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目 次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学案序号
课 题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 型 复习
课 时: 1 编写人: 审核人:
高考评价体系与课标要求 考情概览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表达无神论立场;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1.考情分析:(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意识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出现,频率较高;2.命题预测:结合科学探索、重大科技成果(如人工智能ChatGPT、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C919大飞机商用、空间站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政策转变(二十届三中全会、法律制定实施等)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重要考点;以总书记强调的一系列中国精神(教育家精神、建党精神、航天精神神等)或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考查意识的作用。
【定标自学】
【导学问题清单】
1.物质的相关内容:⑴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3)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是?
2.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内容:⑴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4)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3.运动的相关内容:⑴运动的含义与形式?(2)什么是规律?规律与规则有什么区别 (3)规律的特点是?(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意识的相关内容:(1)意识的特点;(2)意识具有能动性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4)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是什么?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1)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反对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易错易混点】
1.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2.意识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坚持客观和主观、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6.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7.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8.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9.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0.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议题一] 【202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习用品。
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今天,你劳动了吗 ”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12分)
[议题二] 【2023重庆卷,17(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在光伏制造领域有显著成本、技术等竞争优势,拥有全球光伏供应链约80%的份额。2022年光伏产品出口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但逆全球化趋势在光伏供应链中抬头,美国2022年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拿出3690亿美元的补贴发展本土清洁技术,并在2023年5月宣称确认对进口光伏面板恢复征收关税;欧盟通过标准制定和行政支持,计划2030年至少40%的清洁技术及产品实现本土生产。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若光伏链转移到美国和欧洲达成目标能源2050年全球净零碳排放目标将延后6~11年。
材料二 我国政府积极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发展,模式创新,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一大批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6亿吨,出口的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5.73亿吨,总计减排量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减排量41%。
材料三 沙漠、戈壁等荒漠化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仅四分之一,拥有全国60%以上的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今年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积极探索沙漠区太阳能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枸杞、黄芪、红枣等)、板间养殖(牛羊)的“光伏+综合发展模式”,形成光伏发电、农业种养、观光旅游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示范区,把不毛之地变成“草原绿洲”和“致富良田”。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积极探索“光伏+”综合发展模式的。(10分)
【评 价】
1.【2024山东】玑衡抚辰仪由十八世纪在华任职的欧洲学者主持设计,是中国古代传统仪器制度与西方计量刻度的完美结合。2024年初,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大使馆与北京天文馆合作,利用3D技术制作了玑衡抚辰仪一比一复制品,并赠送给设计者的家乡--斯洛文尼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玑衡抚辰仪诠释了“和实生物”的理念
②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
③“中西合璧”的设计思路创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④赠送复制品传递着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新课标】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引起热烈反响。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折射出中国在太空设备上的最新发展。这表明
①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
③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
④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是人自由选择的,与意识的内容无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全国甲】近年来,远离大海的西北某地转变发展思路,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宜渔盐碱水土资源, 解决了水温控制、生物盐碱度适应、蟹苗运输、水体循环利用等技术难题,营造出类似 海水养殖的环境,发展海产品养殖,实现了“海鲜陆养 ”。金秋时节,青蟹、海虾等“海 鲜 ”大批量上市。“海鲜陆养 ”的哲学启示在于
①观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客观规律 ④意识不仅反映客观存在,而且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2023山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重庆】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关于人工智能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系统的延伸和拓展
②“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意识具有目的性,能根据因果规律准确预测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④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发挥了意识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浙江1月选考】《尔雅》是由汉初学者编纂的一部术语词典,阐释了4300余个术语的内涵,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会、人事、学习和习俗等,依据其所释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风貌。由此可知( )
①时代的进步推动术语研究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 ④术语学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山东】玑衡抚辰仪由十八世纪在华任职的欧洲学者主持设计,是中国古代传统仪器制度与西方计量刻度的完美结合。2024年初,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大使馆与北京天文馆合作,利用3D技术制作了玑衡抚辰仪一比一复制品,并赠送给设计者的家乡--斯洛文尼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玑衡抚辰仪诠释了“和实生物”的理念
②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
