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做纸蜻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做纸蜻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做纸蜻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课题:《做纸蜻蜓》
科目:小学科学
年级:一年级上册
版本:青岛版(2024)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特点与地位
1. 教学特点
手工制作性强:课程以制作纸蜻蜓为主要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折叠、剪裁等操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
趣味性高:纸蜻蜓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制作完成后可以玩耍,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蕴含科学原理:在制作和玩纸蜻蜓的过程中,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等简单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感受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2. 教学地位
在本单元“玩中学”中,是将手工制作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典型课程。通过做纸蜻蜓,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一年级科学课程体系中,起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初步科学认知的重要作用。为学生今后参与更复杂的科学实验和手工制作活动奠定基础。
二、课文教学设计理念
1. 玩学结合
让学生在制作纸蜻蜓和玩纸蜻蜓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手工技能。以玩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和学习。
2. 启发创新
鼓励学生在制作纸蜻蜓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
3. 体验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制作和玩纸蜻蜓的过程,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纸蜻蜓能够飞行的原理,初步认识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知道纸蜻蜓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2.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纸蜻蜓飞行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学会制作纸蜻蜓,并能对纸蜻蜓进行简单的改进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科学态度目标
对制作纸蜻蜓活动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纸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知道废旧纸张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等方式进行再利用。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纸蜻蜓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出纸蜻蜓。
理解纸蜻蜓飞行的原理,知道如何通过调整纸蜻蜓的结构来改变它的飞行性能。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细节,如折叠的角度、剪裁的尺寸等,确保纸蜻蜓的制作质量。
培养学生在探究纸蜻蜓飞行特点和影响因素时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纸若干张。
剪刀、铅笔、直尺等制作工具。
做好的纸蜻蜓样品若干个。
多媒体课件,包含纸蜻蜓飞行的视频、制作步骤演示等内容。
展示架,用于展示学生制作的纸蜻蜓作品。
2. 学生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彩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一段纸蜻蜓飞行的视频,视频中纸蜻蜓在空中飞舞,姿态优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纸蜻蜓好玩吗?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能飞的纸蜻蜓?”
2. 展示一个做好的纸蜻蜓样品,向学生介绍纸蜻蜓的名字和它的有趣之处,如可以像真的蜻蜓一样在空中飞行。然后拿着纸蜻蜓轻轻抛向空中,让纸蜻蜓飞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样品并提问,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观察纸蜻蜓飞行。 通过播放纸蜻蜓飞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纸蜻蜓产生浓厚的兴趣。展示纸蜻蜓样品并让其飞行,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做纸蜻蜓做好铺垫。
认识纸蜻蜓的结构 1. 教师将一个纸蜻蜓拆开,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纸蜻蜓的各个部分。问学生:“你们看,这个纸蜻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纸蜻蜓的翅膀、身体等部分。
2. 介绍纸蜻蜓的结构特点:纸蜻蜓有两片对称的翅膀,翅膀的形状和大小对它的飞行有影响;身体部分连接着翅膀,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
3. 让学生拿起自己准备的彩纸,想象一下纸蜻蜓的结构,为制作做好准备。 教师拆开纸蜻蜓引导学生观察,介绍结构特点,学生观察并想象。 让学生认识纸蜻蜓的结构,为后续的制作过程打下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学习制作纸蜻蜓 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一步一步演示纸蜻蜓的制作步骤:
第一步:将彩纸对折,然后再对折,展开后得到一个十字折痕。(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同时提醒学生折叠要整齐。)
第二步:以折痕的交点为中心,将四个角分别向中心点对折,形成一个小正方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折叠,注意角度要一致。)
第三步:将小正方形的两条对边分别向中心线对折,然后再展开,得到两条折痕。
第四步:沿着折痕,将四个角分别向上翻折,形成纸蜻蜓的翅膀。(这一步比较关键,教师要重点示范,让学生注意翅膀的形状和角度。)
第五步:用铅笔在纸蜻蜓的身体部分(即中间部分)轻轻卷一下,使身体部分稍微弯曲,这样可以增加纸蜻蜓飞行时的稳定性。(教师提醒学生卷的时候要轻,不要把纸弄破。)
第六步:用剪刀将纸蜻蜓的翅膀尖端剪成弧形,这样可以使纸蜻蜓飞行时更加流畅。(教师示范剪刀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折叠要准确、剪刀使用要小心等。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 对于一些制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进行指导,或者让已经完成制作的学生帮助他们。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如可以用彩笔在纸蜻蜓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制作步骤,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跟着制作,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创新。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制作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跟着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制作技巧。巡视指导和个别辅导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探究纸蜻蜓飞行的原理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做好了纸蜻蜓,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能飞起来吗?” 让学生大胆猜测纸蜻蜓飞行的原理。
2. 实验探究: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纸蜻蜓,在教室里轻轻抛向空中,观察纸蜻蜓的飞行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观察到纸蜻蜓是怎样飞行的?它的飞行和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从纸蜻蜓的结构、抛的力量、空气等方面进行思考。
