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高防护能力》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党和国家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认同国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做出的努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自身防护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认识到在面对各种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秩序,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信心。健全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不惊慌失措,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认识到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关心他人的生命健康,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责任意识:明确个人在防护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认识到提高防护能力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对家庭、学校和社会负责的表现,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护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救援和互助行动,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和避险逃生能力的方法难点:如何将防护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长期坚持防护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灾难视频,引发思考:播放一段关于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视频,如地震中房屋倒塌、人员被困,洪水中群众被洪水围困等待救援,火灾现场火势凶猛、人员逃生困难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灾难面前,人类生命的脆弱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提高防护能力。讲述身边案例,激发兴趣:讲述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防护能力相关的真实案例,比如学校组织的一次消防演练中,部分同学因为不熟悉逃生路线或不懂得正确的逃生方法而出现慌乱的情况;或者在社区中,某居民因为缺乏对突发疾病的急救知识,导致患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病情加重等。通过这些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防护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如何提高防护能力的兴趣。(二)讲授新课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展示各类灾害图片,分析危害:展示一系列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灾害和事件给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秩序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危害。例如,在展示地震图片时,可以介绍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坏,给受灾地区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展示传染病疫情图片时,讲解疫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然后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这些灾害和事件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案例分析:校园突发事件:讲述一个校园内发生的突发事件案例,如某学校在课间休息时,突然发生火灾,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火灾逃生知识和技能,导致现场秩序混乱,一些学生被困在教室或楼道内。通过这个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自己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面临哪些危险,以及如果具备防护能力,结果可能会有怎样的不同。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强调在校园这个人员密集的场所,提高防护能力对于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数据展示:灾害损失统计:通过图表或数据的形式,展示近年来我国或全球范围内因各类灾害和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数据统计。例如,展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地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数据,如房屋损毁数量、企业停产停业损失等;展示交通事故每年导致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金额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据,深刻认识到灾害和事件的严重性,以及提高防护能力对于减少损失、保护生命的紧迫性。如何提高防护能力提高危险预判能力介绍自然灾害预兆知识:通过图片、视频或动画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自然灾害发生前的预兆知识,如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如老鼠搬家、狗狂吠不止、家禽不进窝等)、地下水异常变化(如井水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井水变浑浊等)、天空出现奇异的云彩或光线等;洪水前河水水位快速上涨、河水变得浑浊、上游地区出现暴雨或山体滑坡等迹象;台风来临前风向突变、风力增强、天空乌云密布、气压降低等。在介绍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实际发生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预兆。例如,讲述某地在地震前几天,村里的狗一直狂叫,家禽也表现得异常烦躁,村民们因为了解这些地震预兆知识,提前做好了防范准备,在地震发生时成功避险。讲解结束后,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的预兆,以及如果发现这些预兆应该怎么做。分析人为事故原因,培养预判思维:展示一些人为事故的案例视频或图片,如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建筑施工事故等,组织学生分组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讨论在事故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迹象或行为预见到危险并避免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分析交通事故案例时,引导学生思考驾驶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违规变道,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等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在分析火灾事故案例时,探讨乱扔烟头、私拉乱接电线、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与火灾发生的关系。每个小组分析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边的环境和行为,培养危险预判思维,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制定危险预判清单,加强日常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份简单的危险预判清单表格,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列出在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并对应写出相应的预兆或危险因素。例如,在家庭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燃气泄漏(预兆:闻到刺鼻气味)、电气火灾(危险因素:过载用电、老化电器等);在学校场景中,可能有楼梯拥挤踩踏(危险因素:课间休息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楼梯间狭窄等)、体育器材损坏导致受伤(预兆:器材外观有明显损坏、松动迹象)等。学生完成清单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让学生选择几个常见的危险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场景展示,其他同学进行危险预判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危险预判能力的掌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讲解不同场景下的避险原则和方法火灾避险逃生:结合图片或视频,详细讲解在火灾发生时的避险原则和逃生方法。如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灾发生的位置和火势大小;如果身处火灾现场,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前行,避免吸入浓烟导致窒息;如果无法逃生,应寻找靠近水源、窗户等易于被发现且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如卫生间、阳台等,并通过呼喊、挥舞衣物等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在逃生过程中,要沿着安全通道或楼梯有序撤离,切勿乘坐电梯,因为火灾可能导致电梯故障被困其中。同时,提醒学生平时要熟悉居住场所或学校的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位置,定期参加消防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逃生路线。