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明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培育制度认同感。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反思各领域既有政策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限制性条件,科学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1949年--1956年“一化三改”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和标志事件起: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止: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56年1月18日,上海市举行了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表会议。这是代表们纷纷把要求办高级社的申请书送上主席台(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曹兴华摄天津市公私合营的工厂和商店都挂上了新招牌。这是公私合营盛锡福帽厂挂上新招牌时,职工们和经理集聚在门前互相祝贺。新华社记者袁苓摄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至此,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伴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新的经济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新中国峥嵘岁月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新华社2019年9月14日【知识梳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时间和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原因: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意义: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我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一:70年前的中国,基础弱、底子薄,是一个占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毛泽东曾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019年9月26日 光明日报 《雄关漫道真如铁》材料二:只有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下图为三大改造的情景。议题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描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状况2.简要概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说明党在这个时期的过渡是通过什么方式(和平/暴力)进行的?3.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和意义探究与分享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内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过渡是通过和平方式进行的(2)特点:建设和改造并举。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拓展】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1952年,恢复经济,巩固政权1953年——1956年,“一化三改”(3)意义: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材料一:新中国之初,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的命脉。材料二:新中国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意愿,党可以通过“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确政策,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材料三:新中国之初,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材料四:1950年,中国通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规定“……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议题二: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结合材料,分析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3.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相关链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学习要点中共八大的贡献社会主义的全面展开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如何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56年1978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经过反复酝酿,前后数易其稿,费时四年,“边建、边改、边学”,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探究与分享“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冶金和矿山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塑料、无线和有线电器材的制造等。我国建立起一大批新的钢铁、煤炭、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化工和军工企业,构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载重汽车出厂川藏公路结合上述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中共八大的贡献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知识详情【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知识拓展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相关链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广大研制人员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体现中国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2.社会主义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指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相关链接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确立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方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如何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肯定】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相关链接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课堂小结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中共八大的贡献社会主义的全面展开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如何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当堂练习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解析: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规定,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 B。( )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A.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土地改革C.生产资料公有制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D解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是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了建立( )社会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A.封建专制 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C解析: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正确答案是C。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C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其完全正确的主要原因在于( )A.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B.它体现了当时领导人急于强国的主观愿望C.它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D.它是中国缺乏建设经验的一种极端体现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巩固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下列对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鉴戒了苏联的经验教训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的第一次结合③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和支持④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C“以苏为鉴”是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之际所提出的一个基本方针,其目的是通过借鉴苏联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下列关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的决定性选择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的道路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B完成课后相关练习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