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难点:汉代至唐代间赋税制度的变化。【概念聚焦】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创立于曹魏时期。由朝廷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分为九个品级,朝廷以此授予相应官职。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以家世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科举制科举制是开创于隋朝、发展于唐朝的选官制度,被以后历朝沿用。其以考试为手段,以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经历朝调整,日趋完善,明清八股取士走向僵化,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专制的工具,晚清政府于1905年将其废除。3.三省六部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又相互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相互监督、牵制,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4.均田制北魏到唐前期实行的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将部分国有土地(包括户绝田、罪没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户。农民依法占有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并向政府缴纳赋税。均田制实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租调制度和租庸调制也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均田制瓦解后,租庸调制也随之无法推行。5.两税法两税法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征税,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1、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尽量填补以下内容,不能在教材上找到的内容请在上课时认真听讲补充完整。重要时间(核心知识):朝代 主要选官制度 中枢体制 赋税制度夏商西周 世官制 略 井田制上公田收成作为赋税春秋战国 荐举制、军功爵制 略 出现田税、人头税、徭役秦朝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三公九卿制 田赋、人头税、徭役(劳役和兵役)汉朝 察举制 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东汉增强尚书台作用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三省制雏形出现 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隋唐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唐初,租庸调制;780年后,两税法1、九品中正制何时创立?有何特点?有何影响?(1)创立时间:曹魏时期。(2)特点:①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以相应的官职。②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影响: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影响?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1)科举制的发展历程: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其后各朝继续完善,明清科举制僵化腐朽,1905年废除。(2)科举制的影响(核心知识):科举制影响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促进社会公平,加速了社会流动,扩大统治基础促进重学风气 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提高官员素质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国家统一 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世界文明 影响周边国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 强化了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③选官形式: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⑥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3、唐朝三省六部制是如何运行的?有何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发展趋势是怎样的?(1)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核心知识):(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通过政事堂的协调,以及三省之间的明确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3)中国封建社会中央官制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到被废除;由为皇帝服务向为国家服务转变。4、唐朝两大赋税制度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何影响?为何唐朝赋税制度会转变?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有何特点?(1)租庸调制:内容:21-59岁成年男子负担租庸调,其中的租是田租(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可以纳绢或布代徭役。影响:①积极: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②局限性:以均田制下的人丁负担租庸调,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就难以维持。(2)两税法:内容:①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②按人口居住地重新编订户籍,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④一部分税收(部分户税)征收货币税。影响: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③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④部分税收以货币征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3)唐朝赋税制度变化原因:①唐朝土地兼并使得均田制无法维持,租庸调制也就无法维持。②安史之乱后人口流散,难以正常依据户口收取租庸调;③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的财政困难。④安史之乱后地方赋税征收混乱,百姓负担重。(4)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①征税标准:逐渐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清朝雍正时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松弛。②徭役:由农民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租庸调中的“庸”为标志)。③赋税交纳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两税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选官制度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材料二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 20 8中级官员 15 10低级官员 12 8无官职记录 24 36——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材料四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1)西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3)政治智慧: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 探究二 三省六部制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由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特点。特点: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②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③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探究三 赋税制度材料一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是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到玄宗末年,户籍制度废弛,居民转移死亡,土地买卖,财产变化,久未调查,也未重新登记造册。这时,均田制已遭破坏,但征税时,官府不管实际情况,只凭旧户籍向乡里按丁收税。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为了革除税收的弊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解决对藩镇的军事费用,建中元年(780年),杨炎向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赋税不合理现象。同时,贵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财产纳税,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思考:(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中期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的原因。(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中期后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影响。(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户籍管理混乱;安史之乱导致人口锐减。(2)变化:由以人丁征税转向以资产征税。影响:扩大了国家征收赋税的对象;稳定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为以后的税制改革提供了借鉴。三、当堂巩固1.有学者评论说:“科举制的推行,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据此可知,科举制度的推行( )A.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B.保证了长治久安 C.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打破了血缘世袭和士族门阀的垄断,是更多来自庶族地主和普通百姓的优秀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僚系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选D项;“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说法绝对,排除A项;科举制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保证了长治久安”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秦朝郡县制的推行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2.六部九卿是古代中国中央行政机构。秦汉时,“九卿”所管理的事务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近似皇帝的近臣,而隋唐以降,“六部”取代了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成为专门管理国家事务的核心部门。