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建造和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2.了解中国历代基层组织形态和基层社会治理,认识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的任务。3.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知道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的功能和特点难点: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内容和评价【时间脉络】【知识梳理】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概念辨析】户籍制度: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朝代 概况战国 时期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秦朝 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汉朝 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两晋南朝 (1)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2)东晋前期: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3)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为“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隋唐 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 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到1072年,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元朝 元朝的户口类型,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 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命全国调查户口,推行户帖制度; ⑵明承元制,仍以职业定户籍,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⑶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 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知识补充】(一)东晋初期实行白籍的原因①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南迁民众往往聚族而来,需进行安抚;②维护华夏正统的观念,彰显规复失地的决心;③拉拢南迁士族。(二)东晋后期实行土断的原因①收复北方失地无望,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②为赋役征发服务。(三)宋朝户籍制度实行主客户制度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1.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②宋承唐制,征收两税,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③宋朝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租佃制度得到发展;④方便征发赋役和基层治理;⑤受科举制发展等影响,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快。影响:①方便征发赋役,有利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②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的治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③使大量流民有了合法身份,且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四)宋朝客户比例下降,主户比例上升的原因有哪些?①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②契约关系发展,不抑兼并政策,土地流转买卖频繁;③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客户地位提高;④商品经济发展。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1.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2.意义: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六)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①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②多重性: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③地域性:限制人口流动。④等级性:带有宗法伦理色彩,等级特权色彩浓厚。⑤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世袭。(七)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②财政危机,统治者改革;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⑤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⑥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总结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变化趋势。(1)由严格到逐渐宽松到被废除;(2)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3)户籍制度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逐渐减弱。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任务①管理户籍,征发赋役;②加强基层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二)基层组织秦汉 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 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唐朝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 ⑴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⑵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三)社会治理(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演变秦汉 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 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 王安石变法实施保甲制明朝 王阳明 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朝 ①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②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知识补充】(一)古代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最终合一;②国家对基层治理的干预逐步增强;基层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归纳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原因(1)特点:①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②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宗法关系扮演重要角色 ③官员治理与士绅治理相结合,重视发挥乡村精英的作用。④儒家思想、道德教化发挥重要作用(2)原因: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使国家权力在基层的管理相对宽松。②宗法性社会结构下,乡村族权发展。③儒学士大夫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④宗法观念、儒家思想的影响。(三)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意义:①有效治理基层地方,稳定基层社会秩序;②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四)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给当今社会的启示①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②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民主建设。③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充分利用乡村社会治理资源。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原因①自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②政治: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活动,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维护统治。