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 七上第6课 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设计(含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道德与法治 七上第6课 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设计(含2课时)

资源简介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教学设计(2课时)
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伴随着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友谊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获得友谊需要付出真诚和努力,友谊也需要精心呵护。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如何缔结真挚的友谊
第一框题 友谊的真谛
教材分析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是对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第六课从师生交往转为学生同龄人的交往,既是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完善,也回 应了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本框题是第六课的第一课时,开启了关于友谊话题的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厘清友谊的真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辨析什么才是健康的友谊。教材先用一段话开宗明义地引出友谊的话题,紧接着围绕“友谊的真谛”分别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教材“探索与分享’板块展现了不同场景中朋友的做法,指出 虽然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是 我们都希望从友谊中获得的。正是这些情感,让我们和朋友形成了不同于陌生人的亲密关系。二是用一段话明确指出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由于此观点较为抽象,教材通过设置了“阅读感悟”板块,通过马克思和好友恩格斯的例子佐证友谊是心灵的相遇而并非 现实条件的对等交换,引导学生建立志同道合、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美好友谊。三是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这一层意思的表达主要通过一个活动和一段正文来实现。教材通过“探究与分享”板块呈现出学生交友中常有的享受了朋友的付出自己却不愿付出的案例,引发学生关于给予与接受、分享与分担的讨论,从而得出友谊具有平等和双向两个特质。最后,教材用一段富有深意和启发意义的话,点出了朋友是我们人生路上的重要陪伴者,引导学生珍惜友谊,让友谊与成长同行。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1)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拥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2)目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政治方向,明确价值取向,培养家国情怀。
道德修养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涵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健全人格
(1)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2)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
(3)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
(4)积极向上,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5)友爱互助,真诚友善,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具备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做到有序参与各项活动。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和领悟友谊的真谛认同“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道德修养
(1)通过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经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2)通过讨论生活中常有的朋友间付出不对等的案例,理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念,学会付出,并能够对他人的付出心怀感恩。
健全人格
(1)通过了解伟人之间的友谊,分析自己的交友经历,认识到友谊是心灵的相遇,是平等的、双向的,培育健全人格。
(2)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3)学会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理解友谊的真谛,在友情关系中能够自觉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关怀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2)具备正确的责任认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友谊的享受者,也是友谊的维护者,懂得用实际行动呵护友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此观点强调了友谊关系中的平等性和双向性,需要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友谊不是单面的付出和索取,而是需要双方共同维系和努力经营的关系。要想有效突破这一重点,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清晰的语言解释友谊的平等性、双向性,引导学生理解友谊关系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分享的重要性。辅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验友谊的平等性和双向性,从情感上深入感受友谊的真谛和美好。还可以适当选取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友谊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发现友谊关系中平等、双向交流的重要性。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这一重点概念,引导他们建立起真诚、平等、互相支持的友谊观念,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难点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这句话涉及了抽象的概念——友谊和心灵的相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友谊和心 灵相遇的思考,引导他们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例如,可以问学生他们对友谊的理解是什么 友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心灵相遇又意味着什么 再通过情感故事、影视片段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友谊和心灵相遇的真挚与美好,从情感共鸣中加深学生对“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的理解。或者选取现实生活或文学作品中的友谊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友谊之道和心灵相遇的意义,培养他们运用抽象概念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这一概念的教学难点,引导他们 对友谊、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设想