这反映出( )A.中央行政制度得到发展 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C.君主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文官政治得到强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成为专门管理国家事务的核心部门”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随着六部的设立,政府的职能更加明确和专业化,使得行政运作更加高效,每个部门可以专注于自己的职责范围,减少了职能重叠和混乱,提高了政府的响应速度和处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同时制度更加规范化,有了明确的法规和程序,这有助于减少随意性和腐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更加稳定和持续,故选A项;六部制度的设立有助于更有效的加强对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而非削弱,排除B项; 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君主行政效率,但材料仅涉及到调整的内容,没有明确结果,排除C项;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起源较早,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进一步成熟与发展,但材料仅涉及到机构的调整,没有明确官员的具体选拔规范,排除D项。3.《文献通考·职官考》在解释政事堂出现的必然性时说,唐初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知,唐初设立政事堂意在( )A.强化中央集权 B.提高中央的决策效率 C.削弱宰相权力 D.限制君权的运用范围【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可知,唐朝原来的决策流程争论纷纭,决策效率低下,政事堂设立后,将决策权集中于政事堂,然后再报告给中央,即提高了中央的决策效率,故选B项;设置政事堂是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无关,强化中央集权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可知,政事堂的设立体现了集体办公的优势,优化了决策流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削弱宰相权力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政事堂的设立属于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是君权加强的表现,限制君权运用范围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4.唐代中期,宰相杜佑在其编纂的《通典》中描述某一制度说:“百姓供公上,计丁定庸调及租,其税户虽兼出王公以下,比之二三十分(相当于十分之二、三收成的税率)唯一耳。”该制度的推行( )A.以土地私有为前提 B.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C.以计口授田为基础 D.有利于人口的流动【答案】C【解析】据材料“计丁定庸调及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唐朝时期的租庸调制,该制度是以计口授田为基础(均田制),故选C项;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土地,授田于民,而非土地私有,排除A项;租庸调制的实施,相对减轻了差役负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把农民牢牢控制在土地上,不利于人口的流动,排除D项。5.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据唐时人说法,此制与租庸调制最显著的不同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据此可知,两税法( )A.限制了土地兼并 B.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徙 C.保证了生产时间 D.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答案】B【解析】据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两税法主要以田亩和家产多少为征税标准,不再将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从而有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徙,故选B项;两税法主要是按田亩收税,它的实行并不能真正地限制士地兼并,排除A项;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制中的“庸”有利于保证生产时间,排除C项;两税法主要是改变了征税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不一定能够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排除D项。6.在唐初的国家财政收入中,户、地两税所占比例差距不大。天宝时,每年地税所得约1240余万石,约占国家全年收粮总数的1/2,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已经和租、调大约相等。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实施赋税改革的可能性 B.百姓赋税负担相对减轻 C.国家管控力被严重削弱 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相比于唐初,天宝时期地税比重显著上升,“约占国家全年收粮总数的1/2”,与租、调相当,土地税在国家财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揭示了租庸调制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实施赋税制度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和调节社会经济关系,故选A项;“相对减轻”不合题意、史实,与材料仅提及地税比重增加构不成逻辑关联,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税收结构的变化,并未体现国家管控力的削弱,排除C项;“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1、东汉时期,察举制依赖乡里清议,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起初意在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可知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使官员的品评权从地方的士族收归到了中央,反映了当时国家希望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 ,故选D项;“察举制依赖乡里清议”说明察举制下人才的评议权完全由地方掌握,而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下人才的评议权由中央掌握,排除A项;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是在九品中正制实行后期,由于中正官的任免权掌握到了门阀士族手中才导致了九品中正制品评标准的改变,排除B项;“将评议权收归中央”说明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下,人才的任免权依然掌握在中央手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2、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王与马,共天下”,生动反映了东晋政治的特色,与此相联系的制度是( )A.血缘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九品中正制使得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故选C项;血缘世袭制以血统关系世代传承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是先秦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排除A项;汉朝实行察举制,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3、唐朝诗人孟郊曾作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与诗中描述的情景相关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据所学唐朝科举制可知,此诗名称为《登科后》,是诗人孟郊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后所作的一首七绝,故选B项;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时间不符,排除A项;C项是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的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D项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时间不符,排除D项。4、 “永徽前,俊、秀二科犹与进士并列;咸亨后,凡由文学一举于有司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材料反映的制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前期重视家世、道德、才能,后期主要看重家世B.唐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C.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唐玄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答案】C【解析】据材料“俊、秀二科犹与进士并列”“不由进士者”可知,该制度为科举制,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和殿试(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进行区别、选拔官员),故选C项;九品中正制前期重视家世、道德、才能,后期主要看重家世,而材料是科举制,排除A项;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排除B项;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而不是唐玄宗,排除D项。5、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据此可知( )A.科举制不能选拔有用的人才 B.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C.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D.科举制有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唐代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说明与九品中正制相比,唐代科举制下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考试,入仕为官,这意味着科举制使得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扩大了,故选B项;题干是讲参与科举考试的人员范围比九品中正制更广泛了,并不是说科举考试能否选拔有用之才,排除A项;题干是将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比较,说明唐朝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员范围扩大了,而不是强调九品中正制的积极作用,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科举制使得人才选拔的范围扩大了,而不是强调科举制对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6、介绍唐朝时人们会想到“三省六部”“科举选才”“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最能概括这些主题的是( )A.