③思想:践行儒家仁政、民本思想和宗法观念的影响。④经济: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3.主体: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4.表现政府救济 民间救济救济 方式 (1)国家备荒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2)优抚弱势群体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②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3)设立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1)宗族救助: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慈善组织: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侧 重 点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重要概念】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价格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知识补充】宋朝以后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的原因。①宗法观念的发展,地方宗族力量的壮大;(制度,经济)②理学兴起,更加注重宗法伦理道德,同时使教化深入社会基层,乡约制度得到发展;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带来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竞争激烈等问题;④宋朝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⑤市民阶层壮大,儒学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强烈;⑥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二)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1)政府主导,民间辅助;(2)宋以后宗族及慈善组织作用渐大;(3)救济方式多样;(4)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5)受经济水平限制,未形成社会保障制度。(三)评价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积极:①经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②政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③思想:弘扬传统道德。2.局限:①具有宗教色彩。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③缺少较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四)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给当今社会的启示①关爱弱势群体,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需要;②居安思危,做好应急物资储备;③以政府为主,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作用。【教材问答】课本103页 学思之窗: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请说明理由。1.原因: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②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中“仁爱”“民本”思想的阐述;③古代政府多礼法治国,以法律的强制性弥补道德自觉的不足;2.不能落实的原因:①古代生产力还未达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根本);②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对剥削对象予以全力救助(这种救助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时有时无,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③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堂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激化了社会矛盾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 D.加重了民众负担2.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两者的首要目的是( )A.取代血缘政治 B.进行赋役征发C.实行社会救济 D.维护社会治安3.1958年1月9日,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人口自由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B.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4.在吐鲁番发现的大量唐代户籍资料,格式与内地一致。下表为开元四年(716年)西州柳中县高宁乡江义宣一户的户籍残卷摘编。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户主江义宣 年二十二岁 白丁 亲侍 下中户 课户不输 母张 年四十一岁 丁寡 弟义珍 年十五岁 小男 妹寿持 年十五岁 小女 叔母俎渠 年五十七岁 丁寡 笃疾 两目盲 应受田九十一亩 一十三亩八十步已受 七十七亩半四十步未受①均田制在边疆地区得到推行 ②开元时期依然存在贫困现象③开元年间,官府授田严重不足 ④两税法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和隋朝在诸多领域均有创新。下列对两朝采取的措施叙述均准确的是( )A.秦朝实行户籍分类登记制度;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B.秦朝在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C.秦的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隋朝修订并颁布《永徽律疏》D.秦朝在南越设置西域都护府;隋朝册封谯国夫人治理岭南6.从下表中的材料可知,在两汉时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之下( )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 《汉书·食货志下》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 《汉书·昭帝纪》(盖宽饶)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 《汉书·盖宽饶(西汉宣帝时名臣)传》孔氏子孙,不免编户 《汉书·梅福(西汉末年名臣)传》(曹魏时期)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汉书注》(唐朝·颜师古)A.户籍与赋役分开管理 B.成员法律身份等级森严C.成员法律身份独立平等 D.基层的治理无序混乱7.(2022·山东济宁三模·5)清朝前期,由科举功名之士和退休官员为主构成的士绅是特殊的社会阶层。从弥息争讼到襄赞公共设施,从教化百姓到组织当地防务,士绅在家乡本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表明清代( )A.士绅成为官府与百姓联结的纽带 B.地方基层行政组织日趋完善C.政府对知识分子的羁縻成效显著 D.权力下移成为时代的新潮流8.某“族约”曰:“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该“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注重血缘纽带,推动理学普及 B.激励家族成员,追求功名利禄C.强化宗族特权,维护家族秩序 D.凝聚宗族力量,加强基层教化9.(2022·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10)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在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居民委员会,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了居委会的职能,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及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也相继出现。这说明( )A.社会救济和优抚制度不断进步 B.公务员录用和管理逐步完善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日益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渐成熟10.西汉初年,游侠“驰鹫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西汉中期以后,游侠“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治国理念的根本改变 B.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C.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郡国并行体制的推行11.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举措属于同一政权的是( )A.