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与文化》
2024/10/25
巍峨高山,携手共攀
【知识体系】
第四课教材分析
备考
课程要求
复习时可围绕认识论三大方面的内容(实践、认识、真理),结合时政热点,如劳动教育、航天事业的发展及成就、人工智能等热点,阐明实践与认识的知识;可借助具体事例、科研成果、传统文化、名言警句考查真理的特征及追求真理的过程。
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认识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两个阶段(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内涵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概念、判断和推理
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
地位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注意】
1.认识≠意识。
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二者都有正误之分。
区别在于: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
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
2.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不能认为感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不能认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
即时演练
(2024,山东,T10)2024年,浙江安吉、福建平潭等地旅游市场表现亮眼,彰显出县域小城文旅的巨大潜力。梳理这些“表现亮眼”之地发现,这些地方都凸显出“底蕴”“个性化”“性价比”三个关键词。从哲学上看,探索县域小城文旅火热的“密码”,是因为( )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指导具体实践
②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③借助抽象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够揭示事物自身的规律性
④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把不同事物的矛盾区分开来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即时演练
(2023·山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 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磨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2.实践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人。实践不是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活动:改造。不是认识,不是想,而是做。
对象: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主观世界,实践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性质 直接现实性 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意识、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
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劳动、农业生产) 变革社会的实践(即改革、革命)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理解 侧重点 点睛之词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主体”“对象”“手段”“过程”“结果”
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计划”“方案”“规划”
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 强调“合作”等(社会性),强调“历史过程”(历史性)
3.实践的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区分点 认识误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 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强调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由浅入深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
正确理解 区分点 认识误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目的 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注意:认识的根本任务≠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真理性认识;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最终回归实践,是“要去指导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强调的是认识对实践的影响,是“谈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法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针对、立足、基于、按照、根据……(问题、现状、特点、情况、形势、影响),提出、制定、出台、调整、颁布……(理论、方针、政策、规划、措施、方案)。
(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在……(主题、路线、方针、措施、制度)下,促进……(事业、活动、实践)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
即时演练
(2023·江苏)动物实验一直是人类测试、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方法,过去两个世纪对猩猩、猴子等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的实验,让人们意识到实验会给动物带来痛苦。随着数据分析、细胞建模、类器官、器官芯片等技术的进步,对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考量不必再完全依赖于动物实验。材料说明( )
①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唯一标准
③正确的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即时演练
(2023·湖北)“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上述事例说明( )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
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
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的含义: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特征
理解 要求
客观性 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客观的。②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①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条件性(空间、横向)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要正确把握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具体性(实践、纵向)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误区警示】:
(1)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认为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确定事物存在着多个真理性认识是错误的;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并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这一说法是承认人的认识具有差异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
(3)不能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认为有用即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4)并非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实践检验、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即真理;
(5)并非所有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正确认识即真理才是;
(6)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述时不能变为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不能说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8)真理只能被超越,不能被否定。真理一经确定,就不可被推翻,只可能被超越。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的特点)
含义 原因
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从认识的对象看,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变化着的。②从认识的主体看,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从认识的基础看,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误区警示】:
(1)认识过程不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而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2)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3)认识具有无限性,并不代表人类认识可以超越客观历史条件;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4)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被超越,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超越自身。
即时演练
(2023·海南)2022年12月,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30年来,中国航天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出技术跨越的创意,经过无数次艰苦而严谨的实验和科技攻关,奇迹般地将科技创意变为现实。这表明( )
①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活动
②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在实践中化科技创意为现实
③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2022·广东)现实生活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因地域、种族、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不同而引发的诸多偏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二某班以“偏见的哲思”为主题举行辩论赛。辩论双方表达各自观点并展开论证,见下表。
观点 开篇立论
正方:偏见可以克服 偏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偏差。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认识主体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拘泥于片面的成见、轻率下结论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必然可以克服这些主观性缺陷,逐渐摆脱偏见的束缚,最终达至无偏见的认知。
反方:偏见不可克服 偏见是人们受历史传统制约而形成的思维定势。作为认识,偏见不等于错误,它由历史传统造成并构成理解者的某种视野。由于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中,在接受了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同时,就意味着获得了看问题的既定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
假设你被邀请加入这场辩论赛,你支持哪方观点?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观点 开篇立论
正方:偏见可以克服 偏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偏差。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认识主体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拘泥于片面的成见、轻率下结论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必然可以克服这些主观性缺陷,逐渐摆脱偏见的束缚),最终达至无偏见的认知。
答:支持正方。理由如下: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偏见的出现是因为认识受到主体因素的制约,如盲目崇拜、拘泥于片面的成见、轻率下结论等。
③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时代延续,认识也在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无限发展。
观点 开篇立论
反方:偏见不可克服 偏见是人们受历史传统制约而形成的思维定势。作为认识,偏见不等于错误,它由历史传统造成并构成理解者的某种视野。由于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中,在接受了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同时,就意味着获得了看问题的既定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
答:支持反方。理由如下: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
①认识主体: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及立场、观点、方法等条件的限制。
②认识客体: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③(总结)认识活动会受到人们身处其中的历史传统的局限,其中包括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实践水平等。历史传统是认识产生、发展的必要前置条件,认识总是受到它的制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形成了“以粮为纲”的粮食观。现在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有了更多获取食物的途径。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以粮为纲”到“大食物观”,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大食物观的形成过程。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目的。生产实践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是大食物观形成的来源和动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树立大食物观的目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大食物观”代替“以粮为纲”的旧观念,真理性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新质生产力就曾出现在学术界的讨论中,但多停留在“旧的生产力”或“原生产力”“传统生产力”的对立面进行描述,缺乏系统的概括与阐释。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阐明其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路径和科学方法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积极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新质生产力”理论的认识。
【答案】
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客观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新质生产力从提出到完善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对“新质生产力”理论上的总结概括要在实践中去认识、检验和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