国家的统一与强盛 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三省六部”“科举选才”体现的是制度创新,而“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体现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故选D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唐朝的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并没有体现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排除A项;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只能反映在“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而不能体现在“三省六部”“科举选才”上,排除B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唐朝的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与开放相关,而与繁荣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7、隋文帝废除北周以《周礼》为蓝本设立的六官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顺应了国家行政权力分化的趋势。三省中掌“军国政令,草拟制诏”的是( )A.门下省 B.中外朝C.尚书省 D.中书省【答案】D【解析】据所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故选D项;据所学,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排除A项;据所学,行中书省是元代设立的地方机构,排除B项;据所学,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C项。8、三国曹魏时期,尚书台从宫内迁至外朝,成为正规性名副其实的最高政府机构。魏晋又设中书省,掌机要、政令,因权大,故南北朝时又设门下省牵制之。迨至隋唐,正式形成最高政府机关三省分权制。三省分权制形成的实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专制皇权 D.不断扩大相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书省……因权大,故南北朝时又设门下省牵制之”可知,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完整的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C项;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材料不涉及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排除A项;三省分权,相互牵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B项;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而不是扩大了相权,排除D项。9、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长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长官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C.避免了决策失误 D.实现了权力制衡【答案】A【解析】据“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贯彻落实皇帝的意志,提高行政效率,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官制问题,不是中央集权,排除B项;更快更好地贯彻落实皇帝的意志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完全避免决策失误则太过绝对,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政事堂对提高效率的作用,并未提及三省之间的权力制衡问题,排除D项。10、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均为宰相 B.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处理政务C.三省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D.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之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可知史实具有客观性,史论属于主观评论,具有主观性,“三省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是三省六部制度的评价,故选C项;“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均为宰相”是三省六部制度的运行过程,具有客观性,排除A项;“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处理政务”是三省六部制度的具体职责,具有客观性,排除B项;政事堂是三省六部制度的职能部门,排除D项。11、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规定:每丁每年需纳粟二石;纳绢二丈、棉三两;每丁每年需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则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由此可知“租庸调”的实施( )A.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A【解析】由“如不服徭役,则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可知,这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不被徭役所耽误,故选A项;题干中的“庸”并不是增加的赋税,而是与徭役相当的另一种负担形式,这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所以并不是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租庸调制的实施是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均田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但是租庸调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租庸调制规定的缴纳标准都是按照人丁,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与之前(南北朝时期)相同,所以并不是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12、隋朝规定:租庸调中的庸,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一规定的变化( )A.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D.极大提高了商品经济水平【答案】B【解析】据材料“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可知,唐朝将以庸代役制度化并规定役期的最高天数,保证了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B项;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排除A项;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排除C项;庸缴纳的是绢或布等实物,不能极大提高商品经济水平,排除D项。13、宋人钱彦远上书称:“臣闻隋唐之制,有赋、租、庸、调四者之入。自杨炎变两税法,天下称便。”“天下称便”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A.加强了人身控制 B.简化了税收名目C.缩小了征税范围 D.降低了赋税税率【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两税法改变了过去税制混乱的局面,将税收名目更加简化,在固定的时间实现两次征收,更加高效便捷,故选B项;两税法以土地、财产作为主要的征税标准,有利于放松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A项;两税法以土地、财产作为主要的征税标准,实际上也将地主和商人纳入了征税范围,有利于扩大征税范围,排除C项;两税法主要针对的是征税标准和征税时间、征税方式的改革,不涉及赋税税率的问题,排除D项。14、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改革( )A.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C.导致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D.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答案】A【解析】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说明,不以人身作为主要的征税标准,而是以财产或者土地作为主要的征税标准,这说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故选A项;由于以土地或者财产作为主要的征税标准,意味着土地兼并得到了发展,所以并没有抑制土地兼并之风,排除B项;杨炎的两税法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而不是导致其瓦解,排除C项;题干中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的赋税制度改革,没有与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关的内容,所以不能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D项。15、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推行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答案】B【解析】由材料“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知为唐朝的“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以财产收入作为收税的依据,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故选B项;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根本”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两税法不能促进租佃关系的发展,排除C项;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对户籍没有严格的控制,排除D项。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以其中与行政中枢有关的制度为例说明它被称为“民主”的理由。(6分)名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理由:中央决策机制上,形成了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交由皇帝御批、再交由尚书省执行的流程;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17、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结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彻底崩溃,直至北魏统一北方,无主土地和荒地仍大量存在。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政策将土地和劳动力重新结合起来,北魏强大的中央集权则为均田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另外,北魏早在建国时就曾实施“计口授田”的政策,将土地分授给民户耕种,这为后来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确立均田制,与此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庸的制度化,这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理自李羡於《论均田制的兴衰及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材料二 随着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可耕的官田和无主荒地,都被转变为私田。