本课以一个趣味活动作为导入,让学生在几个生活场景中选择最想一起的人,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想到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朋友,进而引出本课主题。鉴于初中生对友谊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认识,本课开篇就以“生活观察”板块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既有情感认知,调查学生对友谊特质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 对友谊有哪些期待。本课教学依照教学内容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感受友谊的温度”,通过引导回忆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使其发现朋友在我们人际关系网络中居于较近的位置,理解朋友是区别于其他人际关系的一种亲密关系,回味自己在友谊中感受到的支持和满足。二是“延展友谊的深度”,主要通过教材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情故事,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和时空距离,达成心灵的契合,辅以学生自己的友谊故事,品味友谊中心灵交汇的时刻,进而明白友谊在心不在外物。三是“叩问友谊的强度”,先通过“探究与分享”中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友谊不能只有接受而没有付出,再通过“‘坦白说’小纸条”活动设置课堂留白,给学生时间回忆自己在友情中是否也有过只享受不付出的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帮助学生在认知和行动上都有所进步,促进友谊的良性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你会怎么选
(1)活动任务:在以下场景中,你会选择谁和你一起 请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2)活动要求;①将选择依次写在纸上;②每一场景可以多选。
【场景一】周末到了,想找人陪你去看最新的电影。
【场景二】你最喜欢的作家出了新书,你打算去他/她的签售会。
【场景三】你和家人闹不愉快了,出门散心,想找个人聊聊天。
【场景四】被老师误会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选项:家人、朋友、老师、同学、其他人。
以下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选择朋友,因为和朋友在一起我很开心。
生2:大音分场景中我都选择了朋友,因为朋友会理解我、支持我。
3:有些场景我选择了家人,但朋友是选择最多的。因为朋友比较能理解我的想法,而且有些事情跟朋友一起做才有意思。
……
过渡:朋友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越来越了解和熟悉,逐渐建立了友谊。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积累着不同的体验,分享着各自的感受,体悟着友谊的真谛。那么,友谊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讲授新课
出示教材“生活观察”板块内容。
信任、忠诚、志趣相投、友善理解、陪伴诚信、平等、喜欢、帮助、亲密、支持……
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认为在与朋友相处中最重要的三项特质,并与同学分享;哪些特质的支持率较高 把他们写在教材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学生落实、课堂分享。
过渡:每个人对友谊的感受和期待可能有所差别,每段友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但每个人的记忆里一定都有关于朋友的难忘场景,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回忆,一起来探讨真正的友谊应该包含哪些特质。
(一)感受友谊的温度
出示教材“探究与分享”板块内容。
师:你类似的友情经历吗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和好朋友在同一所学校,我们经常一起上下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心情。
生2:我跟朋友喜欢相互开玩笑,还给对方起了很多绰号,但是这些绰号只能我们自己叫,别人不能叫。
生3:我的好朋友有时候也会惹我生气,但是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和好,因为我们都很了斛对方,愿意包容对方。
生4:如果我心里难过了,我会告诉我的朋友,他们会安慰我,帮我出主意。有他们在,我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
师:结合这四幅场景和你自己的交友经历,与同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真正的友谊应该是使人进步的,可以使我们越来越好的。
生2:真正的友谊意味着理解、支持,没有伤害。
生3:好朋友就应该站在我这一边,不管我做什么都得支持我
生4:好朋友愿意和我分享他/她最珍贵的东西。
……
师: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我们成为朋友。比起其他人朋友和我们的距离更近,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关怀和温暖。
教师小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二)延展友谊的深度
过渡:友谊的亲密不仅体现为形影不离、一同玩乐。就算物资匮乏,就算相隔千里,真正的朋友也能在心灵层面同频共振。
教师呈现“阅读感悟”内容。
【补充资料】
呈现以下资料。
坦白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印张刚刚校完……这样,这一卷就完成了……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
——马克思写给恩格斯的书信
要整理马克思这样每一个字都贵似黄金的人所留下的手稿是需要花费不少劳动的。但是,我喜欢这种劳动,因为我又重新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恩格斯写给朋友的书信
师:你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中感受到了什么新的友谊特质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超越物质条件、现实距离的支持,
生2:愿意为对方付出,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生3:不争不抢,尊重朋友的劳动成果。
生4:有共同的事业和目标,相互认可。
……
教师小结: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活动;我的友情印记(前置任务)
(1)活动任务:提前准备代表你和朋友友情的物件,如照片、纪念品等,记录其背后的友情事,与同学们分享。
(2)活动要求:形式任选,可以是演讲,也可以借助PPT进行讲解,等等。
以下为学生分享预设。
生1:我今天带来了一件礼物,这是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的好朋友送给我的,这是他自己做的一个手工。他说希望我看到这个手工就能想到他,想到有一个人会一直支持我、鼓励我。
生2:我要展示的是我和朋友的一张合照。他以前和我住在一个小区,后来搬家去了另一个城市,这是我们搬家那一天在我们楼下拍的,他一张我一张。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但是只要一放假,我们就会见面,他跟我讲了很多他那边有意思的故事。
生3:我要展示的是我额头上的一个疤,这个疤是在我小时候留下的。那时候我在乡下老家,我和村里一个小女孩玩得很好,这个疤就是我们一起爬树时我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留下的。后来我回到这里上学,她一直在老家,但是去年过年我们又在一起玩了,她变腼了,但她还留着我走时送给她的玩具。
……
过渡:听完同学们的分享,老师也感受到了友谊带给我们的欢乐、温暖和感动。但在成长的长河里,友谊这艘小船上有时也会遇上风浪,也会让我们的心情波澜起伏…… "
(三)叩问友谊的强度
教师展示“探究与分享”内容。