户籍分类登记制度、乡里制与什伍组织、建立起常平仓制度B.大索貌阅、乡里制与邻保制度、提倡民间积储C.诸色户计、保甲制与什伍组织、出现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D.户籍分主户客户、里甲制、宗族内部救助兴起12.明清时期,族规需要宗族向地方政府申请批准,逐步普及了朱熹《家礼》对冠婚丧祭四礼的礼节,族长需要政府委任。据此可知( )A.社会治理能力增强 B.宗法社会逐步消解C.儒家伦理得到重塑 D.礼法合流趋势加强13.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对于灾害时路级诸司赈救的合作有明确的诏令,“安抚司体谅措置,转运司检放展阁,(军粮阙乏,令听以省计通融应副),常平司籴给借贷,提点刑狱司觉察妄滥,如或违戾,许互相按举”。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A.中枢运转效率提高 B.地方治理的精细化C.立法加强君主专制 D.国家日益积贫积弱14.下图所示建筑(丰国义仓)由清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兴建,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 )地方宗族的数量 B.农户的口粮储备C.庄园经济的规模 D.民间的救济措施15.宋朝规定,每年十月入冬后,天下各州县须“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登记在册,每人一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每三天发放一次,从本年十一月初一开始,至来年三月的最后一天停止。这一规定力图( )A.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B.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C.增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 D.维护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16.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变化如下图。据此可知,推动清朝基层治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精简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C.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 D.民众自我管理机制的加强二、非选择题:(1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学习小组在进行“宋代的基层治理”主题探究时,搜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代的基层治理材料一 宋代户籍在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分别列入户籍。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摘编自金裕凤《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特点》材料二 宋代注重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监督,在乡里的基础上,实行保甲制度。县一级的基层官员,在推动政务与建设上常要籍助地方的力量,基层组织及其管理人员越来越职役化,地方豪强与菁英——地方官员——基层武力与胥吏构成了基层社会的三个支柱。——摘编自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材料三 《吕氏乡约》用合约文字的方式概括了此前中国乡村社会中那些世代相续、口耳相传的成训习俗。“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条目用通俗的语言规定了处理乡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乡民安身立命的行为规范。——摘编自杨亮军《宋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乡约》材料四 宋朝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遍及全国各洲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摘编自赵映樁《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1)请以四则材料为基础,完善宋代基层治理体系结构图。(8分)有学者认为,宋代政府通过调整地方基层社会的管理体制,以新的政策工具调动管理资源,延展了国家统治力。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10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堂达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可知户籍制度相较名籍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收取赋税和征派兵役,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故选A项;户籍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途径,并未激化矛盾,排除B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户籍制度本身并不会加重民众的负担,而是在户籍制度上的税收、徭役等政策加重民众负担,排除D项。2.【答案】B 【解析】根据基础知识可知,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故两者的首要目的是进行赋役征发,故选B项;上述赋役制度政策与血缘关联不大,且血缘政治在秦朝时由于郡县制的广泛确立已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排除A项;“编户齐民”是社会赋役制度而不是社会救济制度,与史实不符,故社会救济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赋役的征派目的是控制人口、稳定财政收入,而非维护社会治安,排除D项。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同时伴随着“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于是社会资源就按照有计划、按比例进行配置,反映在户籍管理上就是把户口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故选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人为区分,涉及的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时间段内,我国并没有对农村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排除B项;农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而在此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刚刚开始起步,城镇化率也非常低下,排除C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典型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与城乡居民户口的区分没有关系,排除D项。4.【答案】A 【解析】据材料“应受田九十一亩”,说明吐鲁番地区推行均田制,故①正确;据材料“丁寡”“笃疾”等,说明当时存在贫困现象,故②正确;据材料“七十七亩半四十步未受”,可知当时政府已经无田可受,故③正确;两税法开始于唐德宗时期,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5.【答案】A 【解析】秦朝实行户籍分类登记制度,加强了国家对地方人口的控制,有利于征发赋役;隋朝统一全国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故选A项;汉朝在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唐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秦汉的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唐朝修订并颁布《永徽律疏》,排除C项;汉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隋朝册封谯国夫人治理岭南,排除D项。6.【答案】C 【解析】《汉书·食货志下》所选的材料大意是:所终说的,世家大族的富人生活奢侈、游手好闲,体现出了不平等,乱了齐民的规矩,而由另外三则材料中的“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孔氏子孙,不免编户”、“无有贵贱,谓之齐民”等可知,它们都体现了即使是贵族或者官宦之家的儿子也要服从规定,大家是平等的,所以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的户籍制度之下,成员法律身份地位是独立平等的, 故选C项;题干体现的是两汉时期编户齐民制度下,社会成员身份在法律上是独立平等的,并没有体现户籍与赋役分开管理,且两汉时期户籍制度本身就是征收赋役的依据,二者并不是分开管理的,排除A项;由“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孔氏子孙,不免编户”、“无有贵贱,谓之齐民”等可知,社会成员法律身份是独立平等的,而不是等级森严的,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两汉时期户籍制度下的社会成员身份在法律上是独立平等的,都遵从规定,没有人例外,所以不能体现基层治理无序混乱,排除D项。7.