③“中西合璧”的设计思路创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④赠送复制品传递着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全国乙】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赏花者纷至沓来。某公园用"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度""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宣传语,代替"禁止折花"“摘花可耻”等警示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违规摘花的游客明显减少。该现象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就能变革客观现实②人的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思想观念具有能动性,不受制于客观现实④客观现实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1·山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
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10.【2022全国甲】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实践创新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程度②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2江苏】"我在室内弹琴,看见窗外鸽子飞,在这刹那间,飞舞的鸽子与室内的音乐产生了某种联系,彼此成为对方的背景:音乐是鸽子飞舞的伴奏,鸽子是音乐表达的内容。总之,鸽子与音乐产生和谐的美感。其实,它们隔了一层玻璃,鸽子与音乐根本就不相干。是什么把它们和谐在一起呢 是我。"这段话( )
A.把想象的东西当作了真实,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割裂了音乐和鸽子的客观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C.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说明人们通过合理化想象可以创造一个客观的世界
12.【2022重庆】北京冬奥会使用了我国科技团队研制的凝胶冰雪,它采用一种亲水的高聚物网络,使冰晶在融化后被牢牢锁在网格中,从而在常温下"永不融化"。凝胶冰雪百分之九十以上成分是水,具有与自然冰雪几乎相同的视感和触感。“永不融化的冰雪”( )
A.突破了自然规律的限制,是科学家的新发明
B.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是“科技奥运”的充分体现
C.使冰雪运动不再受季节限制,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介于水的固、液态之间,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
13.【2022海南,23,12分】"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拥有完整运行的社会和经济系统。现实中的人能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元宇宙",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容创作等,并获得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体验。现代科技的运用、发展与整合,为“元宇宙”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有人认为,未来人类会生活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中,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唯物论的知识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14.(2024·江西·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跃升,但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型风险:一类是技术本身不成熟带来的,如软件漏洞与硬件失效造成人工智能故障或环境变化造成人工智能失控等;另一类是技术应用带来的,包括误用、滥用等。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相关风险是可以规避的。技术层面可以加强前瞻性预防,加速技术更新迭代,同时采取对齐工程、安全防护栏等方案;应用层面可以加强约束引导,尽管人工智能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着国家间的博弈(一些发达国家担心管控过严会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但我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施行,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获欧盟27国代表一致支持。
“技术归根结底是由人类来发展和把控的。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是由人类选择的。”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观点,既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帮手,在人机协同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又要防范和化解人工智能的风险,在不断发展中寻求解决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是由人类选择的”的理解。
参考答案:
【易错易混点】
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意识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也不能直接改造世界,(主语必须是人),人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
3.×。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特别注意,高频常考)。
4.提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其他动物也有大脑,但没有意识。
5.×。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6.×。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7.×。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
8.×。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但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
9.×。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10.×。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议题一】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原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全部写清楚)。②学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按照学生年龄、不同节气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开发课程、安排农活(→此句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③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注重弘扬中华劳动美德,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奖励先进,调动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此句强调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
【议题二】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时代需求,从光伏产业优势、荒漠化土地资源等实际出发。
②尊重光伏发电、沙漠治理、农业种养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评 价】
1.【解析】B。玑衡抚辰仪由十八世纪在华任职的欧洲学者主持设计,是中国古代传统仪器制度与西方计量刻度的完美结合,这说明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玑衡抚辰仪诠释了“和实生物”的理念,也说明赠送复制品传递着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①④正确。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材料中的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不是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所以不能说“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实践只能创造出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创造出客观实在,②错误。材料中的玑衡抚辰仪设计思路体现了中西合璧,但并没有创新“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③错误。
2.【解析】A。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折射出中国在太空设备上的最新发展。这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①②符合题意。虽然意识的确来源于客观存在,但并非所有的意识内容都与客观存在相符合或一致。意识可以包含错误的认识、幻想、梦境等,不一定总是精确反映现实,因此,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人可以选择以多种方式来反映客观存在,比如通过艺术、文学、科学理论等,但意识的内容(即反映什么)与反映方式紧密相关,是人的生活实践、知识背景和文化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当然与意识的内容有关,④的理解错误,排除。
3.【解析】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因此,①中的“观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实践创新是观念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材料中提到的“海鲜陆养”就是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想法变为现实,因此,②和④符合题意。“只要...就...”这一说法太绝对,③选项过于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表述不科学,排除。
