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共7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共74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74张PPT)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观
01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生活中的哲学
1.小美走进西高中高二三班,向汤老师学习新知识
小美和汤老师建立新联系
2.汤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授小美新的知识,而小美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大,蜕变成一个博学多才的自己。
联系构成变化发展
3.小美是学生,汤老师是老师;小美的任务是学,汤老师的任务是教。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与联系、发展之间的关系

佩洛西窜访台湾,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两岸稳定。作为反制,解放军举行了军演,这次军演创下了台湾历史上的多个首次,标志着解放军在对台军事准备中迈出了实质性一大步。
佩洛西访台
中国反制
对台军事准备
引起
推动
联系观(总特征)
发展观(总特征)
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根本内容
根本动力


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
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1、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
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

狼要扑食鹿
狼和鹿又是相互依赖的(统一)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对立)
思考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生物体
资本主义社会
学校
事物
两个方面
对立
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相互排斥。同化作用所需的能量由异化作用所提供,异化作用分解的物质由同化作用所准备,它们互为条件 。
资产阶级是剥削者,无产阶级是被剥削者,他们地位不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他们联系密切。
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他们相互区别;教学相长,师生相互促进。
统一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的含义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花开两朵,每朵三瓣)。
①“事物内部”——“事物本身所固有”——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②“事物内部”指事物内部有矛盾,也包括事物之间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家庭教育
父母
子女
学校教育
学生
老师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体系
父母
子女
学生
老师
①“对立”和“统一”是指的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危 机
对立(斗争性)
统一(同一性)
矛盾双方
矛盾双方的关系
例如: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注意1: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①“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任何一方,构不成矛盾)
注意2: 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
混为一谈
注意3: 不能把哲学矛盾等同于生活中的矛盾(“甲同学和乙同学吵架了”)
注意4:准确理解把握“事物内部”,指事物作为一个统一体,本身所固有的矛盾。
矛盾是客观的(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哲学上的矛盾不能被随意制造或消灭。
注意5:矛盾是普遍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构成矛盾双方。
正确理解 (1)“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
(2)“事物内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哲学上的矛盾不能被随意制造或消灭。“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
比较角度 哲学矛盾 逻辑矛盾
含义不同
形成不同
断定不同
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客观存在的
主观造成的(可以避免)
两个方面都是真的
两个方面不可能同时是真的
“每个同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哲学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
2023年5月8日,中国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时表示:自“无人飞艇事件”以来,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势头被美方一系列错误言行破坏,两国关系再遇寒冰。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表示:“美国已经准备好与中国对话,希望在两国政府之间建立起更好和更深层次的沟通渠道。
思考:用哲学基本属性的知识,来说明中美之间既合作又冲突的外交关系。
合作
冲突
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分不开,这些问题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国际环境,管理全球经济,反对恐布主义等等。
中美又在人权、贸易不平衡、台湾等问题上又出现冲突。
统一 对立
同一性
斗争性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

同一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①相互依赖,共处一个统一体
②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斗争性:矛盾的对立属性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相反相成
烧之:
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
统一:
两者命运统一于一条绳
不烧: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对立:
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
体现矛盾的同一性
体现矛盾的斗争性
情境探究
思考:漫画中的人敢烧断绳子吗?为什么?
(1)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属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P37-1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例如:P36 阅读与思考2,善恶、有无、难易、长短等为什么可以相互依赖?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P36 阅读与思考2,荣辱、强弱、祸福、治乱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
互为前提:离开一方,他方则不能存在。(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矛盾双方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A 同一性
例如: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
包含矛盾同一性的典型句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相互依赖)
(相互转化)
(相互依赖)
(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
B 斗争性(对立)
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
差异、排斥、互斥、对抗、竞争、制约、纠纷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
同一性 斗争性
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辩一辩:以下体现矛盾的同一性还是斗争性?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苦尽甘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
朋友与敌人、善与恶
【矛盾的斗争性】
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积劳成疾
C.量体裁衣 D.因材施教
A
课堂练习
下列语句各体现矛盾的什么属性?
1.否极泰来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3.乐极生悲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斗争性,双方相互对立
课堂练习
一首美妙的音乐是由不同音符构成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的音符结合才能构成一首音乐,否则就不能形成一首完整音乐。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强调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以下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P37
C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结论一: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思考:打是亲,骂是爱。为什么?
打、骂——(斗争性)
亲、爱——(同一性)
如果没有任何关系(不亲、不爱),会无缘打你、骂你吗?
结论二: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他们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
结论三: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A.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如果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和对立,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如果矛盾双方没有共存在一个统一体中,也就不存在斗争了)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易错易混点
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双方


安与危是矛盾的双方。
安与危之间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关系被称为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基本属性的本质是矛盾双方的关系)
2、哲学上的“斗争” 日常生活中的斗争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物理运动——阴电和阳电
机械运动——吸引与排斥
化学运动——分解与化合
社会生活——阶级压迫与斗争
思想领域——观点的不同
主要指冲突、革命、反抗等
共性
个性
4、“转化”指的是矛盾的双方,而非矛盾的基本属性
易错易混点
3、“相反相成”的用法
相反相成可以描述矛盾双方,也可以描述同一性与斗争性。
很多时候,可以把相反相成理解为求同存异。