师;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看待“我”心里的滋味。
学生自由畅谈。师: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虽然帮助朋友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或精力,但是自己也能获得成长。
生2:如果小鸣愿意给“我”讲题,他讲题也相当于复习了一遍。
生3:朋友之间应该相互付出,就算有一点损失我们也应该接受。
生4:帮助朋友不应该计较得失。
……
师: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如果有,你是故事中的“我”还是小鸣 请你仔细回忆,并进行自我反思。
活动:“坦白说”小纸条
(1)活动任务:仔细回忆你与朋友相处的时光,你是否曾经也像小鸣一样 请你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在小纸条上,并将其叠好后放在老师准备好的“树洞箱”中。
(2)活动要求:如果学生想得到老师的帮助或疏导,就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或学号;如果学生不想透露自己的信息,可以匿名写作。
学生认真回忆、落实、反思。
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关怀,在接收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散发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友谊会在传递中变得更加牢固。
教师小结: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三、本课总结
有人说: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朋友,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坚实的依靠和心灵的驿站。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四、课后作业
(1)再次阅读“我”和小鸣的故事,假设你就是事件中的“我”,面对小鸣的行为,你准 备作何应 请将你的想法写下来,并和老师、长辈或朋友交流。
(2)制作一个“友谊回忆录”,将自己和朋友间发生的感动的、难忘的、有意义的故事 记录下来,可以记录心情,也可以粘贴照片,或请朋友为你留下寄语。
板书设计
友谊的真谛 友谊的特质
教学探讨与反思
(1)要营造安全、接纳的课堂氛围。只有让学生直面自己、敢于流露真情,他们对友谊既渴望又回避的内在矛盾、对友谊的诸多期待及对友谊的种种误解才可能被真实地呈现出来,友谊带来的困扰和伤痛才能不被隐藏,才有机会得到讨论和引导,从而得到释放 和解决。因此,教师要营造接纳、尊重、安全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适宜对话、体验的心理 空间,确保学生的困惑和想法不会受到批评和嘲笑。为此,教师有必要适度袒露自己的真实交友经历和感悟,甚至分享一些自己在交友中的经验教训,消解学生心中对老师的畏惧感和距离感,用自我的真诚叩开学生的心门。
(2)教师要扩大对学生的关注面。教师要特别关注班级中平时独来独往、朋友很少 甚至没有朋友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理解、接纳和鼓励,同时注意保护此类学生的隐私和 自尊心,避免给他们造成伤害,以及可能带来的进一步的封闭和退缩。对个别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力所能及地对其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二框题 交友的智慧
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第六课的第二课时,由第一课时的认知引导转变为实践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友谊需要精心呵护,帮助学生掌握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的方法和原则。本框开头通过“生活观察”板块促进学生增进对其他同学交友状况的了解,通过比较反思自己的交友状,引导学生学会梳理、主动厘清自己对友谊的期待,从而采取对应的行动,为指导学生交友奠定基础。教材用短小、精练的一段话再次点明了建立友谊的基本条件是要志趣投,然后阐述了维护友谊的一些总体性原则。本框题以“如何交友”为核心主题,分别用五段话点出了本框题的五个主要观点。一是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交友的经验,懂得建立友谊要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二是交友需要慎重选择。教材以一句孔子的名言启发学生结交朋友应当有所选择,要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通过“探究与分享”中的情境讨论,启发学生思考 在关心朋友时的界限和分寸,学会关心和尊重朋友,学会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正是本课的第三个观点和第四个观点。最后一个观点是交友需要讲原则。这一观点主要通过教材的“探究与分享”来实现,通过“我”和小川的故事,引入中学生交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懂得交友也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坚决不做违法乱纪或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澄清友谊的底线。教材最后通过一段话点拨学生,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再次总结交友的智慧,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1)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捐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2)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政治方向,明确价值取向,培养家国情怀。
道德修养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涵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法治观念
(1)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
(2)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健全人格
(1)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2)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3)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
(4)积极向上,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5)友爱互助,真诚友善,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具备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做到有序参与各项活动。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和领悟友谊的真谛认同“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道德修养
(1)通过案例分析,懂得关爱他人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培养平等、尊重真诚等交友品德,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2)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行。
(3)明确自己人际交往的底线,能够识别交友中的不良行为,主动远离和杜绝交友中的不良行为。
法治观念
明确友谊也需要遵守是非原则,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治观念,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健全人格
(1)懂得友谊的珍贵,掌握建立友谊和呵护友谊的方法,正确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友谊之树常青。