例如,讲述某商场发生火灾时,一名工作人员由于熟悉商场的消防设施和逃生路线,在火灾初期及时组织顾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安全通道顺利疏散到室外,避免了人员伤亡。讲解结束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火灾避险逃生知识,如火灾时为什么不能乘坐电梯、如何正确使用湿毛巾等。地震避险逃生:借助动画或模拟演示,向学生介绍地震时的避险要点和逃生技巧。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迅速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等),或者承重墙的墙角处,用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和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如广场、操场等;如果在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疏散,不要慌乱拥挤。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地震模拟实验视频,展示不同躲避位置和方式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正确避险的重要性。例如,播放日本在一次地震中,一所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躲在课桌下,地震过后,全校师生无一伤亡的案例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避险方法的有效性。讲解完后,组织学生进行室内地震避险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如何快速找到安全位置躲避。洪水避险逃生:运用地图或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展示洪水发生时的区域淹没情况,讲解洪水避险逃生的注意事项。如果洪水来袭,应立即向高处转移,如山坡、高地、楼顶等;如果来不及转移,要迅速寻找漂浮物,如门板、木盆、泡沫板等,利用其浮力进行自救,并尽量抓住身边的固定物体,避免被洪水冲走;在转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进入危险区域,如漏电的电线杆附近、洪水湍急的河道等。同时,提醒学生在洪水季节要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例如,讲述某地发生洪水时,一位村民因为提前了解到洪水预警,及时将家人和重要物品转移到高处,成功躲避了洪水灾害。讲解结束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自己所在地区,如果遇到洪水应该向哪些地方转移,以及如何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开展避险逃生模拟演练组织校园场景演练:在学校操场或空旷场地,组织学生进行火灾、地震等场景的避险逃生模拟演练。演练前,向学生详细讲解演练的流程、注意事项和各自的任务分工。例如,在火灾演练中,设置模拟火源,安排部分学生扮演被困人员,其他学生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进行疏散;在地震演练中,模拟地震发生时的震动效果,让学生在室内进行躲避,然后再有序疏散到室外安全区域。演练过程中,教师要在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确保演练的安全和有效性。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家庭场景模拟练习: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场景下的避险逃生模拟练习,如模拟家中发生火灾、地震或燃气泄漏等情况,制定相应的逃生计划,并实际演练逃生过程。要求学生记录演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自己和家长的应对措施。在下一次课堂上,组织学生分享家庭演练的经验和体会,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家庭场景中的避险逃生能力。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急救知识讲解心肺复苏术(CPR):通过播放专业的心肺复苏教学视频,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呼叫急救人员、摆放正确的复苏体位、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频率、深度等)、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清除口腔异物等)、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方法、吹气量等)等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模拟操作,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展示在公共场所,有人突然心脏骤停,周围人员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最终患者成功获救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心肺复苏术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讲解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每个小组的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创伤包扎:利用图片、实物模型或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常见创伤的包扎方法,如头部包扎、手臂包扎、腿部包扎等。讲解不同部位创伤包扎的适用绷带或敷料类型、包扎的起始位置、包扎的方法和技巧(如螺旋包扎法、环形包扎法、“8” 字包扎法等)以及包扎的松紧度要求等。在演示过程中,邀请学生作为助手参与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包扎的过程。(三)课堂小结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以及如何提高防护能力。在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方面,回顾各类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通过案例、数据等了解到提高防护能力对于保护生命、减少损失的重要性;在如何提高防护能力方面,回顾提高危险预判能力的方法(如了解自然灾害预兆、分析人为事故原因等)、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的要点(如不同场景下的避险原则和逃生方法、开展模拟演练等)以及学习防护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如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止血方法等)。强调重点:再次强调提高防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防护知识和技能牢记心中,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防护意识和能力,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要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同时,鼓励学生将防护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共同提高全社会的防护能力。(四)随堂练习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室内,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 立即跑向室外B. 躲在窗户下C. 躲在坚固的家具下,用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和颈部D. 乘坐电梯迅速逃生解析: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迅速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等,或者承重墙的墙角处,用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和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立即跑向室外可能会被掉落的物体砸伤;躲在窗户下容易被玻璃破碎划伤;地震时乘坐电梯非常危险,可能因电梯故障被困。所以答案选 C。下列关于火灾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前行B. 沿着安全通道或楼梯有序撤离C. 如果身上着火,应快速奔跑,寻找水源灭火D. 无法逃生时,可在阳台等易于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解析:如果身上着火,不能快速奔跑,因为奔跑会使火势更旺,加速空气流动,导致火势蔓延更快。应该立即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者用厚重衣物覆盖灭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前行可以避免吸入浓烟;沿着安全通道或楼梯有序撤离是正确的逃生方法;无法逃生时在阳台等易于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并发出求救信号也是合理的做法。所以答案选 C。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胸外按压的频率应该是多少?( )A. 每分钟 60 - 80 次B. 每分钟 80 - 100 次C. 每分钟 100 - 120 次D. 每分钟 120 - 140 次解析:心肺复苏术时,胸外按压的频率应该是每分钟 100 - 120 次。按压频率过慢或过快都可能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所以答案选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B. 用干燥的木棍等绝缘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C. 直接用水泼灭电源D. 站在原地大声呼救,等待他人来处理解析: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用手直接将触电者拉开,因为人体是导体,可能会导致自己也触电;也不能直接用水泼灭电源,水会导电,可能引发更大的危险。正确的做法是用干燥的木棍等绝缘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切断电流回路,然后及时呼叫急救人员。站在原地大声呼救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可能会延误救援时间。所以答案选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