3. 教师讲解纸蜻蜓飞行的原理:纸蜻蜓的翅膀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产生相互作用,当我们抛起纸蜻蜓时,空气流过翅膀,由于翅膀的形状和倾斜角度,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使纸蜻蜓能够在空中飞行。同时,纸蜻蜓的身体部分起到平衡和稳定的作用,帮助它保持飞行姿态。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纸蜻蜓飞行原理的理解。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猜测,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讲解原理,学生小组讨论分享,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纸蜻蜓飞行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纸蜻蜓的飞行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讲解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解开心中的疑惑。小组讨论分享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改进纸蜻蜓的飞行性能 1.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了纸蜻蜓飞行的原理,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纸蜻蜓飞得更高、更远、更稳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它的飞行性能呢?”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纸蜻蜓。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如改变翅膀的大小、形状、角度,调整身体的重量等。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提醒学生在改进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纸蜻蜓飞行的变化。
3.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纸蜻蜓进行改进,然后再次进行飞行测试,观察改进后的效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分析改进后的飞行情况,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4. 请几个小组代表展示自己改进后的纸蜻蜓,并分享改进的方法和效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纸蜻蜓的飞行性能。教师对学生的改进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同时对学生在改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小组讨论提出想法,进行改进和测试,小组代表展示分享,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归纳。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改进纸蜻蜓的飞行性能。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分享和评价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师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示与评价 1. 每个学生将自己制作和改进后的纸蜻蜓放在展示架上进行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自评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制作纸蜻蜓的过程和体会,以及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度。互评时,让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纸蜻蜓,从外观、飞行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从制作的精细程度、创意、飞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奖品等。 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并奖励。 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自评和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欣赏他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师的评价和奖励,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课堂总结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纸蜻蜓的制作方法、飞行原理以及如何改进纸蜻蜓的飞行性能等。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收获。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纸制品的制作和科学原理,用废旧纸张制作更多有趣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醒学生在玩纸蜻蜓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在危险的地方玩耍。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探索并提醒注意事项。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提问学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醒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七、板书设计
做纸蜻蜓
结构:翅膀、身体
制作步骤:对折、折角、翻折、卷身、剪尖
飞行原理:空气作用产生升力
改进方法:调整翅膀、身体等
学生提出的改进想法和建议
评价要点和学生的表现评价
八、教学反思
在《做纸蜻蜓》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纸蜻蜓、探究飞行原理和改进飞行性能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制作和玩纸蜻蜓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初步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培养了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成功之处在于:
1. 教学导入环节通过播放纸蜻蜓飞行的视频和展示样品,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制作欲望。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为后续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步骤,清晰明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跟着做,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了大多数学生都能成功制作出纸蜻蜓。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 探究纸蜻蜓飞行原理的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猜测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纸蜻蜓飞行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改进纸蜻蜓飞行性能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提出了各种改进的方法,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展示分享和评价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
1. 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学生制作纸蜻蜓和改进飞行性能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速度不同,导致部分环节时间紧张,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尝试和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
2.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够。在课堂上,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制作方法和原理,并进行创新改进,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在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本节课主要侧重于纸蜻蜓的制作和简单的科学原理探究,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空气动力学和纸制品制作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