(2)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学会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与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学会与朋友正确交往和沟通,善于把握和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勇于承担自已的过失和责任,学会建立和维持真正的友谊。
(2)积极承担班级责任和校园责任,认识到自己也是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和维护者,用实际行动营造和谐、向善、安全的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何处理交友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是学生在同伴交往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是伴随学生—生的成长课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双方都会因此受到伤害,导致友谊的裂痕甚至破裂,还会影响双方的情感体验,阻碍个人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取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设计典型情境,让学生分析朋友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促使他们学会从矛盾和冲突中成长。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从情感层面去处理矛盾和冲突。教师还应当提供沟通技巧的训练,从而减少友谊中可能出现的误解和矛盾,以帮助学生培养有效处理朋友之间矛盾和冲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智慧,从而建立健康的友谊系,促进友谊的持久和深厚。
(2)交友需要讲原则。
近年来,青少年为了“朋友义气”而伤害他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时有发生,这暴露出青少年在交友方面存在认知模糊、是非不分等问题。青少年涉世不深,单纯天真,重视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就很有可能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朋友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生在选择朋友时必须有一定原则和准则,以确保友谊的健康和稳固。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友谊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则性问题,先让他们从实例中领悟交友应该遵循的原则和价值观,再组织小组讨论交友原则,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使成对交友原则的共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交友原则,让他们通过实际经验和体会加深对交友原则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和行为准则,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为建立良好友谊奠定基础。
难点
友谊中也要把握好界限和分寸。
友谊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关系,但在友谊中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界限,以免度牵扯或损害他人的尊严或利益。在友谊中如何恰当地把握好界限和分寸,这是一项考和实践的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中学生对自己认可的朋友较为热心,但是可能缺少体察对方情感需要的高阶能力,导致不能准确把握对方的真正求,从而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局面。通过情感课程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探讨友谊中的界限和分寸问题,让他们从情感层面逐步理解在友谊中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独立。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真实或虚构的友谊案例作为引导,让学生分析其中 涉及的界限和分寸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帮助他们从实例中领悟友谊中的限度和平衡,同时也应当让学生学会理解对方的初衷和善意,并且主动、适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待。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还可以设计情境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在友谊中保持界限和分寸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人际边界意识,从而建立健康、平等的友谊关系。
教学设想
本课以教材“生活观察”板块活动导入新课,以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交友状况,帮助学生厘清交友思路,明确自己对友谊的倾向和期待。该活动对本课的教学须用,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都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交友状况,并在课后持续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本课教学分为三个环节,以帮助虚拟人物小明交友为主线设置多个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交友的智慧。一是“播下友谊之种”,通过帮助小明踏出交友第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需要通过真诚和热情主动建立。在开始一段友谊之前,学生还需要思考自己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通过相关列提结交益友和损友的不同后果,引导学生交友也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二是“呵护友谊之花”,旨在通过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冲突让学生认识到友谊建立起以后还需要精心地呵护,要找到关怀朋友的正确方式,让友谊之花美好绽放。三是“友谊之树常青”,意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友谊中也要有底线原则,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立场,引导朋友走上正途,这样才能真正结出友谊的硕果,否则只会让友谊无疾而终。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展现了交友的全过程,能强化学生体验,启发学生思辨,使学生落实行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生活观察”板块。
活动:交友小调查(前置任务)
(1)活动任务:了解身边同学的交友状况,包括交友的动机、交友的标准、交友的方式、交友的收获等,并记录下来。
(2)活动要求:结合记录,反思自己的交友状况。
学生蒋并进行自我反思。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感受到了友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维系友谊,都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交友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认真思考。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将深人探讨交友的智慧,思考什么样的朋友得交,如何与朋友相处,以及在友谊中如何保持自我和维护底线。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交友的重要性,学会用智慧去选择、用心灵去珍惜每一段美好友谊。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关于交友智慧的学习之旅吧!
