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5.3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能晰描述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环节;2.理解碳循环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交流与讨论我们知道,没有氧气,人类无法生存。二氧化碳在空气的含量只有约0.03%,没有二氧化碳,人类生存有没有影响?1.离开了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充足的氧气。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温故知新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填入表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1.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含碳燃料的燃烧。1.植物的光合作用2.向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1% 气闷、头昏、心悸4%~5% 气喘、头痛、眩晕8% 以上 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车辆增多工厂废气乱砍滥伐人口增加煤、石油、天然气用量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石油、天然气的消耗量急剧增加,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而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天灾和人类的乱砍滥伐而不断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碳的自然平衡被打破。2020 年,南极大陆气温首次超过18.3℃,气温升高导致冰山坍塌。2021 年,美国中西部地区面临干旱危机。近 20 年来,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川不断减少温室气体升到空中,被大气层保存了热量,地球温度升高。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汽、甲烷、臭氧、氟利昂等。温室效应加剧危害极大,地球气温持续上升会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被淹,还会使土地沙漠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会扩大疫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物多样性。由于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能维持在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没有温室气体,地球的温度可能会比现在低 30℃左右。二氧化碳为地球增添绿色,没有二氧化碳,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但人们现在为什么又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增长产生担忧?感受什么是温室效应取两只温度计,其中一只放在密封袋中,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示数,进行比较。现象:密封袋内的温度计比外面的温度计温度高。结论:密封袋模拟大气层及大气层内的温室气体,说明温室气体有助于温度的升高。说明:人类向大气中排入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极其严重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节约用电,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实际应用大棚蔬菜覆地膜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距今10000 年到270年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18 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大规模砍伐森林、化石燃料的燃烧量急剧增加,海洋和陆地生物圈不能完全吸收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为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于2015年12 月达成《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制在 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碳 达 峰碳 中 和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循环利用,以及用技术手段对二氧化碳进行捕获与封存等,以抵消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0 10 2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什么提出碳中和目标为体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大国担当,我国宣布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近 年 来积极布局碳中和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潮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数字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控制化石能源现代服务业植 树 造 林循 环 利 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我们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为碳中和、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步 行节 水节 电减 少 浪 费拼 车 出 行公 共 交 通种 一 棵 树随手关闭电脑自备购物袋实现“双碳”目标中化学科学的新使命全世界科学家高度关注二氧化碳的转化和综合利用,尝试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积极研究如何使二氧化碳资源化,以促进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寻求低成本的捕集方法,把二氧化碳转变为燃料,从而使二氧化碳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A. 微生物的分解B.生物的呼吸作用C.汽油的燃烧D.植物的光合作用D2.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分解作用C3.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B4.碳中和的实现途径不包括( )A.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B.增加森林砍伐以扩大城市建设用地C.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消耗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