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史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第六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部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3章 魏晋-隋唐五代时期(220年 960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时空坐标581年589年618年626年690年712年755年875年907年960年隋灭陈统一全国杨坚建隋玄武之变李渊建唐武周代唐贞观之治安史之乱开元盛世黄巢起义北宋建立朱温代唐五代开始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领域 隋唐五代的特征政治 重新实现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各项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唐与周边民族和外域国家交流广泛,展现出世界性帝国的风采;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权威受到挑战,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使国家政局再度走向分裂;经济 经济发展进入繁荣,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发生改变,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减轻;文化 佛道儒三教合一,科技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外部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一、隋朝的兴亡(581-618年)1、隋文帝:开皇之治(1)背景: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隋朝疆域图◎隋灭陈之战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材料1 自秦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丁零、各族,到了北朝末年,已经和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骨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由于北朝均田制的继续推行,自耕小农大大地增多,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也由于他们的经济比较稳固,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因而兵源增多,战斗力加强;……南北两地在这两三百年中,地方经济都有巨大的发展,为了要使全国的经济进一步获得发展,就有南北重新统一的必要。——王仲荦《隋唐五代史》原因:①民族矛盾的缓和,民族交融加强,汉族大地主(带有鲜卑化成分)重新掌握北方统治权;②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实行使北方经济政治军事力量逐渐超过南方;③南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要求结束政治上的对峙以促进南北经济的统一与交流;④门阀士族逐渐衰落,寒族地主力量壮大,衷心盼望国家的统一。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一、隋朝的兴亡(581-618年)1、隋文帝:开皇之治(2)措施:①确立三省六部制,废郡,以州统县;②制定《开皇律》,宽刑省法;③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分科考试;④大索貌阅,输籍定样;⑤广建仓库,积储丰富;◎回洛仓遗址材料2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唐)杜佑《通典·食货典》材料3 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东南皆至于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盛,极于此也。——(唐)房玄龄等《隋书·地理志》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一、隋朝的兴亡(581-618年)2、隋炀帝:盛极而亡(1)原因:①隋炀帝劳民过甚,修建洛阳城、大运河,三征高句丽;◎隋朝大运河大运河的利弊:贯通南北,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推动中原与南北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利);使劳动人民承受巨大徭役,激化阶级矛盾,引发民众不满,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弊)。材料4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一、隋朝的兴亡(581-618年)2、隋炀帝:盛极而亡(1)原因:②隋炀帝穷奢极欲,丧失民心;材料5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2)结果: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一个要当空前绝后的伟大帝王却成为亡国之君的皇帝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1、(2023·山东高考·3)图1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图1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D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二、唐朝的繁荣1、政治局势的稳定(1)李唐建国:618年,李渊称帝长安,是为唐高祖;(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开明局面;(3)治宏贞观:高宗武后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唐朝走向全盛。◎李渊(566-635)、李世民(599-649)、李治(628-683)、武则天(624-705)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2、(2023·北京高考·3)“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C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3、(2019·上海高考·13)年号源于中国纪年法,下列历史名词含年号的是A.光武 B.贞观 C.甲午 D.辛亥4、(2015·浙江文综·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BA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二、唐朝的繁荣2、经济发展的繁荣(1)农业: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耕技术成熟);出现筒车;◎唐朝筒车模型◎唐朝曲辕犁材料6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以其上下类激射,故曰箭,以其浅深类可否,故曰评。——(唐)陆龟蒙《耒耜经》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二、唐朝的繁荣2、经济发展的繁荣(2)手工业:制瓷业发达(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秘色瓷和唐三彩是陶瓷精品,瓷器大量出口海外;丝织技术轻盈精湛,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冶铜冶铁业发展;◎唐越窑秘色瓷◎唐三彩胡人牵骆驼俑◎唐邢窑盏托◎唐代斜纹纬锦织物◎钱镠铁券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二、唐朝的繁荣2、经济发展的繁荣(3)商业:出现了柜坊、邸店、飞钱;政府颁行新货币(开元通宝);长安、洛阳最为繁盛,扬州“雄富冠天下”;长安城设东西二市,进行集中贸易,有些交通便利的县形成了“草市”,中唐以后,一些城市出现了夜市。◎唐朝长安城材料7 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5、(2021·山东高考·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图1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B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6、(2014·江苏单科·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7、(2013·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AB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8、(2020·北京高考·4)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B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二、唐朝的繁荣◎唐朝疆域图(1)灭东西突厥;(2)多次与吐蕃联姻、会盟;(3)南诏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4)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5)封靺鞨粟末部大祚荣为渤海郡王;3、民族交流的活跃(6)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制度,设立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二、唐朝的繁荣3、民族交流的活跃◎唐蕃会盟碑(823年)材料8 (唐太宗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原因: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②唐朝政治经济的强盛;③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延续。材料9 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影响:①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②有利于边疆开发;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9、(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图4 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C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10、(2014·重庆文综·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B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天宝十镇节度分布及央地军力对比材料10 是时,上(玄宗)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三十》材料11 逐渐掌管边疆地区、最终也控制了唐朝大部分政治权力的节度使也是某种类型的使职,……但当他们开始独立行使权力的时候,也几乎把这个王朝摧毁了。——【美国】卜正民《哈佛中国史·世界性的帝国:唐朝》(1)背景:唐玄宗晚年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节度使实力增强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1、安史之乱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唐朝疆域图(790年)(2)影响:造成边疆防务空虚,少数民族政权频频进犯;致使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局面逐步形成,唐朝由盛转衰;客观上推动了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材料12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唐)杜甫《忆昔其二》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2、黄巢起义(1)背景:①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剧烈,朝政日益腐败;材料13 乙亥,上(唐文宗李昂)疾少间,坐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赐之酒,因问曰:"朕可方前代何主?"对曰:"陛下尧、舜之主也。"上曰:"朕岂敢比尧、舜!所以问卿者,何如周赧、汉献耳。"墀惊曰:"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上曰:"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二》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2、黄巢起义(1)背景:②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材料14 大致在9世纪中叶以后,有人说人民有所谓八苦,即官吏的贪污,高利贷的剥削,赋税、徭役的繁重,衙役的勒索,冤不得伸,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黄巢起义(878-884年)(2)结果: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加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名存实亡。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3、藩镇割据、唐朝灭亡与五代十国(1)藩镇割据:①背景:土地兼并造成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逐渐失去兵源,玄宗时实行兵制改革,推行募兵制;材料15 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3、藩镇割据、唐朝灭亡与五代十国(1)藩镇割据:①背景:土地兼并造成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逐渐失去兵源,玄宗时实行兵制改革,推行募兵制;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制度推广到内地;◎“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元和(唐宪宗)年间藩镇图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3、藩镇割据、唐朝灭亡与五代十国(1)藩镇割据:①背景:土地兼并造成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逐渐失去兵源,玄宗时实行兵制改革,推行募兵制;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制度推广到内地;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加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898年藩镇割据图②影响:削弱唐朝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延续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化最终造成全国的大分裂。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1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时空坐标真题引领基础知识阶段特征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3、藩镇割据、唐朝灭亡与五代十国(2)唐朝灭亡: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3)五代十国:907-960年,黄河流域历经梁唐晋汉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五代”,他们与南方先后建立的九个割据政权和五代末期割据山西的北汉并称为“五代十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