【答案】A 【解析】“从弥息争讼到襄赞公共设施,从教化百姓到组织当地防务,士绅在家乡本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表明士绅发挥了处理社会矛盾和协调社会秩序的作用,作为民间组织在帮助政府工作的开展,表明士绅成为了政府和百姓联结的纽带,故选A项;士绅不属于地方行政组织,是民间自发的组织,排除B项;士绅群体是自发形成的,自觉的在民间行使相关的职能,并非政府干预和操控而形成,不能说是羁縻政策,排除C项;士绅并不享有国家行政赋予的任何权利,不能说是权力下移,排除D项。8.【答案】D 【解析】根据该“族约”中“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可知其功能是凝聚宗族力量,根据“族约”中“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可知其功能是加强基层教化,故选D项;“族约”中的“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可以看出其注重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但是“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意在规范族人的言行,而不是推动理学的“普及”,排除A项;在“族约”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激励族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在“族约”中的“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可知其目的在于维护家族秩序,但是并没有述及“强化宗族特权”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9.【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1954年全国人大规定在地方设置基层自治的组织,1990年完善了基层管理的职能,表明基层群众制度在国家的管理下不断规范和发展,故选C项;基层自治组织属于群众性组织,不是特定的社会救济机构,也不承担法制性的救济责任,排除A项;材料表述的内容和公务员招录不相关,公务员属于国家招录的国家公职人员,并不隶属于地方自治机构,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少数民族的,不是地方基层组织,排除D项。10.【答案】A 【解析】在题干内容中述及了西汉时期游侠身份特征的变化,即由西汉初年的“驰鹫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转变为西汉中期之后的“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说明其特征由“强势”转变为“儒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治国理念发生了改变,即由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转变为汉武帝之后的“以德治国”,故选A项;君主专制制度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而在题干中并没有述及“相权”,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初年,由于实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使得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排除C项;郡国并行体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而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游侠”这一群体,与“地方”无关,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开始大索貌阅,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这些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举措都可以属于唐朝,B项正确;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秦汉时县下设乡和里,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而常平仓制度是汉朝建立的,积谷备仓,调节粮价,排除A项。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这些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举措都属于不同的王朝,排除C项。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宋朝以降,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而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排除D项。故选B项。12.【答案】A 【解析】由材料“族规需要宗族向地方政府申请批准,逐步普及了朱熹《家礼》对冠婚丧祭四礼的礼节,族长需要政府委任”可知族规的制定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族长需要政府委任,说明宗族承担社会治理的功能,故选A项;“消解”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汉以后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正统思想,“重塑”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家礼》不是法律制度,不能体现出礼法合流,排除D项。13.【答案】B 【解析】“安抚司体谅措置,转运司检放展阁”“常平司籴给借贷,提点刑狱司觉察妄滥”仅这一件事体现宋朝地区办事程序非常严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是一种精细管理的表现,故选B项;“安抚司体谅措置,转运司检放展阁”“常平司籴给借贷,提点刑狱司觉察妄滥”这些部门设置均是地方的管理机构,不是中枢机构,排除A项;“对于灾害时路级诸司赈救的合作有明确的诏令”可见这些规定不是对中央的规定,而是对地方的规定,排除C项;“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对于灾害时路级诸司赈救的合作有明确的诏令”这种诏令是国家应对灾害时的应急措施,是任何一个国家面对灾难应有的对策,无法判断国家的强弱,排除D项。14.【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丰图义仓”,可知义仓在当时主要用于帮助弱势群体获得社会救助,是一种社会救济措施,由于义仓的修建是在个人提倡下建立的,所以属于民间救济的性质,故选D项;义仓的服务对象包括了所有人,并非特指地方宗族,排除A项;义仓的功能主要用于社会救济,不属于一般农民的口粮,排除B项;庄园经济是一种地主经济前提下的大土地所有制,而义仓属于社会救济性质,排除C项。15.【答案】C 【解析】结合选必一第101页所学: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活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与题干中宋朝在冬春季节救助“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以体现宋朝关爱民众相合,故选C项;“从长远上”不合逻辑,根本解决在于发展生产力,解决其就业问题,排除A项;“完善的”不妥,宋朝“每人一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只是基本救助而言,排除B项;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及人的价值,给米豆只能满足最低生存需要,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结合所学,清前期以里甲制度为供应赋役的基本单位,体现了人丁和土地的结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频繁和人口的大量流动,里甲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日益遭到破坏。因此,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赋役改革措施,如摊丁入亩等措施,改变了赋役征收方式,里甲制度逐渐衰落,而编制更加严密的保甲制被赋予了基层组织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双重职责,故乡里制和保甲制合一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A项正确;结合所学,在里甲制度下,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而在保甲制度下,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机构层级反而增多了,这不是精简机构,排除B项;C项只是里甲制度衰落的原因,不能解释为什么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排除C项;清代废除里甲制,保甲制则成了基层组织,不再是民众自我管理机制,故清代民众自我管理机制减弱了,而不是加强了,排除D项。故选A项。非选择题:17.【参考答案】(1)户籍制度 官民共治 乡约教化 优抚救济(2)理解:宋代实行主客户制,细分城乡主客户等级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更加规范。实行保甲制度,强化对民众监督和管理,维护了社会治安;重视发挥地方士绅的作用,推行基层组织及管理人员职役化,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中,儒学人士投身基层教化,有利于增强基层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通过设立专门机构,立法规范社会救济,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基层治理提供保障。总之,宋代创新基层治理政策,优化了对地方的管理和国家治理方式,延展了国家统治力,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