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资源简介

(共75张PPT)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树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认知,坚定“四个自信”。
科学精神:理解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伟大飞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合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能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自觉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 。
2.历史前提: 。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时期?各时期分别有哪些特点?
空想社会主义有哪些历史进步性
(1)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莫尔(著作《乌托邦》)和康帕内拉(著作《太阳城》)。空想社会主义最高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三个时期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
18世纪
19世纪初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
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开始摆脱早期资本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
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代表人物:莫尔、闵采尔、康帕内拉
用文学的语言批判和描绘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3)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
探究与分享
圣西门生于法国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他本可以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但是他看到法国社会广大无产者和劳动群众所遭受的苦难,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他的理想是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即“实业制度”。在他看来,实现这种理想的关键在于采取说服的办法。为此,圣西门把赚来的钱用于科学研究、结识教授虚心求教以及四处游历。但是,钱财很快花光,圣西门的理想却没能实现。
傅立叶生于法国一个富商家庭,他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商业的内幕有直接的感受,对资本主义社会广大民众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在著作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没有城乡差别,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并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但是,傅立叶将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等了十年,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
欧文在20岁时就成为工厂的管理者,享受优厚的待遇。在管理工厂的过程中,欧文看到了工人阶级生活的悲惨状况,他同情工人并尽自己所能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1824年,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孤岛很快湮没在了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
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提示: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你知道哪些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工人运动?这些运动 失败的原因何在?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有哪些?
德意志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44年6月
01
03
0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
1836年--1848年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①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产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思想理论斗争
相关链接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为了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而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包括从最初的捣毁机器到后来的经济罢工、游行示威等方式。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而进行的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包括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武装起义和革命战争等方式。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
思想理论斗争是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思想理论斗争的主要任务是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创立
1.理论基石: 。
2.诞生标志: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卡尔·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
探究与分享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提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①理论来源: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主要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三个揭示一个建立】
相关链接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2)剩余价值学说
①理论来源: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系。它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主张经济自由,以生产领域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资本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
【名词解释】剩余价值
②主要内容: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三揭一找一指】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3)两大理论基石的重大意义
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时间和意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讨论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宣言》的科学力量和价值魅力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现实道路,预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昭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崇高理想。
《宣言》不仅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行动纲领,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南;它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影响巨大,而且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年-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选自《共产党宣言》
引言
《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分为①反动的社会主义。②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③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①两个必然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②总结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性质---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特点---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策略原则---团结绝大多数人
无产阶级政党
③阐述理想目标: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理想目标---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相关链接
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2.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阅读教材1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巴黎公社运动爆发的时间?
巴黎公社运动的亮点何在?
巴黎公社运动的有何意义?
巴黎公社
时间
亮点
意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原则(彻底改造旧国家机器、公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防止社会公仆变社会主人等)是永存的。
1871年3月28日,
仅仅存在了72天
2.社会主义运动从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
思考下列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
谁领导了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亮点何在?
俄国十月革命的有何意义?
时间: 。
领导力量:以列宁为代表的 。
亮点:建立了 专政,确立了 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
1917年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 朝鲜 越南 老挝 古巴
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有哪些?
相关链接
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2)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3)认识:①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②实践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课堂小结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
发展时期
评价:进步性、局限性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阶级斗争的形式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时间和意义
主要内容
理论来源
主要内容
理论来源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从一国到多国
时间
亮点
意义
时间
领导力量
亮点
意义
发展
曲折
认识
从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
当堂练习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工人运动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D
解析:材料中空想社会主义者斗争的对象指向“贵族、军人、法官、富人”,这正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对象,故A项错误;当时工人运动尚处于自发阶段,还未形成无产阶级政党,故B项错误;当时资产阶级还处于上升阶段,因此无产阶级的夺权运动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 说明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他们良心发现,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这显然是空想,故D项正确。
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虽然圣西门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但他认为应该通过有产者进行社会改造,即通过资产阶级对社会改造以建立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圣西门思想的局限性,并不能说明其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排除B项;材料信息已经包含圣西门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不符。
“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进化理论 D.启蒙思想
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这种理论是一种空想,但是有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虽然无法实现,但是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
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
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C
解析: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故A项错误;“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不等于继承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说明马克思主义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故C项正确;从“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可看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故D项错误。
许多人深刻地认识到,不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是不能真正揭示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的,而在这方面,马克思有绝佳的分析技巧。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  )
A.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阐释
B.对经济危机周期的成功预测
C.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已是穷途末路
D.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A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揭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故A项正确;B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C项“已是穷途末路”说法错误;D项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但题干未体现。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  )
A.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
B.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
C.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
D.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
A
解析:依据“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可知,国家制度完全由人民自己决定,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出其与工人阶级斗争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专门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拥有政治制度的理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是国家管理的主体,应包括当时社会所有人,故D项错误。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B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B.十月革命胜利
C.第一共产国际成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
B
1847年“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1848年正式发表,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纲领性的社会主义著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这说明( )
A.《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B.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C.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D.《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科学诞生的标志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是( )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
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
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对立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制作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第四集开播。知名理论专家、高校青年教师和全国大学生代表走进“阶梯教室”,开展精彩问答,讲述伟人故事,朗诵诗歌致敬伟人,和观众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感知真理的力量。本集节目主题是“解放全人类的胸怀”。《共产党宣言》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奋斗目标和坚定的信念。
结合材料,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案:(1)主要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②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意义: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解析:题目以《马克思是对的》对话节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的掌握情况,知识点相对比较分散。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