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zrbj-005
——从“去中国化”到“去中国化缘”,中德关系路在何方?
第三课 第三框 第一目
2023年,德国朔尔茨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搞了一个大动作,出台了一个对华“去风险”战略,致力于减少在一些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有外媒渲染称,该战略意味着“同此前中德关系、中德经贸发展态势的‘决裂’”。
但是,反转随即就到!
2024年4月,在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之际,德国总理朔尔茨却又携各行业巨头相关负责人组成“豪华阵容”访华,向外界释放出了中德合作积极信号。
这…中德关系咋如此矛盾呢?我们究竟如何辩证地看待两国关系?
“去中国化”
“去中国化缘”
zrbj-005
china5
议题一
中德两国是什么关系 ?
“去中国化”
在德国去年出台的《中国战略》当中,德国把中国定位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去风险”意在敦促德国企业逐步减少对中国市场或者原材料出口的依赖,进行产业链转移,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降低国家安全风险。
但难以改变的现实是,目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像此次朔尔茨访华,中德双方再次在对话机制、务实合作、人文交流等层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释放出深化经贸合作、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所以,为啥德国对华态度如此反复矛盾呢?
“去中国化缘”
议一议:如何从哲学高度解读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
议学提示:提炼文本关键信息,运用教材P37矛盾基本属性相关知识回答议题。
zrbj-005
德国把中国定位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减少对华依赖以降低国家安全风险。
议题分析
如何从哲学高度解读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
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由于利益分歧,两国相互排斥对立(斗争性—相互排斥对立)
由于共同利益,两国相互吸引、相互依赖,共处于合作统一体中(同一性—相互依赖,共处一个统一体)
在一定条件下,两国利益关系可能发生转化,进而两国关系又可能产生新的变化(合作与竞争关系转化)(同一性—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zrbj-005
1.含义: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矛盾含义及基本属性
相互排斥、对立的属性
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如:高与矮;生与死;父与子;教与学
相互吸引、联结的属性
相互依赖,共处一个统一体
相互贯通,一定条件相互转换
如:高与矮共处于身高统一体中,在不同参照标准下,高个子也可能变成矮个子。
相反相成
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
同一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方法论: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zrbj-005
此次朔尔茨率团访问中国,传递了德国希望与中国继续开展务实经贸合作的重要信号,表明德国企业依然看重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和合作潜力,用行动对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
这也强有力说明了,德国想 “去中国化”似乎并不容易……
zrbj-005
china5
议题二
德国为何难以“去中国化”?
zrbj-005
议一议:
德国为何难以“去中国化”?请由此分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议学提示:,运用教材P37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回答议题。
zrbj-005
中德双方各有不同优势和需求,如中国有广大市场、有德国没有的产业资源、有投资需求等,德国有核心科技,有就业需求等
正是因为两国各有不同优势需求,成为了成为双方合作基础
受政策、国际环境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德构建的合作统一体状态不断变化,有关系紧密时期,如今也出现脱钩倾向
中德合作过程中,德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中国投资出台政策限制,如今更是有意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加大对中国的脱钩力度
总的来说,中国的崛起不但没有威胁到德国的经济,反而给德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而如果德中脱钩,双方损失都不可估量
同一性是相对的
斗争性(哲学意义上指一切差异对立)是绝对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以对立差别为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议题分析
德国为何难以“去中国化”?请由此分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zrbj-005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一、矛盾含义及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所以,中德关系前景究竟怎么样呢?
不如让我们以史为鉴,看看中德以往的交往中是否有值得借鉴的有效经验……
zrbj-005
第三课 第三框 第二目
——中德关系路在何方: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zrbj-005
china5
议题三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德关系路在何方?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德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
1998-2008 施罗德政府
对华态度友好。德国在此期间大力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中国,呼吁合作而不要对立
2005-2021 默克尔政府
中德关系经历低谷、回暖、迅速发展等阶段
默克尔上台之初,采取了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对华政策,坚持对华武器禁运政策,公开地以人权问题为理由批评中国…
自2008年起,由于国内压力,德国对华策略发生软化,自此重心长期放在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上,并在此方面取得了进展和突破
2021-至今 朔尔茨政府
一方面,德国寻求中德关系部分回归务实路线,德国仍旧重视中德合作的必要性,看重外向型德国经济在中国的机遇
另一方面则明显增强了防御保护和独立自主意识,重新审视对华认知,日益确立了“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
议一议:德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矛盾有何特点?
议学提示:提炼关键信息,运用教材P38矛盾特点相关知识回答议题。
zrbj-005
议题分析
德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矛盾有何特点?
