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多样性,以及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活动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情绪对生活的影响,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1. 认识情绪教材首先通过一些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表情,如高兴、生气、悲伤、害怕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情绪。接着,通过一个小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产生的不同情绪,引导学生理解情绪的产生是与具体的事情相关的。2. 情绪的多样性教材列举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境,如考试取得好成绩、与同学发生矛盾、被老师表扬等,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情绪多样性的理解。3. 正确表达情绪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表达情绪的重要性。例如,当生气时,如果乱发脾气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而如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沟通、倾诉等,则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些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如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画画或写日记来抒发情绪等。4. 管理情绪教材介绍了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转移注意力等。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方法的效果。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二)教材特点1. 贴近生活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的案例和情境都是学生熟悉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2. 趣味性强教材通过故事、活动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3. 实用性高教材提供的方法和建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的情绪,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一些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学生掌握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情绪,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故事、案例等。情绪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情绪词语,如高兴、生气、悲伤、害怕等。活动道具,如气球、纸飞机等。2.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自己的情绪日记(如果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情绪猜猜猜教师展示一些情绪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上的表情来猜测对应的情绪词语。学生举手回答,猜对的学生给予表扬。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的情绪表情,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情绪小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情绪的小故事,如《小熊的情绪之旅》。故事中,小熊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了不同的情绪,有高兴、生气、悲伤等。教师提问:“小熊在哪些情境下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呢?”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情绪的产生是与具体的事情相关的,同时也为引出情绪的多样性做准备。2. 新授部分认识情绪的多样性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图片,如考试取得好成绩、与同学发生矛盾、被老师表扬等。教师提问:“在这些情境下,你会有什么情绪呢?”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情绪的多样性。“同学们,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就是情绪的多样性。”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情境图片,让学生体会到情绪的多样性,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小组讨论:我的情绪体验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情境下产生过不同的情绪呢?”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正确表达情绪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案例: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他很生气,于是就打了那个同学。教师提问:“小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正确表达情绪的重要性。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小明的做法不对,因为他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用了错误的方式。当我们生气的时候,不能乱发脾气,这样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我们应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表达情绪的重要性,为学习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做准备。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教师介绍一些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如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画画或写日记来抒发情绪等。教师举例说明:“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对别人说:‘我现在很生气,因为……’这样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感受。或者你可以画一幅画,把你的情绪画出来,也可以写一篇日记,把你的感受写下来。”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活动:情绪表达大挑战教师准备一些情绪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情绪词语,如高兴、生气、悲伤、害怕等。教师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让学生用一种正确的方式表达卡片上的情绪。例如,如果抽到“生气”的卡片,学生可以说:“我现在很生气,因为我的铅笔被同学弄坏了。”或者画一幅生气的画,或者写一篇关于生气的日记。学生依次进行情绪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提高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3. 巩固部分管理情绪的方法教师介绍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转移注意力等。教师示范深呼吸的方法:“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平静下来。”教师示范放松肌肉的方法:“先握紧拳头,然后慢慢地松开,感受肌肉的放松。再依次放松手臂、肩膀、腿部等部位的肌肉。”教师介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当我们生气或者难过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影、运动等,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好起来。”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管理情绪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活动:情绪管理小能手教师准备一些情境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情绪情境,如考试没考好、与父母吵架、被老师批评等。教师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管理情绪的方法来应对卡片上的情境。例如,如果抽到“考试没考好”的卡片,学生可以说:“我可以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分析自己没考好的原因,制定学习计划,下次努力考好。”学生依次进行情绪管理,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管理情绪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4. 拓展部分情绪小剧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绪情境,如高兴、生气、悲伤、害怕等,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在这个情境下人们的情绪表现和正确的应对方法。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交流。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正确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情绪小贴士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情绪管理的小贴士,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与他人交流、学会感恩等。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小贴士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设计意图:通过提供情绪管理的小贴士,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 总结部分回顾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认识情绪、情绪的多样性、正确表达情绪、管理情绪的方法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回顾所学知识。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情绪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强调重点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提高对情绪管理的重视程度。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运用所学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设计意图: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和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六、板书设计1. 认识情绪高兴、生气、悲伤、害怕等2. 情绪的多样性不同情境下产生不同情绪3. 正确表达情绪用语言表达感受画画或写日记抒发情绪4. 管理情绪的方法深呼吸放松肌肉转移注意力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了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活动体验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还不够大胆和准确,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在小组活动中,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我也将进一步加强对小组合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活实例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情绪的变化和管理情绪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