二、讲授新课
(一)播下友谊之种
过渡:每一段友谊的起点或许是某个相同的兴趣爱好,或许是对某件事的相似评论,又或许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志趣相,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朋友。朋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
活动一:交友指南之如何踏出第一步
(1)活动任务:小明是一名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已经好几个月了,但小明总是独来独往。其实小明自己也很苦恼,他渴望朋友,但是面对陌生的同学,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不敢踏出第一步!我们一起帮帮小明吧。
(2)活动要求:分小组讨论,为小明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小明踏出交友的第一步。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点评。
学生分小组分享,教师通过板书同步提炼要点 。
以下为学生分享预设。
生1:小明应该主动释放一些结交朋友的信号,比如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多和其他同学聊天,和其他人慢慢熟悉起来。
生2:小小明可以先试着和那些与自己接触比较多的人交朋友,比如同桌、小组成员等。  
生3:小明还可以观察班级里哪些同学性格比较开朗,这类同学一般都很乐意交朋友,只要小明主动一点就可以建立联系。
生4: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小明也可以在网络上交朋友。比如去论坛或者社交平台寻己兴趣相投的网友。如果聊得来,也可以成为朋友。
……
师;第一步应该怎么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这一步踏出去。只要小明勇敢一点.像同学们建议的一样,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相信他终将收获友谊。
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敞开心扉,主表达,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我们只有抱着真诚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过渡:小明收到大家的建议后,考虑到自己的情况,他决定先和与自己有相同爰好的人接触。经过观察,小明准备先和以下三个人交朋友。以下是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和小明自己搜到的资料。
活动二;交友指南之我该怎么选
活动任务:请从以下同学中帮小明选择一个适合的交友对象,并说明你的理由。
乐乐:小明的社团同学,多才多艺,为人直爽。乐乐人缘很好,能带小明认识很多时他却是别的同学弄坏的。
小刚:小明的同桌,和小明喜欢同一个作家,担任语文课代表,工作认真负贵。小刚热情开朗,经常主动帮助落单的小明。
清风(网友):文学论坛里的网友,曾在论坛发表过书评,小明很赞同对方的独到见解。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选择小刚,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且他身上有很多值得小明学习的品质。
生2:乐乐虽然也有很多优点,但是他不诚实,可能会对小明产生不好的影响。清风毕竟跟小明不在同一个地方,建立友谊的限制太多了。所以,我也选小刚。
生3:清风看起来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但他毕竟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如果和他交朋友,小明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第一。
……
教师小结:同学们思考得非常全面!孔子说过,“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提示我们,与正直、诚信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拓展阅读
呈现以下资料。
管鲍之交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是极好的朋友。鲍叔牙是贵族,而管仲家境贫寒,生活窘迫。尽管二人身份悬殊,但鲍叔牙一直很欣赏管仲,对管仲真诚、宽容,还在经济上帮助管仲。后来,鲍叔向齐桓公举荐管仲,管仲便由此成了齐国的宰相,帮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二)呵护友谊之花
过渡:在同学们的建议和鼓励下,小明尝试主动和小刚说话,二人的交往逐渐加深.渐渐成了好朋友。然而这一天,小明发现小刚不太对劲……我们来看看小明当时的记录。
教师呈现“探究与分享”内容。
师:朋友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吗 小明该怎么做呢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小明应该换位思考,不要继续逼问小刚。
生2;小明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小刚的感受,第一次问而小刚不肯回答的时候,小明就应该停止。
生3:我们没有办法帮朋友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默默陪伴对方就够了。
生4:小明应该先调节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去跟小刚解释。如果有必要的话,小明还应该向小刚道歉
……
教师小结: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关心朋友也要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师:发生了这样的不愉快,小明和小刚还能继续做朋友吗
以下为生回答预设。
生1:这也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只要彼此坦诚交流,把心结打开,友谊就不会受到影响。
生2:他们如果都很珍惜这段友谊,就应该主动和对方沟通,相互理解。
生3:这其实也是对他们友谊的一次考验,如果这次冲突得到了解决,那么友谊就能继续。但如果小明就此不理小刚,或者小刚因此不理小明,那他们的友情就有可能走到尽头。
……
教师小结:与朋友相处时,矛盾和冲突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一起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师:面对矛盾和冲突,你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好方法
活动:交友指南之化解矛盾的好点子
(1)活动任务:结合你的经历或见闻,与同学们分享处理矛盾和冲突的好方法。
(2)活动要求:分小组进行整理,并将小组一致认可的好方法记录在交友指南上。
学生自由畅谈。
过渡:每位同学或许都有自己能解决矛盾的小技巧,老师这里也有一份基本策略送给大家。
出示教材“方法与技能”板块内容。
(三)友谊之树常青
过渡: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明跟小刚进行了坦诚交流,误会解除后二人重归于好,小明也越来越开朗,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小川,就是小明新认识的好朋友。然而,在这段新的友谊中,小明有时却觉得不太舒服……
教师呈现“探究与分享”内容。
师:作为小川的好朋友,小明会怎么做 我们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小明不能去!他并不清楚前因后果,有可能矛盾是小川引起的呢。那我们就变成了暴力行为的“帮凶”!
