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修理玩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课题:《修理玩具》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青岛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特点- 情境性强:以修理玩具这一真实情境为背景,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 综合性高:课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对玩具结构的认识、工具的使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 实践性突出:通过实际动手修理玩具,让学生亲身体验修理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2. 教学地位- 在本单元“使用工具”中,是对工具使用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学生通过修理玩具,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体会到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对工具的理解和认识。- 在一年级科学课程体系中,起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作用。为学生今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实践探索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和生活能力的全面提升。二、课文教学设计理念1. 基于生活,学以致用- 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玩具修理为出发点,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2. 问题导向,探究学习- 创设玩具损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创新。3. 体验为主,注重过程- 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过程,让学生在修理玩具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耐心和细心等品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4. 合作交流,共同成长-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修理玩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修理任务,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一些常见玩具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如玩具车的车轮、车身、车轴,玩偶的肢体、头部等。- 了解一些简单的修理工具,如螺丝刀、扳手、胶水、剪刀等的名称和用途。- 知道玩具损坏的常见原因,如零件松动、断裂、磨损等。2.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检查,发现玩具损坏的部位和问题。- 学会根据玩具损坏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进行修理。- 经历尝试修理玩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科学态度目标- 对修理玩具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尝试和探索。-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专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修理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放弃,能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修理玩具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体会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修理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使用工具时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发生意外。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玩具的结构和修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够准确找出玩具损坏的部位和原因,并进行有效的修理。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修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损坏情况制定合理的修理方案。- 让学生在修理玩具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一些损坏的玩具,如玩具车、玩偶、积木等,种类尽量丰富。- 准备各种修理工具,如不同型号的螺丝刀、扳手、胶水、剪刀、针线、锤子等,并确保工具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含玩具的结构介绍、修理工具的使用方法演示、玩具损坏原因分析等内容。- 准备一些修理材料,如螺丝、螺母、轮子、布料、填充物等。-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修理记录单,用于记录玩具的损坏情况、修理方法和过程等。- 展示台,用于展示修理好的玩具和学生的优秀修理成果。2. 学生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自己损坏的小玩具(如果没有,也可以由教师提供)。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 教师展示一些损坏的玩具,如断了一条腿的玩偶、轮子掉了的玩具车、散架的积木等,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玩具怎么了?它们还能玩吗?” 引导学生观察玩具的损坏情况,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想要修理玩具的愿望。2. 讲述一个关于玩具小熊被损坏后又被修好的故事(可以自己编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他的玩具小熊,但是有一天小熊的胳膊不小心被扯断了,小朋友很伤心。后来,小朋友的爸爸用胶水和针线帮小熊把胳膊修好了,小熊又可以陪小朋友玩耍了。” 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修理玩具的意义和乐趣。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修理玩具,让我们的玩具重新变得好玩起来。” 教师展示损坏的玩具并提问,讲述故事,学生观察、倾听,然后引出课题。 通过展示损坏的玩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对玩具的损坏情况有直观的认识。讲述故事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修理玩具的价值和乐趣,从而引出课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认识玩具的结构 1. 教师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玩具,如玩具车,将其拆开,展示给学生看玩具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车轮、车身、车轴、座椅、方向盘等,向学生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车轮:是玩具车行驶的关键部件,它与地面接触,通过转动使玩具车移动。- 车身:承载着其他部件,保护车内结构,同时也影响玩具车的外观和稳定性。- 车轴:连接车轮和车身,使车轮能够在车身上自由转动。- 座椅:为玩具车的 “乘客” 提供座位,虽然在运动功能上不是关键部件,但也是玩具车结构的一部分。- 方向盘:控制玩具车的行驶方向。2.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玩具,观察自己玩具的结构,找出各个主要部分,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交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3.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玩具的结构示意图,如玩偶、积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玩具结构的认识。同时,提问学生:“这些玩具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它们和我们刚才看到的玩具车结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拆开玩具车介绍结构,学生观察自己的玩具并与同桌交流,教师展示课件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多媒体图片,全面认识玩具的结构,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为后续修理玩具打下基础。同桌交流和比较分析不同玩具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认识修理工具 1. 教师将准备好的修理工具一一展示给学生,如螺丝刀、扳手、胶水、剪刀、针线、锤子等,介绍每种工具的名称、形状和用途。- 螺丝刀:有不同的型号,用于拧紧和松开螺丝。让学生观察螺丝刀的头部形状,了解它是如何与螺丝匹配的。- 扳手:用于拧紧和松开螺母,适用于较大尺寸的螺母。向学生演示扳手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感受其工作原理。- 胶水:用于粘贴一些塑料、木材等材质的部件,具有粘性。展示不同类型的胶水,如普通胶水、502 胶水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 剪刀:可以用来裁剪布料、纸张等材料,在修理玩具时可能用于修剪多余的部分或制作一些简单的配件。让学生尝试使用剪刀剪纸,感受其锋利度和使用技巧。- 针线:用于缝合布料类的玩具,如玩偶的衣服或破损的部位。向学生示范如何穿针引线和基本的缝合针法。- 锤子:用于敲击一些需要安装或固定的部件,如钉子等,但在一年级学生使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一般仅作简单介绍,不建议学生实际操作。