.时,溶液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冬天温度低,比 更易从湖水中结晶析出
D.实现 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转化,只能采用增加溶
质的方法
A
[解析] 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
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冬天捞的碱中混有少量 ,可以
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冬天温度低,比 更
易从湖水中结晶析出,A正确、C错误。时,和 的
溶解度相等,则和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选项中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断溶质质量分数,B错误。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
低温度的方法使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错误。
1.粗盐的提纯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如硫酸钠、氯化镁、
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
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1)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方法及原理


;
;
特别提醒
1.除去可溶性杂质,主要是除去除以外的杂质离子。通常
需要加试剂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如①中将
化为沉淀,②中将转化为沉淀,③中将
转化为沉淀、沉淀。
2.加入的除杂试剂应过量,以确保杂质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
3.理论上最终所得氯化钠的质量比除杂前要多,这是因为在反应过
程中生成了氯化钠。
2.食盐的用途
典例5 为了除去粗盐中所含的、、 ,需进行下列操
作:①过滤;②加入过量的 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盐酸;④加入
过量的溶液;⑤加入过量的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B
A.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②⑤④①③
B.加入过量的溶液的目的只是除去
C.加入溶液的目的是除去
D.过滤滤出的沉淀物质有、、、
[解析] 加入过量的溶液可以将转化为 沉淀,除
的先后顺序没有限制;加入过量的溶液可以将 转化
为沉淀;加入过量的溶液可以将转化为 沉
淀,但是必须在加入过量的溶液之后,以除去过量的 ,
转化为 沉淀;完全反应后,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溶液
中多余的和 ,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为②⑤④①③,A、
C、D正确,B错误。
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
海水“晒盐”后剩下的苦卤也是宝贵的化学资源,其中主要是由氯、
钠、镁、硫、钙、钾、溴等元素组成的盐。从海水或卤水中提炼金
属镁的流程及主要反应如下:
典例6 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某化学兴
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分析该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Ⅰ、操作Ⅲ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B.固体B是,试剂 是盐酸
C.加入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 完全反应
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 溶液换成熟石灰,既能节约成本又能
提高镁的产量
[解析] 无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与氢氧化钙反应,根据
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只要参与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相等,最终
生成的镁的质量也相等,故将 溶液换成熟石灰,可以节约成
本,但不能提高镁的产量,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