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清朝前中期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5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盛世?课堂导入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时空观念康乾盛世①说一说什么是“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且东西南朔,“四夷咸服” 。论财力, “内外度支,有盈无细,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论文化,则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论城市,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若要将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康熙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雍正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乾隆②康、雍、乾三位皇帝有什么共同特点?康乾盛世的本质是什么?反映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特点:皇帝勤政,乾纲独断,大权独揽本质:封建盛世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一)奏折(密折)制度1、含义: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奏折制度。明朝清朝2、特点:迅速、机密、直接、广泛①便于君主广泛、直接获取信息,加强君主专制;②提高决策效率;③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3、作用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佐伯富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设立 雍正时期原因职能性质 中枢秘书机构特点影响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暴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清)赵翼材料二:(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抄写)撰,而不能稍有赞画(指手画脚)于其间也。 ——(清)赵翼材料三: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每日奏折多者五、六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五日为末一日,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耽搁过一日者。紧急事当时交下,随撰随进;军机值庐, 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摘《军机处—清王朝中央秘书处》直接:办理西北军务;根本:加强君主专制。辅助皇帝处理机要政务,跪受笔录、上呈下达简,机构简单、朝臣兼职;速:办事效率高;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提高行政效率;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二)设立军机处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军机处是否存在弊端?1.随着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2.在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迫下,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二)设立军机处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朝代 事件秦朝汉朝明朝清朝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①含义: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的刑狱②目的:增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③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④影响:造成社会恐怖气氛,文化凋敝,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进步。(三)大兴文字狱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从中枢机构变化看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变秦朝西汉隋唐宋明清元确立三公九卿制巩固中外朝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二府三司制发展一省两院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雍正设立军机处积极:防止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消极:统治日益腐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思考】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强化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地域 背景 经略措施台湾东北部内外蒙古和新疆西藏西南从荷兰殖民到郑氏割据设台湾府沙俄侵扰签订《雅克萨条约》确定边界蒙古、维吾尔族贵族叛乱分设将军辖区监督军政;蒙古实行盟、旗制度藏传佛教影响广泛册封宗教领袖设立驻藏大臣颁布法律章程土司制度具有一定的割据性改土归流阅读教材第78-79页相关内容,梳理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并分析其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恩威并施、剿抚并用金瓶掣签制:按照格鲁派教规,达赖、班禅采用灵童转世的办法选择继承人。乾隆帝作出规定,转世灵童候选人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才算合法。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二、疆域的奠定二、经疆略土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就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固定地确定的。——薛泽石《听毛泽东讲史》册封达赖、班禅派驻藏大臣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盟旗制度总督——巡抚改土归流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三将军辖区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5个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和乌里雅苏台、伊犁2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1个盟旗——内蒙古二、疆域的奠定二、经疆略土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前往(台湾)劝说,然郑经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统一档案史料》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雍正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二、疆域的奠定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法国从越南打开入侵亚洲的缺口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美国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 积极参与侵华活动二、经疆略土清朝的边疆治理经过努尔哈赤到乾隆朝的努力清朝的边疆治理到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可惜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国力衰落,边疆治理还没有进化到究极体就被废弛了,相当于直接又回到了幼年期,并且此时世界局势纷繁复杂,已经不再是16、17世纪的新手村了,而清朝政府自身又缺乏应对19世纪世界局势矫枉过正式的创新,危险悄然来临。二、疆域的奠定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中期加强边疆治理的意义。材料一:自我朝入主中土, 君临天下, 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 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 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大义觉迷录》材料二: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戴逸清朝疆域奠定的意义:②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③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管理,巩固了边防,开发了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④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交融。⑤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二、疆域的奠定三、统治危机的初显①梳理统治危机初显的表现。1、内部危机(1)经济:人口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2)政治: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社会乱象逐渐萌生材料: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清)汪士铎《乙丙日记》到了(乾隆)中后期,腐败案接连爆发,涉案金额成倍、成十倍增长,官员贪污动辄数万、十万、数十万……大家对腐败已经不以为耻,反以为常。——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与失》(3)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这场斗争……持续九年,蔓延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五省……清朝政府调动了十六个省的军队,耗费军费2亿两白银,才把它平定下去……清朝从此由盛转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人地矛盾突出2、外部危机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1)表现:①清朝仅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完全禁绝对外交流)清朝对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十三行(清)②闭关锁国政策有怎样的表现?实行的原因和影响有哪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占余润。——《清高宗实录》三、统治危机的初显①积极: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②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也导致了中国航海造船事业的衰落和在海洋时代的落伍。2、外部危机三、统治危机的初显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戴逸《论乾隆》清政府 欧美国家政治 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 部分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工业革命(英国1765年开始)思想 文字狱、八股取士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展,海权意识曾经辉煌逐渐落幕的农业文明如今新生蓬勃崛起的工业文明三、统治危机的初显如今世界再次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面对?抓住机遇,统筹全局,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堂小结】康雍乾康雍乾隆时期的君主专制隆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初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奏折制度南书房(康熙)军机处(雍正)思想文化控制收复与管辖台湾反击沙俄治理蒙古治理新疆共治西藏民族政策摊丁入亩内忧:社会矛盾激化(人地矛盾、政治腐败、贫富矛盾,农民起义频发)外患:闭关锁国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专制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达到极致国家日益失去活力落后于世界潮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