2. 教师发放一些简单的材料,如螺丝、螺母、小块塑料板等,让学生用相应的工具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如用螺丝刀拧螺丝、用扳手拧螺母等,亲身体验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旁边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在使用工具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如哪种工具使用起来比较容易,哪种工具需要注意什么等。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教师展示工具并介绍用途,学生观察学习,教师发放材料让学生练习操作,学生小组讨论分享,教师指导、总结。 通过展示和介绍修理工具,让学生认识各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为修理玩具做好准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亲身体验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交流使用工具的感受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的总结和补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工具使用的正确认识和安全意识。探究玩具损坏的原因及修理方法 1.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损坏玩具放在桌子上,仔细观察玩具的损坏情况,思考玩具是怎么损坏的。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零件是否松动或脱落,如玩具车的轮子是否掉了,玩偶的胳膊是否脱线等。- 部件是否有断裂或破损,如玩具的车身是否有裂缝,积木是否断裂等。- 是否有磨损或变形,如玩具的轮子是否磨损不均匀,玩偶的填充物是否变形等。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玩具损坏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修理的方法。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想法,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不合理或不实际的修理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改进。3. 教师邀请几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将玩具损坏的原因和修理方法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讨论其可行性和优缺点。对于一些常见的损坏情况,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教学准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更合理、更有效的修理方法和技巧。4.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玩具损坏情况的图片或视频,并讲解相应的修理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修理过程。同时,提醒学生在修理玩具时要注意安全,如使用胶水时不要弄到眼睛里,使用工具时不要弄伤自己等。 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玩具,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评价,教师展示课件讲解并提醒安全事项。 让学生观察自己玩具的损坏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玩具损坏的原因和修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小组代表分享和师生共同分析评价,让学生相互学习,拓宽思路,同时教师可以纠正和补充学生的想法,传授更专业的修理知识和技巧。多媒体课件展示进一步直观呈现修理方法,提醒安全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修理玩具实践 1. 学生根据自己玩具的损坏情况和讨论确定的修理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开始动手修理玩具。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办法,实在解决不了的,再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帮助。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保持教室的整洁。2. 在学生修理玩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如互相借用工具、分享修理经验等。对于一些修理得比较好或有创意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3. 当学生完成修理后,让学生自己检查玩具是否修理好,能否正常使用。如果玩具还存在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改进,直到玩具能够正常使用为止。 学生动手修理玩具,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并表扬鼓励,学生检查玩具。 通过实际修理玩具,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检查玩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完善能力。展示与评价 1. 每个小组将修理好的玩具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2.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自评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修理玩具的过程和体会,包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对自己修理的结果是否满意等。互评时,让学生观察其他小组修理的玩具,从修理的效果、创意、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出自己认为修理得最好的玩具,并说明理由。3. 教师对学生的修理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对学生在修理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心、细心、创新精神等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也指出学生在修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工具使用不当、修理不够牢固等,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评选出几个优秀修理小组和优秀修理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小贴纸、小奖品等。 学生展示修理好的玩具,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并评选优秀进行奖励。 通过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修理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自评和互评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欣赏他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师的评价和奖励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同时指出问题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方向,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课堂总结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玩具的结构、修理工具的认识、玩具损坏的原因及修理方法、修理玩具的实践过程等。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收获,如认识了玩具的结构和修理工具,学会了修理玩具的方法,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等。2. 强调修理玩具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玩具重新变得好玩,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节约环保的意识。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玩具或其他物品损坏,要积极尝试自己修理,养成勤俭节约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品,看看有没有需要修理的,并尝试自己动手修理。同时,让学生将自己在修理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里,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和分享修理的经验和乐趣。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教师强调意义价值并鼓励学生,布置课后作业。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强化记忆。强调修理玩具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和劳动习惯。布置课后作业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分享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班级凝聚力。七、板书设计- 修理玩具- 玩具结构:(举例画出玩具车的结构并标注名称)车轮、车身、车轴等- 修理工具:螺丝刀、扳手、胶水、剪刀、针线等- 损坏原因及修理方法:- 零件松动:拧紧螺丝、重新缝合等- 部件断裂:粘贴、更换部件等- 磨损变形:修复、调整等- 注意事项:安全使用工具、保持整洁- 学生提出的不同玩具损坏情况及修理方法- 重点工具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强调- 学生在修理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和创意点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