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导学案【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 【学案序号】【课标要求】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学习目标】政治认同: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捍卫国家主权。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各国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因。【问题导学】带着以下问题通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1) 国家主权1. 含义 2.国家主权原则 3.地位 4.表现5.对国家的意义 6.确立 7.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二)中央与地方1.中央与地方关系产生的必要性 2.我国行政区划的类型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范围和划分依据? 4.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特点【易错易混】1.政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2.国家主权通常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加以规定。3.平等权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4.国家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解决地理位置的矛盾而产生的。5.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6.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两者不可分割7.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地方人大、政府、司法机关)行使自治权9.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课堂评价】1.(23-24高三上·山东滨州·期中)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强调,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上述主张的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各国发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尊重各国的发展权利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④事物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9-20高二·济南·期中)2019年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听取了她对香港当前形势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情况的汇报。由此可见( )①我国坚持“一国两制”原则,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元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享有最高权力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2-23高二上·山东临沂·期末)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多方面基本权利。下列基本权利与主权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管辖权——中国积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B.平等权——中国对在本国境内贩毒的外籍罪犯依法判处死刑C.自卫权——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修建民用设施D.独立权——各国均有权决定本国政治制度4.(23-24高二下·湖南·期中)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在“一国两制”下,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及维护“一国”的尊严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①主权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③主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排他性 ④国家主权是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结构形式的重要体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3-24高二下·福建龙岩·期中)中国海军加大了在南海地区的巡航力度,通过建设人工岛屿和军事设施来加强防卫能力。对此,2023年9月,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任何企图违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是对中国底线的挑战,中方绝不答应。中国反对任何违反国家主权的行为( )①是基于自卫权是主权的集中表现 ②是因为主权是现代国家存在的法理依据③是因为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④是宣示国家主权的体现和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1-22高三上·山东青岛·期末)2021年12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听取香港、澳门当前形势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情况的汇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香港由乱到治的局面不断巩固,经济逐步复苏,社会保持安定;澳门保持稳定发展良好态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迈出新步伐。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完全建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中央高度重视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的维护,确保港澳政治体制的顺畅运作③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才能维护港澳同胞根本利益④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一国两制”解除了分裂国家的隐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山东菏泽·期末)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们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尊重网络主权表明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神圣不可侵犯 ②尊重网络主权是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前提③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④我国坚定维护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权和话语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4年以来,外国记者在我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多次就台湾地区选举提问。对此,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是外交问题”,并建议提问者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了解相关情况。外交部发言人如此答复的原因是( )A.国家主权具有排他性,台湾问题绝不能国际化 B.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外交事务不受他国干涉C.国家主权是统一的,捍卫主权不属于外交事务 D.国家主权至高无上,主权国家间要相互尊重9.(24-25高二上·全国·期中)2023年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从国际秩序重建角度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主张和期待。其中,“尊重各国主权”是中国的首要主张。中国提出这一主张是基于( )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②国家主权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③这一主张已经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遵循 ④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3-24高二上·河南·期中)长期以来,我国在国家豁免问题上实施绝对国家豁免政策,这就形成外国法院可以管辖我国国家,而我国法院却不能管辖外国国家的不对等局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确立了我国的外国国家豁免制度,授权我国法院在特定情形下管辖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民事案件。该法实施( )①体现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②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迫切需要③为我国行使自卫权提供法律依据 ④表明国家实力影响国家外交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3-24高二下·辽宁沈阳·期中)2023年12月19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发言人指出,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安全,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我们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主要是基于( )①国家主权能够被不同的国家承认 ②领土完整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③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④国家主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排他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3-24高二下·安徽合肥·期中)中国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由此可见(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③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管辖权 ④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独立自主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3-24高二下·湖南长沙·期中)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坚持其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回答记者问指出,当前中菲涉海争议升温的根源在于菲方违背承诺,反复挑衅。菲方应当遵守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回到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局势的正确轨道上来。发言人强调,中方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由此可见( )①主权问题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 ②中国反对外来势力干涉南海问题③主权是现代国家存在的法理依据 ④中方主张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家争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3-24高二上·河南郑州·期末)近日,菲律宾非法闯入我国南沙群岛仁爱礁,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中国海警依法对相关船只采取管制措施,对运送物资的船艇作出临时性特殊安排,并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国家领土和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②主权国家拥有的自卫权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③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力④主权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拥有至高无上、排他性的政治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3-24高二下·福建福州·期中)“祖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海外同胞。”2023年4月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快速有力的措施,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安全,周密地组织滞留公民和侨胞撤离,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温暖。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③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16.(22-23高二下·安徽亳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支持保护制度是现代化国家农业政策的核心,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也为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快速增长,已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地方政府要在一般债券支出中安排一定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中央和省级各部门要根据补短板的需要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要求,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意见。