生2:友谊中也应该坚守原则,不能朋友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朋友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  的行为。小川的行为就很不理智,就算真的和别人闹了矛盾,也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这样终将害人害已。
生3:从小川的一系列表现来看,小明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朋友。小明可以规劝小川改掉那些坏习惯,如果小川仍然我行我素的话,小明就不应该积极和他来往了,否则就有可能受到小川的不良影响。
……
教师小结:交友需要讲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做错事,甚至误入歧途时,我们要坚持立场、不随波逐流,并积极地予以规劝,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
师:很同交朋友都讲究“哥们儿义气”,这份“哥们儿义气”也许会带来温暖和被接纳的感觉,但也有可能指向另一条路……
【案例分享】
呈现以下资料。
为讲“哥们儿义气”,四少年身陷“囹圄”
张某、钱某欢、钱某乐、李某,早早地辍学打工,踏上社会,类似的家庭关系与成长经历让个未满18周岁的少年慢慢走近。
一天晚上,张某去某快餐店接朋友,朋友圈里的一名“大哥”喊他吃饭,被他拒绝了。大哥认为张某不给面子,就叫小弟刘某把张某揍了一顿。张某越想越窝火,便跟其他三人抱怨。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张某被兄弟们一怂恿,就决定去讨个说法。凌晨,张某等人听说殴打自己的刘某就在附近一家火锅店吃夜宵,便伙同钱某欢、钱某乐、李某和其他几个人,带着柴刀、钢管等工具来到火锅店找刘某出气,双方立即展开了一场“混战”。最终,这场闹剧随着刘某等人被送上救护车、几个少年落荒而逃而暂时落幕。
不久,当地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 四年;钱某欢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钱某乐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李某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学生认真聆听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友谊需要互相理解和帮助,这与“哥们儿义气”有着本质不同。如果不辨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就不是真正的友谊!
三、本课总结
师:友谊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需要我们挑选出茁壮的种子,需要细心地浇灌和呵护才能绽放友谊之花,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正如一棵真正的大树所面临的那样,友谊之树才能会遇到“病虫害”,我们要时刻保持“火眼金睛”,为友谊之树捉虫、施肥,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愿我们都能栽种出健康茁壮的友谊之树,让友谊之林更加繁茂!
四、课后作业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全班同学共同协作,完善这份“交友指南”。
交友的智慧 基本原则:志趣相投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课教学要强化中学生在交友方面的法治意识。友谊是我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在交友中也需要谨慎对待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这就是法治意识。在友谊中,中学生可能会涉及诸如人格侮辱、欺凌等问题,而这些行为往往会触犯法律。通过法治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走入法律的“雷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友谊的健康和稳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道德底线,遵守道德,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其次,要提醒学生慎重选择朋友,和那些品行端正、守法守规的人交往,避免与不良影响接触。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勇敢说“不”。当别人的行为涉及违法违规时,我们应该勇敢站出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提高中学生在交友方面的法治意识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避免风险和保护自己,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只有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青少年们才能健康成长,建立真挚友谊,成为社会有益的一员。
- 1 -
- 17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