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同科学社会主义,明确社会发展规律,坚信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科学精神:通过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对比,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力量教学重点:1.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正确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2.明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发展,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的挫折,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第一框学习我们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终究取代不是马上取代,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自诞生500年以来,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坎坷曲折。那么,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总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能行”?二、新课学习过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主义,是人们关于社会改造和建设的各种构想,是系统观点和主张体系。按照唯物史观,这些构想和憧憬都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议题一:历史中应运而生——科学社会主义应何运而生材料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恩格斯学习任务:结合教材12页的探究材料及上述经典论断,思考空想社会主义是思想家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学生阅读讨论、小组分享;老师点拨)总结得出: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这个理想社会的各种诉求,不是凭空主观自生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材料 “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摘自《共产党宣言》“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欧 文学习任务:你觉得欧文的理想能实现吗?你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学生讨论、小组分享;老师点拨)总结得出:历史进步性在于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社会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历史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未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老师过渡:社会主义要由空想变为科学,必须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本质的暴露,需要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充分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过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和大工业的发展,生产力得以充分释放,但同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明朗化,工人通过各种斗争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名称 时间 斗争目的 斗争形式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 提高工资 经济、政治斗争英国第二次宪章运动 1842年 获得选举权 政治斗争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1844年 反抗资本家的过度剥削 经济、政治斗争学习任务: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教材12页相关链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三种基本斗争形式”,说明三大工人运动最终失败是因为缺少什么?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老师过渡:工人运动虽然屡屡失败,却让欧洲统治阶级不寒而栗,并将它喻为可怕的游魂,恐怖的幽灵。马克思、恩格斯发誓要为游魂装上理想,为幽灵正名。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议题二:诵读中品味真理——科学社会主义为何科学?学习任务:观看视频,结合教材13-14页的材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学生欣赏视频、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暴露,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再只为改善生活条件而斗争,组织性日益增强,采取罢工、游行示威等斗争争取本阶级的政治权利。个人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能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在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曾深刻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两大发现”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之上,把社会主义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学习材料:唯心史观VS唯物史观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能支配人类行为的只有两个因素,这就是善与恶”。“人的意识理性支配环境”。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知识“同情”的对象,反对无产阶级的斗争,把实现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是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比较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的历史观,填写下表:欧文(唯心史观) 马克思(唯物史观) 后者的科学性社会发展支配力量 人的理性 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调和 阶级斗争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民群众 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学习材料:李嘉图的剩余价值理论VS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李嘉图没有区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只是笼统地讲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他把剩余价值规律直接说成利润规律,把利润和剩余价值混为一谈。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即工人的工资剩余劳动则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成为各种利润的来源。通过思考,经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是对李嘉图理论的照搬照抄,它的科学性在于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揭开了整个资本主义剥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真正找到资产阶级如何剥削工人阶级的一把钥匙。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习近平曾深情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让我们一起诵读宣言经典名句,感悟真理甘甜味道。1.阅读《共产党宣言》经典名句,并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加以分析。名句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感悟:肯定了资本主义初期因为适应了生产力状况,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名句二:“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过去一切时代看来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感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出来,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名句三:“……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感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我们再看“两个决不会”:即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则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名句四:“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名句五:“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阐明了共产党的任务是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老师过渡:《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它揭示的真理、指引的目标、推崇的价值、坚持的原则、贯穿的方法、饱含的激情,一直激励着、指引着人们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实践。议题三:曲折中绽放光芒——科学社会主义如何由理论成功走向实践?学习任务:结合历史和教材17至19页内容,梳理、讲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历程,并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对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尝试: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72天后,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建立: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发展:二战后,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挫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新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七律诗)一国先胜新观点,无产阶级夺政权。科学理论变现实,开启人类新纪元。人民社稷从天降,公有制度谱新篇。消灭剥削得自由,按劳分配笑开颜。学习任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有人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利用所学知识和中国发展来反驳该观点。(结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进程和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成就)(学生讨论、小组分享;老师点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阻碍经济发展;政治上,官僚主义滋生政治腐败;文化上,西方和平演变政策使意识形态阵地失守,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道路选择上,斯大林模式的强加让东欧国家中断了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等。由此得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苏联模式的不适应,绝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制度探索和实践,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我们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三、归纳总结回归总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能行?总结得出:时代发展的必然之需,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如火如荼的人民革命。更要坚持一个重要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四、板书设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2.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理论依据:两大发现及科学性论证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尝试、建立、发展、曲折、新生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