4.【解析】B。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不能下达指标的意思是要从实际出发,要把握规律,而不是强制性安排→①符合题意)。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一个县真正适合发展什么产业,不是大笔一挥而是要调查研究,才能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④符合题意)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政策不一定附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政策不符合实际,可能起消极作用→排除②。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③的说法是错误的,谁是谁的基础?正确的政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吗?很明显,这说法有严重逻辑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才是...的基础。
5.【解析】A。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超越人类,说明“人工智能”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符合题意),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活动但本质上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和工具,所以说是“人工智能”对人脑智能的模拟、延申和拓展→①符合题意),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意识不能准确预测人工智能未来发展→③的说法是夸大的,排除。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发挥了人在实践中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的能力→意识不可能创造人为事物的联系,人的实践才可以→④说法错误,排除。
6.【解析】D。《尔雅》阐释了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会、人事、学习和习俗等的4300余个术语的内涵,依据其所释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风貌→这反映出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也说明术语学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时代进步与术语研究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①。材料不反映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面貌的制约作用。→排除③。
7.【解析】B。玑衡抚辰仪由十八世纪在华任职的欧洲学者主持设计,是中国古代传统仪器制度与西方计量刻度的完美结合,这说明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玑衡抚辰仪诠释了“和实生物”的理念,也说明赠送复制品传递着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①④正确。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材料中的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不是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所以不能说“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实践只能创造出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创造出客观实在,②错误。材料中的玑衡抚辰仪设计思路体现了中西合璧,但并没有创新“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③错误。
8.【解析】C。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赏花者纷至沓来。某公园用"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度""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宣传语,代替"禁止折花"“摘花可耻”等警示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营造环境的意思就是改变客观环境→客观现实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④符合题意),违规摘花的游客明显减少(→提示语引导人们爱护环境→人的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②符合题意)。→②④符合题意→选C。意识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才能改变物质→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就能变革客观现实的说法错误→排除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制于物质的决定作用的→③说法错误。
9.【解析】C。“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客观世界、客体→认识的对象),“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认识的主体对客体的思考→主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认识→C符合题意)→整句话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主客体相互作用;A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严重背离,不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但物质不依赖意识,B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本选项强调的是意识的起源,且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D说法错误且与主旨不符。
10.【解析】选D。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②符合题意),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善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寻找转型升级的新思路→④符合题意)。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主观与客观,到底谁决定谁?在哲学题目里,经常会出现颠倒主客观关系的选项,比如①说法就是错误的(实践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程度?→客观被主观决定?→错!)。③夸大了创新对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性,难道不创新就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吗?
11.【解析】C。"我在室内弹琴,看见窗外鸽子飞,在这刹那间,飞舞的鸽子与室内的音乐产生了某种联系,彼此成为对方的背景:音乐是鸽子飞舞的伴奏,鸽子是音乐表达的内容。总之,鸽子与音乐产生和谐的美感。其实,它们隔了一层玻璃,鸽子与音乐根本就不相干。是什么把它们和谐在一起呢 是我。"(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我”代表人的主观能动性)。→鸽子与音乐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但由于人创作音乐而互为背景→这就是说人的创作活动带有一定的能动创造性,可以把不同的事物进行主观上的加工和创造,使他们和谐美好,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符合题意。材料说的都是事实的存在而不是想象的东西,并没有主观唯心主义错误→排除A。材料体现了鸽子与音乐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是形而上学的→排除B。无论如何想象都不可能创造客观世界,因为客观世界单凭想象是无法创造的,必须借助人的实践活动→排除D。
12.【解析】C。北京冬奥会使用了我国科技团队研制的凝胶冰雪,它采用一种亲水的高聚物网络,使冰晶在融化后被牢牢锁在网格中,从而在常温下"永不融化"。凝胶冰雪百分之九十以上成分是水,具有与自然冰雪几乎相同的视感和触感。→“永不融化的冰雪”是人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事物,使冰雪不再受季节限制。→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突破自然界规律限制是不可能的)。“永不融化的冰雪”不只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本身并不产生新事物,必须通过人的实践在意识的指导下去创造新事物→排除B。凝胶冰雪百分之九十以上成分是水,具有与自然冰雪几乎相同的视感和触感。→“永不融化的冰雪”不是介于水的固、液态之间,也不是处于量变的质变的飞跃阶段,这个说法与题意毫无关系→排除D。
13.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能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元宇宙”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容创作等,并获得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体验,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③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元宇宙”中的人不能离开现实社会中的人而独立存在,它是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的一种反映,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在虚拟世界中。
14.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针对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人们可以加强前瞻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预防和规避技术风险;可以加强约束引导,通过法律和规范防止应用风险。只要各国齐心协力,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就是由人类选择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