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结合中央与地方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三农”投入?参考答案【易错易混点】1.X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2.X 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3.X 独立权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4.X 国家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5.X 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6.X 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两者不可分割7.√8.X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地方人大、政府)行使自治权9.√选择答案1.D【详解】②④: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表明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要尊重各国的发展权利;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④正确。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不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①错误。③:材料强调各具特色的国家主权平等,团结和平的世界符合人类共同利益,未体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D【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①与题意不符。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错误。③④: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向国家主席述职,体现了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也表明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即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D【详解】A: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在其领域外的侨民、驻外大使馆行使管辖的权利,朝鲜半岛不是我国的领土,中国积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不属于行使管辖权,A错误。B:平等权是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中国对在本国境内贩毒的外籍罪犯依法判处死刑属于行使管辖权,B对应错误。C:自卫权是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如:防御和自卫,中国在南沙群岛填海造陆,修建民用设施与行使自卫权无关,属于行使管辖权,C对应错误。D: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D对应正确。故本题选D。4.C【详解】①:国体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故①表述错误。②③:这两项分别从国家存在的法理依据和主权的特点两个方面正确指出了国家重视主权的原因,故②③符合题意。④: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5.C【详解】②③:中国反对任何违反国家主权的行为,是因为主权是现代国家存在的法理依据,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②③正确。①:自卫权是主权国家固有的权利之一,但不是主权的集中表现,①排除。④:中国反对任何违反国家主权的行为,是维护国家主权的体现和要求,该选项不是原因,④排除。故本题选C。6.B【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听取香港和澳门行政长官的工作情况汇报,没有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完全建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时,就已经完全建立,①错误。②③:依题意知,国家主席习近平听取香港、澳门当前形势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情况的汇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香港由乱到治的局面不断巩固,澳门保持稳定发展良好态势。说明了中央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才能维护港澳同胞根本利益,高度重视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的维护,确保港澳政治体制的顺畅运作,②③正确。④:“一国两制”并没有解除分裂国家的隐患,我国还存在一小部分分裂国家的势力,④错误。故本题选B。7.A【详解】尊重网络主权,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这体现了网络主权也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神圣不可侵犯,尊重网络主权是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前提,①②两项符合题意;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③项观点错误;我国在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话语权方面不拥有主导权,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8.A【详解】A: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是外交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如此答复是因为国家主权具有排他性,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问题,不受他国干涉,台湾问题绝不能国际化,A正确。B:材料强调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问题,而不强调外交事务不受他国干涉,B排除。C:材料中强调台湾是内政问题不属于外交事务,且捍卫主权不一定都不属于外交事务,C排除。D:材料强调国家主权对外具有排他性,不是强调国家主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且主权国家相互尊重是要求,不是原因,D排除。9.B【详解】①④:“尊重各国主权”是中国的首要主张。中国提出这一主张是基于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①④符合题意。②:国家主权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并不是中国提出“尊重各国主权”这一主张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③:国际社会仍存在侵犯他国主权的行径,中国提出的这一主张并没有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遵循,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A【详解】①:长期以来,我国在国家豁免问题上实施绝对国家豁免政策,这就形成外国法院可以管辖我国国家,而我国法院却不能管辖外国国家的不对等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授权我国法院在特定情形下管辖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民事案件。该法实施体现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平等原则,①正确。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确立了我国的外国国家豁免制度,授权我国法院在特定情形下管辖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民事案件。该法实施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迫切需要,②正确。③:自卫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材料与我国行使自卫权无关,③不符合题意。④:国家实力影响国家外交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D【详解】①: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但国家主权未必能够被不同的国家承认,①错误。②: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他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错误。③④: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律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安全,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我们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主要是基于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利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国家主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排他性,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2.C【详解】①:平等权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平等地位的权利。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如何不同,在国际社会中都是平等地进行交往,在交往中产生的法律关系也同处平等地位。材料不涉及平等权,①不合题意。②:独立权就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命令或强制,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材料强调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但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②正确。③:管辖权通常是指国家对人和物以及事件的管理和支配权。中国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策,这表明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管辖权,③正确。④: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独立自主性。④错误。故本题选C。13.B【详解】①:发言人强调,中方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由此可见主权问题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①正确。②: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坚持其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回答记者问指出,当前中菲涉海争议升温的根源在于菲方违背承诺,反复挑衅。而不是中国反对外来势力干涉南海问题,②错误。③: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④: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坚持其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回答记者问指出,当前中菲涉海争议升温的根源在于菲方违背承诺,反复挑衅。菲方应当遵守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回到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局势的正确轨道上来。这说明中方主张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家争端,④正确。故本题选B。14.D【详解】①: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要素,①说法错误。②: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②说法错误。③④:菲律宾非法闯入我国南沙群岛仁爱礁,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物资,这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因此,中国海警依法对相关船只采取管制措施,对运送物资的船艇作出临时性特殊安排,并持续开展维权执法活动,这是基于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力,主权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拥有至高无上、排他性的政治权力,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5.D【详解】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①错误。②:自卫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自卫权,②不符合题意。③:管辖权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③符合题意。④: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快速有力的措施体现了我国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④正确。故本题选D。16.【答案】①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②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③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我国扶贫资金的安排上,地方必须贯彻中央的文件精神,同时,也要根据本地实际,灵活施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