①安和危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转化之后表现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原来的危险变为安全,安全转为危险。
②安和危在转化之前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转化之后还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根本没有转化的必要。
③转化是需要条件的。
举一反三 学霸必备
1、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翻译: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相同)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2、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译: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强调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1.居安思危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不象倾,声音相和,
前后相随
3.乐极生悲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斗争性,双方相互对立
合作探究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失败是成功之母”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误区集锦:
4、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1、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双方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转化
3、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我们制造火药来开天辟地,却萌发了战争;
我们发明指南针来追求幸福,却诱发了掠夺;
农药捍卫植物生命,却同时也招致疾病;
塑料袋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却造成了白色污染;
自然灾害伤害人类,却让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趋利避害)
思考:从矛盾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来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事物呢?
世界观: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③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开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②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趋利避害)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练习: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02
矛盾问题的精髓
自然界: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思维领域:存在着知与不知、知多与知少矛盾
事事有矛盾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时时有矛盾
世界观:
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四,矛盾不是越多越好,越少越好,而要看到矛盾的存在是不是更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注意:
1、事事有矛盾
指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矛盾
而不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制造矛盾越多越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体,
但两个事物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构成矛盾
2、矛盾具有普遍性,所以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3、※解决矛盾不等于消灭矛盾。
×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地位,重要性)
矛盾普遍性标志词:
出现…问题、困难;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
机遇和挑战;优缺点;双刃剑。
你根据什么把他们分辨出来?
矛盾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世界上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
树叶不同但都是树叶(共性)
都是树叶但又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个性)
世界观: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不同)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时间与阶段)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区别矛盾双方)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意义: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侧重怎么看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侧重怎么做
——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思维逻辑: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你能认出这些漫画中的人吗?
这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
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发芽 幼苗 发育 开花 结果 死亡
植物的生长
人类社会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婆媳
矛盾
夫妻
矛盾
父子
矛盾
兄弟姐妹矛盾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个性(矛盾特殊性):有各自的颜色、大小、形状、生长习性等
共性(矛盾普遍性) :含果酸,糖类,多汁,味甜等,都是水果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1)相互区别:
(2)相互联结:
(共性)
水果
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这体现了什么哲理?
含有果酸、糖类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果实
A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2)相互联结:
(共性)
水果
含有果酸、糖类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果实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葡萄、苹果、香蕉等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怎样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这体现了什么哲理?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中国人
黄种人

动物
生物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世界观: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普遍性,又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个性---共性---个性
误区集锦:
4、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
1、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2、制造矛盾、消灭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6、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03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小张今天碰到烦心事,一堆事情要处理:
①家里的自来水管漏水,要找人来修理;
②儿子上午放学后,要人接;
③乡下老家来电话,说老母亲病危,要送医院;
④单位有个重要会议,要参加。
情景探究:
小张该怎么办?请从哲学角度分析理由。
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小张要处理的矛盾:
修水管
带母亲
治病
接孩子
公司开会
(次矛盾)
(次矛盾)
(次矛盾)
(主要矛盾)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主次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方法论: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方法论: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1)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
(2)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次要
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
简单事物
复杂事物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1个)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可以有多个)
①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P41一段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小张的母亲不送医院治疗,他能安心上班吗?
例:假如小张的儿子上学一直没人接送,他能安心照顾母亲吗?
例:第二天,小张儿子放学自已走路回家,到半路走丢了……
照顾母亲
(主要矛盾)
寻找儿子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2)关系:P41一段
世界观: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抓住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
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两点论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用在节骨眼上;
标志性词语:关键、根本、重点、核心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
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请阅读课本P40-41,结合现实,为解决高中生的问题,促进高中生的发展出谋划策?
1.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2.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3.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论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方法论: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方法论: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不同矛盾及同一矛盾双方都有主、次之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特殊性的情形
世界观: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
桔生淮南则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比如
重难点突破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复杂事物(矛盾体)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
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次要矛盾的次要方面
1.看数量:
主次矛盾数量≥2,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有多个。
2.看关键词:
 主要矛盾——“第一(要务)、关键、重点、重中之重、首要(问题)、重心、中心、突破口、根本途径、主导、核心、根本、要害、主题”等。
矛盾主要方面——“本质、主流、主体、方向、大局、性质、基本面、实质、优势、绝大多数、总的来说、总体上来讲”等。
3.看意思或侧重点
(1)“主次矛盾”关键词的意思侧重于“怎么做”。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
(2)“主次方面”关键词的意思侧重于“怎么看”。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和短处等方面。
4.看关系
主次矛盾——并列关系;主次方面——相反关系。
提示: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复杂事物
既看主要矛盾
某一矛盾
既看主要方面
又看次要方面
两点论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某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重点论


两点是有
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又看次要矛盾
1.原理依据: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基本内容: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和“均衡论”
3.反对的错误倾向:
两点论与重点论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论(矛盾七剑下天山)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承认矛盾,解决矛盾,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
看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要全面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好钢用在刀刃上;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
主要矛盾
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判断】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提问: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含义: P42二段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2)地位: P42二段
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区别:
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论观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法观点
联系:
两者意思相近,都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生搬硬套。
(3)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凭什么区分它们?
矛盾的特殊性
这两个是什么动物?
思考:双胞胎真的分不清嘛?
可以比较、对照两个事物,找出其不同点,区分并认识事物。
(即:特殊性)
(3)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怎么灭火 ?
用水
用沙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对症下药、同病异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乡随俗、看饭吃菜、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包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
矛盾的概念
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唯物辩证的矛盾观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具有同一性
矛盾具有斗争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用对立统一的
观点看问题
共性与个性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