但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中德关系每个阶段矛盾重点、两国关系状态也有所不同。
从不同时期的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可以看出中德关系一直都存在各种矛盾,包括经济上、政治交往、意识形态等
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启示:要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方法论启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zrbj-005
china5
1.矛盾的普遍性(广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二、矛盾的特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方法论: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坚持问题导向,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广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么,如何从狭义角度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呢?
zrbj-005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二、矛盾的特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狭义):同类事物有着共同的属性,即共性。
(1)矛盾的特殊性(狭义):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即个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zrbj-005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德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
1998-2008 施罗德政府
对华态度友好。德国在此期间大力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中国,呼吁合作而不要对立
2005-2021 默克尔政府
中德关系经历低谷、回暖、迅速发展等阶段
默克尔上台之初,采取了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对华政策,坚持对华武器禁运政策,公开地以人权问题为理由批评中国…
自2008年起,由于国内压力,德国对华策略发生软化,自此重心长期放在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上,并在此方面取得了进展和突破
2021-至今 朔尔茨政府
一方面,德国寻求中德关系部分回归务实路线,德国仍旧重视中德合作的必要性,看重外向型德国经济在中国的机遇
另一方面则明显增强了防御保护和独立自主意识,重新审视对华认知,日益确立了“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定位
议一议:
回望历史正视现实,你认为中德两国如何将两国关系引向美好的未来?
并由此解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议学提示:提炼关键信息,运用教材P39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回答议题。
zrbj-005
议题分析
回望历史正视现实,你认为中德两国如何将两国关系引向美好的未来?
并由此解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从中德历史和现实的国家交往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德国对华政策有所不同,但也存在共性经验,即在具体时代背景下,在两国共同利益交汇点上(如经贸关系上)强调合作;
展望未来中德关系,我们应在总结两国交往共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两国交往实际情况,寻找两国利益交汇点,并共同努力将中德关系引向美好的未来与当前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普遍性(共)寓于特殊性(个)
特殊性(个)离不开普遍性(共)
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坚持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一般规律
方法论启示
启发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
二、矛盾的特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方法论①: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一般规律。【不同时期德国对华政策(个性)、总结经验(共性)、坚持以共性经验指导中德未来关系(共到个)】
方法论②: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发展启示】
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由于事物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china5
总结: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
一、矛盾含义及基本属性
含义
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一、矛盾的特点
普遍性(广义)
特殊性(广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普遍性特殊性含义(狭义)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方法论: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方法论:承、直、分、解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方法论:共、个性具体历史统一;马基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
zrbj-005
课堂练习
1.大庆油田积极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把新能源业务并入主业发展,推动“风光气储氢”一体化模式初具规模,是为“立”;同时聚焦和谐美丽矿区建设,坚决淘汰落后技术、落后设备、落后产能,是为“破”。大庆油田坚持先立后破,实现新旧动能高效转换,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这表明( )
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顺应趋势推动矛盾双方朝同一方向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创新就是对既往的辩证否定和对现实的批判肯定,②错误。应推动矛盾双方朝有利方向转化,④错误。
A
课堂练习
2.近年来,某省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比如,S市在城市更新中,将石煤机老厂房改造成工业文化展览馆;T市综合治理南湖采煤沉降区,过去的“工业疮疤”变身为“城市绿肺”;H市峰峰矿区实施矿山、荒山、煤矸石山“三山同治”,推动矿山变青山、浊水变绿水、矿区变景区。这些鲜活案例,从哲学角度看,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③事物价值由人的需要和事物的属性两个方面决定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错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不可以相互转化,④不选。
B
课堂练习
3.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为讨论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共识,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这说明( )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①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错误。
D
课堂练习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充分调动各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这说明( )
①活力与秩序的对立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②正视活力与秩序的对立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③消除活力与秩序的对立性能有效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
④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能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正视活力与秩序的对立性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②表述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对立性)是绝对的,“消除活力与秩序的对立性能有效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的说法错误,③不选。
B
课堂练习
5.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的幽美;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了北方雪日的繁荣壮丽。通过短短几句诗,便让南北风光来了个交互,也让不同地区百姓可以感受国家天地宽广、山河旷远。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的季节、区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
③矛盾具有斗争性,南北方地理环境的不同推动了景色的变化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不同事物,没有体现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而且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可能是相同的,①不符合题意。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不是斗争性推动事物变化发展,③表述错误。
D
课堂练习
6.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提升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标志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需要将试点阶段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更加完善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寓意着在养老问题上的认识和解决策略正在从局部向全局、从探索向实践转变。材料体现了( )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关键
②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④事物发展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矛盾,要紧密结合实际具体分析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关键,①错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③错误。
D
课堂练习
7.[2024·重庆卷] 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彼此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利益。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
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