国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渐减少,农民受田的数额愈发严重不足,逐渐丧失了继续实施均田制的条件。高宗武周以来,战争不断,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赋税负担使得“天下户口,逃亡过半”,致使户籍失真和管理混乱,均田制失去了贯彻执行的依据,无法有效地推行下去。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赋税制度也无法维持,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宰相杨炎及时向德宗提出了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整理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材料三 唐德宗接受了杨炎的建议,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这一新税法,明令“丁租庸调,并入两税”,结束了以前赋税制度繁杂混乱的状态。自均田制崩溃以后,土地买卖更加公开而频繁,田庄经济日益发展起来了,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在实行的当年,唐王朝实际控制的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增至三千多万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整理自王仲荦《中国断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1) 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条件。(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的赋税制度”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具体内容。(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新税法的“积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北魏到唐徳宗年间,赋税征收的主要标准发生的变化。(1)条件:无主土地和荒地的大量存在;中央集权的强大;“计口授田”的经验。(2)原因:土地兼并;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户籍制度的混乱;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财政危机严重。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意义:结束赋税混乱局面;扩大收税对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变化:从人丁转为财产。【主干知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具体演变 时代 西周至战国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至明清制度 世官制;荐举;功劳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标准 血缘;才能;军功 才能、品德 门第为主 才学方式 贵族子弟继承;荐举;军功 官吏查访;推举 评定授官 考试选官演变规律 选官标准 由血缘、家世门第发展为才学选官方式 由推选发展为公开考试选官原则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选官基础 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含义: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由中正官将人才评定为九个等级,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2、选官标准:初创时期,家世和才能并重;到西晋时,地方大族控制了选官权,门第族望成为主要标准。3、影响:(1)积极:初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消极:后期成为维护门阀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的局面。(二)科举制1、背景:士族衰落,庶族兴起。2、发展历程(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2)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土、明经两科为主。(3)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4)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以后成定制。(5)宋朝殿试亲自由皇帝主持,废明经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实行糊名法。(6)明清八股取士,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体裁只能用“八股”,阻碍社会的发展;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已经十分详备,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7)清1905年废科举。3、评价(1)积极方面①对中国:A.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将选官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扩大了统治基础:打破士族对政权的垄断,为庶族提供了参政机会,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将读书、考试、做官连在一起。有利于追求公平公正: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B.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读书人的思想。C.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②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2)消极方面①明清八股取士(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②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二、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1、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握有实权,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成为三省制的雏形;隋唐时期定型。2、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后为提高效率,增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场所。3、影响(1)加强了皇权: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宰相数量增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2)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3)进一步完善了中央政权:三省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集思广益,减少了决策失误。(4)局限:集权下的分权,无法从根本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三、赋税制度(一)租(庸)调制1、目的: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2、内容:农户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一定量的布帛,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3、影响(1)积极:改变了原先赋税的混乱,减轻了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2)消极:以人丁为计征对象的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劳动者能占有一小块土地,从事生产劳动,按人丁计征才有可能。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丧失土地,这种以人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就不可能维持。(二)两税法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紧张。2、内容:(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故曰“两税法”。3、特征: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4、影响(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3)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隐瞒财产,向农民转嫁负担,农民负担更严重。【拓展解难】一、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1、创新:(1)政治制度上,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2)经济制度上,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3)军事制度上,募兵制取代府兵制。①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②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2、认识:(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为隋唐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铸就了隋唐的繁荣时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紧密相连的。(2)制度创新要适应本国国情,顺应生产力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国情的创新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唐朝设节度使,不利于中央集权,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使唐朝走向衰败。(3)创新是在历史继承中的创新,也是政治制度历史变革中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隋唐科举制强化了两汉察举制的考试因素;而三省六部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汉汉武帝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的形成时期。(4)每一个封建王朝走到盛世的时候,都会出现各种弊端,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能缓解社会矛盾,延续王朝的寿命,但是不能解决根源问题。其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二、理解: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三、了解:均田制。国家将无主荒地分给流民,流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的制度。北魏最早实行,隋朝和唐朝前期也曾实行。这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农民生活,增加了财政收入。土地分成两种:露田,身死还田,不准买卖;桑田,又称永业田或世业田,允许买卖。唐朝的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都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这种政策的实行必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掌握大量土地,二是出现大量流民,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国家无田可分,被迫停止,租庸调制和府兵制也无法实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